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系統如何運轉?

網上看到一個介紹魚菜共生的視頻,覺得很有創意,想進一步了解下這個生態系統的工作原理,以及這個系統的發展前景.


我也是最近了解,所以回答內容是直接剪切而來的,共同學習哈~!

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蔬菜生產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係,是未來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更是有效解決農業生態危機的最有效方法。

魚菜共生耕作體系有以下幾種模式:

1、閉鎖循環模式:養殖池排放的水經由硝化床微生物處理後,以循環的方式進入蔬菜栽培系統,經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過濾後,又把處理後的廢水返回至養殖池,水在養殖池、濾液床、種植槽三者之間形成一個閉路循環。

2、開環模式:養殖池與種植槽(或床)之間不形成閉路循環,由養殖池排放的廢水作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應蔬菜種植系統而不形成返還迴流,每次只對養殖池補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採用該模式。

根據種植部份的技術差異又分為以下幾種共生方式:

1、直接漂浮法:用泡沫板等浮體,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進行水培;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雜食性的魚會有吃食根系的問題存在,需對根系進行圍篩網保護,較為繁瑣,而且可栽培的面積小,效率不高,魚的密度也不宜過大。

2、養殖水體與種植系統分離,兩者之間通過礫石硝化濾床設計連接,養殖排放的廢水先經由硝化濾床或(槽)的過濾,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物量較大的瓜果植物,以加快有機濾物的分解硝化。經由硝化床過濾而相對清潔的水再循環入水培蔬菜或霧培蔬菜生產系統作為營養液,用水循環或噴霧的方式供給蔬菜根系吸收,經由蔬菜吸收後又再次返回養殖池,以形成閉路循環。這種模式可用於大規模生產,效率高,系統穩定。

3、養殖水體直接與基質培的灌溉系統連接,養殖區排放的廢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環至基質槽或者栽培容器,經由栽培基質過濾後,又把廢水收集返回養殖水體,這種模式設計更為簡單,用灌溉管直接連接種植槽或容器形成循環即可。大多用於瓜果等較為高大植物的基質栽培,需注意的地方是,栽培基質必須選質豌豆狀大小的石礫或者陶粒,這些基質濾化效果好,不會出現過濾超載而影響水循環,不宜用普通無土栽培的珍珠岩、蛭石或廢菌糠基質,這些基質因排水不好而容易導致系統的生態平衡破壞。

4、水生蔬菜系統,這種方式就如中國的稻魚共作系統,不同之處在於養殖與種植分離式共生,即於栽培田塊鋪上防水布,返填回淤泥或土壤,然後灌水,構建水生蔬菜種植床,把養殖池的水直接排放農田,再從另一端返還叫集迴流至養殖池,這樣廢水在防水布鋪設下無滲漏,而水生蔬菜又能充分濾化廢液,同樣達到良好的生物過濾作用,有點類似自然的的沼澤濕地系統。如茭白與魚共生、水芋慈菇等水生蔬菜的共生,都可以採用該系統設計。

魚菜共生技術原理簡單,實際操作性強,可適合於規模化的農業生產,也可用於小規模的家庭農場或者城市的嗜好農業,具有廣泛的運用前景。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需注意的是魚及菜之間比例的動態調節,普通蔬菜與常規養殖密度情況下,一般一立方水體可年產50斤魚,同時供應1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家庭式的魚菜共生體系,一般只需2-3立方水體配套20-30平方米的蔬菜栽培面積,就可基本滿足3-5人家庭蔬菜及魚產的消費需要,是一種極適合城市或農村庭院生產的農耕模式,也是未來都市農業發展的主體技術與趨勢。

《舌尖上的中國》有一集曾介紹稻田中的荷花魚,其實也是關於魚菜共生的一種實踐

簡單說一下前景,因為所需面積小,基本上是用陽台就能搭建出一個中型的環境,投入不大,可能是今後家庭菜園的主流(畢竟魚菜雙收啊,就算是養觀賞魚也很不錯~)。

我收集到的一些資料,其中有DIY的內容,準備後面動手實驗的。

魚菜共生工作坊的PPT

見識魚菜共生系統

用宜家Samla做的魚菜共生箱子

迷你魚菜共生系統製作攻略

一位外國人的「魚菜共生革命」

Shanghai Aquaponics


國內剛起步"漁耕田農場也正在實踐


實際上就是觀賞魚的水族箱,唯一不同的就是過濾盒上沒有種植植物。把水族箱放大了再在過濾盒(硝化床、種植床)上種植植物就是魚菜共生。所謂潮汐加上虹吸功能就行了,國內早就有了。


上海有新田微農場,實踐中


推薦閱讀:

農民是否有劣根性,如果有,這種劣根性是否難以被改變?
如果沒有小偷,哪些行業會受到影響?社會又會發生哪些變化?
過去的一年,發生在你身邊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彎腰撿筆需要挺直腰背嗎?
遊戲里能產生真感情嗎?

TAG:生活 | 魚菜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