為什麼中國大陸停用繁體字,推行簡體字?
題主個人比較推崇繁體字,無他,主要是因為繁體字是華夏文明的傳承。簡體字哪裡比繁體字好了?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清末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一直在反思中國文化的載體——語言文字,應該如何改革才能適應新時期文化發展的需要。從歷史經驗來看,大的社會變革必然帶來語言文字的變動,這個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當時的知識分子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嘗試對傳統的語言文字進行改革: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拼音代替切音、簡體字代替繁體字,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語言文字學習的效率,使廣大民眾都能掌握文化基礎,這也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漢字簡化是傳統語言文字改革的一部分,自然不能單獨割裂的審視。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是構建全社會文化的基礎(文言文只有少部分人能夠掌握)、拼音解決了漢子表音標準化的問題,簡體字則使書寫的難度降低,這也是中國民國一代知識精英們的共識。
49年之後,因為社會環境不一,兩岸在語言文字改革的方法論上有所不同: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基本上成為共識,而拼音運動的兩大產物注音符號和拼音字母分別得到了應用,但是在漢字簡化運動上差別甚大。
其實無論是主要使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的社會,二者其實都隱隱存在:台灣俗體字的使用可以看做是社會自發的漢字簡化運動,而繁體字也未在大陸絕跡而活躍在書法藝術和民間使用當中。
隨著信息化時代來臨,回首看對先輩對漢字的改革,拼音運動為漢字鍵盤輸入奠定了基礎,而社會也糾正了漢字字母化和二簡字的錯誤傾向,中華文化不但在信息化時代仍能保持進步,而且還有自我修正的力量。
回到上文,如果我們用體系論的方法來看問題,就知道字體簡繁其實只是一個表象,所謂傳統文化,是建築在文言文、繁體字、切音音韻、毛筆書寫等一系列語言文字體系之上的,單單把繁體字拿出來就標榜是「華夏文明的傳承」,未免貽笑大方。反對排名第一@王棟 的答案。
我支持推行簡體字,但@王棟 的這個論據不能成立。而且這種在找論據的時候斷章取義只找對自己有利的那方的做法簡直是耍流氓,這不是客觀的態度。王同學給了我們這樣一張圖:
然後說:而我想說的是:第一個字「處」,你用了說文小篆,後面為什麼又不用了?在你舉的每一個字旁邊,都選擇不同的犄角旮旯選撿和簡體一樣的字體,這樣有意思么?
事實上,如果統一選用兩千年前的官方文字小篆作為標準,以王棟所舉例子中的幾個字做比較,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張圖(自己隨便做的,粗製濫造大家海涵:繁體有很多值得黑的地方,比如書寫不便、有些字過繁表義並不清楚等等。
但作為一種一脈相承了兩千年以上的主流字體,黑它不算是華夏文明的傳承,這就有點過了。簡體字該不該推行?該推行。因為漢字簡化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簡化的漢字更便於書寫和使用;在漫長的歷史當中,民間也一直有簡化漢字的行為存在。
同時,漢字簡化的工程是老一輩學者有理有據的辛勤工作結果。事實上我覺得@王棟 的答案很好地反映了漢字簡化的有理有據——很多簡化字體在古代就已經得到了使用。但要以其論據來黑繁體字相較於簡體字不算是華夏文明的傳承,那我只能報以一個笑臉。
就醬。
高舉雙手支持推行簡體字。
同時也高舉雙手反對把繁體字黑得一文不名。再再以及,不論簡體繁體,都是漢字的表現形式,都算得上是我們的文明傳承下來的東西。現在以實用為主推行簡體字,同時在很多領域也不禁用繁體字,這樣不是很好么?何必互相怪腔怪調地互相攻擊諷刺,非得爭個你高我低。╮(╯▽╰)╭岳飛投軍前,岳母問到:"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岳飛說:「精忠報國!」岳母十分滿意,並把這四個字刻在了岳飛的背上。後來岳飛當上了大官,並推行了漢字簡化運動。
中華正音,莫非猿啼,國風離騷均作偽。中華正字,莫非甲骨,大篆小楷俱是殘。中華正政,莫非部落,三王周公全為篡。中華正裔,北京猿人,腦容量只有三分之一!
蓋爾納在《民族與民族主義》一書中提到過,前工業時代(或者說農業時代)的社會階層分化——從最粗略的角度說——可以分為從事生產的階層和不用從事生產的階層。
這個特權階層需要用一些方式合理化不平等——可以是血緣(如印度種姓),可以是衣著(如日本),也可以是語言文字(拉丁文與方言,文言與白話)。
當然,在中國這裡,主要是通過文法甚至語音而非文字結構來構造這種不平等的合理性的——文言即使在古代也只是小部分人掌握的技能,這種差別可以明顯的在話本和官方文件之間找到。因此,在民族主義興起(是的,西歐的民族主義多與民主主義聯合)之後,需要消除不平等,開始了方言官方化的進程——在中國,我們或許可以把白話文視為這種進程。以上內容當然不能解答題主的疑問,但是無疑我們可以從以上總結出一些語言文字演化的規律:不同於農業時代,工業時代是要消除(至少是名義上的)不平等的。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教育的標準化和普及——因為工業化時代的大分工要求工業化人口具有相當的基本素質。在這個規律下,文字載體的傳播信息效率就相當關鍵了——無疑簡體字比繁體字更有優勢,比如憂鬱的台灣烏龜。事實上,歷史地看,漢字的演化規律也是與之相符合的:隸書一開始也是刀筆吏工作中簡化的;楷書同理。當然,漢字的書法是另一個標準——藝術這東西,不是冷酷的成本收益分析。至於保留傳統文化,那是博物館的事情。傳承,在我看來就是——吐故納新。是的,我們穿漢服,我們恢復繁體字,我們保護地方方言,我們發揚傳統,我們鼓勵民族特色,我們尊儒敬孔,我們辦學堂。
然後,我們13億人穿著漢服、56個民族特色服、清朝殭屍服,迎來送往皆禮,我們跟人說話都朝著窗前,望著明月背對著你,操著各地方言,談論著LESS IS MORE 、極簡主義、wabisabi,我們斷舍離、空與寂。
然後。。。我們瘋了。。。我個人比較推崇甲骨文,無他,主要是甲骨文是華夏文明的源泉,現代字體哪裡比甲骨文好了,完全不明白,求大神解惑
為了掃盲。
無論如何,古人識字率低下是事實。雖說科技力量與教育資源不足是古代識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但是漢字難認,也是和識字率低下有正相關關係的。韓國彥文,同樣在古代,再蠢的人也能一個月學會,當然彥文是表音文字不能與漢字比較,但至少說明:如果文字易學,則平民的識字成本將降低,識字時間將減少。
讓我們想像一個場景:一個平民的孩子,家裡貧困,只能讓他讀一年書,那麼他學的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在一年之後他的識字字數將有雲泥之別。概因簡體字簡單易記易學,而且簡化的還是常用字。這樣的場景莫說在古代十分常見,即便現代,貧困地區的孩子以及夜校里的工人也是這樣的。如果一個國家有成千上萬的這樣的人,簡體字會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不言自明了吧。
今天的很多國人說什麼簡體字缺乏美感,但是說實話,1950年中國識字率只有百分之五,只有高級知識分子才有能力談美感,平民則對此完!全!無!感!
但中國畢竟是平民的中國,更何況1950年代的中國,百廢待興,政府迫切的想要把這個國家帶入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行列。工業化不僅需要精英和工程師,更需要數千萬的,能看懂簡單文字,有一定文化基礎的熟練技工。若是慢慢普及九年教育,那要等到何年馬月?沒有工業創造財富,哪來的錢普及教育?在工業化這個大目標下,唯一正確選擇就是迅速完成對平民的掃盲(對,掃盲而已,不是教育)掃盲對象不僅僅是年輕人,還有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乃至五六十歲的老年人,你讓他們慢慢學會複雜的繁體字?
接下來就是我剛才闡述的場景了。那可不是由得你慢慢來的,那是掃盲,白天幹活晚上夜校,還要在一年內學會我們從幼兒園到初二的語文數學知識,而且那還是一幫至少二三十歲,錯過了最佳學習年齡的成!年!人!
這個時候就看出簡體字的優勢。如果說進行了九年義務制教育的我們會認為簡體字和繁體字識字數量差別不大,那麼一年之內,繁體字和簡體字的識字數量有雲泥之別。這是個很好理解的概念,假設兩小孩,一個人背誦簡單明了的乘法口訣:一一得一,一二得二??另一人,背誦原始的:一乘以一等於一??如果給兩人各一天時間,相信都能背熟,也看不出區別;但是只給兩人十分鐘,那麼背乘法口訣的孩子一定背的更好。這大概就是我們這些經歷了義務教育九年制的人很難體會到簡體字在掃盲過程中可貴的原因。
對於國家來說,原本一年完成的掃盲,可能繁體字就要兩年。一個國家原本五年能湊夠熟練技工,不推廣簡體字就要十年。還有諸如推廣衛生習慣,進行政治教育,普及科學知識,這些通通花費更長的時間,至若開展科研,培養新一代人才,又要多久?你等得起,可是國家等不起,工業化等不起,更何況那個冷戰年代,真的是爭分奪秒,加強國力!日本和韓國迅速完成工業化,不能不說和他們的文字改革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啊,不要從個人的角度去片面看問題,大事件如果不放到具體歷史環境中去看將是毫無意義。可能有人覺得繁體字不難學,是因為九年義務教育讓你有充分時間和財力慢慢學,而且還是最好的學習年齡。說真的,如果沒有那一代人給我們的工業化基礎,我們今天哪有這個財力展開九年義務教育呢?
——————————分割
有些人質疑漢字簡化是tg的拍腦袋工程。那就簡單回顧一下漢字簡化的歷史。這項工程起於清末,新文化期間成為共識,民國就已經由國民政府編纂完成了,只是抗日戰爭爆發被迫中止。最後tg得天下,於56年正式推廣。這個縱橫一甲子,由幾代人接力完成的民族工程,絕不可能是你說的什麼拍腦袋工程,而恰恰說明他是大勢所趨。在1952年秋的一次國民黨宣傳彙報會上,蔣介石再次提出文字改革。他說:「我們的漢字筆畫太多,士兵教育困難,學生學習難度也太大。我覺得漢字還是應做適度的簡化。我的意見,與在大陸時期一樣,先提出一個簡化方案,再提交到會上來討論。」
來點不一樣的聲音吧:漢字簡化實乃文字發展大勢所趨,但正所謂「過猶不及」,我們歷史上曾經走過不小的彎路,並且現有的簡化字也存在著不少毛病,對於文字體系的改革,要慎重。
貼上一篇我前些時候寫的小文,做為答案。
我看漢字繁簡之爭今年的兩會上,著名導演馮小剛的一個「恢復部分繁體字」的提案,讓網路上猶如炸開了鍋。各路人士討論激烈,觀點爭鋒相對,甚是熱鬧。
馮小剛的提案是這麼說的:
「我希望能夠部分的,哪怕是數量很少的恢復一些非常有文化含義、生活含義的、反映祖先智慧的繁體字。比如說「親愛」這兩個繁體字,一個親,一個見,組成了親,愛呢,在現在的簡體字里,是沒有心的。這個其實是很有意蘊的,所謂的親要相見,愛要有心。但現在我們的簡體字變成了親不見,愛無心。」
「當年實行簡體字,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是有關係的,當初希望掃盲,所以有了簡體字,現在的社會環境已經變了。」
「能不能恢復100到200個繁體字,能回到小學生中學生的課本里來,這樣不會給孩子增加多少負擔,但他們能感受到漢字和中華文化的魅力。」
同時馮小剛還希望,相關部門可讓一部分漢字形成繁體和簡體通用:「這樣對我們的文化傳承,是非常有意義的。」
從網路上的意見來看,在80年代出生以後的年輕網民,構成了反對繁體字的主要人群。這個區間的人群,從小接受的都是簡體字的教育,對於繁體字,基本都是處於「能看,但是不會寫」的狀態。要讓人從一個比較習慣的狀態脫離出來,去一種他不習慣的狀態,是比較難的。「愛國」二字,本來18劃,寫習慣了,突然讓寫成「愛國」,24劃,比劃增加了不說,愛字下面還不是一個友字,容易寫錯。因此這裡面有一個由簡到繁的學習成本,這批人是不願意承受的。
甚至很多網民,舉出了那個流傳已久的笑話:有學者做了個實驗,讓大陸和台灣的幾個犯錯誤的學生放學後罰抄一百遍「一隻憂鬱的台灣烏龜」,大陸的小朋友很快抄完去快樂的玩耍了,台灣的學生只抄了一會兒就哭了,「壹只憂鬱的臺灣烏龜」,好傢夥,整整兩百多筆。由此可見這些反繁人士對繁體字的態度,基本上是把繁體字當作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一段笑話看待了。
說一個我小時候的故事。
我們念小學那會兒,都流行課本包書皮。新學期開始,新的課本一發下來,就迫不及待的拿回家包書皮,以免日後在使用當中給弄舊了。心靈手巧的學生自己包,動手能力差點兒的就由家長包,那會兒特別流行這件事,班裡所有的小朋友拿出語文數學課本來都是帶著封皮的,體現了對書籍一種愛護的態度。
包書皮的材料是過期的掛曆,白色的反面朝外,包完大概是這個樣子:
封皮上還會寫上該書的科目名稱:語文或者數學。
我的封皮一般是我爸給包的,有一天我發現數學課本上的數字寫的和老師教的不太一樣,是這樣寫的:
我觀察了一陣子,發現這個不是我爸偶爾寫錯,在幾個不同的場合他都把數字寫成了右邊這樣,左邊一個由,右邊一個反文旁。那我也就跟著學,作業里,試卷上,凡是有數這個字的地方都跟著我爸那麼寫。小時候嘛,總是追求個性,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寫法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多酷。
一開始還沒什麼反應,寫的多了,每天收作業的課代表經常跑來和我說,你這個字怎麼老寫錯。那我當時仗著自己成績還不錯,就拿斜眼看那個小姑娘,也不說話,言下之意就是四個字:你懂個屁。
終於有一天,數學老師把我叫進辦公室,指著我的作業本問我這個字為什麼寫成這樣?我以為是課代表小姑娘打小報告(後來才知道是老師們對我這個字的寫法討論已久),很不服氣,昂著頭說:「我爸就是那麼寫的!」
數學老師也沒說什麼批評的話,只是板著臉,很嚴肅的和我說:「以後不要那麼寫,按書本上教的寫才是正確的。」
我的數學老師旁邊坐著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說到這兒語文老師也轉過頭來,但是她沒說什麼,只是微微一笑,意思是聽數學老師的沒錯。
以我當時的思考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完全無法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數學老師說:「按書本上教的寫才是正確的」,而不直接指出我那麼寫是錯誤的。由於我一向調皮搗蛋,所以我的語文老師一直看我不太爽,這件「錯別字」的事情上她完全可以痛罵我一通並且令我罰抄N遍,但是她只是淡淡的笑了一笑,出奇的平和,這都太奇怪了。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這件事上,誰都沒有錯。
我爸爸沒有錯,在他年輕的時候,這個字就是右邊這樣寫的;我沒有錯,因為這個字的確曾經那麼寫過;我的老師們也沒有錯,因為這個字的這種寫法後來被又廢除了。
這個「數」字,被稱為「二簡字」,是1977年提出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的簡稱。
在這個方案里,數學的數字被簡化成了左邊一個由,右邊一個反文旁。
除此之外,「病」字被簡化成了「疒」;「信」字被簡化成了「伩」;「酒」字被簡化成了「氿」;「雪」被簡化成了「彐」;「鱖魚」被簡化成了「桂魚」……
等等等等。
怎麼樣?是不是看著有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最後的「桂魚」之於「鱖魚」,對現在的高中學生來說,甚至還是錯別字的典型,但是在那時,卻是國家推行的漢字。
我們國家當時推行這套簡體字到什麼程度呢?
先來篇社論:
人民日報再起個帶頭表率作用,當時的新聞看起來是這樣的:
怎麼樣,是不是要吐了?
到底是國家副總理還是一位姓付的總理啊?
事實上,當時的老百姓也吐了。不少學者專家也吐了。
………………
質疑之聲紛至沓來。
………………
1986年,「二簡字」被正式廢除。此時,距離它的誕生,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個年頭。
我在查看《二簡字總表》的時候,發現,儘管二簡字被廢,但是其中的一些字,還是流傳了開來,一直至今。
比如:「斗拱」二字,學建築的對這個詞該是最熟悉不過,中國古建築的精髓和靈魂所在,由「枓栱」被簡化為「斗拱」,並一直流傳至今。所以今天不管是古建築學論文里,還是我們日常口頭說的斗拱,和我們在《營造法式》里看到的,已經不一樣了。
不知再過一百年,我們的後人在翻看《營造法式》時,會不會認為李誡寫錯了字。
《二簡字》表中關於斗拱的說明《營造法式》 北宋 李誡我們國家漢字簡化的歷史,從有漢字鼻祖的甲骨文就開始了。最早是刻在獸骨上的甲骨文,到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春秋戰國的時候各個國家的文字都不一樣,所以秦始皇統一了文字這一點我們說他功在千秋萬世。
自始皇以降,繁體字基本流傳了兩千多年。到了民國開始到改革開放這幾十年里,學者們對繁體字的簡化提出了一套又一套的方案。有的方案被採用了,有的方案被否定了,有一段時期的終極目標,甚至是「漢字拉丁化」,就是用英文字母來書寫漢字。
聽著又很怪是不是?如果這個終極目標被實現了,那我們今天讀到的報紙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的:
可能你要說:我們是要簡化漢字,並不是要廢除漢字呀。但是當時是這樣的:
一種語言,一種文字的發展(註:文字不等於語言),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從人類的歷史發展來看,文字發展的總趨勢,大體上總是由繁趨簡,因為要方便老百姓使用。古時候的學習成本比今天高很多,老百姓覺的繁瑣的字,自然就會寫的比較少,時間一久,自然這個字就消失了。長此以往,流傳下來的,就是相對不那麼繁瑣的字。
史籍記載,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時候,最初用的文字是小篆,但是後來考古學家驚奇的發現,大量出土的文物比如秦簡上,竟然都是秦隸的字體。難道是歷史記載寫錯了嗎?
並非如此。
有一個叫程邈的秦朝公務員,因為得罪了秦始皇,被關進了大獄。在獄中他實在閑的發慌,就想做點什麼驚天動地的事。當時正好秦始皇推行「書同文」,全國推行小篆,但是小篆筆畫圓轉,非常難寫,程邈以前當公務員寫公文的時候深知這一點,於是他將小篆的圓轉筆畫改為方折,歷時十年,創造出了幾千個新字,交給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以後非常高興,不僅免了他的罪,還讓他做了官。至此以後,相對簡單的隸書逐漸在秦漢社會上流行開來。
秦小篆秦隸書這個就是隸書的誕生。這是一次成功的漢字改革,因為他符合了老百姓對漢字使用的潛在需求:簡單。
但是同樣是力求簡單的「二簡字」,歷時十年,最終卻由於遭到人民和學界的一致抵制而失敗了。
目的相同,但是有人成功,有人失敗,這其中的原因,恐怕是提出恢復部分繁體字的馮小剛們,和反對繁體字的網民們所要思考的。所謂過猶不及,中華文明的主心骨,實在經不起一次又一次不負責任的折騰。
人類進化發展到今天,除了頭髮之外,皮膚表面的體毛已經差不多都褪去了。但是如果把250萬年前東非大草原的黑猩猩的體毛全部颳去,黑猩猩還能在非洲的烈日下生存嗎?
推崇繁體字,卻連標點也打不對,你知道繁體的引號該怎麼寫嗎?
沒有內陸這種叫法,只會叫對岸或中國,不友好的會叫支那。大神是指公眾人物,網民之間要稱高人。簡體字的說法太客氣,一般叫殘體。如果你就這麼拿去台灣論壇發表,別人一眼就看出這是426來反串了。問題被改了,我回答時是這樣的:我非常不明白為什麼內陸取消繁體字?「我個人比較推崇繁體字,無他,主要是繁體字是華夏文明的傳承,簡體字哪裡比繁體字好了,完全不明白,求大神解惑。」一般有這種想法的人也會推崇「崖山之後無中華」這類思想,認為元朝和清朝不屬於華夏正統,殊不知現行繁體字是清朝八股文確立的正體字,早在唐宋明時已經簡化很多,反而清朝複雜化了。你看,這些人精分而不自知,沒文化多可怕。
題主,咱們倆來比賽抄筆記,我用簡體字,你用繁體字,要是我贏了你給我一百塊好不好?
漢字的簡化是大勢所趨,不爽不要用嗎。實際上,各國文字的發展方向都是簡化。不是大陸推行簡體字,簡體字是從五四運動以來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它是保留繁體字和漢字拉丁化的折衷發展,是漢字的自然規律。漢字從甲骨文篆書隸書以來一直在不斷簡化才得以普及。為什麼台灣保留了繁體字?因為蔣介石到台灣後,看見大陸先推出簡體字了,於是把自己文案上的醞釀多年的簡體字方案duang一下丟進垃圾桶大呼:漢賊不兩立!
憂鬱的台灣烏龜
憂鬱的台灣烏龜//////////////////////////////////////////////我也非常不明白你有什麼地方不明白的。什麼叫「繁體字是華夏文明的傳承」?你的意思就是簡體字不是華夏文明的傳承唄?那我覺得國標的繁體字簡直粗俗爆了,漢隸都是沒有文化的下等人才寫的,真正華夏的優雅全都體現在秦小篆上,電腦鋼筆鉛筆毛筆都是異端,用牛肩胛骨大烏龜殼才體現華夏傳承,小學生都給我拿個美工刀往上刻字,寫一個字連五分鐘都用不上你還是人嗎?太不尊重華夏文化傳承了!大部分希望恢復繁體字的,都是沒學過寫過繁體字的。
我初中時也對繁體字很感興趣,也覺得繁體字很酷,很正統,很提升自己的檔次。然後就開始有意識地學寫,用繁體寫日記,去圖書館借台灣香港的書來看。沒經歷過繁體字,就根本體會不到簡體字的精妙。
真正的勞動人民,每天要大量閱讀書寫,進行繁重工作的人,我想是不會覺得簡體字不好的。除了研究古文、詩詞或者其他有必要的情況下用繁體的,我覺得都很不理智。
再PS一句:光會用漢語拼音輸入繁體字的,還不如初中時期中二的我。再再PS:用拼音方案來輸入繁體都是精分,至少用倉頡碼好吧?題主小學時沒抄過課文吧?
信源編碼要降低冗餘!
推薦閱讀:
※簡體字和繁體字「一」有什麼區別?求詳解?
※大陸平民對中文正體的態度是否與官方相一致?
※為什麼有的中國人看不懂繁體字?
※宣傳繁體字優點的時候,如何駁斥「怎麼不用甲骨文」這樣的言論?
※應該將繁體字納入義務教育嗎?
TAG:簡繁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