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優點和缺點有哪些?


一般來說,改革開放是指中國共產黨於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開放為主題的國策。這一政策改變了中國長久以來對外封閉的局面,令中國(準確的講不包括港澳台)對外敞開國門實施自由貿易,從而一舉扭轉了經濟瀕臨崩潰的局面,改善了國際形象,使得國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質生活大為豐富。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處在經濟崩潰的邊緣,國家財政赤字嚴重,人民貧窮,科學技術落後,黨內鬥爭嚴重,國家政局不穩。在這樣危機的關頭,鄧小平三度上台,嘗試對當時中國進行全方位改革。為了儘快調高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鄧小平與黨內的務實派決定變革現有經濟制度,將現有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

歷史上列寧曾在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也曾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在社會主義中存在部分資本主義,以促進社會發展。或許是從列寧的行為中的到了啟發,以鄧小平為核心的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決心扭轉共產主義在民眾心中的固有印象。這場改革的目的是在以維持共產主義制度為前提,改變現有生產中不適應時代與發展需要的管理體制和政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場改革在農村率先獲得突破,並隨之在全國各大城市以及經濟特區以迅猛的速度開展起來。

改革開放的影響是顯著的,其中成就也是巨大的。從1978年至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一個尚有2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與世隔絕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經濟繁榮,有著活躍市場的強大經濟體,並減少了當時世界近1/5的貧困人口。人民生活也伴隨著改革日新月異,物質精神生活不斷豐富,據官方數據表明,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到2008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225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2009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2萬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在巨大成就的光環籠罩下,有些失誤與矛盾卻被掩蓋了起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也被束之高閣。

在農業方面,公社制度的解體與生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使得農業機械化完全停止,大型水利設施無人維護,同時,依託在公社基礎之上的合作醫療迅速消失,使得農民社會保障形同虛設。由於「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指導思想,使得城鄉差距不斷加大,這導致了中國出現了令世界關注的貧富差距問題,很難想像這事會發生在一個以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家裡。由於90年代政府並沒有給予這個問題很多關注,於是城鄉問題愈演愈烈,演變為實現高速發展、實現小康社會的重大阻礙——三農問題。

在城市方面,由於引入市場機制,鼓勵企業間破產兼并,使得原先眾多的國有企業大量破產,數百萬工人失業,嚴重動搖了共產黨在工人心中的崇高地位,社會矛盾激化。直到政府引入下崗再就業政策,努力減少失業人口,才有效緩解了與工人矛盾,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與理論卻受到了普遍的質疑。同時,醫療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中所暴露出的嚴重問題,動搖著社會穩定的基石,使得社會心理日益扭曲,冷漠、拜金、官僚化盛行。

於此同時,由於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的提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論使得民眾的普遍覺醒度大幅提升,民眾觀點逐漸多元化,社會思想混亂。人們開始質疑人民民主專政的合理性,對西方自由主義的嚮往與追求也導致了80年代末的大規模運動。黨內左右翼分歧日益加大:有人主張實施資本主義多黨選舉制度;有人主張將共產黨一分為二實行輪換執政;有人主張應當共產黨執政,維護人民民主專政;有人主張將中國轉變為社會民主主義國家……

隨手翻看身邊的報刊雜誌,不難看到關於改革開放的文章與評論,「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堅持社會主義不動搖」……同時,如果你有心上網瀏覽,事實上也有許多人持不同觀點,於是我們該怎麼做?我們該堅持什麼?我們又該相信什麼?

其實縱觀歷史,在建國初期頗有成效的計劃經濟在改革開放時被證明是錯誤的,而在改革開放時取得巨大成就的生產承包責任制在現在,又被證明是錯誤的,所以或許,改革開放之於我們最大的啟示,並非是去堅持什麼,甚至包括堅持改革開放本身,而是去懷疑。梁啟超有云:變則通,通則久。如果我們總是一味不加思考的去相信,去堅持,那麼改革開放,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發展的阻礙。

觀世間萬物,唯進步值得信仰。想起了在1979年得那場大辯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或許吧,就是這句話,改變了中國的進程。


能說明白點哪裡政治敏感了嗎?都在討論經濟學原理哪裡來的敏感?

我先說結論:前三十年為中國經濟騰飛鋪好了遍地的乾柴野草,但是真正的燎原之火卻是1978年才點燃的,甚至可以說,是無意識的,幸運地點燃的。

是的,摸著石頭過河,恰好幸運地摸到了那塊關鍵的踏腳石!

要詳細解釋這個結論,需要較大的篇幅,我盡量從基本的經濟學原理開始,所以長文預警。。。沒有耐心的讀者可以直接看粗體的重點部分。

首先,為什麼工業社會能夠比農業社會發達得多,有高得多的產出?

關鍵在於「規模」!大規模生產和勞動分工是工業化生產比農業社會勞動有高得多的效率的關鍵。

打個比方,紡織業是自古就有的行業,在農業社會,紡紗織布做衣服一般都由一個人全程完成(或家庭成員分工完成),假設做一件衣服需要100個人日工作量。如果利用簡單的機械(比如人力驅動的木製珍妮紡紗機),可以減少到10個人日,但製作這些簡單機械本身需要耗費1000個人日工作量。

那麼,如果只需要做1件衣服,用手工完成只需要100個人日,但用機械卻需要1000+10=1010個人日,人工完成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如果需要做10件衣服,用手工完成需要100*10=1000人日,機械需要1000+10*10=1100人日,兩者相差已經不大,但手工仍然是更有效率的。

如果需要100件,手工需要100*100=10000人日,機械只需要1000+10*100=2000人日,每件平均只有20人日,已經遠比手工更有效率。

如果需要1000件,手工需要100*1000=100000人日,機械1000+10*1000=11000人日,每件平均只有11人日,成本比100件又再低了近乎一半!

這就是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魅力所在,當規模小的時候,工業化並沒有效率優勢,但當規模增大時,大規模生產是極具成本優勢的!

再比如,現在如果有更先進的生產設備,可以讓每件衣服只需要1個人日,但這種設備非常昂貴,相當於100000個人日(比前面的簡單機械貴100倍)。那麼,請問企業何時會有動力更換這種更先進的設備?

前面已經算過,1000件衣服時,用簡單機械只需要11000人日,平均每件11人日。如果用先進設備去生產,則需要100000+1*1000=101000人日,平均101人日,比手工還貴!

10000件衣服時,用簡單機械需要101000人日,平均每件10.1人日,先進設備110000人日,平均11人日,成本已經接近,但仍然用簡單機械才是更有效率的做法。

100000件衣服時,簡單機械需要1001000人日,平均每件10.01人日,先進設備200000人日,平均每件只有2人日!在這種情況下,先進設備才是最有效率的,成本不到簡單設備的1/5!

通過這些計算,主要是想說明:

1)在需求量小的時候,比如中國古代那種自給自足環境下,工業化並不會天然帶來更好的效率,所以人們並沒有工業化的動力,這也是中國古代雖然有過無數先進的科技發明(相對當時),但卻一直沒有真正實現工業化的重要原因。

2)只有形成了市場,並且市場規模達到某個臨界點,使用簡單機械的工業化生產才是有利可圖的,這時科技的發展才是有意義的,能幫助生產者大幅增加效率。是市場需求推動了科技發展。事實上,早期的珍妮紡紗機是人力驅動的,結構簡單,發明者是從來沒有上過學的紡織工人,跟當時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物理學,熱力學等)毫無關係。但這絲毫不影響珍妮紡紗機為英國帶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

3)市場規模繼續增加,使用更先進,但一般也更複雜,更昂貴的設備生產才更有利可圖,所以設備並不是越先進越好,適合當前階段需求規模的設備才是最有效率的。這一點很多人並沒有充分意識到,想當然認為就是應該直接引進最先進的設備,但這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會導致低效率。當然,這個的前提是不同設備的產品是可替代的,如果先進設備的產品是更先進的,那結論自然不同。但對於大多數消費品如服裝和家電等,不同生產線的產品本身基本是可替代的。

回到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是當時最高大上的設備了,但只有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後期,隨著紡織業大發展,規模不斷增大後才登上歷史舞台。當年蒸汽機工廠的老闆對瓦特說,如果只是為鎮里幾家工廠造蒸汽機,那是划不來的,但如果是為整個英國所有工廠造蒸汽機,那才是值得的。這充分說明了規模對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性。

用這個思路去看人類社會的幾次工業革命,其實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個國家經濟騰飛的關鍵在於工業化,而工業化的前提是有足夠規模的需求,更高階段的工業化的前提是有更大規模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需求不一定是市場需求,計劃經濟一樣可以有需求,只是這個需求是被計劃的。實際上,工業化跟國家採取什麼制度,甚至企業是私有的還有公有的並沒有什麼關係,沒有規模,什麼制度也不能產生效率!只有有了規模,效率才是有可能的。(當然,只是可能,需要有適當的管理才能真正實現效率,管理是個大話題,在本文不做展開,只提一句,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內部,管理也是非市場的)

我知道很多人被制度經濟學家帶溝里了,認為沒有完善的XX制度國家經濟不可能騰飛,即使騰飛也是假象,這裡只要求他們回答一下兩個問題:

(1)為什麼世界各發達國家在經濟騰飛時都沒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XX制度?英國工業革命時,整個社會還是野蠻生長時期,法律只停留在紙面,80%以上犯罪是由私刑來懲罰的。制度經濟學家的論點跟真實的經濟史完全不符。因此,西方的經濟史學家都是不屑於制度經濟學家觀點的。

(2)人類歷史上,絕大多數時期都是市場經濟,都是私有制,相反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只是很小部分,但為什麼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能夠成功實現經濟騰飛?這裡最需要解釋的,是1800年前後的荷蘭,無論科技,制度等,荷蘭都遠超當時的英國,議會制的政治制度,銀行/股票/期貨都已經在當年的荷蘭發明,市場自由度遠遠領先英國,而且在造船等領域已經率先實現了分工化生產,技術領先全球。但工業革命卻是在英國發生,荷蘭甚至遲了100年才復刻了英國工業革命,比歐洲諸國都晚。荷蘭悖論,是制度經濟學家的一個重要難題。

因此,工業化,絕不是說簡單的放任自由的市場經濟就會自動帶來的。真正的工業化,需要一個有為的政府,主動為它的國民創建一個有規模的市場!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的歷史中找到印證,也同樣可以從那些工業化失敗,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如拉美)那裡找到印證。

還是以英國為例,當年英國坐擁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日不落帝國的軍艦保證了它的工廠可以把產品賣到世界上每個角落。大清不願意,結果就是兩次鴉片戰爭。規模化生產的洋布遠遠比手工製作的土布便宜,輕易摧毀了中國農村的小農經濟。沒有皇家海軍的幫助,英國工廠是沒有辦法獲得如此廣袤的市場規模的。當然,皇家海軍的軍費也是來自於這些工廠所賺取的利潤中的稅收。這樣相輔相成,戰爭和貿易是英國的發家之本。

美國同樣如此,幾乎從剛一建國,就開始推動國家重商主義,對進口收取重稅,鼓勵出口。南北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北方企業主不允許南方棉花種植園作為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從美國脫離出去。後來的馬歇爾計劃和美國主導的關貿協定等都是為了把美國貨賣到全世界。

中國現在所做的,幾乎也是一樣,一帶一路說白了,就是給中國製造找到更廣闊的市場。

而拉美那些弱勢政府,幾乎都沒有能力拓展自己的市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奇怪的。。。

好了,拉扯了那麼多基本原理,現在說回題目。。。

在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仍然是以農業經濟為主的,人民平均收入極低(1978年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是的,百分之一,還不如非洲人均GDP),所以,絕大多數人的消費需求也極低(能吃飽都不容易了),這就導致了,沒有什麼產業能有足夠的需求,來保持工業化生產對規模的追求。

這就是最重要的:沒有規模,工業化生產就沒有效率,收音機/自行車也就變成了奢侈品。甚至按照名義價格看,當年的收音機和自行車都比現在還貴。。。而且還要憑票購買!買衣服更是需要布票,西裝之類更是必須憑出國護照和單位介紹信才能到特定工廠去定製。。。

這一切,都是因為極低的消費能力導致的需求不足,從而使得任何工業化生產都缺乏效率,甚至還不如手工(以前服裝廠基本都是人手一台縫紉機,基本就是手工製作)。缺乏效率導致單價成本過高,更循環導致消費能力不足,需求更加不足。。。這種惡性循環不破除,中國經濟就難以騰飛。

所以,雖然前三十年我們的確建立了基本的工業體系,卻始終在低水平低效率上循環,無法發揮工業化生產的真正效率,這才是前三十年最大的經濟問題。鋪完了乾柴野草,就缺乏一個火種,來點燃燎原之火。就如習所說(大意):我們這個民族已經積蓄了太多太久的能量,是時候爆發一下了。

說到這裡,就自然會帶來一個問題,那麼1978年後,我們究竟做對了什麼,導致火種終於被點燃呢?

很多人說是市場經濟,是私有制,是引進外資。但大清也是市場經濟,也是私有制,甚至對私有產權的保護比今天的中國還要完善還要嚴格,怎麼洋務運動失敗了呢?當年大清引進了幾百家當時最先進最現代化的工廠,也生產了不少鋼鐵和漢陽造,也建立了當年的基本工業化體系,各種洋行更是不請自來,怎麼經濟就是無法騰飛呢?

說制度的,辛亥革命可是比英國光榮革命更徹底的,直接推翻帝制,但有給中國帶來騰飛么?民國黃金十年的鋼鐵產量還不如大清!

一切變革,內因才是最重要的,外因只是輔助。

1978年後,最重要的改變是,雖然可能是無意,國家把廣大農民的力量真正發動起來,通過大量的集體所有制的鄉鎮企業(大部分從事輕工業,尤其是紡織服裝業),完成了原始工業化,積累了中國經濟騰飛的第一桶金。

這個套路幾乎跟當年農村包圍城市是一樣的。。。甚至跟大躍進時代的公社工廠是非常相似的,都是把農民組織起來從事工業生產。

但是,與毛時代的公社不同,鄉鎮企業是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擁有對利潤的支配權。就是這一點,真正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任何從80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會對當年漫山遍野的鄉辦企業印象深刻。我母親曾經在一家國營服裝廠工作,高峰時她們廠有200家以上的聯營廠,所謂聯營廠其實就是一些鄉辦工廠掛靠在她們廠的名義下進行生產,借用她們廠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她作為工廠的質檢,一直要跑這些聯營廠,為她們提供技術輔導和質量監督。

在80年代,整個中國的GDP平均增速只有10%不到,但鄉鎮企業增長速度超過28%,可以說是野蠻生長。鄧後來也評論說,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鄉鎮企業會這樣蓬勃發展,這也是我說,為什麼這塊石頭可能是幸運摸對的原因。

也就是80年代這一段,真正讓農村有了原始工業化,有了原始積累,不再是一窮二白,有了購買更先進設備,更多生活消費品的需求,從而啟動了中國工業化列車的壯麗旅途。

在工業化啟動後,中國經濟逐步走上了一個「需求規模大-&>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價格降低-&>需求規模更大」的良性循環。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本身國內市場規模就足以支撐大多數產業自主發展,而後期加入WTO以及現在的一帶一路,更是不斷為國內產業拓展新的市場,不斷增加市場規模,不斷壓低成本,從而實現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這裡,要提到的還有一個關鍵產業——紡織服裝業。

是的,今天我們都覺得紡織業不是個高大上的行業,似乎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勞動密集型,做苦力掙不到什麼錢。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紡織業是所有發達國家走向發達道路的奠基石。

簡單的幾條分析理由如下:

(1)紡織業是人類基本需求之一,衣食住行之「衣「,是任何時代都有的需求。

(2)不同於食品,一個人能吃的有限,吃飽後食品的邊際作用迅速降低,所以食品的彈性係數極小,而衣服的彈性係數很大。當窮的時候,一個人甚至可以一輩子就穿一件衣服,如歐洲中世紀黑死病的流行就與人們太窮,搶死人的衣服穿有關。而富裕後,參加一次晚會都可以換幾件衣服。所以,衣服的收入彈性係數很大,需求可以大幅增長。

(3)通過製造流行,可以輕易地人為折舊服裝,讓人購買新衣服,人為增加對服裝的需求。女人永遠缺一件衣服。。。

(4)紡織業可以通過手工生產,也可以通過升級設備加速工業化生產。因此,在社會經濟和產業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前,可以靠堆廉價勞動力完成原始積累。當有一定積累和需求後,可以通過購買和升級設備來完成更高效率地大規模生產,可以說是產業升級的標準樣板。而其他產業很少具有類似屬性,比如荷蘭當年的漁業,雖然發達,卻始終受制於魚群總數和漁船總數,難以大規模升級。而且魚類需求有限(食品彈性係數低),不可能大幅提升需求。這也是荷蘭悖論的一個合理解釋。

(5)歷史上,英國就是通過紡織業實現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把印度和北美都變成了棉花產地,美國的黑奴當年就是在種植園裡種棉花的。美國獨立後同樣重視紡織業,把南方種植園的棉花運到北方工廠里做成布和衣服,一直到1995年,美國仍然是世界紡織品第一生產國。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民間就開始大規模發展紡織業,戰敗後第一個恢復的產業也是紡織業,70年代初期日本紡織品出口世界第一。歐洲諸國同樣復刻了英國的工業革命,在當年大力發展紡織業,德國義大利都曾是紡織品出口世界第一。當年英國甚至有禁令,禁止熟練的紡織工人出國。再近的,四小龍(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在發展初期(50-70年代),都曾大力發展紡織業,才完成原始積累。

所以,當80年代初期,中國明確提出發展紡織業,靠紡織業出口創匯完成原始積累,僅僅幾年,就擺脫了短缺局面,布票成為歷史。1995年,中國成為世界紡織品第一生產大國。這其實也標誌著,中國原始工業化基本完成,積累到了第一桶金。

走過90年代的人應該還有印象,當年中美兩國每年都要談判,最重要的議題除了台灣,就是紡織品貿易摩擦,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美國還是會給中國最惠國待遇。。。直到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這才結束。

這裡又要說到2001年入WTO的時間點是多麼幸運,再早,中國沒有完成原始工業化的積累,產業普遍幼稚,僅靠低廉的人力成本無力與世界各國競爭(前面已經分析過了,規模才是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再晚,中國企業只能靠國內市場發展,規模有限,發展餘地有限,效率難以提高,2001年哪怕從現在事後來看,也是相當好的時間點。膜。。。+1s

自加入WTO後,中國製造的發展勢頭就再也難以抵擋,巨大的規模化效應使得在許多領域,中國製造的價格可以低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很多人一直把中國製造低價歸因於廉價勞動力和低質量,這不能說不存在,但應該不是主要原因。

比方說,越南人力成本比中國還低得多,但越南製造為什麼火不起來,因為缺乏中國這樣的市場規模。在中國的一個小廠,由於有淘寶和極其便宜的物流價格,實際上它面對的是整個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模具和設備這樣的固定成本可以被大幅攤薄,所以才有九塊九包郵這種變態的低價。那麼中國的物流價格為什麼能做到那麼低?也是因為它面臨的是整個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任何買貨車買飛機建機場建自動化物流中心這樣的固定成本,都可以被數以億計的包裹攤薄。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中國製造的低價現在更多的是來自於規模效應,而不僅僅只是低工資。其實這幾年珠三角長三角普工的工資都漲了不少,但商品價格沒什麼大的變化,就是因為規模實際上也更大了。

再順便提一下印度。

印度跟大清、民國的問題是一樣的,有人口規模卻無市場規模。當大多數人的生產目的是自給自足,而不是用於遠距離交換,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市場。印度連語言文字都不統一,也沒有強力的中央政府可以推進真正統一的國內市場。

相比之下,中國不僅有統一的國內市場,一帶一路更是在為中國企業開拓更大的海外市場,歸根到底市場規模決定了效率。

當然,要警惕印度,萬一他們出了毛鄧這種級別的領袖,強力推進市場一體化,建設基礎設施,並正確地選擇紡織業作為突破口,就很麻煩了。所以,上樓抽梯,最好中國永遠用低價的紡織品源源不斷在印度傾銷,扼殺印度完成原始積累的能力。

總結一下,改開前的中國工業體系雖然完成了基本工業化,但由於需求有限,一直在低效率低水平的循環上運行,沒有能充分發揮工業化的高效大規模生產。改開後,由於大量鄉鎮企業在紡織業上的努力自主發展,使得中國完成原始工業化和原始積累,從此點燃了燎原之火,走上了「需求規模大-&>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價格降低-&>需求規模更大」的良性循環。而在規模上升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自然形成對產業升級的需求,推動中國製造走向更好的質量,更大的規模和更低的成本。而這,就是改革開放後經濟騰飛的最重要助力,也是越南和印度之類目前完全無法企及的。


你看看鄧小平的十個如果。優點很多,市場經濟,資本注入肯定有很多優點,因為當今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沒有帶資本主義不行的地步。

缺點我提一個,所有人都低估了資本的能力,現在該社會主義的政治框架下建設資本主義的經濟,唯一可能的就是當權者有足夠高的黨性,確保黨內的高度純潔統一。否則的話資本積累之後,有錢的人自然會通過各種途徑尋求政治地位,這是很恐怖的。

因為中國是一個對人民民主,對敵人專政的國家,是一個對人民有極大利好國體。然而只要「敵人」控制了代表人民的「黨」和「人大代表」,國體就會變成對敵人民主,對人民專政。


讀完周其仁《改革的邏輯》 後這麼理解的,

純粹的資本主義就是完全交由市場調節,純粹的社會主義就是完全由國家權威來計劃經濟,當市場的交易費用與計劃的組織成本在邊際上相等的時候,就是最優解,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逐漸離開計劃經濟,往市場經濟靠,直到找到邊際相等的最優解。

改革開放的優點是確立了產權,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提倡了個人奮鬥,讓一部分人通過努力,可以先富起來。

改革開放的缺點是只開展了經濟改革,沒有展開政治改革,沒有削減國家機關,就讓組織成本下不去,而既得利益群體也越來越難處理了。還有,陷入了類似資本主義初期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不是考慮帶動後富,而是不惜犧牲窮人利益去謀取更大的利益,貧富差距嚴重拉大,階級矛盾變得尖銳。


優點是歌曲夢回唐朝,缺點是歌詞安得廣廈千萬間。


歷來改革者,就是對蛋糕進行再分配。

那麼中國的改革開放,哪些人受益了,又有哪些人損失了?


政治敏感,已刪。


改革開放本應該不存在的,浪費了30年,大躍近、WG以及社會的封閉落後才讓我們覺得那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30周年那年,一天吃晚飯時,我媽說,其實我們也是托改革開放的福。


談談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失誤,民族資本方面 。

首先,改革開放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

後世之所以感謝鄧公的偉大,是創造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人民民主專政下的資本主義)

那些寫在教科書上的社會主義優越基本上是廢話,糊弄人的。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是由中國廣大的市場、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構成的,這些東西和政治體制有毛線關係?

我們用良好的環境、寶貴的礦產、巨大的市場、低廉的原料勞力把類似韓國的三星、現代、日本的索尼、豐田本田外國資本的養的更加強壯,而我們的民族企業大多是30年前靠著低技術低工資和價格戰來生存,今天的長三角珠三角依然有大量的企業靠著過去的那種經濟模式來生存發展 。

我們沒能像韓國日本用本國的市場和勞動力培養自己國家的資本,

我們30多年經濟建設成果中有多少成為了外國資本的養份。

改革開放,存在優待外企,歧視民營企業(依然丟不掉洋人高人一等的觀念)具體表現為中央和地方在政策、稅務、土地和貸款四方面。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陸的改革開放比之台灣的經濟建設是失敗的,

從時間

台灣1950年開始

大陸1978年開始

從政府

台灣大力扶持保護本島企業,引進高新尖技術,慎重合資,

大陸由「白貓黑貓論」產生凡事看指標,看規模,不看是否落後、污染,抓大放小讓民營企業難生存難發展,,讓幾近空白的民族資本(三大改造和29年的計劃經濟的結果)獨自面對外國資本

冒失的引進一些落後的高污染高能耗昔陽產業,

同時引進的時候未考慮本國的民族產業的抵抗能力

「招商引資」的時候,國家的礦產被他國以合資、入股等形式取得。

一些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被他國以資本手段以收購,或控股,然後大多雪藏,

……

改革開放我們得到了很多,但不能否認這個國家也失去了很多東西……


看了頭幾個熱點回答,感覺你們貌似還不如我……

優點:第一,迅速獲得了很多產業發達國家淘汰技術,但相比我們當時是先進的,快速提高生產力,可以從國外交換糧食、能源、先進儀器。短期快速富裕國民生活水平。

第二,提高市場競爭力,優化配置資源。

缺點:第一、初期國家企業對比國外企業完全沒有競爭力,一大批國企紛紛倒閉或者賤賣,中國成為世界代工廠,而國外獲得更多市場,轉移了落後產能,此消彼長,與發達國家高端技術差距進一步拉大。為什麼那麼多開放市場後的國家最終都半死不活的,這就是關鍵原因。中國目前已經發展到這一步瓶頸,發達國家必然聯合打壓我們高端技術發展,未來能不能突破封鎖還是未知。

第二個缺點,市場經濟必然會發生經濟危機,為什麼呢?資本家收益永遠比生產者工資更高,而資本家掌握的大部分財產是不會用來消費的,如果資本家覺得經濟形勢不好沒有投資價值不投資,就會出現生產者買不起自己生產的產品,經濟危機開始觸發。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撒錢刺激經濟緩解經濟危機,抬高房價也是經濟刺激的一種,所以通貨膨脹是必然的。

第三個缺點,由上面引申的,貧富差距擴大,刺激經濟會給社會壓力增大人心浮躁等等出現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各群體互相仇恨宣洩壓力,進而出現極端思想反社會。

所以宏觀事件都是必然事件,社會道德下滑,仇恨言論增多等等

那解決辦法呢,別的發達國家怎麼解決的,我們還是得這麼解決,這不是一句中華民族勤勞聰明就能改變得了的。

1.追趕高端製造,很難,很多行業已經基本沒戲了,不可能追上了。

2.在新的行業搶制高點,這個是有機會的,比如新能源、智能、量子等等,但新的行業需要研發多久,市場有多大,能不能搶先都是未知數。

3.像當年我們成為世界工廠一樣,轉移落後產業到更落後的地區。也就是發展一帶一路。這個雖然會有波折,但是應該能成功,對主要國家都沒壞處,只是美國會擔心中國影響太大威脅到他地位,但是經過斡旋應該也不會有太大衝突。

另外重新回到社會主義已經不可能了(不止政治,市場也不允許),頂多加強計劃經濟的作用。

手機碼字,暫時就想到這麼多。歡迎指正。


看到這問題,瞬間有種文綜試卷問答題的感覺。


改革開放之前,在毛主席那個時代,官就是官,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而且也都是為老百姓著想,可以去看《平凡的世界》電視劇,裡面的官員,雖然大家思想有分歧,但是出發點都是為民服務,為百姓辦實事。而現在呢,哪個村的村長不貪,就我知道的,我們村修路,政府給了50w讓修路,村長自己就腰包里收了40w,修的路大貨車壓過以後就裂開了,騎著電動坑坑哇哇的,還不如不休。

既然已經說了,那我就好好說說,我們村的村長,貪了多少錢是不知道的,但是村裡有人知道,說是要告他,村長勢力還是蠻大的,找的社會上的人,把那些人全都揍了一頓。村長沒當村長以前,就有錢,當了村長以後,身家上千萬了,至少也有兩千萬,在市裡面買了好幾套房,666。去年村長退役了,然後有了空缺,很多人爭著選村長,都是請吃飯,砸錢,666。


任何一種真正的改革,無產階級的活動範圍、組織基礎和活動自由的任何擴大,都會大大地增強無產階級的力量,擴大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規模。但是,正為了真正擴大運動的範圍,正為了達到局部的改善,就不應該向無產階級群眾提出削減了的、縮小了的鬥爭口號。局部的改善只能是革命的階級鬥爭的副產物(這是歷史上常有的情形)。 ——列寧

把無產階級改成資產階級,然後自行對照。


基本上所有的回答都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典型表現


物質生活的確更豐富,新一代視野更開闊,但貧富差距過大,社會浮躁,社會一切向錢看。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