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 生產是如何生產的?提取還是合成?


先發酵後合成。

維生素C最早是從動植物中提煉出來的。後來發展出化學製造法,以及發酵及化學共享的製造法。發酵法是用微生物或酶將有機化合物分解成其它化合物的方法。現在的維生素C工業製造法有兩種,一種是Tadeusz Reichstein發明的一段發酵製造法,一種是中科院微生物所尹光琳發明較新的兩段發酵法。

Reichstein製造法是瑞士化學家Tadeusz Reichstein發明的製造法,現在還是被西方大藥廠如羅氏公司(Hoffmann-La Roche),BASF及日本的武田製藥廠等採用。中國藥廠全部採用兩段發酵法,歐洲的新廠也開始使用兩段發酵法。

兩種方法的第一階段都相同,就是先將葡萄糖在高溫下還原而製成山梨醇(Sorbitol),再將山梨醇發酵變成山梨糖(Sorbose)。Reichstein製造法將山梨糖加丙酮製成二丙酮山梨糖(Di-acetone sorbose),然後再用氯及氫氧化鈉氧化成為二丙酮古龍酸,簡稱DAKS(Di-acetone-ketogulonic acid)。DAKS溶解在混合的有機溶液中,經過酸的催化重組成為維生素C。最後粗製的維生素C經過再結晶成為純粹的維生素C。Reichstein製造法多年來經過許多技術及化學的改進。使得每一步驟的轉化效率都提高到90%,所以從葡萄糖製造成的維生素C的整體效率是60%。

Reichstein製造法需要許多有機及無機化學物質和溶劑,例如丙酮,硫酸,氫氧化鈉等。雖然有些化合物可以回收,但是需要嚴格的環保控制,和高昂的廢棄物處理費用。兩段發酵法是中國微生物學家尹光琳發展出來的,所有的中國維生素C藥廠都採用此法。

許多西方藥廠也得到此法的專利使用權,包括Roche和BASF-Merck合作的計劃。此法的設備費用及操作投資都較低,生產成本只有Reichstein製造法的三分之一。

兩段發酵法是用另一發酵法代替Reichstein製造法製造DAKS的步驟。發酵的結果是另一種中間產物2-酮基古龍酸(2-Keto-L-gulonic acid KGA)。最後將KGA轉化為維生素C的方法與Reichstein製造法類似。兩段發酵法比Reichstein製造法使用的化學原料少,所以成本降低,而且廢棄物處理的費用也減少。

from wik

說國內的更有優勢聽起來蠻有種宣傳的意味,因為BASF和ROCHE都在用第一種。但化工製藥行業成本的決定因素比較多,產能,當地環保政策等。或許如果上到一定產能,第二種方法的優勢就出來了。

此外我很好奇現在賣的很多天然維生素C究竟是一個什麼工藝?用櫻桃汁過濾濃縮提純嗎?


首先, 上面說的情況都是90年的情況了, 現在的行業狀況早就不是這樣的。

第二, 維生素C全部是人工生產的, 沒有天然提取的。

第三, 為什麼人們總是認為天然的更安全呢? 什麼邏輯?


推薦閱讀:

維生素營養片每片的含量高於人體所需的含量,是否正常,是否可以長期服用?
一直進行戶外防晒是否會導致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有哪些正確的服用方式?
繼續用綜合維生素還是只服用vc vb ?
為什麼維生素A不能做成藥片發放給發展中國家?

TAG:健康 | 維生素 | 維生素C | 膳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