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破摔是怎樣的心理?

希望不要石沉大海,請各位幫我分析,看完我的問題請回答,好嗎?謝謝各位了!

和別人交流每次我都坦誠相待,結果換來的都是「嗯,沒關係,我知道你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的回答和評價。而且還會說,誒,今天這樣不是你的風格誒。

我也明明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點,也特別想改,但每次聽到別人這樣說的時候我就覺得既然我在你心目中是這樣的人那就是這樣的人吧!隨便吧!

所以,其實我自己沒到一個時間段就很想換一個環境,去接觸新的東西,好像只有到了新的環境我才能改變,才能更好的和大家交流,因為這些新的事物不知道以前的我是什麼樣的!

我想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想要堅持的東西太多。

我糾結,做事拖沓啰嗦,經常後悔(無論大事小事),沒有自律性,想吃就吃,吃了又後悔!好吃懶做!

每天花著父母給的錢心超級不安,沒過過艱苦日子,爺爺奶奶帶大,很多事都比較將就,而我自己也特別倔強固執,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只知道自己顧自己,不會分擔和分享!

覺得自己有病,天天都在擔心,醫院的門診科室都快被我掛完了,想去做全身檢查,可是價格太貴!

我覺得我的存在是個錯誤,從小到大沒有為家人做過任何一件事,畫的每一分錢都不是自己的,都大學四年級了。看著身邊的朋友同學的人生都很順其自然,節節高,而我什麼都不會!

我想去看心理醫生,但找不到路徑,而且沒有時間!我想請大家幫幫我!我很痛苦!自責,自卑,自負,想過自殘,自虐!

我又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有我和沒我都沒什麼兩樣。


首先,抱抱樓主。此刻來回答你的問題的我和你非常非常地像,希望安心,你不是一個人。然而把這個問題作為我的知乎首答,也算是這麼長時間以來對自己內心的一個回復了。

【分割線】

提問涉及到的問題,大致可以從五個方面來回答:

一、很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

這是內心不強大的人基本上都會有的特徵,而我對這個問題看法是,the key point :we pay too much attention。我們一天只有24個小時,有效的工作學習時間集中起來最多8個小時,多餘還要用來吃飯、睡覺、談戀愛、思考明天,其實真正忙碌起來,我們是沒有時間去關注多餘的其他人的。並且還有個大前提,人心太難以琢磨,人性太難以琢磨,怎麼把精力有效地調配到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上面,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

這個「可以控制的事情」的中心,永遠都是圍繞著你自己的:關注你的健康,去鍛煉;關注你的能力,去學習、去思考;關注你的情緒,去做可以讓你放鬆的事情。心定則不亂,在這種情形下也同樣適用。你就是那個正中紅心。

二、明明知道自己的缺點,卻抱著隨意的態度,不改變

同樣延續上面的方法,以你自己為出發點來看待問題。就像金融市場把風險分為系統風險(不可控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可控風險)一樣,你首先要知道缺點就像風險一樣,它是必然存在的,因為人無完人。如果我們視風險(缺點)而不見,那麼自然等待我們的就是金融危機(自我混亂),所以既然已經意識到了,那說明改變正在悄然發生,風險暴露(缺點浮現)已經完成,怎麼去控制它,快速止損,才是你下一步應該做的。

三、想要通過切換環境來實現改變,脫胎換骨

改變的方法有很多,切換環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畢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往往在變換環境之後會更順利的開展。

但是,環境只是陪襯和輔助。

環境變化必然心態會變,但是最後起作用還是在自己身上。如果你在改變環境後能夠很順利地剝離出自己的缺點,進行分析、思考、改變,那是個非常值得鼓勵的做法。

如果你抱著「改變環境」=「我也就改變了」的思維,那換哪裡都一樣。因為問題的關鍵是你,pay attention to yourself!

人性難以琢磨,可是人性又那麼相似。你自以為有的美好、醜惡,大家都有。這個穩固的結構也決定了在大經濟背景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人類聚集構建出來的群體(小社會)的結構也是極其相似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去理解這種環境,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出【順應、掌控】或者【排斥、脫離】的決定,那麼痛苦的只有你。因為環境如此客觀,我們身為人類又如此的主觀,這是無法對抗的。

四、想改變無從下手,心理有負擔:如花父母的錢,心不安,覺得自己有病等。

談到改變,最好的路徑是先從實踐下手,再關注心境。(客觀到主觀的思路)花父母的錢心不安,這是每個人成長到需要經濟獨立年齡之後都會面臨的問題,很多人鐵了心,創業,打工,自食其力。可大多數學生做不到。那麼既然有這樣的心態了,那就順應它,落實到實踐。不能不花,那就少花。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可去可不去的娛樂,可吃可不吃的零食,多問自己幾遍,能不能都選擇不買不花。【不要跳過和自己內心的對話,跟從情緒放縱,多問幾遍,多問幾遍】你會有答案的。

如果懷疑自己有病就去看,相信醫學,以及相信自己的身體。他不痛不癢就是好的。張開嘴好好吃,邁開腿多運動,你漸漸就會忘記這種疑慮了。

五、認為自己存在是個錯誤,有沒有無所謂,想自殘

首先,是的,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父母甚至你未來子女的中心,不是任何人的中心,這點你一定要很平和地認識到。父母對我們的寵溺,給我們樹立了自己萬能的形象,需要我們自己去推翻它了。迎來的答案依然是,你是你自己的中心。

你的存在是不是個錯誤,別人說了不算,你說了才算,你如果覺得自己是個錯誤,別人再怎麼讚美你,你也不會接受的。只有你接納自己了,你才能接納別人,然後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接納你。你的存在因為你自己的認可才會變得有意義。

給樓主說個現實:

我們學校13年到15年,每年有一個學生選擇自己將生命結束。第一個是我的直系師妹,她非常棒,辯論隊、主持人、長相甜美,就住在我們那棟樓。走的時候大家驚呼一片,哀悼、惋惜,也有同學自責,覺得沒有挽留到她。直到14年、15年都有同學陸續離開,猛然回首才發現,我們活著的人能做的人也只有情緒上的一點起伏而已了。我們個體的消失,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連【悄無聲息】的變化都不會帶來。這樣的指數無限接近於樓主說的可有可無。

並且沒有統一的標準去斷定活著與死去哪個更有意義,每個人都如此豐富,我們是無法體察彼此的痛苦的,如果你選擇了離開,也代表了你選擇放棄去體會接下來幾十年人生的機會,而沒有人知道這個機會後面到底是幸福快樂,還是萬丈深淵。

人生的微妙就在於你可能連連步步為營的機會都沒有。你都不知道走到哪一步之後,會有一大份幸福等待著你,所以你再也不用對著任何方向都一步一小心,一步一壁壘了。

還有一個小秘訣就是:去付出吧。忘我地去付出、去愛,這可能是你與這個世界產生聯繫最好的方法。

最後抱抱樓主,只要你自己好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學會愛自己,喜歡上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來樹立自信心。

對於自己的缺點,要包容。


推薦閱讀:

保護者型人格 對他人和自己都很挑剔 怎樣讓心態平和?怎樣使他人更接納自己?
有一種女人,她強勢又溫柔,知性,經常可以提出有益的建議,很難被男人捉摸透。這樣的女人很有吸引力(至少對本人來說),要怎樣做才能被這樣的女人喜歡?
為什麼我覺得和人類相處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尤其大學室友,不知道是我讓她變的困難,還是本來就不容易。?
我這樣改造自己是否正確?
當我自稱抑鬱症患者時,我需要證明我是抑鬱症嗎?

TAG:心理學 | 大學生活 | 家庭溝通 | 家庭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