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縣設區」對於被撤縣和其隸屬的市存在那些好處和壞處?
主要是權力和利益的分配有變化。
一般來講,代管縣的審批權、財權等都要大於市轄區。尤其是像浙江這種「省管縣」的省份,代管縣的財政,80%留縣級財政,20%給省級財政;而市轄區則是50%上繳市財政,50%留給區財政。
但撤縣設區的時候,縣市兩級可能是另行協商權力分配。而對於市本級來說,除了財政,區的數量越多,越顯示城市的地位高,也可以作為政績=====我是補充回答的分割線=====
看到@任可的回答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同一個城市代管的縣(縣級市)和所轄的區,一定是同級的。地級市的代管縣和市轄區都是縣處級,副省級城市的代管縣和市轄區都是副廳局級,直轄市的市轄區都是廳局級,但代管縣則因歷史原因有副廳級和廳級之分。(P.S.行政等級上,只用廳局級,不用地級)至於說浦東和濱海新區是副省級,則是因為新區而高配了等級,並不應該作為一般的區來討論。全國各地都有這種高配地區的存在。這些高配區一般是由管委會(市政府派出機構)管理,而非區政府管理。所以他們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區。@任可居然還提到了立法權。但是中國的立法權最低只到地級市,且是「較大的市」。任何區縣都不具備立法權。至於說對居民總體利好,我看不到任何證據。尤其是@任可提到的地價上漲,這事情必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更何況財權上繳的最大弊端就是縣本級財政減少,基建能力下降。縣的納稅人納的稅都去支持中心城區建設了,而縣城的建設就一定會滯後。(否則市政府也就不會想要撤縣設區了,賠本買賣市政府是不會做的。)=====我又來補充回答了=====
1.有關「新區」。不知道樓下說的是哪些新區呢?西咸新區是兩個市(副省級+地級),舟山群島新區是一個地級市,寧波杭州灣新區連個鎮都不是。這些新區都是管理區,而非行政區劃。行政區劃只有浦東、濱海和沈北三個。所有新區都是管委會而非區(縣、鎮、市)政府管理的。2.區縣同級與否。原配的區縣一定是同級的;搶來另當別論。也有各種例外的升級。升的也不一定是區,也有縣比區高的例子。但這些都是特例,有特殊的理由的。總之,只要是原配,區縣一定同級。
3.區的立法權。橫琴也就是談談而已。這個已經觸碰到憲法層面的問題了,即便開了先例,也是要修法的(至少全國人大常委會要出聲),不是一般縣改區的小打小鬧。把特例(且是尚未有眉目的)放大到普世,總歸是不合理的。
4.城建問題。的確有相當數量的縣改區是為了拉大城市規模。但也有相當數量(尤其是早期的)是為了搶奪財權。這在浙江尤其明顯。因為浙江是省管縣,所以市級財政非常窮;一旦縣改區,市級財政就可以寬裕不少。蕭山就是典型的例子。杭州主城與蕭山至今沒有連到一起。蕭山的財政更是被杭州拿去建設老城區和錢江新城了。撤縣設區是個複雜博弈的過程,根據我的經驗提供一些信息:
【市長們很高興】
首先城市呑並下屬縣的一般原因是市區的擴張。但下屬縣有比較大的行政、人事、財政、規劃權,尤其財政和土地政策獨立使得市政府很難讓縣的發展規劃順應城市總體發展,於是撤區設縣。
縣改區後消減部分權力,上交更多收入,市級財政可用資金多了不說,規劃更好搞了,區也因人事和行政權力上交而更聽話了。
當然如果縣原本太窮,併入後就要補貼錢提高地方吃財政飯的人的收入(公務員、教師等),補貼錢搞建設,更名和改制費用也相當不小。但如果感覺不划算,市根本就不會去撤這個縣設區了。
【縣長們則喜憂參半】
有錢的縣不想被並,因為自身財政和待遇比市好的多,還消減了權力,並了沒什麼好處。
對一般般的縣來說,雖然權力消減,但是會有發展政策支持作為交換條件,容易出政績,某些情況下會提高級別(下面解釋),何樂不為。
而地方偏遠,發展差的縣反而不一定都想並,因為原本可以當土皇帝,並了也未必有很多發展政策支持 - 除非能爭取到個開發區的地位。
【市區博弈】
撤縣並區對區級政府影響很大,所以會有一個複雜的博弈過程:財政上交比例、人事權、行政權、規劃和土地分配權、執法權、監督權、規章制定、發展政策、扶植政策、機構改組、垂直單位管理…全都可以談。(審批權、行政級別和立法權等可談的空間不大)
所以每個撤縣設的新區的情況都不大一樣,但基本上都會比老區有更多的權力。比較極端的比如順德,雖然是一個區,但自主權力很大,財力也強,連車牌號都跟佛山不一樣。
【縣居民總體利好】
老闆姓放到最後說因為百姓對這事沒啥發言權。總體來說設區後地價看漲、基建增多、政府執法服務水準、學校醫院水平等也都長期看漲,可以說是好事。但是的也確有很多人懷念家鄉的名字,感情上不想併入誰而讓家鄉『消失』 - 比如廣州南沙。
以下為補充,可不看。
----------------------8.1 既然有人問,就解釋一下縣變成區的級別問題。絕大部分地級市的縣,和副省級市部分縣(比如瀋陽市法庫縣)是處級。
大部分副省級市的縣,和一些直轄市的縣(比如崇明升格前)是副地級。其他直轄市的縣是地級。(重慶比較特殊除外)
而區就跨度大些,雖然一般也是處級,但地級的市也有配副地級的區(比如蘇州園區)的情況,直轄市的區甚至可以到副省級(浦東、濱海)。
所以總體來說雖然同城區縣大致同級,但有些區比縣級別高,當然一般情況下不會縣轉區就馬上提升級別,只是存在今後提高級別(比如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新區)的可能。
-------------------------
8.2 就樓下答案中的質疑做些解釋:【新區】
「新區」一般是由老區轉變或者劃分出,並「當作一級政府」使用,對本題目提出的「區」來說是適用的。相對於縣,區升格、或轉變成為新區或者開發區的機會要遠遠大得多,因此作為」撤縣設區「所帶來的好處之一,並無」不可思議「之處。【一般區縣級別是否相同】
即使不算重慶,縣的級別也一般是小於等於區,比如瀋陽市法庫縣是縣處級,老區多數是副地市級,鐵西區(合署)是正地市級。【區級立法權】
橫琴就正在談立法權的問題,牽扯到中央、省市各級部門的博弈,尚未談妥,(另外據說淺海也在談或者談過但未果),屬於」可談但空間不大」的權利之一併無不當。
【設區後的建設重心】
建設新中心成本比改建老中心低得多,因此多數情況下撤縣設區後因為中心轉移會得到大量市級投資,將原縣擴大為中心城區的一部分。可以參考番禺和花都,設區前一個比廣州富另一個比廣州窮,但設區後同樣地價都大幅上漲,另外由於亞運、大學城和機場建設,兩區基建更是大幅增長 - 城市擴張是撤縣設區的一般目的,少數情況下(比如縣比市富裕太多,而且市中心城區太小)才會出現拿縣上繳財政補貼中心城區建設的情況。本人與以上提到的很多市區政府都有過交流,並非無的放矢。撤縣設區後,縣變成區會導致自主權下降,但是地級市對其財政上的支持會更多,並且會當作地級市所在城市建成區的一部分來發展,有更多關於城市管理的許可權。因為地級市管轄的縣和縣級市都是某種程度的代管,其他地級市或上級的省是比較容易收走了。對於地級市來說,區就是完完全全的小弟了。
縣長是土皇帝,當了區長自由性就降低了。例如溧水,原來掛的牌子是「溧水縣人民政府」壓根就沒提「南京市」,現在改區後掛的牌子就是「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
不算回答,說個實例:
我老家呂梁市離石區。96年撤縣設市,03年撤區設市。之前是的行政規劃是呂梁地區行署(我後來才知道這也算是一個奇葩的存在,沒有什麼人大機構,只是有一個地區委員會履行政府職能)。中央的公告: 國務院關於同意山西省撤銷呂梁地區設立地級呂梁市的批複具體撤,設的過程並不了解。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領導們都很積極的促進此事完成。動機嘛貌似就是被撤之前的各種行政權利都很受限制,現在劃歸為地級市之後,政府官員一來出去有面子(政府官員出去拉投資也是需要面子撐著的,現在撤地設市之後,城建招標有各種大型國企參與,之前基本都是自己搞定的。),二來就是有了更多自主的權利了。
好處就是撤地設市之後政府便開始大搞基礎建設。鐵路,高速公路,市政建設,包括即將完工的飛機場也都是在升級為地級市之後才完成的。這些呢確實方便了百姓。
壞處就是不公平現象加劇(政府門前有經常有各種告狀百姓),貧富差距加大(市區很小但是有勞斯萊斯等豪車,路虎經常成群出現,被大家戲稱為煤老闆批發回來的)。之前看過一篇論文,是分析進10年揚州各區縣的情況,著重對比了邗江和江都近十年來的發展,明顯看出邗江劃區後,各鄉鎮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可是江都最近也被劃區了,就市政府的規劃來看,江都未來還是有發展的,但終究會怎樣,還有待觀察。
前面的說法,不知道有沒有依據?1、區的財政權大大削弱,原來相對貧困的縣變區有利,富裕的反倒不利。台州黃岩即是一例。2、不存在縣的農業戶口全部變為城市戶口的說法,也不存在農業用地全部變為工業用地的說法。3、公務員仍然是區級編製,不存在級別提升的問題。富裕點的縣變成區之後,由於財權的縮小,公務員收入存在不升反降的可能。
我們縣被撤以前買東西地址都是江蘇省贛榆縣,從小到大也沒覺得跟連雲港有什麼關係。
我們這個邊陲小鎮即將經歷變革。2015年年末剛改成縣級市,現在馬上要劃為地級市的一個區了,好嘛。。。距離市政府260公里的一個區,老百姓能不能享受到市裡的紅利,拭目以待
"好處"是農民成為城裡人;壞處是土地給打劫了。
推薦閱讀:
※地方市政府直屬的城投公司(國聯集團,城市資產集團,國資集團)等等待遇和發展如何?
※現在當警察還有什麼好處嗎?
※你接過最奇葩的110報警電話是什麼?
※620南京車禍兩天,媒體報道與官方通告出入很大,你們怎麼看?
※辦公室1995年員工請假理由:我朋友來了,我要去陪他們玩2天……我應該同意還是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