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也靠收購DOS起家,那為什麼國產OS廠商為什麼還是沒有成功者?
本來如果單純說原創技術,國產OS一方面肯定在技術積澱上不及美國,另一方面使用了linux內核可能總還是有些讓人感覺「不夠自主創新」。再加上很多時候國產OS廠商總還是感覺有一種憑藉社會關係和背景生存的現象,或許可以歸結於「效率低下,競爭不夠」。
但問題是,現在看來,微軟也是一方面技術的源頭也來自收購原創技術(還為此吃了官司),另一方面其社會背景方面也有IBM的支持,並沒有完全脫離技術宅瞧不起的國企/壟斷大私企的性質OS廠商的範疇,你要說微軟可以在後續開發完善上面體現自己的技術實力,那國產OS廠商照樣可以靠封裝linux二次開發來發展。
那這樣說來,恰恰微軟本身的起點也與國產OS廠商類似了,為什麼最終微軟還是成功了,而國產OS廠商,乃至國際上相當一部分後來的挑戰者都發展的不甚理想?
微軟收購來一個東西,經常是以它為參考,搞一個更強大的2.0。雖然MS-DOS最早是通過買了86-DOS的版權,改名成MS-DOS而發布的(你看看改名部成立的時間),但很快做了大量改進,以至於IBM也換成用MS-DOS,並且和硬體捆綁銷售。所以買只是個開始,還要改,還要有好的合作夥伴。缺一不可。要不是剛好有人已經做了個能用的86-DOS,就得晚一段時間才能出MS-DOS。要不是改的更好,IBM也不會換系統。要不是有IBM出了機器但沒系統,MS-DOS不知道要給誰用。
所以,要成功,不光要靠自己的努力,還要看歷史的行程。
做操作系統這種事情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現在已經沒有機會了。自從Windows和Linux完成之後,再也沒有任何新內核流行過。
大概是市場已經瓜分完了吧,再做也建立不起生態了。
要我說國內的廠商集中力量基於linux打造一個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發行版就挺好的,只是不要管這個叫什麼國產操作系統就好了。
從安全層面考慮啊,操作系統這東西真的有必要完全國產化嗎?只要不被其他人控制就好了吧。又不像cpu之類的硬體,自己造不出就只能受制於人,受別人剪刀差剝削。linux是開源的呀。已經錯過了,沒有趕上PC 大發展的那個時代,說什麼都沒用了。就好像現在,你無論怎麼做電商,規模也很難達到阿里巴巴的那個層次和境界了。
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去開發新的操作系統。
下一個扎克伯格,不會去做臉書。
彼得希爾的從0到1里的內容,就是這麼個大概意思。
商業上的東西講究個時機。開放市場環境下想簡單的複製前人的成功只能走進死胡同。
這個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
微軟Windows大勝在其在圖形界面和易用性上。
Google安卓大勝在其移動端的開放性和易用性。
而不是他們都是收購別人系統和團隊。
他們都是趁早。還記得幾年前在討論Linux能不能超越Windows。一片悲觀。
結果現在這個Linux的變種Android卻成功了。其實和買房差不多。抓的住,買的早就會發財。時機確實重要,微軟的DOS起家是因為當年個人電腦缺乏一個簡單好用的操作系統。現在不同了,應該換換思路,比如做企業級集群的操作系統什麼的。
一家公司的命運,公司的個人奮鬥當然很重要,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更何況大多數國產操作系統連奮鬥都懶得奮鬥……謝謝邀請。國產OS,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卻依然在市場上沒有什麼聲音,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更神龍見首不見尾,Mac的數量都遠遠大於國產OS。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局面呢?國產OS多大是國企背景,企業承擔了很多科研項目,比如與部隊的合作,中科院研究所的合作等,這方面的收入是國產OS廠商的重要的收入來源。對於廣大人民關注的企業和個人市場,他們並不是很重要。尤其是個人桌面市場。國產OS都基於開源Linux,開源軟體是由於一群技術極客所開發,用戶界面一向比較簡陋。個人用戶,對於操作系統的第一感受就是外觀,而開源的Linux也好,國產OS也好,外觀都很一般,這一點就無法給觀眾留下很印象。其次,人們用電腦,用的是電腦上面的應用軟體,而Linux桌面操作系統,沒有很多應用軟體來支持。舉個例子,BAT三家國內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他們對於桌面Linux的支持幾乎為零,許多用戶也想嘗試使用國產OS,但一聽說無法使用QQ,無法使用阿里旺旺,就再也不沒有興趣了。
國產OS,準確來說是「國產Linux發行版」,競爭對手應該是紅帽,SUSE,Ubuntu這樣的公司。但現實情況是國產OS在國內的用戶都很少,對於紅帽等這些國際化廠商完全不存在競爭威脅。
因為有微軟的盜版。幾億台電腦的市場,按理說怎麼著養不活幾家生產商。可是滿滿的盜版windows,你一家生產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系統的公司,產品做得再好好得過微軟?價格定得再低低得過盜版?再努力你做的東西在用戶眼裡都是「質次價高」,能有什麼發展?那麼多軟體和遊戲公司從收費到「免費」,從單機到網遊最後做「免費網遊」,還能都是偶然?
任何巨大的成功,必是填補了某種巨大需求的空白。
現在的國產OS廠商,且不說技術積累上真不行,也沒有那樣的需求空白讓他們去填,滿足的只是枝節上的修補。
話說,我國政府還是挺擔心衙門都用美帝的OS,一直都想搞國產OS,全國各衙門機構的需求按說也不小,但是大家也都要求穩,不敢一下子替換,所以也無法強推,你看,這就是微軟這樣先進入者好處。
TCP/IP還不是完美的協議呢。
搞一個新系統本身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構建一個生態。比如用戶和支持這個系統的軟體,用戶少,企業就沒動力去開發他的軟體;支持這個系統的軟體少,用戶就少,變成了惡性循環。而像windows這些份額大的系統就能夠形成良性循環,這也是新系統很難插進原有市場的原因。有人可能會拿安卓和塞班說事,只是那種情況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方面智能手機時代到來,新舊系統的起點差距減小,更大的原因是塞班沒有抓住機遇
因為沒有生態系統。寫出一個簡單的kernal不是什麼難事,完成一個操作系統傾盡一個企業/組織之力也是可以完成的。
但是沒有應用的系統就是無水之源。
我覺得國產操作系統還是有生存空間的,比如一些硬體內部的操作系統,如atm,還有一些只進行文本數據操作的電腦,如一些機關部門,有些地方只需要單一的功能,而這些往往又是政府部門,這就是存在的空間
物質不能脫離實際而存在
因為有Windows了。你有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牛批理由讓我換么? 英偉達960優化成980?那我肯定毫不猶豫換。
可能在下一次技術革命,國人像微軟收購dos一樣收購了微軟,可能性可能大點。
騰訊抄了icq,名字還就多一個O,現在icq在哪?
世界只需要一個好用的操作系統。
雖然微軟最初是靠dos起家的。但到最後微軟還是有了自己的內核,圖形化界面及介面。到至今為止,除了windows,世界上還有那個成功的商用系統是內核,圖形他界面和介面是自家研發出來的。同樣,蘋果系統內核早也是自家的,可那玩意成功了嗎?
因為先入優勢,用戶的習慣和對於的工具已經建立,很難改變,除非是在新的平台的下發力,比如移動端、物聯網或未知的設備上。比如谷歌也在開發新的操作系統fuschia,用於PC,移動端和物聯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Google_Fuchsia
Github地址: Fuchsia
英國人靠賣地毯起家 美國也賣地毯?中國也賣地毯?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微軟Xbox One的手柄右側上的按鍵和世嘉的Dreamcast一樣都是ABXY?
※對於w8.1磁碟100%,你有哪些乾貨妙方?
※如何評價遊戲《戰爭機器》(Gears of War)系列?
※offer比較:蘇州微軟和杭州滴滴的offer如何選擇?
※如何評價微軟以3.5億美元將諾基亞手機業務出售給富士康?
TAG:微軟Microsoft | Linux | 自主創新 | 國產操作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