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電台類應用火的原因在哪裡?

最近發現身邊的朋友都在使用這類的應用,比如考拉FM,愛聽360,喜馬拉雅 自己作為小PM一枚,本著學習的態度都下載使用了,感覺還不錯。但比較疑問的是,為什麼這類產品是在現在的時間窗口才爆發?還有未來這類產品的出路和方向在哪裡?肯定不止是個工具吧。


首先聲明,我是喜馬拉雅FM的重度用戶,每天在上面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必聽的節目包括:郭德綱于謙相聲、BBC新聞、羅輯思維、曉松奇談及各類長篇小說等。

電台類應用突然火爆起來的原因:

  1. 應用場景增多:通勤時間在大城市大大增加(聽電台是投入最小而收穫最多的內容消遣方式)、鍛煉人群大幅增加(跑步或者健身房都很適合聽電台)
  2. 內容大幅增加:聲音節目的創作成本低,所以出現不少原創團隊提供優質內容;視頻網站的監管遠強於電台,不少視頻內容放在視頻網站上可能會被迅速下架,電台目前是盲區,可以免費聽到不少節目,比如:郭德綱相聲等等
  3. 用戶越來越懶:許多用戶會選擇聽書而不是看書


手機類電台應用火起來也是有一個過程的,其實早在09—10年的時候,網路上就出現過一大批以網路有聲電台為主打內容的網站了,比如鄰居的耳朵之類。隨著這批網站籠絡一大批擁簇,網路上的nj,有聲電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傳統音樂播放軟體酷狗、酷我之類也都開拓有聲電台的版塊。

豆瓣網站也曾在2011年開啟了阿比鹿獎,最佳dj,最佳電台也是其中的獎項。

從2011—2012年,一些以移動終端為主要戰場的電台類app大波大波的出現,喜馬拉雅電台、荔枝fm、蜻蜓fm等等。其實在這之前,一些聽書軟體也可以算是基於書籍類內容里的電台app,只不過內容有局限,不像後來者的喜馬拉雅,內容包羅萬象。風格類別應有盡有,網路上儘可能的有可能的包括以熱門視頻節目在內的內容都轉化成音頻,成為喜馬拉雅平台上的香餑餑。

為什麼手機電台類應用會火起來,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人們太懶了,能坐著不站著,能躺著不坐著,能靠耳朵聽我也不願意看。文字化的內容轉化為聲音類的內容,降低了人們接受知識或信息的成本。而且方便而便捷,人們可以在聽電台的同時刷社交平台。

相比傳統廣播電台,如今的手機類的網路電台比如喜馬拉雅,內容全,聲音又無廣告,又無時間限制,隨時隨地,全面讓用戶操控,想聽什麼,想什麼時候聽,想在哪裡聽,都完全由用戶自己決定。這些原因總總,也使得那些原來習慣靠聲音接受信息的廣播用戶成為如今手機端電台軟體的一批擁簇。

手機電台類應用不僅僅是一個範圍小的應用而已,你可以在淘寶淘到任何你想要的商品,你可以在知乎得到你想要的那麼多的知識,你可以在優酷看到各式各樣風格的視頻。終究而言,手機電台類應用也同樣會是一個大平台,只不過接受的角度從眼睛換成了耳朵,內容換成了音頻。

人們總是希望在生活或娛樂的某一層面可以懶,還可以懶,懶到無止境,而另外一些人恰恰在這一層面異常的努力,把你想要的搬到你的手機里,搬到你的耳朵邊。又將這些你想要的打磨到精緻。你又怎麼可能不喜歡呢。這就是這些東西火起來的原因。

且看吧,手機電台類應用,這也將會是一片星辰大海。


謝邀。

在我看來,電台更多的像是一個偏社交的分享平台。但是這種分享不在於實時的互動與討論,更像是「我說你聽」。

主持人吧自己想說的想分享的說出來,播出,聽眾可以通過一些渠道平台與之互動。

電台的好處在於人們的求知慾已經對知識的不滿足。

以我自己為例,我喜歡接觸各種類型的音樂,蝦米網易落網對我的音樂推薦已經無法滿足我對音樂的需求,於是我會選擇聽賀愉老師的《迷失音樂》(賀老師看到了請聯繫我索取支付寶賬號)。本身作為電影專業的學生,時常需要大量的看電影,但是這種大量的需求也會導致出現片荒。所以一些電影類的電台節目就變成了在我片荒時給我啟示的好工具。

如果真要打比方的話,電台就像是有聲的微信公眾平台推送。


偶爾靈機一動 想到一個事 就是這些火的音頻平台 得到 喜馬拉雅之類的 是不是和收音機有點類似了?


社群的一種模式而已,一個小的目標群,具有較強的共性


推薦閱讀:

如果由你面試一個產品實習生,你會問哪些問題,考察他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否符合公司和你的要求?
公司要推廣網站,有什麼比較好的地推方式么?
精益產品探索以及思維導圖學習?
有哪些在國內鮮為人知,但卻非常值得一試的國外應用?
哪些設計細節會讓前端工程師很糾結?

TAG:互聯網產品 | 網路電台 | 電台 | 喜馬拉雅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