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是因為長期高壓而被馴服的公民么?

這個說法來源於北京青年報的公眾號「團結湖參考」:網址如下團結湖參考,文中說:新加坡所謂的花園城市,其實正像一片整齊的人工農作物。乾淨的街道、整潔的城市、人工的花園、大片的綠地,以及整齊的著裝和頭髮,這些不是沒有代價的,其代價就是這裡的公民必須接受嚴厲和苛刻的法律,而且是傾向於懲罰的刑律,而不是約束政府的憲法。其實代價遠不止於此,高壓的政治,導致的必然是公民社會的萎縮,以及公民參政議政能力的退化,而這顯然是和現代民主政治背道而馳的。托克維爾筆下的舊制度時代的法國,俾斯麥統治之後的德國,無一不是前車之鑒。……人們在這裡野餐、唱歌跳舞,被長期高壓「馴服」的公民,依然無法有效利用自由。


3月21日0:22更新

感謝大家的資磁。

評論區也有朋友說這樣的反駁方式不是最恰當的。 是的,我只是在打臉而已,如果要更了解新加坡,請閱讀其樓 @Qiu Mohyee , @楊小兔 的回答。她們的回答乾貨比較多。

我打臉打得很開心,大家看打臉也看的很開心。但是打臉不是我的重點。我想說的是,不經過查證漫無邊際意淫,沒有例證直接蓋棺定論這都是耍流氓。而面對流氓,就要啪啪啪地打臉。

當下大陸媒體,尤其是網媒最大的問題就是浮躁。很多事情不經查證想當然就寫下來了。寫文章的目的不再是傳播資訊,而是博得眼球。這是很不好的。就好比前幾天李光耀先生被去世,僅憑藉一張截圖,沒有聯繫新加坡媒體就直接播報李已經去世,是及其不負責任的。

如果說問題里的文章大肆抨擊新加坡缺乏民主是因為吃不到葡萄,我想說的是相比起民主,大陸更缺責任心。

以上。

-----------------------------------

前來逐句打臉。

新加坡所謂的花園城市,其實正像一片整齊的人工農作物

你看這是本島野生的保護區:

乾淨的街道、整潔的城市、人工的花園、大片的綠地,以及整齊的著裝和頭髮

烏節路街景,你哪隻眼睛看到整齊的著裝和頭髮?

其代價就是這裡的公民必須接受嚴厲和苛刻的法律,而且是傾向於懲罰的刑律,而不是約束政府的憲法

你爹新華網說的:

「新加坡憲法、行政法律、刑事法律方面都有詳細規定,特別是制定了專門懲治腐敗犯罪的《防止貪污法》,對各級公職人員形成一套嚴格管理、「步步設防」的約束機制。」

來自 新加坡廉政建設特點及啟示

其實代價遠不止於此,高壓的政治,導致的必然是公民社會的萎縮,以及公民參政議政能力的退化

新加坡2011年大選時反對黨的支持者在集會,你又怎麼看出公民社會的萎縮?

這裡的集會,在短暫的喧囂過後,變成了同性戀、跨性別團體的秀場。

在芳林公園每年六月都會有粉紅點聚會聲援LGBT團體。你確定這是一場秀?

最後送作者一句話。


長期高壓么?我覺得是因為生活太愜意而被馴服的。

----------------------------------------

針對第一句談談,感性反駁是無意義的,來點乾貨。

新加坡所謂的花園城市,其實正像一片整齊的人工農作物。乾淨的街道、整潔的城市、人工的花園、大片的綠地,以及整齊的著裝和頭髮.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國家建國才50年,比我天朝都短。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加勒比海盜中的那句」welcome to Singapore"的歷史含義,不知道這裡曾經是不法之地,海盜的家園。

說這裡服裝和頭髮品味差,這個是真的,說衣服基本國內taobao爆款水平,說皮包誰家沒有個Prada LV,說做頭髮這邊急需國內總監們的普及。但說花園城市不好,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了。

花園嘛,當然是人工的。誰家植物能自動長出花園,得申請專利。下圖是新加坡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2014年公布的Master Plan

新加坡城市規劃分為主要三個層次

Concept plan, master plan, Implementation.

Concept plan設定了新加坡之後40~50年的土地和交通發展大方向,每10年review一次。

The Concept Plan is the strategic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plan that guides Singapore』s development over the next 40-50 years

Master plan設定了10到15年內土地使用的落實計劃,每5年review一次。

The Master Plan translates the broad and long-term strategies of the Concept Plan into detailed plans for implementation over 10-15 years.

落實到Implementation,URA管理了具體城建的批准和落實。

你要說這座花園城市的建設是人工早就的,還真是這樣。這座城市從Master Plan 1958年發布以來,一直有人在背後默默管控這座城市的發展,計劃都做到50年以後去了。但這叫城市規劃,還是城市人工化,不言自明。

熱帶這地方,種啥長啥,一空杯子倒上半杯水,過半月能長出蘑菇來。我公司旁邊有一片空地,實際就是沒賣出去的廠房用地,鐵絲網圍著,雨季個把月不搭理,草能長出半人多高。瞧下圖那個樣子,夠大自然不?

這一片沒人管沒人顧沒人進去的土地,政府會定期安排人剪草,理由嘛可能只是想剪,也可能是怕草窩裡長蚊子傳染登格熱,政府管了不解釋。

反正我覺得有人剪草這叫花園,沒人收拾,連個菜園子都不是。我住新加坡,我又不用做園丁,何樂不為?

------------------------------

匿名用戶:很討厭新加坡人的性格——無時無刻地,下意識地在口頭上取得優越感。

確實,坡人對待外國人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拽的不行。為啥這麼拽,因為政府寵著唄。新加坡外國人口比例接近40%,政策上各種對坡人傾斜,買房子坡人契稅3%,永久居民8%,外國人15%,坡人還可以領各種補助,兩口子多的可以到5萬新幣,外國人沒有。政府組屋比市場價便宜一半,新房只有公民可以買,永居各種條件限制只能買二手,外國人不讓買。參加培訓,政府報銷公民的90%,永久居民的70%,外國人沒份。新工作必須先貼出來給公民申請,二十多天了公民挑剩下了才可以外國人申請。企業給公民漲工資,政府還給補助,其實就是政府出錢給公民漲工資。給國民大人一樣的好處,公民當然拽的好像大人,哪裡像我天朝,各種跪舔洋大人。

-----------------------------

繼續填坑,說法律

其代價就是這裡的公民必須接受嚴厲和苛刻的法律,而且是傾向於懲罰的刑律,而不是約束政府的憲法。

都聽說過鞭刑吧?新加坡法律就數這個著名。不清楚鞭刑是什麼的,不贅述了,看這個:新加坡鞭刑制度之探討--陳昭文。

好,那了解了鞭刑,我們來看看嚴厲和苛刻。嚴厲,無非量刑重,苛刻無非罪名多。說量刑就得說到新加坡的好鄰居馬來西亞,當年團結沒搞好,新加坡被踢出馬來亞聯邦,導致現在好多人都不知道馬來西亞也有鞭刑。司法鞭刑,新馬兩國定罪和量刑標準基本一致,而且馬來西亞是有伊斯蘭教法的,所以觸犯回教法的女人一樣可能被鞭刑。定罪範圍,馬來西亞就已經超越新加坡了。但這樣條件的法律沒有在馬來西亞帶來更安全的社會。

真正帶給新加坡安全和穩定的是有法必依的法制精神。這方面故事就很多了,最著名的就要數麥可·彼特·費爾受鞭刑案

海峽時報曾在1993年接受新加坡民眾投訴,說有身分不明的人在他們社區對85%的汽車進行戳破輪胎和塗鴉,還用斧頭敲毀車窗。海峽時報又於當年秋天再度接到民眾投訴,說他的果園和六輛卡車被潑滿紅色油漆,估計至少要花六個月才能修復原狀。

在多方投訴下,警方最後抓到一名16歲的香港籍嫌疑犯「何枝肇」,但最後查證何枝肇並沒有做出任何與民眾報案的事件有關聯之事,只有偷拆他爸爸的車牌。經過多日傳喚證人與嫌疑人,警方認為犯罪者極有可能是新加坡美國學校的外籍學生。在警方問訊之後,就讀新加坡美國學校的麥可·費爾坦承犯下50多起偷竊與破壞。

但後來麥可·費爾得知,此罪行會被新加坡法庭判處鞭刑,因此開庭時他一度否認破壞偷竊,但最後在證據確鑿之下,一審被判監禁4個月、罰3500新加坡元和鞭刑六下 。但二審因為麥可·費爾因為之前曾不承認罪行,因此改判監禁8個月、罰3500新加坡元和鞭刑十二下。

費爾的律師提出上訴,指出費爾的罪刑只是輕微塗鴉和竊盜,是可以恢復原狀的。雖然上訴失敗,但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向新加坡請求能減輕費爾的罪刑,時任新加坡總統王鼎昌以尊重的姿態同意請求,將鞭刑部分由12下改成4下,其餘不變。

費爾於1994年5月5日如期在新加坡皇后羈留中心執行四下鞭刑。

----------------------------------------------------待續---------------


謝邀。

我也真是夠了,在國內就吵嚷著不安全,犯罪率高,這個bk那個bl的。新加坡這些都沒有,然後又要吐槽鞭刑。是因為你要犯錯誤,但是這個代價又太大,所以留個後手吐槽一下?

正經說一下,法律嚴苛,無非是為了降低犯罪率,有一個安全法治的國家罷了。真的會有人以為新加坡政府和監獄局,以打鞭子為樂?不列數據了,新加坡的犯罪率低和政府廉潔程度世界前列,自己動動手就能查到。官員挪用單位的ipad都會被下大牢,賄賂交警20塊就可以被吊銷駕照或者坐牢。一個人眼裡有一個人的世界,你覺得這些法律不好,嗯,我好象明白了什麼。

活在一個法律嚴苛的社會就會是被馴服的生命?為啥我在這看到的是個遵紀守法的社會呢?雖然很多時候確實能感受到新加坡人有些時候會畏縮,對於責任劃分非常看重。即便這個算不上優點,但是也不是什麼可以黑的地方吧?高壓下的社會缺點肯定有的是,這個社會缺少很大的人情味和自由度。中國有很大的人情味和自由度,嗯,我不說了,會被人罵的。

民主什麼的,我不懂,智商低討論不來。這個報紙前面寫的,我好象不太能接受。不想吹新加坡,但沒事就別抹黑了。學了人家的公積金和廉租房,官媒還不消停,差不多得了,藥店碧蓮吧。

PS:新加坡可以黑的地方挺多的,真的,題目描述後半段隨便黑我都懶的說,非得把前半段作為誘因,真的確定么就這麼寫..當然我說的不是題主,是文章作者。

不勞別人舉報,自己會刪的。就醬


身在新加坡,對這個問題有一點粗淺的了解。

先說說對法律的直觀感受吧。新加坡的違法成本確實非常高。先來看看地鐵吧。

除了不能吸煙吃東西以外,也禁止喝水,禁止帶榴槤。

相比之下,國內吐痰罰款50的規定,真是軟得跟麵條一樣╮(╯_╰)╭

我本人是個嚴酷法律的支持者。我認為杜絕違法行為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提高違法成本。所以我並不覺得這樣有何不妥,更別說「高壓」。相反,如果國內的法律也能貫徹到如此地步,很多社會矛盾都不至於激烈到今天的地步。我媽媽在基層政府機關工作,遇到過以各種奇葩理由來上訪鬧事的民眾。她們不能置之不理,還必須得好聲好氣哄著。每到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感嘆法律有些本末倒置,保護了該懲罰的人,卻傷害了遵守它的人。

沒來過新加坡的人,也許會覺得制定這些法律的政府是「高壓」政府。但其實比起大多數國家,新加坡政府都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保姆「。

最想稱讚的是他有名的組屋制度。

上面這張圖顯示的是比較常規和普通的組屋,還有很新很漂亮的,比如下面這張

居住環境也不錯,每一個社區都基本配置了超市,食閣,籃球場,小孩子玩的鞦韆,滑梯等等。幾個大的社區附近一定會有游泳池,小型綠地或公園。

有一個小細節非常重要。公交車站到住宅樓或者主要建築物這段距離,一般都有頂棚連接。

因為新加坡地處赤道,終年炎熱多雨,所以這樣的頂棚,就能保證居民在下公交車到回家這一段不用經受日晒雨淋。可以說想得非常之周到和貼心。

這樣的組屋售價也不算貴,雖然現在漲了很多,但偏遠一點的位置,三室一廳在500K SGD 左右。按新加坡的收入來說,完全能承受。如果想買貴一點的公寓,市場價基本就是900K SGD。所以至少百分之七十五的新加坡人,都住在組屋裡。

我聽聞國內的保障房制度,其實就是借鑒了新加坡的經驗。希望能夠堅決執行到底,相信這將解決很多社會問題。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說,題主引用的這篇文章,偏見太深。尤其是對」民主「的崇拜,簡直到了有點走火入魔的地步。李光耀先生在《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里有一段話能很好地反駁這種觀點:

「當美國媒體表揚韓國、菲律賓或泰國成為民主國家、踐行了新聞自由時,美國人的文化優越感再一次得到了明顯的體現,這是一種帶有傲慢情緒的表揚,就像優勢文化拍著劣勢文化的頭表揚它一般。正是這種文化優越感導致美國媒體揪著新加坡不放,指責我們是威權主義、專制主義,說新加坡社會是一個管理過嚴、約束過多、令人窒息、缺乏生機的社會。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遵循美國的社會管理理念。」

其實不應該忘記,任何政治制度成功與否,都應該以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為衡量標準。歐美的民主制度固然好,但它是建立在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基礎之上。尤其現在經濟低迷,歐美也爆出了種種制度的弊端,比如沉重的福利負擔,比如為了保證票箱而不顧一切地遷就民意,比如效率低下,比如種族歧視等等等等。所以,我們不應該因為歐美的成功而盲目迷信他們的政治制度。像新加坡政府這樣恩威並施的政府,說不定就是更適合新加坡人民的模式。We shall never judge.

不過,我也不建議大家移民新加坡。畢竟國家太小,在國家博弈中只能膽戰心驚地選邊站。現在雖好,但未來掌握在他人手中。如果克拉運河開通,或者一帶一路成型。新加坡作為貨運樞紐的地理優勢會不會就此失去,經濟會不會衰落,國家將何去何從,誰也不知道。


首先,來把基本概念搞清楚:新加坡之所以被叫做花園城市是因為李光耀在1967年發起的植樹、保護綠地、保持環境清潔的花園城市運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再對比編輯對「花園城市」概念的各種引經據典:

引經據典1.「"花園城市"這一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正是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

那麼這個羅伯特歐文的「花園城市」(也譯作「田園城市」)指的是什麼呢?轉自維基百科「it was not until 1817 that the first model communities were proposed by social reformer Robert Owen to address overcrowded towns. ...... Owen proposed small, self-contained communities of about twelve hundred people reliant on agriculture but with some other industry. 」大意是以小型的自給自足的農業小城來解決城市擁擠問題。

引經據典2.「後來這一概念,被英國著名建築學家埃比尼澤?霍華德重新闡釋,但依然帶著濃厚的田園牧歌般的烏托邦色彩。」

然後到了1989年,引用維基百科:「田園城市理論(英語:Garden Cities),也稱為花園城市田園都市,是埃比尼澤·霍華德提出的一種將人類社區包圍于田地或花園的區域之中,平衡住宅、工業和農業區域的比例的一種城市規劃理念。」這個叫做霍華德的人主要成就是在城市規劃方面(注意是城市規劃而不是政治或國家規劃),而且,對維基百科對霍華德選擇的評價是「他提出的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田園城市,開創了現代意義上的城市規劃,即現今的新市鎮。」

引經據典3.「美國作家簡?雅各布斯對這一概念曾經做過這樣的嘲諷:「所謂的花園城市,大概就是你應該很溫順,不想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在意與那些沒有想法的人共度一生。」它是烏托邦的規劃,權力掌握在規劃者身上,實際上也是一種家長式的政治和經濟社會。」

在這一個點上,編輯成功地把該作家的評價嫁接到了新加坡這個被叫做「花園城市」的國家上。先不說該作家對於霍華德的花園城市的評價是否中肯,編輯是否有斷章取義之嫌,就說從本質上新加坡的「花園城市」和霍華德的「花園城市」除了名字一樣基本上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這個評價根本和新加坡沒有半毛錢關係,是編輯讓讀者覺得他的觀點是有歷史名人支持的,然後再開始闡述其他各種經不起推敲的觀點,不過因為有歷史名人支持,所以一切都那麼理直氣壯,還騙了題主發問題,換了很多點擊率,不得不說他的手段高啊實在是高。

解釋清楚了該編輯偷換概念的手段,再結合其他的答主@Qiu Mohyee@Tiotao@楊小兔的回答,相信題主能看得清楚。

再補充一點,把有修養懂禮貌注重儀錶等同於沒個性,把不破壞環境和公物、不出口或出手傷人等同於沒自由,這樣高水平的偷換概念我也是醉了。祝該編輯遇到的人個個有個性,有自由。

╮(╯▽╰)╭


不是。

其他的也就算了,但你說

「整齊的著裝和頭髮」,

這真的是想當然。你來過就會知道,穿什麼的都有,什麼頭型都有。

至於反對黨,的確是弱,比起台灣美國,實力差得多,但怎麼說呢,至少算是有吧。

至於鞭刑,是打壞人的。


補充回答:台灣女童被砍事件發生,讓人心痛。新加坡基本上發生此事的幾率很低。因為家裡如果有精神失常的家人,父母親人有責任報告政府以獲得政府補助的社工服務和專業醫療。這樣精神失常而可能威脅他人生命的人就會在一定範圍內時刻有人監控。

如果家人未報告政府,殺人罪在新加坡不管罪犯是否精神失常,都會受罰。而沒有實行義務通知政府的家人也會被牽連受罰。

新加坡不是零犯罪,但是犯罪成本很高很高。故意非得犯罪的基本上可以說是精神不太正常。

==============

描述一個今天早上我們一家的活動。

坡縣有個兒童植物園,只要帶上一個12歲以下小孩,全家基本所有大人都能免費進去玩。

我們和我爸帶著不滿兩歲半的女兒進去玩。

其中有個玩水的場地。小噴泉,孩子在裡面穿梭玩耍。大人在旁邊納涼聊天。我女兒屬於比較慢熱的,站在邊上愣著,一個完全不認識的約3、4歲小姑娘跑來摸我女兒的臉,我問女兒要不要和姐姐去玩,姐姐牽著女兒的手不由分說就拽去玩水了。我們在邊上看著沒有走過去,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同齡人交流。

是啊我們有嚴刑峻罰。但是沒有人販子。孩子們自由的玩耍。我很享受。



差不多是這樣的,掌權者給百姓創造還不錯的生活條件,縮小貧富差距,老百姓活得就很開心了。既然過得還不錯,那就不要亂說亂動,不要胡思亂想,不然掌權者對你們也是不客氣的,絕大數人還是能接受的,現實就是這樣。曹縣要是不缺糧不少衣,就是人間天堂。

其實國內要是放開許可權,會出現很多的「李家坡」、華西村、大邱庄……村裡的強人帶領全村人發家致富,只要給他們平台,幾十個「李家坡」沒問題。


新加坡人是因為長期高壓而被馴服的公民么?

不是

是被馴成精神變態的香蕉人,東南亞最反華的國家沒有之一,李光耀經過三十多年的去中國化已經完成,以前是新加坡的老年人排華,現在是新加坡社會從上到下,從老人到小孩都排華,新聞和輿論拿中國開刀進一步膨脹他們的排華氣焰,(一個在新加坡工作7年的感受)。從南海仲裁案,李顯龍要求中國承認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之後,新加坡人徹底給中國人貼上了流氓不守法的標籤,他們是雙語政策是為了賺中國人的錢才實行的,從15年之後新加坡網路上公然歧視和辱罵中國人的視頻層出不窮,(新加坡公然種族歧視是要坐牢加打鞭子的)而那些新加坡人都沒有收到法律的制裁,就可以看出他們徹底撕下了黃皮,公然反華 http://v.ku6.com/show/2Dxikjbrz6SDrZOwogfjVA...html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wNDMwMg==amp;mid=2649834160amp;idx=1amp;sn=eaec3a419d5a4f432445bfa8c019ac46amp;scene=21#wechat_redirect


個人覺得新加坡切不可與法德對比,法德是有著完整農業社會階段,有著清晰完整的歷史沿革,民族較為單一。

新加坡獲得政治穩定和政治獨立的方式,與歐洲強國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就光考慮各方面的體量,也不好對比,畢竟彈丸之地的名號不是虛的。

要比的話倒可以跟韓國乃至跟香港比——領土面積小,有列強侵略和殖民史,二戰後通過威權政體快速發展經濟。

題首的文章我看了,情況基本屬實,但是那種什麼單一物種的花園的比喻,我認為不恰當,有在特定語境下黑新加坡的嫌疑。

不否認新加坡相較韓國和日本其民主程度真是很低,EIU民主程度排名中新加坡和香港同列80多名。但是就連EIU本身都沒有否認其民主發展的潛力,並稱之為「過渡政體」,這種動態看待民主進程的方式更符合我的口味。

但是新加坡本身的一些條件,如體量小,被馬來西亞包裹,本身多民族,處馬六甲要害之地等,需要國家本身有很高的整合度來面對外部的挑戰,其民主之路必然非常坎坷。


對於這樣的報道只想說:沒有了解沒有在坡國生活過的就不要亂亂寫亂亂髮表誤導公眾


提供一個反例:

新加坡少年余澎杉 (Amos Yee)

2015年因製作批評李光耀的視頻被坡國司法系統判監禁四周。

這是致他獲罪的視頻:

余澎杉 (Amos Yee) - 李光耀終於死了!(含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LMwffh5zo


長期高壓而被馴服的公民?

這得看你怎麼定義[高壓]和[馴服]兩個詞:

如果你覺得[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執法必嚴]是高壓,

如果你覺得[遵紀守法]是被馴服

那麼新加坡人還真就是因長期高壓而被馴服的公民,


高壓 好像並不導致馴服

不管是找馬列還是翻史書都沒有理論呀?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不是么?

另 新加坡人的參政議政能力並不弱,好歹那個公民也是在國會有代表的


謝邀!

從我看到的來說,比較複合這個說法。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