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離不開美國產品?


從你啟動手機/電腦,打開瀏覽器,到上知乎發這條消息的全過程,都沒離開



抵制愚昧遠比抵制美貨來的重要。


肯德基麥當勞,前兩天朋友圈還發出抵制肯德基的圖片,門口拉了一個橫幅,並以此為榮曬出來,其實我覺得這兩家快餐廳不但解決了中國人的就業問題,也提高了人們對快餐食品的認知,你覺得你在任何一家餐廳不買東西一坐好幾個小時,還可以蹭蹭無線網,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可以進去吹吹空調。甚至在你找不到廁所的時候進去方便。我認為我可以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你可以選擇抵制任何外來產品,但是也請你明白,請不要干預到別人。


Windows、安卓系統、IE內核、Webkit內核

BMP/JPEG/MP3/Html等格式

http協議、TCP/IP協議

英特爾處理器、AMD處理器、高通處理器

nVidia顯卡、ATI(AMD)顯卡(感謝評論區朋友提醒)

蘋果手機

(此處省略一萬字)

然而這都不是關鍵!

關鍵就是,為什麼要抵制?那個聯合國不認,與海牙國際法院無關,與國際海洋法庭隔著幾個國家的野雞法庭的衛生紙仲裁對我們造成了任何影響嗎?我們吃虧了?還是菲律賓那3000萬美元打官司錢是問你家借的?

與肯德基何干?人家一賣炸雞的,開店的幹活的還都是自己同胞,蛋疼嗎?你不愛吃你可以不吃,沒人拿刀逼你。

搞這種事情,還特意挑個偏遠閉塞的河北小縣城,要不要這麼low?茉莉花玩不轉了,改行高級黑了是吧?還有啥本事都使出來讓爺看看 。。。


媽的你們還追不追權利的遊戲了?


鑒於添加技術哲學角度的補充分析後點贊上升速率的迅速下降,我想大多數人應該只是對原答案更感興趣,為尊重多數人的習慣,特別調整答案順序,把補充部分放到後面,留給對此感興趣的少數人。

原答案

=====

已經不是幾十年前那個單向輸出的年代了,全球化以後經濟的邊界已經模糊了,身邊幾乎能看到的電子產品基本都有美日的技術和元件。

不管抵制什麼貨,都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套路。

歷史上有一些比較成功的商品封鎖,並不是人民自發的,而是國家戰略層面的政治手段。一個成功的案例是上世紀美國封鎖日本的晶體管之類的電子元件,以促進本土相關技術的發展,而且美國本土的研發也非常爭氣地配合,很快就做出了不亞於甚至優秀於日本的產品。

以國內手機產品為例,華為,小米,魅族等發展迅速的本土品牌,已經全國暢銷,並且走向世界,這並非是靠抵制什麼貨做這麼大的。

真正的抵制在於自強啊。

如此簡短的答案被亮了這麼多,問心有愧,補充一些從技術哲學角度(經濟之類的角度,知乎已經夠多了)進行的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歡迎拍磚。

補充

====

一, 被抵制的東西的共同點

可以留意一下,發生類似抵制外貨時,抵制的都是哪些東西?

1. 日系汽車

2. 日本,美國的電影

3. iPhone

4. 最近新加入的麥當勞,肯德基等

這些東西有什麼共同點?當然它們都是屬於美日的東西,毫無疑問,這是最明顯的特點。但是從技術哲學的角度來看,它們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屬於特別具象的東西」,在抵制它們的民眾眼中,這些事物有兩個特點:

1. 民眾眼中的這些事物都只是事物本身

2. 民眾眼中的這些事物直接代表美日的利益

上面是看待事物最傳統的技術眼光,而抵制運動出發點大多也都是基於這兩點,因為這種思路簡單粗暴。類似熱血抵制運動中,參與者是來不及思考的,思路越簡單粗暴,就越容易出發情緒並迅速傳播。此時民眾的心理就是:『我抵制這些具象的事物,就是直接觸動了美日的利益』。

但是這種簡單樸素的技術觀點脫離了實際,一種具體產品帶來的影響,往往不限於「產品本身」,而是「圍繞產品建立起來的,對於視野近乎透明的體系」,這種體系有時候包括技術規格,意識文化形態等。

上面說的有些抽象,舉個例子來說,有幾個答案都提到了你在此時瀏覽知乎所使用的手機,電腦。從技術哲學的角度來看,它們不只是手機,電腦本身,其背後擁有一套完整的工業標準,技術規格體系,而因為視野很容易被具象的實體吸引,後面蘊含的內容就被忽略了,而後面這些內容恰恰是更重要的東西。

二: 消失的存在

一件事情什麼時候才算充分融入社會了? 答案是「當它成為一種消失的存在的時候」。什麼叫消失的存在?就是指一件事物太常見了,以至於你不會去特別留意它,就像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一樣。

當電力剛被有效的使用起來時,就拿燈泡來說,當燈泡剛被發明時,它是如此的新奇,特別引人注目,不管在哪裡它都是讓人難以忽視的存在,而當電力系統普及,進入千家萬戶的時候——它消失了,沒人再特別關注它。

生活中的美日元素也是一樣的,一般能直接留意到的,讓人喊著口號去抵制的,都是特別具象的事物。但是電子元件採用的技術規格,管理方式,意識形態這些影響更為深入的東西,早已經融入大眾生活,消失在視野之中了。

這些都不是抵制某些具象的事物就能影響的東西,除非本土有可以抗衡的相應體系。

三:題外話,需要的是什麼

本段內容跟前面關係不是很大了,純屬個人意淫。

上面描述的內容並非是非黑即白的「壞事情」。東方與西方一直以來都是有所區別的文明,但是文明之間是有共通點的,如果一種技術或文化能夠給人民帶來福祉,那就不能定義其為壞的。

16世紀之後國內技術不如西方是既定的事實,中國科學技術與西方科學技術走的本就是兩條路,開始時國內在一些技術方面是走在前面的,16世紀之後,中國就開始整體落後了,技術哲學中有個難題叫「李約瑟難題」大體指的就是這個。

文化上的自由風氣不如西方也是事實,西方繼承古希臘的文化,並且國家之間競爭不斷,造就了一種更為自由的組織形式,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高度集權的治理,這些都是已定的歷史。

然而不管是文藝上的復興,還是技術上的繁榮,都離不開一個公平自由的寬鬆環境,歷史上的百家爭鳴,文藝復興,都是在比較寬鬆的氛圍中產生的。(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一個關於東西方文明的答案:阿拉伯帝國為何沒有成為現代科學的發源地? - 小狐濡尾的回答)

國內需要的更多的是一個包容的,寬鬆的環境。很多(民用)技術發展最快的地方,往往不是政府參與的地方,而是一個寬鬆環境下由商人,消費者構建出來的市場。中國從來就沒有被徹底西化過,只要環境合適,國內應該很快就能產生獨特的文化技術場面。

作者:小狐濡尾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650918/answer/1123618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近來隨著南海局勢發展,關於抵制其它國家商品的言論又甚囂塵上,甚至愈演愈烈,大家不但要抵制日貨,還要抵制韓貨、美貨和一切和我們有摩擦衝突國家的產品。因自己接觸產業和材料方面的信息較多,想通過這個角度來談下自己對抵制行為的看法和認識,供參考。

1、在產業鏈高度集成的今天,抵制行為不現實。現在全世界的產業鏈都完全整合在一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沒法分出來抵制。如大家都愛蘋果手機,凝聚力美國的研發、設計、晶元,日本和韓國的原材料及電子器件,及中國的製造及中低端零部件,如果說抵制,如何抵制?汽車工業也一樣,日系車哪怕是合資車,大部分產業鏈也都在中國,為中國創造就業,為中國政府納稅,也為中國用戶創造價值。

2、在中國高度參與世界分工的今天,抵制行為不經濟。目前中國作為世界的製造工廠,實際上是很大的受益者。中國現在是全球前列的貿易大國,通過製造業實現了大國崛起,強大的製造能力和經濟能力也才能使得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有更大的話語權和行動權。從最開始的礦產資源、紡織、玩具、小家電到現在的工程設備、電子產品、輪船甚至航天產品,中國都成了世界出口的巨頭,實際上受益匪淺。否則,中國當初也不用那麼急迫要加入WTO,現在也不用那麼熱烈地玩「一帶一路」和推銷高鐵。

3、從操作層面來看,我們僅能抵制最無價值的東西,核心的東西不僅無法抵制,更是對賴以生存。無論是你舉例,還是大家每天說的,無法是KFC、蘋果這樣的能接觸到的大眾商品。但實際上,抵制美國你能抵制波音、英特爾么?實際上不僅不能抵制,前陣美國商務部宣布制裁中興通訊,禁止晶元廠商向其出售高端晶元,中興通訊乃至全國都慌了,只要制裁半年中興通訊就可以關門了(這事攤到華為身上也一樣,所以華為自己成立了海思半導體來搞晶元設計)。抵制日本,我們不從他們那裡進口元器件、核心原材料和機床的話,我們一台手機一台電視機都造不出來。現在電視面板產業雖然已經被大陸一統天下,但面板上游都是日韓的天下。我們要從旭硝子買玻璃基板,從京瓷買化學品,從日東買偏光片,沒有這些核心的東西,我們啥也玩不了,手機等其他行業亦然。真要抵制這些都話,我們自己就完蛋了。

4、真正強國的,不是抵制,而是一步一步地崛起替代。90年代,顯示產業基本是日本的sony、夏普等廠商的天下;2000年後,韓國三星LG崛起,台灣也在面板製造業中變強;近年來,大陸突破了面板的加工技術,現在全世界最大的廠商就是京東方和華星光電,使得韓國廠商只能退守高端產品,日本廠商除了夏普,都只能退出顯示行業,退守上游技術門檻更高的核心原材料產業。手機產業亦然,五年前我們能做的都只有山寨機,現在有了足夠的技術積累,我們才能在全球前十中擠入一半我們的本土企業。

所以強國都不是抵制出來的,是踏踏實實,一磚一瓦干出來的。


蘋果輸入法聯想的那個,人民日報已經發文闢謠了……一群憤青的意淫。還有抵制肯德基什麼的,簡直就是莫名其妙,如果在中國它們都倒閉了,失業的都是中國同胞啊

——————————————————————

7.23 補充:貼幾張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7.18和7.19推送的兩篇文章截圖,應該夠權威了吧▼

7.18

《「擊沉中國」真相竟是這樣…愛國可以,但請別盲目!》

7.19

《吃肯德基麥當勞=虛偽不愛國?我們才不當高級黑!》

一言以蔽之,不要把微博當作可以得到真相的媒體。(ノ=Д=)ノ┻━┻

信息可以大膽地獲取,傳播前請小心地求證。

【好像跑題了→_→】


Windows、iOS、Android。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我們離不開美國產品,美國也離不開中國產品。

我們國人拚命努力奮鬥是為了什麼?去趟美國就發現他們生活水平和質量比我們高了至少一個以上的層次。吃個飯幾十上百刀,成本在裡面,自然都是上等材料,國內的假牛肉除了道德,很大原因就是付不起高價買好牛肉,不能付給從業者更多利潤。買衣服包包,Coach,Guess,MK。美國人的普通牌子,對美國人來說是平民消費,但國人還是難大部分消費起。中國工廠給這些品牌代工,總能供應上好質量產品,因為美國人付得起成本,從美國人那能多賺點利潤,雖然對美國人來說只是零頭。

我們想想為什麼我們物質水平不如美國?為什麼他們收入高?為什麼他們一天勞動能換我們國人十來天勞動?這就是在人群或團體之間的虹吸能力。他們擁有這能力的最大法寶就是很多東西他們能做,而我們中國、印度、巴西等大部門發展中國家都做不到的。比如高科技,比如文化。

我們今天政府和和歐美貌似天天吵架,但是我們兩國人民基本可以打成一片。(不要相信俄羅斯和我們好的謠言,最欺負我們的國家就是俄羅斯。)我們負責中低端,美國負責高端,我們通力合作。組合一條產業鏈從全球獲利。所以同歐美合作我們才能更多參與世界發展。也正是同歐美合作我們才能積累資本。而合作過程免不了相互學習滲透,慢慢地我們從低端走向中端。我們從拖鞋做到了手機,就是得力於同歐美的合作,換句話說我們科技進步就是得力於同歐美的合作。看看我們的研究院研究所多少把國外合作一包裝說100%自主研發,汗顏。

回到開頭那句話,我們的努力是為了發展,發展就必須入世,而不是不染凡塵。我們和先進力量走的越近我們就發展越快。哪天,我們不需要美國產品?答案是不可能,哪一天我們不受制於美國產品,既可自己生產又可找美國購買高科技產品,我們就是成功了。哪一天我們一樣能把人民幣和漢語推廣到世界,我們就是成功了。但我們需要美國產品,世界在一體化。


轉發那些玩意兒所用的機器就離不開???

如果是老一輩兒,他們可能還停留在早期國產黑白電視的確是基本完全自產的思維。卻不知就算當初生產了中國第一台電視的天津無線電廠(現通廣三星),也早已跟三星合資。

至於年輕人,要麼是不學無術要麼就是跟風。粗糧一邊以新國貨自居,一邊宣傳進口用料??

另外iPhone的電池是中國供應商的。

一個廠商憑藉一己之力不可能實現所有部件的生產。外資企業在中國設廠也促進了中國的就業,也給中國交了不少稅,這是互利的。

所以選自己喜歡的即可。


美國就是參照物,沒有他,我們該往哪裡走?


安卓、iOS和WP。

你能想像沒了這三個美國產品的世界嗎?


真的,這個問題正著問一點意思都沒,反問一下:有什麼東西我們既可以離開美國又不會降低生活質量?


某牆用的是思科的設備


抵制美貨?好啊,《權力的遊戲》都別看了,下一季大結局了,憋死你丫的。

《行屍走肉》也別看了,我天天到處發弩哥死了,就不說咋死的。。。


美國,聖地亞哥。

American, Shengdiyagou.


最主要的就是要抵制那些SB。


支持抵制美國,但是要抵制的徹底才行,半吊子都是虛偽的人。

比如你去村口王屠夫那裡買豬肉,但是王屠夫他拿到你的錢可能要去買美國的東西比如手機,而你不能說服他不買美國貨,為了不讓美國有從國人手裡賺到錢的機會,你應該連王屠夫的豬肉也一起抵制了。

其他東西同理,你要是做不到你就是虛偽的愛國者。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印度進口4艘兩棲攻擊艦計劃?
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地球上去任何地方只需要一個小時?
知名品牌筆記本電腦和小牌子同配置價格究竟相差在哪裡?
在可控核聚變之前如果地球上化石能源耗盡,地球工業會不會大退步?變成一個低層次文明被困死在太陽系?
如果人會飛會怎麼樣?

TAG:文化 | 經濟 | 軍事 | 科技 | 計算機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