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開發模式與傳統建築保護的關係?
01-22
在上海(新天地)和佛山(嶺南新天地),人們對新天地開發模式仍然存在很多爭議。有支持者認為,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活化利用傳統建築,使其重現生機,且政府並不需要投入。而反對者認為,這只是一種表面上保護實質是破壞並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系商業利益作崇。針對這個問題,十分好奇大家的看法,故提問
商業地產從業人士路過,說實話,瑞安天地系列已經是國內操作傳統建築商業區的翹楚了,通過瑞安天地系列我們今天還能在上海新天地看到、認識和感受石庫門,在佛山體驗嶺南建築,在重慶復原民國風情,等等。換個萬達來試試,就不是說樓上的客堂或廂房成為廚房的問題了,看看全國套娃一樣的萬達廣場就知道了。
活化是有的,保護是有一點點的,其餘絕大部分就是政府和投資商賺錢了。
開發商據說是做出經驗了,目前正在把這套模式向其他城市推廣。
謝邀!
- 新天地開發模式就是騙遷...以政府公共建設名義,以極低補償價位來騙取居民動遷。這是當時盧灣區領導的拿手好戲,這位領導也因此穩步高升至今。
- 傳統建築保護就不要想了,原先的客堂或者廂房如今成為油煙氣混雜的廚房,昔日居民穿梭往來的石庫門弄堂如今變成只有遊客和商家光顧的商店食肆,而且很多建築經歷了多次轉手帶來的重新裝修甚至改建,能獲得有效保護?只有天知道了。
利益相關:本人外婆家原址就在如今的Longham酒店東塔處,太倉路這一帶是我自小就熟悉的地方。
開發的問題:
為什麼開發,政府和開發商不是做慈善,首先要有經濟效益才會去開發。既然說到效益,自然就有投入產出的問題。
老舊地塊的城市或者說傳統建築的開發利用,首先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然後才是一個建築保護問題。開發商看利潤
政府看收益
居民看拆遷補市民看……【你瞅啥,關你屁事】古建築的保護問題:保護不是畫個圈圈包起來,特別是古建築,在使用中保護才是理想狀態推薦閱讀:
※《都市:天際線》的環形城市在現實中有可行性嗎?
※武漢目前存在最大的問題在哪裡?
※武漢與南京在城市發展上相比怎麼樣?
※怎樣才能及時找到國內外建築競賽徵集信息?
※為什麼武漢很早就頻頻以「國家中心城市」來宣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