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APP喜馬拉雅FM?


從內容模式上來講。

荔枝FM的web端截圖

三個軟體中荔枝風格最強烈,標籤貼的最明顯,文藝,精緻,界面復古,小清新,情感電台,這是荔枝給人的最直接印象。也因此籠絡了一批幼齡的死忠粉和文藝青年。但對大部分用戶來講,荔枝會顯得有些過於小家子氣~ 比方說,假如你是一個喜歡聽戲曲的長輩,一個喜歡聽搞笑段子的用戶,我相信你對於音頻軟體的選擇,荔枝絕對會顯得不倫不類。(儘管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本身的風格限制,也包括他的交互設計,關於手機端的交互等後文談)。內容上講的話,荔枝FM主打的是「人人都是主播」的概念,主播許可權開放給全用戶,可以說是三家裡面最純的ugc,可以看見的是,荔枝FM的主播門檻低,每一個人都能夠在其web端的主播入口申請開專輯,在其手機客戶端錄製音頻節目上傳。

但內容的整體質量上卻是很糟的。因為做電台,本質上其實是一件門檻高的事情,包括錄製時的音量控制、感情投入,背景音樂的選擇、淡入淡出等等。能夠做到自然尚且不是一件易事。作為純ugc平台而言,人人參與,內容質量定然是很低的。

喜馬拉雅web端截圖

喜馬拉雅就是走的另一個方向,不願被風格化,不願在其品牌上被貼上一個標籤,做的是大平台,什麼樣的內容,什麼樣的風格均有。這是一個大平台的方向。從喜馬拉雅的web截圖來看,喜馬拉雅的分類多而全。無論是資訊、情感、娛樂、人文、科技、兒童、戲曲。不論是對內容的風格上而言,還是對於不同受眾用戶的選擇而言,喜馬拉雅的初衷定位,走的都是一種大平台方向。

內容上來講,喜馬拉雅是三家平台中最綜合的一家,他選擇的方式是pgc+ugc,pgc方面,喜馬拉雅談了一系列的合作版權,括像郭德綱的相聲、羅胖的羅輯思維、高曉松的曉松奇談、財經郎眼、青音等等。

《羅輯思維》視頻截圖,羅胖推薦喜馬拉雅,這也是去年我第一次發現和使用喜馬拉雅的源頭和初衷。

在獨家主播方面,喜馬拉雅早2013年創立之初就進行了一系列的獨家簽約,這也為其平台上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獨家節目,像《段子來了》、《糗事播報》等。

喜馬拉雅同樣是一個向全用戶開放的內容平台,同樣的在內容創造上,ugc在喜馬拉雅上占的比重同樣很重。但喜馬拉雅相對於荔枝而言,聰明的一點在於,在主播的確立上,喜馬拉雅建立了一套加v系統,當用戶的節目質量達到一定的質和量之後,可申請加V,這對於喜馬拉雅平台內容本身的質量而言,這套加V系統起到了過濾和沉澱的作用。整體而言,喜馬拉雅的內容質量相對荔枝,高了不少。

蜻蜓FM的web截圖。(說實話,這版面和荔枝還蠻像的)

內容上蜻蜓走的是直播方向,主打的內容定焦於直播,為了體現其直播的概念,甚至你一打開他的網站,聲音變隨之而來,實話說,真心像一個收音機。除直播外,大部分內容都是來自於與傳統電台和一些機構團體的直接合作。這使得蜻蜓在三家中,是純粹度最高的pgc平台。

蜻蜓FM是我用過最早的一檔音頻軟體,早在2012年,我還在長沙的時候,一次突發奇想,想要聽一聽收音機,但手機自帶的不好用,於是通過搜索下載了蜻蜓。但那次以後,基本我就沒在使用過蜻蜓,原因很簡單,當我心血來潮,想要聽收音機只是一種感受。但眾所周知,傳統收音機的體驗是及其不好的,內容斷層、說沒了就沒了,廣告連篇,對於收聽而言,他不是一個主動的選擇,而是被動的接受。這對於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我們一代而言,收音機的收聽感受並不好。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蜻蜓仍然將直播傳統電台作為如此大的比重作為他自己平台上的內容發展。

現在蜻蜓也有點播的內容,但和荔枝不在一個層次,更別說相比較於喜馬拉雅了。在我的印象中,蜻蜓其實更像是一個加強版的手機自帶收音機。

從手機端的展示和交互上

打開荔枝FM的第一個頁面

荔枝FM登陸後的個人頁面

荔枝FM的錄音界面

前文說過,荔枝FM是一個從上至下從web到移動端,從產品到內容,風格及其統一的一款產品。為了將其app做的像一個收音機樣式,荔枝忍痛將發現頁置於第二頁。為了將其app做的像一個收音機的樣式,即使整個主界面一無所有、大按鈕的功能僅僅只能換個聲音。荔枝仍然這麼做了。任性。

也許早兩年,我還是個文藝的小清新時,見到這個產品我會歡呼雀躍,然後將其據為己有,放到自己的小世界裡。怕被更多人知道了,彷彿大眾一起跟我用這款產品時。還會覺得自己的某樣心愛之物被人偷了。

但現如今,我只會覺得荔枝FM是有多任性,這樣的一個整體設計,至少會直接拒絕了大部分聲音愛好者,它就像一個傲嬌的文藝公主,對著許多非同道中人說。對不起,你不是我的受眾,我也不會為你改變。當然,如今也可以說是,不是他不願意改變,也有很大一塊因素是,他的用戶群高度統一,他們是不會容許荔枝FM做大改變。而這,也註定,荔枝FM只會是一款小眾的產品。

喜馬拉雅FM的主界面

喜馬拉雅的個人頁面

喜馬拉雅的錄音界面

喜馬拉雅的主界面延續的是web端的類型導航模式,他直接定位的是所有年齡所有興趣不同用戶各取所需的路數。相比荔枝而言,對於用戶的體驗而言,喜馬拉雅的整體設計和ui布局更為開放,上手也更為簡單,錄音功能上,荔枝與喜馬拉雅的功能性相差無幾,但操作上,喜馬拉雅看起來更為簡潔。

喜馬拉雅是三款產品中,功能最多的一項,在喜馬拉雅的app中,不僅有更為全面的社交性(包括關注、評論、點贊、轉采和圈子等,而荔枝只能點贊和轉發和社區發帖,蜻蜓則更加封閉,只有關注和一個信息流的實時聊天功能),另外,喜馬拉雅還在app中集成了活動系統,整個體系和體驗更為完整。

蜻蜓的主界面

蜻蜓的個人界面。

作為一個非ugc的平台,蜻蜓的手機並未開發錄音功能,整個首頁面上,蜻蜓都是以風格標籤作為劃分,在推薦上,蜻蜓幾乎是以專輯作為推薦形式,相較於荔枝和喜馬拉雅,單條聲音與專輯都推的形式,更加的單一。

上文說過,蜻蜓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音頻平台,不論是在內容的獲取上,他採取純pgc模式,不支持用戶自主發布節目,至今為止也沒有開發主播入口,在用戶的收聽體驗上,他也許還行,但在用戶與用戶之間,用戶與主播之間,除了一個專輯的官方群的信息流的聊天入口,她沒有任何社交性,不提供單條聲音的評論點贊,甚至不提供節目的播放數。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初衷。

從數據上看活躍度及用戶體驗。

同樣一檔節目在荔枝FM的播放量,和其官方社區里的發帖動態

同樣一檔節目在蜻蜓的節目官方群的聊天動態

同樣一檔節目在喜馬拉雅的收聽量點贊數評論數及用戶被關注量

從圖片的展示來看,除蜻蜓FM並不提供收聽數的展示,喜馬拉雅的單條收聽量比荔枝高很多。而在荔枝FM上線不久社區發帖動態來看,用戶沉澱並不十分成功,發帖量很少,曉松奇談的官方社區最新發帖時間在5月,而上一條在3月,而蜻蜓的官方聊天群的互動就更為體驗差,已淪為小廣告的集中地。

相對於播放量,喜馬拉雅的單條聲音評論佔比也不是很高。但相較於其他兩家,社交性的體驗和量卻有過無不及。

來自我的另一個回答:蜻蜓 荔枝 喜馬拉雅 三個電台應用各有什麼優劣? - 趙不悔的回答


喜馬拉雅的交互結構過於混論,但是內容覆蓋比較全面,最近又融到錢了,在同類競品中,荔枝比較文藝,蜻蜓新版結構改的蠻不錯的,比較清晰,考拉FM的話,除了內容根據時間來播,其他交互就是渣,窄播偏小眾了,不過最近百度出了一個樂播,交互結構比較清晰,內容比較全,不過功能還不完善,證明有聲類app是未來趨勢,值得關注


喜馬拉雅是我第一個開始用的電台收聽軟體。

後來也用過別的一些。文藝呀,小清新呀,初看確實挺吸引的,特別是對我這樣的軟妹子來說。咩哈哈。

不過後來還是用回了喜馬拉雅。沒別的什麼太多原因,只是其實只要當你真正去用,喜馬拉雅操作簡單,內容極度豐富。情感電台,午夜心情啥啥的風花雪月多了也會膩呀。操作也很簡單。不過播放界面的背景圖實在是有點模糊耶。趕緊更新吧。圖美了,我才好分享到朋友圈


我覺得評價一款互聯網app產品是件有時效性的事情,我這麼說是因為互聯網產品更新迭代太快了,目前來看 @王子是個女子 的對於喜馬拉雅的回答太過陳舊了。裡面的截圖估計是喜馬拉雅3.0時代了吧。現在看來太陳舊,現在打開喜馬拉雅,對比來看,就像是另一款產品了。

喜馬拉雅FM是整個音頻圈裡做的最全面也是整個生態最有生態系的一家。

如 @趙不悔 所言,喜馬拉雅FM早在創立之初就簽約了大量草根主播,置入互聯網上知名的節目,比如獨家簽約的郭德綱之類。

另外據我觀察,喜馬拉雅新版也上線了打賞功能,整個app的布局,內容按個各種分類也比較清晰,功能上還有新聲活商城、互動上的訂閱、轉采、點贊、評論,也有供鐵粉沉澱的圈子。無論是對主播、對用戶來說,這款產品在我看來,都好過同類型的蜻蜓和荔枝。

贊一個。


第一次接觸喜馬拉雅,再次遇到楊晨,再次聽到了刑警803,我興奮的一整晚都沒法睡。

相對其他fm或者電台或者蝦米或者聽書app等確實從內容到質量都是非常讓人喜歡的,但是用到今天,差不多一周時間,我基本被逼瘋了!!!!

切入主題~~~~~~~~~~~~~~~~~~~~~~交互糟透了!!!!!!我來吐槽下!

首先我想說整個app的功能太多了,用戶自己找電台聽電台的功能和社交功能混在一起,功能多的亂七八糟,按鈕到處都是,沒有把這些功能好好的分類和簡化,用起來真的很繁瑣;

問題1. 訂閱和關注不應該是一樣的定義么?看到楊晨我激動的點擊了關注,看到了羅胖子的節目旁邊寫著訂閱,我就下意識點擊了訂閱,某天下午我發現我進入了羅胖子的主頁,旁邊大按鈕寫著關注,我忽然凌亂了,難道訂閱了不就是關注了么,關注了我就不就是要知道他的最新動向么,訂閱我不就是要第一時間看到最新的節目么?!那麼首頁的動態和訂閱是幾個意思?!遇到一個節目我是訂閱啊還是關注啊,對於強迫症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很不人道的設計;後來我仔細一看,關注的是人,訂閱的是專輯,可是人的新動態和訂閱的新動態是不是都指向一個地方呢?那倆入口是幾個意思

問題2. 動態部分里的組別基本就是南郭先生,渾水摸魚呢,我關注了那麼多電台,竟然沒有一個出現在任何一個組別里,另外「編輯分組「這個按鈕好小啊,長得和上面的幾個組別都一個樣子,怎麼看都不像是可以點擊的存在;另外編輯分組之後那是不是意味著我要把我關注的專輯和電台放進去呀,去哪裡放啊?!

問題3. 關於播放頁面,播放記錄放在cover上,贊也放在cover上,轉采分享評論在bottom bar,定時下載播放模式在更多裡面,沒人覺得這個很不合理么?播放記錄不是針對這個正在播放的audio,為什麼要在cover上面,我建議設計師參照window8中bar的設計思路,啥能放頁面上,啥放在bottom bar 啥隱藏,什麼放左邊,什麼放右邊,什麼可以省略,什麼可以合併; 在聲音列表上可見設計者覺得」贊「 」評論「 」下載/刪除「作為最重要的功能放在了列表下面,那進入到播放頁面的功能改怎麼排序呢?這個取決於設計者和PM期望或者說引導用戶朝向什麼方向去使用了,更重互動還是各種分享還是更注重用戶自己下載緩存呢?另外左上角的」輯「 右上角的」定時器「和更多重複了,重疊的功能是幾個意思?!

問題4. responsive action;點擊下載之後那個button仍舊顯示是下載,但其實已經在下載過程中了,導致我每次都要點三次...

問題5 每個類別如音樂類,其頁面的細分類是橫向滑動的,這個交互是不是太突然了,又橫向交互又豎向交互,這是人妖的節奏么?!

問題6 新鮮事放在首頁那麼比較正中的位置,特別想問團隊你們是廣播app還是社交app,而在新鮮事部分--誰推薦什麼,到底是誰重要還是被推薦的重要,區分不夠明顯,很混亂啊,都是圓圓的頭像...

總的來說,希望團隊對整個app的功能重新規劃一下,確定主要的體驗是什麼?自己的最重要的不同是什麼,定位是什麼?贊啊,評論啊,微博啊,新鮮事啊,堆一堆...你當用戶是垃圾桶嘛?!

最後表揚一下,界面好在還算清秀,內容質量還算上乘,但是我用不下去了...

社交mix廣播可參照jingFM的設計和邏輯,

吐槽結束... ...僅代表個人觀點,謝謝


做為喜馬拉雅FM的主播體驗非常不友好!今天開始果斷卸載了……

上個星期和幾個朋友弄了個公眾號,覺得公眾號裡面的內容應該要豐富些,所以折騰了電台,平日偶爾打理下公眾號擁抱生活接接地氣,內容無非就是發發生活瑣事、清新美圖、出國留學、失眠電台等等等等。

然後前期作死的我覺得喜馬拉雅微博的粉絲比荔枝的多,而且小米手機預裝的軟體是喜馬拉雅FM,加上荔枝界面更新再重頭學習好麻煩的說,所以就選擇了喜馬拉雅。

過去在喜馬拉雅聽節目的時候,有遇到一個主播在沒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況下,一夜之間收聽量3000多萬的專輯被刪除了。被告知是因為侵權,之後喜馬拉雅給予的回復是「目前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恢復,我們會儘快解決……所以在開通自己電台的時候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從專輯封面一手設計,再到電台的定位,節目的風格,再到單期的主題策劃等等真的是特別的注意,甚至連擦邊球都沒有打過。

沒想到今天這個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了。

我的電台只是一個收聽量不足200,剛剛開通一個星期不到的十八線小欄目啊!

一早起床看到朋友發來的微信就蒙了!納尼!侵權?

打開喜馬拉雅APP,對話框裡面推送了段節目刪除的通知留了一串客服的QQ,到現在QQ還沒有通過好友……

接著我打開意見反饋進行留言,居然有人回復,不過還不如不回,真的很不友好!聊完感覺像吞了一隻蒼蠅!

1.無故和諧節目,不爽!

2.客服態度差,給用戶帶來不良的感知!不爽!

比如:「親~您有什麼問題嗎~ 」你們才有問題!

客服處理問題推諉,叫我加QQ,QQ又沒人通過……

客服沒有解決問題!「很抱歉,目前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恢復,我們會儘快解決……」這樣的話聽了真的很火大,服務也要用腦的,不是像機器人!

3.質問的口氣,不爽!

我不是來找茬的,我是來解決問題的!

電台內容是和朋友討論後想出的話題,類似於脫口秀的形式。

早上由於著急,所以與小編的聊天中說到稿子是自己寫的(這裡的「寫」=策劃、編輯,實際是沒有紙質版的,直接脫稿錄播)

一個話題讓我重新錄兩三遍如果有60%相似就很厲害了,錄電台更多的是即興發揮。

自己說話需要給客服提供說話的稿子,還要證明版權的自己的,這不是證明你媽是你媽么?

4.其他

還沒組織好語言,就是不爽!!!

短短几行的聊天記錄就回復這三兩句話就這麼讓人不爽,你們的客服真的是%¥#@¥%¥!!!

萬幸的是我才剛剛開通個人電台不久,節目不多,反正是不會再用喜馬拉雅了,現在產品同質化這麼嚴重,信息量這麼多,沒有一個APP無所謂(真當你們是微信QQ愛奇藝啊!那些數據造假的黑料我也就不扒了)

果然XMLY=喜馬拉雅=消滅錄音

感謝支持我的朋友!還有不知道為什麼舉報我節目的人,我會堅持做大做強的!

----------------------------------------------------------------------------

個人電台:失眠調頻

睡不著的時候過來聽……

目前錄製好的主題有:

NO1.關於大齡剩女國企辭職出國的那些事兒~

NO2.《小王子》這個「臭小孩」

NO3.從甘肅白銀案聊至紐西蘭華人社區的慷慨事迹

(花絮:天涯十大恐怖案件)

NO4.細思恐極的平行宇宙,跑題才是正題

NO5.陌生人社交如何辨其三觀

節目就是每天思考/經歷什麼就說什麼主題,算是分享生活,做做日記碎碎念

然後做節目前會大致組織一下語言和裡面的內容乾貨,至少人家聽完也要有所收穫

要知道每天下完班再回家錄節目好累的

(通常還不是一稿過,一氣呵成那就是完美啊!錄完節目自己再聽聽,找問題下回再改進等等,不過還是樂在其中。)

再次感謝幫助過我的朋友們。

--------------------------------------------------------------------------------------------------------------------------------------------

9.5更新

剛剛收到消息說我的回復被刪除了

不知道評價這個平台不好,對用戶體驗差,怎麼就被判定為「垃圾信息、廣告」?

還是因為人為舉報?我就呵呵噠了


喜馬拉雅相比其他類的app,如荔枝、懶人聽書、多聽等,

首先說的就是內容豐富,一般的在懶人、多聽上的內容他有,荔枝裡面比較火的他也有。

第二,品牌性。喜馬拉雅主打播客節目,而在節目之前都會說 本節目由喜馬拉雅出品 ,而最火的節目像糗事百科已然是一個品牌。

第三,就是社交元素。其他的聽書app都沒有評論、點贊這一塊,更多的是單向的訂閱、關注、收藏等,這一點是最大的不同,也撐起了喜馬拉雅的獨特性。就是激勵機制(點贊、評論),像是微博上的大V等,比荔枝的訂閱量更能激勵播主。

第四,貌似整合了一些新浪關係在裡面。用微博登陸,關注的人裡面會顯示一些微博里關注的人。而自己發布的聲音也和發布的微博一樣。猶如微可拍、instagram做圖片分享社交,喜馬拉雅在做音頻分享社交。(個人理解)

是我用過的最好的聽書類app,內容豐富,UI方便(但可再簡化),色彩乾淨。


用過,感覺很好,界面設計也很乾凈,關鍵在內容質量是否高,播放音質是否好。用戶群體應該是小眾,但是這個群體知識層次會比較高,而且會比較忠實。


自己感覺算是蠻成功的一個移動app吧。

在上海移動互聯網創業圈,算是這兩年的一個代表案例啦。

不過很多產品和內容細節做得還不到位,還有很大提高空間。

先分析喜馬成功的幾個關鍵因素吧:

1、剛需殺手:

確實解決了我擠地鐵時沒事幹的問題,一下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大家想想》在喜馬出現之前,你開車,跑步,擠公交時,最多聽聽音樂。最多調解下心情和逼格。

而喜馬出現之後,我開始利用這些時間聽《三體》,《羅輯思維》,《股市評論》等,這些比音樂有用多了。

感覺一下子變得很充實!現在打遊戲時都會聽(讓自己覺得其實沒有在虛度光陰,哈哈)

喜馬拉雅超暖心廣告:隨時隨地 聽我想聽—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2、起步早,風口上的小豬豬

記得最早做音頻節目的app應該就是喜馬啦。發力早,先發優勢盡顯。

當時我就有這個想法,可是。。。自己為什麼沒邁出這步,,,哎

雖說蜻蜓fm歷史更長,但一直在做收音機,而不是這種博客節目

對於一個新品類來說,先發成功等於贏了一半,因為ta能否代表一種需求,非常容易達到口口相傳

3、內容擴張快:

從最早的有聲書、相聲、評書。到現在的23個品類,內容橫向覆蓋度相當大

雖然遊戲,電影等幾個小品類內容質量和垂直運營明顯看得出沒跟上。但不得不說,這個策略很棒!

在野蠻生長的新品類的蠻荒早起,只要有就很牛,就能快速發展。深耕細作後面再說。

估計喜馬的老闆是比較務實的那種草根型(嗯,跟我很想,真的可以考慮下)

4、免費的+下載快:

免費!我這人從來懶得看書,沒想到現在看書收錢,聽書免費!

下載快:作為地鐵上班狗,出門前在wifi下,1分鐘能下載3個節目(大概120分鐘的音頻)

還有批量下載頁很讓我這種屌絲用戶滿意,下足了再上路,路上不花流量錢,oh yeah

5、神級ASO:

什麼是ASO?小白請自行在這裡補腦:如何做 ASO 優化? - iOS

喜馬的ASO神跡,請在這裡拜讀:喜馬拉雅的ASO是如何做到在App Store上搜索所有的知名品牌詞都排名在第2至5位,並且行業詞都有很好排名的? - iOS 應用

不得不說,去年appstore喜馬排在總榜前30,有很大一部分ASO的功勞。

連當時我做的一個小天氣app,這座大山都排在我前面。

今年appstore優化規則後,ASO貌似沒有了,喜馬的排名也跌到50左右。

再來挽起袖子吐槽下幾個問題點吧(針對最新版,老版問題更多,不多說了):

1、木有常駐播放器

播放器收成一個按鈕,看上去很簡潔。但操作上沒考慮暫停時的苦惱么?每次都要打開播放頁再點暫停

我是有操作流程潔癖的人,這點讓我有點崩潰

2、關注 收藏 傻傻分不清楚

我真的到現在沒搞明白,這兩個到底啥區別,貌似都是訂閱,但關注里好像多了些關注主播的其他專輯

這點直接導致關注完全沒法用,我索性不用他,看著就煩,每天紅點閃啊閃,裡面內容有很雜亂,根本不是我訂閱的東西

3、圖丑,暴發戶style

節目圖片好看的較少,很多圖丑的讓人過目不忘。

可能他們是號稱人人都是主播。但是我想說,做播客要保證品質的。這種low圖直接拉低了喜馬在我心中的形象

4、猜你喜歡,讓人歡喜讓人愁

他們半年前新版本加入的猜你喜歡,基本解決了內容過量的問題,猜測是根據收聽數據算的。

非常准!而且比較實時,最近聽股市評論很多,結果第二天就推出一批股市內容

但是居然推出很多過時的內容,比如曉說2013,鬼才要聽啊。喪盡天良啊

5、然並卵功能很多

圈子,活動,鈴聲,車載,硬體。

雖然不影響我正常使用,但作為一個產品狗,堅信沒做好的東西就別上線!

喜馬也應該實行計劃生育吧,早日培養出兩個能達到千萬級別的殺手功能,才是王道

總體來說,

喜馬算是這次移動浪潮的一個成功案例~!感謝ta讓我的上下班變得更充實。

堅信「聽」這個品類的天花板還很大,用戶規模,聽的可拓展場景都非常大!

正因為這樣,喜馬的不足和優化空間還很大,

望能多招募些向我這樣的產品人才,打造更好的產品體驗和創新玩法!

to:喜馬山山主


大趨勢

喜馬拉雅FM現在能取得現在的規模,我覺得首先是由於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浪潮。雖然沒有資料考證,但喜馬拉雅FM應該是最早發力移動音頻行業的應用或之一,並且很好的契合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需求。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在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獲取信息的時間碎片化了。而在碎片化的場景諸如地鐵和擁擠的公交中,用聽的方式獲得信息顯然比看的有先天的優勢(雖然獲取信息的效率相對較低)。所以從這一點而言,喜馬拉雅FM切實的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滿足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剛性需求。

用戶流量

由於起步早,喜馬拉雅FM早期版本上線時,移動音頻行業還是一片藍海,因此具有先發優勢(蜻蜓FM雖然比喜馬拉雅起步早,但當時內容主要偏傳統電台,受眾有限)。這個階段用戶的獲取成本較低,而且由於可選擇的app少,用戶間也很容易形成口本傳播。這些方面為喜馬拉雅用戶量的積累提供了基礎。

另一方面行業內眾所周知的喜馬拉雅屌到飛起的神級ASO,為喜馬拉雅用戶流量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漠。能在蘋果商店中做到這樣逆天的ASO效果,我也是給喜馬拉雅的ASO大大給跪了(大觸請帶我一起裝逼一起飛~)。

其他方面諸如市場推廣、合作換量之類的用戶獲取方式,我覺得各家都是半斤八兩,反正大家都是砸錢唄,就看哪家砸錢多,商務合作換量談的多。當然後面也會說到喜馬拉雅現在內容和用戶上的領先優勢,也使其在市場推廣和合作換量上比同行更有優勢。

用戶留存

有了用戶流量,接下來就是靠產品來做用戶留存。不得不說喜馬拉雅在這一點上又是非常聰明。早期的喜馬拉雅的音頻內容主要是有聲書。有聲書啊!MD做過內容運營的都知道,無論是文字還是音頻,小說內容一般是所有內容中留存率的翹楚。小說內容天然自帶留存率加成,聽了一次忘不了...於是在產品體驗過得去的前提下,早期用戶的留存率也有了保障。

現在喜馬拉雅更是牢牢的抓住了音頻行業的上游源頭-版權,保障了自己的內容優勢。其PUGC戰略也使其更容易挖掘民家的草根大神,擴充自己的內容。可謂是雙管齊下,從P端和U端同時發力,相信其內容方面的優勢短時間內難以被競爭對手超越。而在大家的產品體驗都過得去的情況下,內容的豐富程度將是用戶選擇app時的決定性因素。

內容是留存很重要的一部分,而產品體驗則是決定留存的另外一部分。作為一個承載了主播和聽眾的平台型產品,服務好這兩方用戶也是喜馬拉雅的職責所在。

1. 聽眾

首先來說聽眾端,聽眾的核心需求在我看來就兩點:1.能快速的找到讓自己感興趣的內容。2.在播放音頻時的收聽體驗好。

第一點就要求產品有更好的內容分發。前面我們也提到過內容的豐富很重要,但是一個應用內容再豐富,用戶想要找的內容沒辦法方便的找到...海量的內容對用戶來說也完全沒有意義。因此就要求產品從不同的維度向用戶推薦內容,降低用戶發現內容的成本。這一點上其實之前蜻蜓FM做的更好,但是目前喜馬拉雅FM最新的幾個版本也算是迎頭趕上,在內容分發上得到了極大改善。

第二點:用戶很快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很開心在聽了。然後發現哎呀這尼瑪音質不能忍啊,哎呀這流量耗得飛起啊,哎呀這聲音怎麼時斷時續啊。如果有這樣的播放體驗,對用戶來說也是極大的傷害。在這個方面我覺得各家也都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短板,而且現在3G/4G網路的發展,部分用戶對流量消耗也越來越不care了(當然我是個屌絲,我還是很在意)。如果能夠普及聯通/電信/移動的流量包月,想必對音頻的重度用戶來說也是極大的利好。

2.主播

再來說主播端,主播需要的是什麼?錢啊!而賺錢就要考慮成本和收益。主播的成本主要體現在錄音時的時間成本和粉絲維護成本(很大程度上還是時間成本...)。而收益的方式就很多,比如靠出賣肉體,呸呸呸,是出賣聲音、廣告代言、經營網店、粉絲經濟之類的。但目前來看喜馬拉雅平台上除了名氣比較大的主播應該比較多金外,一般的主播應該也較難有穩定可觀的收入。如何能讓多數主播在金錢收益上雨露均沾,更好的獲得收入,完善行業生態,應該是喜馬拉雅FM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回頭髮現已經碼了這麼多字了...後續有想到的話再補充吧...打遊戲匿了...


擁有豐富的資源,卻把界面和交互做成渣,帶給用戶屎一樣的使用體驗。整個交互流程里充滿了程序員的想像和個人意願,隨心所欲,毫無規律。整個安卓應用界的最大敗類,拖低了整個手機應用界的平均設計水平。

喜馬拉雅的優點就是資源最全

缺點是交互爛,界面爛。

交互混亂到什麼程度,我每次都是一邊用一邊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語:太混亂了太混亂了。。。

有的時候也會說:什麼東西?這是什麼東西?

偶爾也會說:我擦!我擦!

交互設計教學時,喜馬拉雅絕壁可以作為反面教材來用。


喜馬拉雅昨天把 報刊選讀 裡面關於魏則西的音頻刪掉了,就在剛才推送了一條新的音頻,又被刪掉了……卸載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是接觸到的第一個手機電台。

優點是內容比較全面:播客和電視的音頻之類都都很全。ios,安卓和wp的系統都有覆蓋。

有段時間地鐵上一直用喜馬拉雅。

缺點是個人播客和標準的節目區別並不明顯。畢竟兩者的差異還是蠻大的。

wp客戶端上居然沒有搜索的選項,或者是選項太深找不到。

用戶交互方面做得並不是很好。

另外「聽」類型的軟體,如果做類似白噪音的用法的話,lavaradio很不錯,它自己打的也是「環境音樂」的宣傳點。周末看書或者寫讀書筆記等事情的時候,用lavaradio放些音樂感覺很好。

如果是聽正規廣播電台的實時廣播的話,蜻蜓fm是個不錯的選擇。

單純聽歌的話,豆瓣fm、多米之類的都用過,最後還是決定用蝦米音樂。


客觀來講,軟體是好軟體,但是不能靠吹上天。

曾經對喜馬拉雅印象不錯,直到看了該公司這麼一篇軟文:《讓2.8億人「喜歡上了擁堵的交通」,他是怎麼做到的?》

第一,混淆概念,2.8億人和2.8億用戶完全是兩碼概念。

第二,普及率並沒有吹的那麼高,從身邊實際情況來看,開車人士更多的還是在聽音樂或者FM電台,擠地鐵的絕大多數在刷網頁看小說打遊戲。

作為一家上升階段的公司,更應該實事求是才是。

附上鏈接:

http://m.sohu.com/n/465522175/


被googleplay作為有害應用卸載了


產品不錯,但推廣時只是拿堵車說事兒是不是格局小了點。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