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一卷 盲眼人之辯?

眼睛和燈光兩個都得有才能顯出色彩。 為何盲眼人得到眼睛和燈光而能見色就叫眼見,有眼人在暗室中得色而見到就叫做燈見了呢?盲眼人在暗室中得眼,沒有燈光還是見黑暗,這時候給他燈光而見色豈不也是燈見了么

原文如下:汝試於途 ,詢問盲人 ,汝何所見 。彼諸盲人 ,必來答汝 ,我今眼前 ,唯見黑暗 ,更無他矚 。以是義觀 ,前塵自暗 ,見何虧損 。阿難言 :諸盲眼前 ,唯睹黑暗 ,云何成見 。佛告阿難 。諸盲無眼 ,唯觀黑暗 ,與有眼人 ,處於暗室 ,二黑有別 ,為無有別 。如是世尊 。此暗中人 ,與彼群盲 ,二黑校量 ,曾無有異 。阿難 ,若無眼人 ,全見前黑 ,忽得眼光 ,還於前塵見種種色 ,名眼見者 。彼暗中人 ,全見前黑 ,忽獲燈光 ,亦於前塵見種種色 ,應名燈見 。若燈見者 ,燈能有見 ,自不名燈 。又則燈觀 ,何關汝事 。是故當知 ,燈能顯色 。如是見者 ,是眼非燈 。眼能顯色 ,如是見性 ,是心非眼 。


先糾正兩個錯誤,

色並不是指顏色。

沒有光並不是什麼都看不見,這時候看見的是黑暗。

佛陀的意思是能見的並不是眼。

阿難認為盲人見暗不能稱為見,佛陀就問他,盲人看見的黑暗與正常人看見的黑暗有什麼不同,阿難找不出。

佛陀進一步破阿難的觀點,

「阿難 ,若無眼人 ,全見前黑 ,忽得眼光 ,還於前塵見種種色 ,名眼見者 。彼暗中人 ,全見前黑 ,忽獲燈光 ,亦於前塵見種種色 ,應名燈見 。」

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如果按你阿難的觀點,盲人得到眼和光叫眼見,那暗中人得到燈和光就可以叫做燈見了……

顯然你阿難的觀點不對。

大概是這個意思吧。希望我沒有說錯。

阿彌陀佛!隨喜!


你經文理解錯了。有時候讀經,不要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佛到底講了什麼,而是更要明白佛到底想講什麼。所以就不逐字逐句的給你講了。有個德山宣鑒禪師開悟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宣鑒在龍潭和尚身邊待立。時間很晚了,龍潭便說:「更深了,怎麼還不去睡?」 宣鑒道了一聲「珍重」便走進法堂。但朝內一看,便說:「天好黑呀。」龍潭點燃一根紙燭讓德山照路,德山正準備伸手去接,龍潭「撲」地一口將紙燭吹熄。德山心中豁然開朗。

  • 德山禪師說「天好黑」我們常說「天黑看不見」是什麼意思?是因為沒有光看不見周圍的路和事物。是眼睛出了問題么?不是。所以說天黑看不見,不是看不見,這個「見」的功能並沒有失去,不過是因為沒有光,我們看不到其他東西,但是能看見這個「黑暗」啊。。
  • 也就是說,我們隨著有光無光,說看見和看不見。並不是這個「看見」的功能有所變化。有光的時候,見種種物體,無光的時候見「黑暗」。

這就是能見之性,並不隨外在的變化而有生滅。 超越見與不見的對立之上有一個自性本體。所以,燃燈、吹燈的剎那交替,使德山宣鑒在明暗的變換中,悟到了自性。

  • 為了方便你理解,再給你做個比喻

我們每天晚上都要做夢,夢中有我,有山河大地,種種人、事、物。請你思考一個問題。夢中你所「見」的種種,是夢中的「我」見的么?是夢中的「我的眼睛」所見的么?

  • 其實並不是,是你在做夢時無法分辨,以為是夢中的「我」見的,是你以為是夢中的「我的眼睛」所見的。。這些種種本來是你心中所現何需見與不見?
  • 無論你在夢中的「我」是瞎是傻,是痴是呆,是見還是不見。。。其實真正做夢的你,「恆長不變」永遠在「見"。(比喻)

所以佛在《楞嚴經》里說的很清楚: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楞嚴經是佛經中最難的經典之一,是見性的經典。依文解義,肯定搞得矛盾重重。

「燈能顯色 。如是見者 ,是眼非燈 。眼能顯色 ,如是見性 ,是心非眼 。」你解成了,眼睛和燈光兩個都得有才能顯出色彩。這句話是說,如果燈光能使物體顯露出來,這樣能看到物體的,就是眼睛,不是燈因發光能使物體顯露,燈自己會看到物體。同樣,眼能使物體顯露在視覺里,但用眼睛辨別這個物體的不是眼球,是能見一切事物的心。

你看這是多麼複雜的哲理,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開始就出了問題,後面更是問題多多,就不多解釋了。

還是多聽經聞法吧,別急著提問題。


這段經義,佛陀要說的就是最後八個字「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關於這一點,阿難在楞嚴經前兩章,一直糾纏不清,當然他是示現給我們後人看,佛陀前前後後舉了好幾個例子來強調「是心非眼」。

譬如阿難有次給逼急了,兔子也咬人,打斷佛陀說話,說,能看的是眼睛不是心,佛陀就問他,人死了還能看東西嗎,不可以,那眼睛還在怎麼就看不了了?

阿難無言以對。

還有一次,佛陀打比方,說,阿難,你站在這廳堂,是怎麼看到外面景色的?阿難老老實實說,我透過門,然後看到外面景色,佛陀就說,你透過門怎麼不是門見而是你見,你就像是心,門就像是眼,所以說「見性是心非眼」。

大體如是。


題主和阿難犯了同樣的迷惑。

黑暗也是一種色彩。

眼也好,燈也好,都和見性無關。

這段話的關鍵,在最後八個字。


其實,對於受唯物主義教育長大的人來說,問題的關鍵不在是不是燈見。而是,經中說無眼之人也能看見黑暗,所以能見的不是燈或眼而是心或性,那麼無腦的人呢,還能看見黑暗嗎?能見的為什麼不是腦呢?自性或佛性能脫離腦而獨立存在嗎?

答主的回答是不能。因為緣起性空。

真正能見能覺的即不是個體的獨立的腦,也不是孤立的自由的靈,而是無數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因緣的整體集體全體

其他的,無論是燈是眼是腦,是靈體,還是什麼其他神奇特異的東西,都是所見所覺,如鏡中像,屏中影,其性本空。請勿貪執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路過 劉明~~~~~

只看過楞嚴經五十陰魔,其他的沒看。

不管你提問的是不是存在的內容,

這段話總的來說就是,不要被知見外物所障。

知覺本在,不能因為眼睛本來能看見,突然失明就說自己看不見了。這是認他家為己家,顛倒了。無始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心(注意力)不參與,就沒有見,所以說是心見不是眼見。人以為只要睜著眼就有見,可以用觸覺來類比,即人以為只要皮膚挨著其他東西就有觸識,那麼現在問:一天都穿著鞋的話,是否每時每刻都有這樣的觸識(我腳穿著鞋)?只要當意識跑到其他地方,就不會知道腳上是否有鞋。

實際上,當一個人思考著什麼重大問題時,即使睜著眼,問他眼前是什麼,他也是視而不見的。


原文如下:汝試於途 ,詢問盲人 ,汝何所見 。彼諸盲人 ,必來答汝 ,我今眼前 ,唯見黑暗 ,更無他矚 。以是義觀 ,前塵自暗 ,見何虧損 。阿難言 :諸盲眼前 ,唯睹黑暗 ,云何成見 。佛告阿難 。諸盲無眼 ,唯觀黑暗 ,與有眼人 ,處於暗室 ,二黑有別 ,為無有別 。如是世尊 。此暗中人 ,與彼群盲 ,二黑校量 ,曾無有異 。阿難 ,若無眼人 ,全見前黑 ,忽得眼光 ,還於前塵見種種色 ,名眼見者 。彼暗中人 ,全見前黑 ,忽獲燈光 ,亦於前塵見種種色 ,應名燈見 。若燈見者 ,燈能有見 ,自不名燈 。又則燈觀 ,何關汝事 。是故當知 ,燈能顯色 。如是見者 ,是眼非燈 。眼能顯色 ,如是見性 ,是心非眼 。

這句話:「阿難 ,若無眼人 ,全見前黑 ,忽得眼光 ,還於前塵見種種色 ,名眼見者 。彼暗中人 ,全見前黑 ,忽獲燈光 ,亦於前塵見種種色 ,應名燈見 。」 是佛陀解釋阿難尊者那句: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見?

阿難尊者的意思是,盲人是不能成見的,因為沒有眼睛,只能對著黑暗(這裡阿難尊者的本意是,有眼睛才能成見,無眼睛不能成見)。而佛陀說,如果盲人突然有眼睛了,能看到種種色,被稱作眼見。那麼在黑暗中突然有燈光而能看見種種色,應該叫燈見。那,如果叫燈見,如果燈能見,就不能叫燈了。又如果燈能觀和阿難(尊者)你自身又有什麼關係?所以說,燈只是能顯色而已。看得見的,是眼而不是燈,眼睛能顯現色,這見的本性,是心而不是眼睛。 也就是說此見精、見性即是心。 阿彌陀佛。


請你仔細思考一個問題,做這樣一個思想實驗:

假設現在的你兩個眼球都出於某種原因,消失了.

你思考一下,這個時候你能見到什麼?

是不是除了"黑"什麼都見不到?應該是這樣的.

那麼這個"黑"的現象又是由什麼見到的呢?

一定不是眼睛.因為根據我們的假設,這時眼睛不存在.

佛陀表示:

能都見到這個"黑"的這個東西就是"心".

"心"就是具有能見的功能.

==========================================

眼睛只是一個鏡頭而已.


眼睛和燈光兩個都得有才能顯出色彩。 為何盲眼人得到眼睛和燈光而能見色就叫眼見,有眼人在暗室中得色而見到就叫做燈見了呢?盲眼人在暗室中得眼,沒有燈光還是見黑暗,這時候給他燈光而見色豈不也是燈見了么。

所以盲眼人得到眼睛和燈光而能見色不能叫做眼見

就好像有眼人在暗室中得色而見到就不能叫做燈見。


你之所以能看到種種色,是能見之性在起作用。這個能見之性不是你的眼見。眼睛的見性,是區別色彩的。

若有能見之性,而沒有眼見,那麼盲人只能看到一片黑暗,或者說有眼在黑屋子裡只能看到一片黑暗。那是因為能看到黑暗這個景象,是能見之性在起作用。而之所以沒有色彩是因為眼見沒有和陽光產生作用,只能看見黑色。

如果沒有人死了,它的眼睛還在,卻看不見任何東西,那是因為它的能見性沒有起作用。


哈,我嘗試從頭翻譯一遍啊,有謬誤的地方,諸君為我指出。

汝試於途 ,詢問盲人 ,汝何所見 。彼諸盲人 ,必來答汝 ,我今眼前 ,唯見黑暗 ,更無他矚 。以是義觀 ,前塵自暗 ,見何虧損 。阿難言 :諸盲眼前 ,唯睹黑暗 ,云何成見 。佛告阿難 。諸盲無眼 ,唯觀黑暗 ,與有眼人 ,處於暗室 ,二黑有別 ,為無有別 。如是世尊 。此暗中人 ,與彼群盲 ,二黑校量 ,曾無有異 。

「阿難,如果你詢問盲人,你能看見什麼?盲人一定會告訴你,我的眼前只能看見黑暗,不會有其他回答。

從這個回答看來,是眼睛所接收的環境黑暗,並非看見的功能有缺陷。」

阿難說:「盲人什麼也看不到(只能看見黑暗),怎麼能說有看見的功能呢?」

佛告訴阿難:「盲人沒有眼睛(或視力有缺陷,此處以沒有眼睛這個器官來指代盲人群里的眼盲癥狀,大概沒有眼睛屬於盲人里最嚴重的了。)只能見到黑暗,與有眼睛的人在漆黑的房間里看到的黑暗有沒有分別?」

阿難說:「是的世尊,暗室中的人看到的黑暗與盲人看到的黑暗並沒有分別。」

阿難 ,若無眼人 ,全見前黑 ,忽得眼光 ,還於前塵見種種色 ,名眼見者 。彼暗中人 ,全見前黑 ,忽獲燈光 ,亦於前塵見種種色 ,應名燈見 。若燈見者 ,燈能有見 ,自不名燈 。又則燈觀 ,何關汝事 。是故當知 ,燈能顯色 。如是見者 ,是眼非燈 。眼能顯色 ,如是見性 ,是心非眼

「阿難,如果沒有眼睛,只能看見黑暗的盲人,忽然恢復了視力,見到了外界環境種種顏色。這種看見被稱為眼見(由眼而得見)的話。暗室里的人,得到了燈光,也能見到外界環境種種顏色,那麼這種看見應該被稱做燈見(由燈而得見)。如果燈有能看見的功能的話,就不能稱之為燈了。何況如果是燈看見的話,與暗室中的人又有什麼關係?

所以應當明白,燈光能讓外界環境顯示出來,能看見的,是你的眼而不是燈。

所以,外界環境信息通過你的眼睛顯示出來,能看見的,是你的心而不是你的眼」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弟子頂禮!


把《楞嚴經》讀上三千遍,自然就清楚了。討論這種問題,下輩子也搞不定。


多看多思,會有豁然開朗的明白時候的。


問題一:

無眼人 , 忽得眼光 ,名眼見者 。

有眼人, 忽獲燈光 , 應名燈見 。

問題二:

哪裡寫著無眼人,看見燈光了。


這段的意思是:如果「無眼之人,因為有眼睛才能看見」這個現象稱為眼見的話,那豈不是「有眼人在暗室里因為有燈光才能看見」這個現象應該叫燈見了?


推薦閱讀:

現在還有人讀完大正藏嗎?
為什麼法華經 楞嚴經是佛法的基礎?
哪些瞬間讓你感覺眾生業障越來越重?
五台山為什麼會成為景區?
大家來說說 怎麼解決長期吃素造成的體力下降的問題?謝謝?

TAG:禪宗 | 佛經 |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