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在明朝、香港在清末被殖民後,當地人衣著髮式的演變是怎樣的過程,是仍然跟隨內地的演變還是依照自身?

澳門明朝時就被葡萄牙實際控制了,雖然沒有正式割讓,但是澳門當地的中國居民的衣著髮式一直保留到什麼時候呢?其間明清交替當地人也剃髮梳辮了嗎?香港人在割讓後,多久才開始剪去辮子的?


我來說說香港部份。

與世界各地的社會相同,社會主流服飾的演化基本上都需要分階層討論。

(第一時期:1842-1911)

士族:

香港在割讓予英國前,其實並不是一遍荒蕪。除了打漁耕作,地方士紳亦曾辦學。雖然遠離帝都,但功名利祿,依然是士族們所享往的。

香港最早有歷史記載的教育機構是位於錦田的力瀛書院,比今日廣東省內有規模的同類書院更早成立。該書院由北宋進士鄧符協建於1075年,清代《新安縣誌》載:「桂角山(今錦田)在縣東南四十里,宋代鄧符協築力瀛書院,講學於其下,今基址尚存。」鄧氏除講學外,還廣交文士丶以及建書樓收藏中國古典書籍。當時文風較盛的地區還包括屏山丶新田等村落。

清初時,香港地區屬廣州府新安縣的管轄範圍。區內的屏山丶錦田丶上水丶龍躍頭等地的氏族非常重視子弟的教育,並鼓勵族人參加科舉,晉身仕途,為圍村增光。他們在區內大設書室丶學舍,而各氏族的宗祠丶書室和家塾,懸掛子弟的功名牌匾,足見當年子弟在科舉的成就。

書院丶書室多設於新界,而仍然保存下來或留有遺址的包括錦田水頭村的周王二公書院丶二帝書院丶屏山坑尾村的覲廷書室丶粉嶺善述書室丶大埔泰亨鄉善慶書室 等。而用作家塾的祠堂則包括新田的麟峰文公祠丶八鄉的梁氏宗祠和郭氏宗祠丶元朗廈村鄧氏宗祠丶上水的廖萬石堂丶應龍廖公家塾和應鳳廖公家塾等。[1]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9%A6%99%E6%B8%AF%E6%95%99%E8%82%B2%E5%8F%B2

而與清朝的文人商仕一樣,由於平時不需要太多的體力勞動,他們一般穿長袍丶馬褂等服裝。(以下彩色手繪插頭均引用自陳美怡的《時裳摩登-圖說香港服飾演變》一書。時裳摩登 (豆瓣))

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珍藏的這系列香港彩色明信片中,可見到了清末期間,在香港私墊學堂上課的學生衣飾沒有明顯轉變。

商人:

變化最明顯的是商人階層。香港被割讓後,中國的商人買辦為了與英國人及外國人做生意,開始穿著洋服。隨著晚清走向覆亡以及洋服普及,穿著洋裝的習慣亦擴展到社會其它階層。

農民、工人:

早至宋朝,已有歷史文獻記載漢人南遷香港的歷史。明代之前,香港的本地人主要指由廣東省、江西省及福建省一帶移居的人。由於他們遷入的時間較早,故被稱作「本地人」。

清代時期,來自惠州、嘉應州的人相繼遷入。由於他們「客居他鄉而以為家」,故又被稱為客家人。客家人一般以務農為生,他們樸實的形象曾被香港的電視節目描繪成「香港精神」的代表。

蛋家人是南中國的海上民系,可能是華南越族後人,亦有人說他們是皇族後人。他們多以打魚養蠔為生。

福佬人,祖先由福建、廣東、潮州一帶移居香港。

由此可見,1842年香港開埠到1911年滿清覆亡期間,除了商人之外,英治下香港漢人的服飾與大陸差異不大。至於"香港人在割讓後,多久才開始剪去辮子的?",估記應該出現在1910年:

(註:這裡的香港人泛指一般百姓,搞革命的好像在1890年前後就開始剪辮了)

剪去辮子不易華服

china-culture.net

1910年11月4日,成立「剪辮子不易服會」。

 
 清朝末年,香港已有部分華人剪去辮子,身著洋服,其中大多是回港的外國留學生。當時香港市民都想剪去拖在背後的長辮,但剪去長辮而不著西裝,似乎不倫不
類,若穿西裝,又非經濟能力所許可,而且不習慣。為了表示剪辮不必穿洋服,香港西醫學院畢業的著名西醫關心焉發起成立「剪辮子不易服會」,向港府註冊為合
法社團。參加該會的有香港名流關元昌丶王元琛丶區鳳墀丶胡禮垣丶吳秋湖丶溫清溪等,還有一批青少年會員。該會於1910年11月4日在華商會所禮堂舉行
「剪辮子不易服大會」,特別禮聘120人的愛爾人樂隊,與會者紳商名流達600餘人。會後遊行,經過香港各主要街道,目的是顯示剪去辮子,不必穿洋服,讓
市民知道這一運動是合法的,一路上受到市民熱烈歡迎。從這一天起,香港市民就有很多人將腦後的長辮剪去,但仍然穿著中式服裝。

(第二時期:1911-1949)

這段時期,香港人的服飾主要受民國影響。據陳美怡的《時裳摩登-圖說香港服飾演變》一書:

當然,1911-1949年所發生的事後多,香港人的服飾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演變,特別是知識份子、名門望族等。然而篇幅所限,同時亦希望尊重版權,故就此打住。大家如有興趣,不妨在網上訂購,據說此書在內地亦能輕易買到。

(1949-)

1949年起,基於政治原因,香港與中國大陸分開發展,從此,兩地的衣飾樣貌差異漸大,審美與主流服飾亦大為不同。

其它參考資料:

「網上工業博物館」,網址為:

http://203.198.181.113/hkbpe/hkpe_museum_html_chi/museum_industry_garment_01.htm

網站內有相關照片/圖片供參考。

開埠初期

香港開埠之初,雖然華洋雜處,但東西文化仍未交流,衣食住行風俗各異,而其時香港華人的生活,基本乃源襲自粵人。

那時之港人大都是工人丶農民和漁民,他們的衣飾粗糙,大都穿闊身大袖的衫褲,上衫的襟頭開在一邊,俗稱「大衿衫」。由於那時的香港為一漁港,聚居的多為水上人及新界居民,故女性日常穿的衫褲叫「客家裝」;男性則多穿沒有衣領的上衫,而衣料多是較為粗糙的黑色棉布,較高級的則用「黑膠綢」。那時,一般人之衣飾只求方便及實用,並無時式可言。至於上層社會之男仕愛穿長衫馬褂,而婦女則視寬闊的旗袍為美服。

一丶二十年代

民初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在政治上較前進的婦女多穿著簡單樸素的衫褲,衫長逾膝,領高及頷。稍後又流行起襖裙(上衣下裙),時稱「自由裝」。至於男性,變化則沒有這麽大,除剪了辮子外,服裝還是跟傳統一樣。然而,那些買辦及知識份子等,在某些場合已開始穿上西裝來了。

至民初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新文化,新思想掀起,許多外國留學生回到中國後,起了先鋒的作用,將中西文化融匯在一起,服裝亦漸漸西化。另外,西方的縫紉方式亦開始流行,特別是旗袍的演變,便是吸收了西洋服裝之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在二十年代,改良的旗袍出現了。到三十年代,上海丶北平等大城市,已是旗袍的天下了。

三十年代

隨著內戰爆發,處身亂世之港人,普遍存在節儉的心態。一般家庭均自備衣車,而主婦大多懂得縫製衣服,一家大小之內衣褲,以至外衣,都縫製得頭頭是道。當時,只有生活較為富裕的家庭,才會光顧裁縫店。故此,香港之成衣製造業在當時可說是絕無僅有的。

四丶五十年代

自中日戰爭初期至一九五○年,眾多從前生活在上海丶南京等大城市的富商巨賈及政要名流,均南移至香港生活。同時,大批的服裝技師,尤其是江浙兩省的名師,也南下香港謀生。從四十年代初期至五十年代後期,旗袍已成為香港女性的大眾服裝,然而,較低層的婦女還是以穿著衫褲為主。整體來說,穿唐裝的還是比穿西式女服的為多。至於男裝方面,戰後,男性唐裝已潰不成軍。唐裝漸被恤衫西褲取代,成為男性日常便服之選;至於宴會場合,西裝亦取代了長衫馬褂。


樓上的那位已經回答的很全面了,我是來推薦的,香港歷史博物館、澳門歷史博物館都有。門票都很便宜,只是象徵性收費,推薦去看看,民風、服裝類有很多篇幅的介紹。


推薦閱讀:

為什麼香港很少見到別克車?
國內為什麼沒有香港與美國式的巡警?
新加坡裝甲車的歸還,到底誰說了算?
如何評價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關於食堂告示使用簡體字的公開聲明?
去香港旅行,應該事先準備哪些 iOS (iPhone) 應用?

TAG:香港 | 歷史 | 澳門 | 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