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反映農業狀況的書值得一讀?
希望對三農問題有一個基礎的了解,包括但不僅限於政治、經濟、科技方面的內容。如果各位知道有哪些比較嚴謹的這方面的書籍的話,能否做一推薦?
PS: 個人認為對這個領域毫無了解的人不適合讀有爭議的著作
我覺得這方面的書有很多,因為暑假有做關於農村的社會實踐,所以自己也有看一些書,所以來推薦一下
讓我去翻翻借閱歷史
(排名不分先後)
1、溫鐵軍 《八次危機-中國的真實經驗》 東方出版社這本書講了建國六十年來發生了4次對外引資和連帶發生的8次與國家工業化不同階段特徵的城市經濟危機後,向農村直接轉嫁危機代價,實現城市產業資本的軟著陸。很多三農問題的根源都在這裡,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我爺爺奶奶就是50年代初期出生的一代農民,看了這本書,彷彿經歷了一次他們艱辛奮鬥的一生。
2、溫鐵軍 孔祥智等 《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與社會效應研究-百社千戶調查》 中國農業出版社
我們的社會實踐就是以合作社為主題的,所以整個小隊都很認真的學習了這本書。可以負責任的說,這是一本很嚴謹的專著。從合作社的運行機制和內部管理、農業社會化服務等等很多方面來進行的研究,還有一個典型案例的分析。但是畢竟發表與2012年,而合作社這幾年的發展又實在太迅猛,所以很多很新鮮的東西沒有涵蓋。3、梁鴻 《中國在梁庄》 江蘇人民出版社
作者是從梁庄考出去的大學生,幾十年後回到自己的家鄉, 用不一樣的眼光來感受家鄉村莊的過去與現在、村莊所經歷的歡樂與痛苦、村莊所承受的悲傷。作者通過口述實錄、現場調查等方式講述了一個個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他們的情感和所面臨的問題傳達出了鄉村內在的生存狀態。讓人很有感觸!4、朱啟臻 趙晨鳴 龔春明等 《留住美麗鄉村:鄉村存在的價值》 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是聽完朱啟臻教授給我們做完培訓之後立馬去圖書館借的書,朱教授的觀點和清華大學農研院很多的觀點有很大差異,我個人覺得朱教授的觀點更接地氣一些。這本書明確指出鄉村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鄉村不會消失。鄉村的價值不僅表現在鄉村的生產功能和生態功能,也表現在鄉村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還有一些借了但是沒有仔細看的書:
朱啟臻主編 《農民參與土地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陳錫文主編 《中國縣鄉財政與農民增收問題研究》
其實上面提到的這些作者的書都可以借來試試看有一個期刊叫《世界農業》上面有很多不同國家的農業發展狀況和政策的比較文章
本刊是一本集綜合性、時效性、實用性為一體的刊物,及時追蹤國內外農業領域的熱點、焦點問題,全面分析各類農產品供求形勢及價格走勢,為涉農企業正確應對國內外市場變化提供準確情報。深刻報道國際上農業尖端科技成果,以便使高新技術及早轉化為產業優勢;廣泛介召國內外農業企業成功經驗,迅速傳遞農林牧副漁業供求信息,為外商出入中國市場和國內農業企業開拓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牽線搭橋。
了解農業還是和政經文脫不開關係,如果能靜得下心來,我的經歷是大脈絡+小歷史+微社區結合,個人觀點,供參考:
1、先弄點基礎的農業史農學史或者農業通史結合社會史尤其是政策制度結合起來一起看,吳存浩、曹幸穗、農業出版社及農史協會,涵蓋多數權威了,對農村有個基本的狀況了解,有基本脈絡了,了解農業史大概是怎麼回事。
2、再選取近現代的,社科領域有很多做過相關的,在社會層面知名度較大的應是費孝通先生了,在現代的話,分區找,比如對東南華南農村有興趣可以關注下周大鳴。
3、技術方面的,隨便看點農學農技之類的,起碼得知道一些比如什麼地方用牛耕地什麼地方可以機械化之類的,對農學專業知識架構有個基本了解,這個沒有專業背景,就不推了。
4、農業,農村,農民,很精準地指出了核心。就是人,地,地里產出的物及連帶的事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人與地之間,地與地里產出的物及連帶的事之間,人與地里產出的物及連帶的事之間的衝突與聯繫。大概了解一些其中是個怎樣的關係。
5、選一個具體的,有興趣的點切入,我是對農業生產及農產品運銷、農村環境(自然和人文)很好奇,相關的話可以再交流。齊民要術、呂氏春秋、管子、天工開物、夢溪筆談、農政全書、嶺表錄異……好多
個人認為書提現不了我國農業狀況。如果你想了解,還是應該親自看看體會一下,不要間接了解。
四千年的農民,這個沒人說么
《中國農業真相》, 觀點可能有一點爭論,而且那是2010年左右的狀況,現在還要更慘一點。想要了解農業,看期貨價格就好了。 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歷史最低。 再加上全世界最高價, 政府各種補貼,然後卡死進口,導致中國用糧企業成本也是全世界最高。 簡單來說,就是水利設施太差,基礎設施常年缺乏投入,地方政府不作為,而且農業科研實力太差,品種質量差很遠。比如白糖,我們還在用上個世紀的台灣種,由於缺乏更新,種子產量已經逐年下滑的很厲害了,加上中儲糧、中糧這些貪腐重災區卡在農民頭上,中國農業基本就是一部血淚史。而且農業金融上也和西方差的遠,甚至連泰國都不如。外國都是搞農業保險的,保障農業收入。中國不搞,還在搞計劃經濟,政府強行抬價,導致利益集團有大量尋租空間,在其中上下其手,謀取私利。反正吧,我們的農業感覺就和中東一樣。焦頭爛額,千瘡百孔,都不知道從哪裡吐槽起了,槽點滿滿。
推薦閱讀:
※糧食是剛需的剛需,為什麼現在(2015年秋天)會出現「糧食賣不動糧農欲哭無淚」?
※中國農民工的出路在哪裡?
※一個賣農產品的農民想做網站和微博賣農雞蛋,怎麼做?
※農民如何裝出能讓知識分子嘆服的逼?
※所謂的市民為什麼瞧不起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