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相對衰落 主觀原因大還是客觀原因大?


我個人傾向於主觀原因較多(大概是本人興趣在社會文化史的原因)

主觀原因裡面,我提三點:(水平有限,大部分是搬磚,不要打我)

1.社會結構因素。英國的貴族階層一直是研究英國史無法避開的一群人。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特有「中產階級」的全盛時代。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從事工商業活動,獲取大量利潤,逐漸排擠了舊貴族在英國社會中的主流地位。然而這些中產階級在獲利後對下層勞動階級的生活幾乎毫不關心(畢竟剛富起來...too young),使得舊貴族有機會「乘虛而入」,大肆鼓吹濟貧法,以社會主人自居,在議會中獲得大量選票支持。中產階級們為了維護自身在議會中的地位也不得不向舊貴族們慢慢靠攏。原來富有進取精神的工商業者在向土地貴族的精神世界靠攏時,逐漸接受了一個與競爭性的工業精神毫不相干的新概念——紳士。正如羅素所說,「紳士是貴族為了使中產階級遵守秩序而發明的一個概念。」(大英帝國原本可是16-18世紀最大的強盜啊,19世紀突然被當頭棒喝「是要當個優雅的紳士還是繼續做強盜」?相比之下普魯士和美帝可沒有這負擔= =)

在工業革命中出現的公司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組織形式。公司使原材料、勞動和資本有效地結合到了一起,生產出商品和提供給社會服務。正是公司在監督著整個生產的增值過程——從購買原材料、組織市場到最終分配產品,也是公司最終將新的思想和技術運用的到實踐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資本主義的活力完全依賴於它的公司的活力。但資本主義並不能自發地產生出完善的公司,公司的合法結構和它的目標依賴於商業文化和商業的組織結構,而這些東西又依賴於更廣泛的一個社會的政治經濟精英的文化價值觀念。當英國的企業家開始效仿貴族的生活方式時,公司的活力也就喪失了(遠低於同時代的日德法意美)。

2.文化因素。英國著名記者傑里米·帕克斯曼說:「英國人堅持認為他們不屬於近在咫尺的城市,而屬於相對遠離自己的鄉村,真正的英國人是個鄉下人(不然為什麼倫敦奧運開幕式第一章就是田園牧歌= =。。JK羅琳寫哈利波特賺錢了第一時間就是回鄉下買個幾百萬英鎊的別墅)。英國的貴族,對於鄉村生活的熱愛,對整個民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一個真正的英國紳士,一定是熱愛鄉村野趣的。」這是英國文化里根植的鄉村情結。當中產階級把紳士作為自己的形象來效仿時,他自己賴以成功的工業精神就逐漸喪失了(積極熱情vs高冷矜持:-D)。典型的英國式的理想是對一種田園牧歌生活方式的嚮往,而工業化卻是與「黑暗的魔鬼般的工廠」聯繫在一起的(想想托馬斯·莫爾爵士的《烏托邦》,人類的理想是由萬惡的工廠回歸美妙田園呢哦呵呵)。十九世紀末開始,英國的工業家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改變了態度。很多工業家把工商業活動只看做一種業餘的事,常常有一些十分成功的企業家完全離開了工商業界,另外一些企業家儘管還在從事工商業活動,卻只把它看做一種社會責任,而不是看成一種經濟上的機遇。

美國學者馬丁·威納在其著作《英國文化與工業精神的衰落》中認為,在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以後,英國「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心理和智識的反工業化」。可以說,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發展」(同時還有大污染)在英國國內引起了思想上的「大反思」(這種反思在工業國家中是普遍的,但在那個年代發展最快的英國首當其衝面對知識分子的口水:-D)。以下是一些那個年代裡著名文化人物的精神取向。

 「我對1851年博覽會總是有著一種本能的反感,一種令人眩暈的、不可名狀的感情。」

  ——查爾斯·狄更斯 (不解釋)

「資產階級思慮明天,而且為了將來而犧牲現在,他們譴責不道德的行為,因為這種行為很費錢或者可能造成醜聞,他們像簽訂商業中的合同一樣締結婚約,他們的理想是受人尊重和物質生產的效益,為了追求這些東西,他們用這個星球上的泥土在自己身上過上一層堅硬的外殼。」

  ——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小說家)

「觀察糧食的生長和果樹的開花結果;氣喘吁吁地扶犁和揮動鐵鍬;閱讀、思考、感受、希望、祈禱......實際的繁榮或災難仰賴於我們對這少數幾種東西的了解和講授,但絕不是依賴鐵或玻璃,電或蒸汽。」

  ——約翰·羅斯金 (藝術評論家,維多利亞時代藝術趣味風向標)

 「古老的英格蘭或如它所留存下來的樣子......我承認我渴望了解過去的城市特點.....渴望了解洗滌日、家制果醬、薰衣草袋,吟誦葛雷的《墓畔哀歌》,聆聽晨禱和晚禱。但你實際領略到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粗俗慌亂而令人焦慮的、沒完沒了的郵差敲門聲、斷斷續續送來的大量電報。」

  ——阿爾弗雷德·奧斯丁(Alfred Austin),《古代安寧常在的地方》(Haunts of Ancient Peace)

"忘卻六郡天空上瀰漫著的黑煙,

  忘卻蒸汽機的喧囂和活塞的撞擊聲,

  忘卻那醜陋城市的延伸,

  我寧願懷念原野上的馱馬,

  在夢幻中去追憶那小小的倫敦,

  那白色而清潔的倫敦。「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地上的天堂》(The Earthy Paradise)

可以說,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前一次革命的企業創新和活力被威納所稱的「一次價值反革命」驅散了。這次反革命由公學和大學領導、宣傳。其價值與實踐均反射著「一種反工業偏見」。貴族的榮譽和公共領導觀念熏陶著工業家的後代,他們丟棄了父母的工業精神。

3.教育因素。.正如英國歷史學家G.M.揚所言:「維多利亞社會的力量和弱點在哪裡都沒有在教育領域明顯。」這一點特別體現在大英帝國薄弱的職業技術教育上英國工業革命中的技術革新靠的是少數科學家和高級工匠,普通勞動者的勞動更多的是簡單的重複勞動,而不需要複雜的技術。同時,英國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中所形成的崇尚古典教育的人文主義傳統,對科學和技術教育存有明顯的偏見(這樣的偏見哪裡都有,在大英帝國這種高逼格國家特別明顯罷了,聽過劍橋牛津,沒聽過曼徹斯特礦業學院吧:-D)。

技術進步是工業化的重要條件,而職業技術教育則是推進工業化的重中之重。但英國職業技術教育與工業革命的關係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密切。恰恰相反,長期以來職業技術教育在英國備受冷落。古老的大學和公學是進入上流社會的階梯,一向鄙視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職業技術教育;政府也恪守自由放任的信條,對職業技術教育不聞不問;工商界對職業技術教育也持漠然態度。1800年以來興起的技工講習所運動也由於偏離方向而迅即消失。因此,英國直到19世紀晚期尚未建立切實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機構。

這麼說可能不夠直觀,我們從歷史橫向對比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以職業技術教育納入學製作為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形成標誌,美國始於19世紀30年代的公立學校運動;德國始於1859年的《實科學校課程編製》;法國始於1802年的《關於公共教育的基本法》;俄國在1864年頒布了《中學及中學預備學校章程》;英國則是《中等學校條例》(1904年)和《技術學校條例》(1905年),晚了主要發達國家40年以上╮(╯▽╰)╭(即便劍橋牛人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比別人高一檔但缺少中等技術工人將之迅速投入生產應用化也是不行噠~)


【終於把坑填完了= =】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驕傲,屬於大英帝國的驕傲

英國在整個第一、二次工業革命階段都沒有落後過,包括相對落後。德美的崛起只不過是為她增加了兩個新的對手,她的榮光將會一直延續到二戰後工黨上台。

God Save the Queen!

【當然我在後面分析德美崛起的部分是沒有歧義的,不過不要覺得他們真的戰勝或者超過英國就行了=。=】

當英國人還沉浸在1815年結束拿破崙戰爭的勝利,同時在沒派英軍海陸主力的情況下在第二次美英戰爭放火燒了把美國佬房子(白宮)的喜悅中,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倒下了一個拿破崙,而趁機發了戰爭財的兩個國家日後會把大英帝國活生生從超神帶到超鬼。

中國教材之所以會認為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相對衰落的原因,就是因為德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後期其工業總量超過了英國,這樣邏輯判斷方法簡單粗暴的程度簡直跟編書人的學術水平不相符啊= =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當中國的工業生產逐漸趕上歪果仁的時候,西方世界就是在逐步衰落了呢!

主觀原因(即從大英帝國自身的角度)

總結:英國在這個時間段,除了絕對工業生產總值落後於德美以外,不管是在政治、經濟等方面仍然處於上升的階段。

從國土面積上來看,英國的殖民地從18世紀以來一直在擴大,儘管三十年戰爭之後,美國從北美殖民地中獨立出去,但是英國並沒有放鬆對加拿大地區的擴張。隨著進入19世紀,英國一方面著手瓜分非洲土地,另一方面正式接收東印度公司的地盤,更不用提一系列打開中國國門的措施,但就海外市場而言,英國無疑是具有壟斷地位的。

同時,美國國內市場的發展嚴重取決於極高的對外關稅,在19世紀末通過的麥金萊法案依舊是針對歐洲尤其是英國的優勢輕工業製品的貿易壁壘(當然美國這樣做也是被南北戰爭嚇到的原因)。英國所堅持的自由貿易政策使其國內、國際市場都得到了極大地繁榮,提高了本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在國內經濟仍不發達的情況下搞高關稅政策的後果,想必作為國人都體驗過的,在美國則是導致了中下農民和城市民眾的嚴重不滿)。

可能從主觀原因上唯一能黑的就是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次生產力方式的轉變(看看美國的電力發展史就能有很大的感慨),但是英國人也沒有閑著,他們做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的有錢人都會做的事——投資,他們把大把大把的錢投到殖民地發展(工業、教育、商業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同時本國的商業經濟發展也大多集中到股票、期貨等上,這使得實體經濟的發展相較於有強力國家政策推動的德美來說相對疲弱。還要說的一點就是在殖民地的發展過程中,英國捲入到了幾場完全沒有必要的對外戰爭中,這些戰爭不僅耗費大量的金錢,同時也讓英國的國際聲譽受到影響。

但不管怎麼樣,英國仍舊在一戰前保持著世界第一的頭銜。(美國在一戰前的假想敵從來都是英國)

客觀原因(即從德國和美國的角度)

美國和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夠迅速崛起的原因基本上是很相像的,工業化階段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簡單的說,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龐大的國內市場以及充足的勞動力。德意志地區的大哥普魯士在打完三次王朝戰爭後完成了先北德意志邦聯(1867年)到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年)的轉變,從而獲得了龐大的內部市場以及來自鄰居法蘭西同學慷慨的「援助」。

德意志帝國的人口從1871年的4100萬增長到1914年的6500萬。就主權國家的人口來說,1871年位於世界第三(天朝和毛子在前面),1914年變成了第四(多了一個美利堅,壯哉我大燈塔國吸人技能MAX)。

——德意志史第三卷

而我們的法蘭西同學交了多少保護費給德意志人呢?

《法蘭克福和約》:法國將重要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連同梅斯要塞割讓給德國,法國向德國支付50億法郎賠款,賠款必須在德國商業城市中辦理,所有款項分3年付清;德軍留駐法國,直至賠款支付完畢為止,軍費由法國承擔。(= =這裡就不用那麼嚴謹來講法郎換算成英鎊了吧,假如有比較多的人看的話我再做,至於50億法郎是什麼概念也等必要的時候補充吧,懶。)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德意志帝國內部的民族成分比較簡單,同時整個北德意志地區和幾個南德意志邦國的教育發展的水平相對較高,相比於民族成分複雜矛盾重重、同時文盲遍地走的鄰國(奧匈你看啥看,就說你呢),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進程發展的順利得多,龐大的勞工人群和消費人群在逐步增加。國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合理的工業發展計劃,整個帝國工業呈現出跨越式發展(除了在紡織工業方面受到了英國的強勢打壓,在這個領域沒有進入到大工廠生產階段,全球都要叫英國爸爸)。在國家的支持下,卡特爾組織紛紛成立(很多卡特爾組織一直存活到了現在,當然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最熟悉的肯定是克虜伯公司),而不可否認的是一旦有高效的管理制度,壟斷必然比自由競爭發展的更快。

現在讓我們把視線轉回到另外一個掛比(「真」掛比)美帝。

雖然不能說美帝在19世紀初的時候是戰五渣(第二次美英戰爭作死動手打加拿大,沒占啥便宜還被人燒了一把白宮,既定的戰略目標都沒有達成),老美開始認真打仗還是在1823年門羅主義出台之後,準備動手收拾在美洲「歐洲走狗」(以墨西哥、西班牙為首的封建殘餘!)。在對外輸出革命之後,奴隸州和自由州的問題到了必須要解決的地步,不然的話國家一天到晚吵吵鬧鬧的真是要命(圍繞著是否廢除奴隸制度在1861年之前美國全國上下基本上都在雞飛狗跳,上至國會下至各州,各種法案和案件層出不窮),最終老美們達成了共識「能用拳頭解決的問題為啥需要在國會吵架?」,於是一打四年,北方在經歷了南方的全面進攻、重點進攻後,在葛底斯堡轉入戰略反攻,在維護聯邦統一的過程中順便將一直糾纏不清的外國勢力(英國佬)連帶粉碎,最終建立了新...咳咳,不好意思有點串戲。

統一後的美國終於不需要在國家層面上繼續為了黑人爭吵(下次就是民權運動了),北方工商業資本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進程,勞動力來源從理論上來說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至於為啥奴隸制阻礙了工業化可以參見韋伯等人的研究,我覺得理解的挺有西方特色),槍口一致對外的他們順帶收拾了一把西班牙人(1898年美西戰爭——Yankee:This is America!)自帶「目田皿煮」BUFF的他們捲走了不少歐洲人(大多數移民不是歐窮就是猶富)從1850—1913年間共接收了3000萬外來移民,榮登主權國家人口榜第三。在工業化時代,人口就是勞動力,人口就是消費力,當然我指的是在工業化發展水平進入到一定階段的國家。

說完了美德各自的國家歷史,而在科技文化方面,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研主體是以發明為生的科學家或者說發明家,雖然理論學者方面做出的很多基礎貢獻非常重要,但是說起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家往往不就記住了個「文盲」愛迪生么(愛迪生:怪我咯)。其實在電氣化方面基礎理論研究做的最多的就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然而這兩個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紛紛被坑,原因不同),英國皇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法國科學院基本囊括了在電磁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所有人才,但是他們偏偏少了兩個人——發明使用汽油發動機的德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沒錯就是那個搞汽車的)以及推廣使用交流電的特斯拉,有趣的是不管是發動機還是交流電,最初的研究者都是英國人和法國人,但是最後改進和推廣的都不是英國人和法國人(以後誰再說第一個送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送花的人及時蠢材了,我們第二個送花送油菜花也是創新啊!)不得不說當時的德國人和美國人在二次創新方面確實有天賦,不像某國學了半天外國得出來的結論是「不要讓他們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影響我們」(我就黑了怎麼地怎麼地)

其實真的不能說英國「相對衰弱」了,因為在這個時候英國經濟的發展程度和國際地位依舊是世界老大,這不管是還在美洲發育的美帝還是在歐洲準備重新洗牌的德國一致認同的(因為不管是美帝還是德二都是把英國作為第一潛在敵人,好吧,法國雞再次哭暈在廁所)。英國真正從世界歷史舞台上展示出衰弱,嚴格意義上還要是在二戰爆發之後,畢竟直到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人才敢高呼「世界是我家,我是你們爸」這樣比較無恥的口號了。


不列顛旗幟的降落:古典自由主義衰落的縮影 更新啦不一樣的角度

討論的目的


本文的第一個目的是根據相應的史實對英帝國衰亡的原因進行探討,核心論題即其背後反映的古典自由主義模式為什麼是英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其中會首先闡述英國霸權是如何在古典自由主義模式下開展的,然後其霸權又是如何在接下來的三個階段中四個因素的作用下瓦解的,古典自由主義模式與帝國衰亡主要因素之間的聯繫,從而揭開其中英國內部是如何因為古典自由主義模式的固化而衰落的過程與脈絡,最後再進行總結以及從中看出的啟示,即英國的衰落不是個例,是整箇舊式古典自由主義模式的衰落的縮影。

而在此期間,我會向大家解釋一些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地理人口因素是否為主導,為什麼英國人如此保守而錯失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德的崛起是必然的嗎?如果是,對英帝國的衝擊力有多大?英帝國殖民地建立與瓦解的實質,即背後的古典自由主義(為什麼英國人心甘情願讓英語世界的白人統治區獨立,其背後的邏輯)英國衰落的另一面,英聯邦是一種延續嗎?等話題上進行淺顯的探討。

而最後有可能會冒出一些衍生的話題,如英帝國依據古典自由主義成立前的三次危機,英德軍備競賽,原始積累與早期工業化,英國議會的運行,帝國主義,印度問題,光榮孤立,均勢思想,貿易與剩餘資本,工黨和工聯主義,英帝國運行所展現的有機系統,世界市場。

在進行研討前必須要明確英國人在當時面對挑戰和機遇做出的抉擇都是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而其核心利益的考慮點簡單來說即維護議會的利益集團的利益,一般以經濟利益為主,同時也是以債權人和納稅人利益為一定的參考。由此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為什麼議會有時會做出一些中國式邏輯難以推理的決定。而其模式的改革基本上是慢慢地螺旋式進行的,是在古典自由主義原則上對統治階級每一個個體的自由的保證,是妥協的改革的,而在總體上拒絕激進的。

英帝國霸權構成簡況:一個有機系統的運行

我們在觀察日不落帝國的霸權是可以發現它並不是單一的,斷裂的,而是一個有機的自我運行的系統,是充滿活力的。我們可以看到英國的霸權主要體現在殖民霸權,海洋軍事霸權,貿易霸權,金融霸權等經濟軍事霸權,這些霸權都是英國依據古典自由主義模式下掌控早期世界市場主導權的體現。

那麼英國人又是怎樣運用古典自由主義呢?我們在中學課本可以發現英國霸權在七年戰爭擊敗法國人後成了真正的頭號殖民強國,貌似再加個工業革命,再弄個皇家海軍,好像就這樣了。但英國霸權必須分兩個階段討論,前一個是1783年前原始積累時期的傳統商業資本積累階段的霸權,如荷蘭人和法國人,後一個階段便是古典自由主義的工業化階段,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到成熟階段。舒活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國也並非一天便確立古典自由主義模式,由傳統重商主義到自由競爭,是經歷了三個階段,從1776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到1832議會改革,再到最後1877英帝國正式成立,分別一一對應其萌芽,發展和成熟三大階段。

而在其三個階段中,古典自由主義模式是如何讓英國轉型的,英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曾半開玩笑的說1776年對於英國人來說發了一件大事和一件小事,一件小事是殖民地鬧革命了,即獨立戰爭,而一件大事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面世了。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因為英國人在未來一百年都是沿著古典自由主義,亞當斯密指出的路線前行的。1783年對於英國人來說是一個糟糕的時期,面對華盛頓的大陸軍,遠征軍競大敗虧輸,但更噁心人的是,法國人和荷蘭人機智地抱在一團打壓老對手英國人,英國人必須想辦法阻止殖民地革命演變成國際戰爭。但打仗要花錢,錢從哪來,從納稅人口袋裡來,由於1688光榮革命確立的代議制原則,出份子錢的議會背後代表的就是納稅人集團,納稅人的產業有不少在美洲這一塊,現在打仗沒法做生意,法國人又落井下石,就算打贏了又怎樣,打下去這筆帳不划算啊。該怎麼辦。

此時,古典自由主義指出了一條出路,英國人的立國之本不該是單純的領土,而是經濟利益,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只要我們壟斷了貿易,就算沒有在政治上控制對方,但在經濟上來往,自由競爭,還是可以維持經濟利益的,不必要去打仗擴張,那是原始農業國才幹的事,目前國內經濟農業飽和(圈地運動的開展,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我們必須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自由競爭,必須轉型。攫取更大大的經濟利益,構建屬於自己的經濟體系。
於是英國人放棄了對美洲的政治控制以換取經濟壟斷。

同時在殖民地上,傳統的商貿基本上被東印度公司所壟斷,從印度運來的馬德拉斯棉布一次又一次地衝擊國內圈地運動好不容易才發展起來的棉紡業,原始積累的商人們通過對國內的傾銷大發橫財,而國民們尤其是新貴族卻要為一次次殖民霸權的爭奪支付戰爭債務,是時候衝破這個重商主義的囚籠了。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為了更好地適應自由主義下中小棉紡廠老闆們的與來自印度棉布競爭的需求,工業革命誕生了,為扭轉長期貿易逆差誕生了。工業革命成就了自由主義,讓英國人可以突破赤裸裸的殖民戰爭這一條路,避免不必要的戰爭稅務與債務,讓英國人徹底掌控世界市場的貿易主導權。上帝為英國人開另外一扇窗,即法國大革命,歐洲大陸陷入了無邊的戰亂中,而英國人則趁此休養生息,接管了1795阿姆斯特丹被攻破後的金融霸權地位,無數的資本匯聚在倫敦,英格蘭銀行成了世界銀行,控制著國際債務的流通。

於是英國人徹底確立了如下方針,外交上光榮孤立,不牽扯歐洲大陸過多的利益糾紛而捲入無邊的國際紛爭中,始終保持一個超然的地位,歐洲大陸的並非英國的核心利益所在,提供市場原料的殖民地才是。政治上卻因為法國大革命的恐怖主義而讓埃德蒙伯克和他的現代保守主義聲名鵲起,成為了意識的主流,為了維護一個平衡,為了維護真正的自由,拒絕激進做法,鼓勵小步改革。在經濟上則持續鼓勵工業科技。殖民地問題上,印度是英國皇冠上的明珠,從人口資源市場上都無可比擬,而且沒有一個中央集權國家,莫卧兒帝國自泰姬陵修建人沙傑汗被囚禁後就分崩離析,根本沒有辦法阻止英國人滲透進印度。以印度作為跳板,東臨南海,西進奧斯曼,從好望角到孟買,再到馬六甲,最後是廣州,同時堅守直布羅陀,這地中海的咽喉,這不正是英國人夢寐以求的海上生命線嗎?為了鞏固和維護這個海上生命線,英國人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皇家海軍,不是為了佔領,而是為了保護貿易安全和封鎖別國經濟。

很快,我們來到了第二個階段,1840到了這個被稱為工業革命結束的年份到了,之所以工業革命結束了,並非是英國的工業科技停滯了,而是作為實現自由主義實現手段的工業革命,在英國人自由主義的號角蔓延到了全世界時,作為佔領市場的工業革命,擊垮商業對手的工業革命完成了使命。而敢於挑釁自由貿易的任何勢力都必將被視為帝國的敵人,所以在中國虎門銷煙,侵犯英國人所謂自由貿易的利益後,貪婪的英國人們立馬開展一場冒險活動,鴉片戰爭爆發了。


具體來說,他的衰落主要指的是經濟體量被美德超過,英鎊地位被美元取代,大英帝國解體。這三個基本都是歷史所趨,最後導致在二戰後國際地位下降。也就是說其他國家裡面尤其是美國的資源稟賦太優越了,地緣位置太好了,人力資源太豐富了。所以我感覺還是客觀原因為主,這個是英國人決定不了的。雷軍說,大風刮起來,連豬都能飛,就說的是美國。自然,風向不好了,燕子也可能被刮下來。


推薦閱讀:

如果英國的面積像中國這樣大,那麼世界的格局會怎樣?
為什麼歷經幾千年發展,只見科技進步,人民卻仍舊束縛於政治暴力、經濟自由?
手機投票作為新型選舉形式以及和民眾互動制度是否可行(並非指在目前的大陸)?
如何評價日本的右翼勢力?
現在的中國在歷史的長河中算盛世嗎?

TAG:歷史 | 英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