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特性,到底是人本性還是「資本家」階級本性,是不是同一回事?


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這個利益理解為錢、貨幣)是私有制社會條件下所有人的本性。人性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教可變的,在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環境下人有不同的人性。


只要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沒有「資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這麼一回事,只有「資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資本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根本和人性沒有任何關係。

你只要做一個簡單的思想實驗就會明白了,假如一個「資本家不追求利益最大化」,會發生什麼?會發生「資本家」的「資本」逐漸減少,「資本」會流轉到其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那裡去,「資本家」就變成不是資本家了。

資本有其自己的意願,他只會到這個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地方上去,因為資本本質就是「追求更高生產效率的能量」。


利益的實現必須經過一定的社會的歷史的交往形式。私有制基礎上的發達商品經濟,必須在這個社會有機體中實現自己的利益。但是,由於生產關係的不同,資本家和工人實現自己的利益方式是不同的。個別和偶然的地方不討論。馬克思討論的是在這樣的生產關係下的必然趨勢。


名不正,則言不順。

在這個問題底下,這裡的名可以理解為「名實之辯」的名。按照現在的理解,就是詞語定義不清楚,話就會說的有問題。

先界定一下,題主問題裡面所指的利益,其實就是利潤,因此下面與資本特性相關的,都用利潤一詞代替。而利益,就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概念。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利潤屬於利益里地位比較重要的一種。(在正常的社會主義條件下,同樣是利益,人類的閑暇和自我發展比利潤地位更高。)

所以,我覺得,相對不會引起誤會的說法是:作為人類的「資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性,是他作為人的動物特性;而作為資本主義社會裡的一個社會角色,「資本家」追求利潤(利潤!利潤!利潤!)最大化的屬性,是由他作為資本代理人的身份決定的,是資本的特性,和資本家本人性格如何無關

如果把這兩個說法變成問題就是:

1.抽象意義上的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還是社會的影響?

答:這一行為本身是人的生物特性使然,但是社會會使這一行為的具體形式發生改變。

2.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是掌握資本的人的性格使然,還是資本自身的屬性?

答:這是資本的屬性。這是由資本的本質特性(自我積累)所決定的。

而題主的提問方式,恰好就是把兩個不同概念上的問題混在一起。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到用上面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回答第二個問題的錯誤當中。


謝邀……

其實問題問反了……什麼叫「利益」?……在經濟學上,我們假定我們可以用一個函數在一個限定範圍內的最大化來描述人類行為……假定一個人在上面的前提下會做一個選擇,現在我們剝奪他這個選擇,但用金錢來補償他,讓他在這兩個選項中選一個,他覺得無所謂的那個錢數,這就是這個選項對於他來說的「價值」……那麼從結果上來說,實際上是人類(甚至是所有的物體)的一切行動在最大化什麼,我們就說什麼是「利益」……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人的本性。「資本家」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利潤的最大化,為此還不惜用金錢操縱政治,追求壟斷利潤。無產階級要想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得把自己有限的資源——就是人力——投入到政治當中去。掌握了政權,才能實現自身的利益。


資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資本。

資本增值是資本本身的內在要求。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一件需要訓練的事情,不是誰想做都能做到的。人類的本性只能幹些吃喝拉撒操之類的低端活動,根本幹不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這種高端業務好嗎?


 資本的利益就是利潤,而資本追求利潤是社會性造成的,而人的自利性,社會性不同其自利性就不同。正如在奴隸度,奴隸主通過戰爭去搶更多的奴隸,這也是社會性造就的,而現代社會奴隸制任何明義上是違法的。

  在錢的遊戲中,只要你的錢的積累速底低於一般性的水平,你就會失去相應的社會地位,如資本會面臨積累或者破產,而普通人也會因此輪為時間奴、地位滑向更悲賤的深淵。


謝邀。

本性是一種妄想,是一種文學虛構

逐利只是因為:

A,相對貧困。

B,樂在其中。


謝邀。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人的本性。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追求的是資本增值的最大化。


根源在人性,手段為階級性。


瀉藥。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成功資本家的特質。

我記得是泰山會還是什麼電視欄目,柳傳志和一些大佬在聊企業家特質。

最終總結,成功的企業家就是為了生存要想盡辦法的活下去。

企業的生存是收入大於成本,所以說白了就是賺錢。

想盡辦法,說難聽點,邪惡點就是不擇手段。

所以我們可以大致了解,一個企業家的成功,在捨棄天賦,資源,能力等直接屬性。

在心理屬性這一層,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想盡辦法不擇手段的去賺錢。

甚至在某些已經是業界魁首的所在,這點是凌駕於那些直接屬性之上的關鍵屬性。

所以,如果你是社會裡的普通人,或者窮人。你也配說自己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性?


都不是,只是簡單的環境選擇而已,就跟北極熊是白的一個道理,並不是熊跑到北極就愛上了白色,只是毛色越白捕獵成功率越高,活下來的幾率越大。其實北極熊自己也不知道這個道理,不過是碰巧變白的活得多生得多,時間長了就全剩白的了。

資本家,或曰公司同理,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肯定存在講道義重公益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又有點商業天份加運氣能混成資本家的人,問題是長期競爭下來,這些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資本家獲得的利益自然相對其他資本家少,商業天份和運氣是隨機因素不可能全照顧「厚道人」,久而久之能剩下來的全是利益第一的了。

既然只是環境選擇,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只有從環境入手,要麼制訂嚴格的監管讓那些利益第一的也不敢越線,要麼發放豐厚的補貼給「厚道」的資本家。然而有監管就必然有漏洞,有補貼就必然有偽裝,也是治標不治本、怎麼能治本,那就天知道了。


追求利害直接相關的熟人群體的利益是人的本性。追求個人利益是資本家的本性。追求利害不直接相關的陌生人群體的利益是聖人的本性。


你見過幾個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