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想要從頭開始最仔細的踏踏實實的好好學習佛陀的教言需要從哪些最基本的概念或經典入手?
我的英文水平和文言文水平都很一般,因為不想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想真真正正的思考了解佛陀教言中的最基本概念,像學習一門高深的學科一樣開始認真了解,有沒有哪些基礎的經典和註疏是可以思維和學習的。(作者此前也閱讀過十三經等經典,也誦過一段日子的經書,在閱讀的過程中確實得到了利益,生活變好了不少,但是卻愈加迷惑了,然而沒有怎麼看過南傳佛教的經典,算是有一些了解,可是總是對最基本的例如十二因緣,四念處,三法印,三十七道品缺乏了解。因此想踏踏實實的去領會佛陀的教誨,不貪名利,願意一步一個腳印加深自己的認知,開拓自己的見解。)懇請各位指點,我應該從哪些經文,哪些注釋學起呢?
這個問題並不複雜,但是想要給你說清楚的確要花上好多時間。
首先你要明白學習佛陀教法的目的。在經藏·相應部·38相應·4經(為了什麼目的經)中,舍利弗說過跟隨佛陀學習的目的:
「舍利弗道友!為了什麼目的跟隨沙門喬達摩修梵行呢?」
「道友!為了苦的遍知而跟隨世尊修梵行。」
苦的遍知,是你學習佛陀教法的最終目的。無論你現在出於什麼意願接觸佛陀教法,最終你都要回歸到這個目的上,即四聖諦。四聖諦是佛陀教法的高度概括,也是佛陀教法的核心。所以無論你碰到什麼概念、什麼觀點,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你都要捫心自問:這些概念/觀點與四聖諦的關係是什麼?是否屬於四聖諦的某個部分?
有了目的,下一步就是選擇學習材料。這其實沒什麼可多說的,學習佛陀教法當然要看經。在佛陀教法中,只有佛陀般涅槃後阿羅漢集結出的經和律才是經、律,目前經被收錄在巴利經藏中。經藏分為長部、中部、相應部和增支部。這種分類是按照篇幅長短分的,其中相應部把各種義理相近的文句二次分類。從初學者的角度看,相應部每一篇經文篇幅短,而且義理集中,建議優先閱讀;另外北傳雜阿含經作為經的另一種傳承,內容與與雜阿含有相當多的重合,建議對讀;另外菩提比丘翻譯的英文版的經藏也可以作為對比材料,很多時候某些概念往往看了現代漢語並不能透徹理解含義,而文言文更是不知所以,這時英文翻譯往往有神來之筆。
語言方面並不用擔心,因為佛陀講法是用口語的,所以巴利經藏翻譯過來以後也是現代口語的。
至於除了經以外的文字材料,可以自行選擇閱讀。但是本人並不建議你閱讀除了南傳舍利弗阿毗達磨論藏(abhidharmapi?aka,三藏中的論藏,簡稱論)以外的任何「論」。這裡的邏輯是這樣的:佛法作為佛陀自創的方法,並且佛陀擁有超越其他人的敘說講解和語言組織能力(天人師,Satthā devamanussāna?),所以必然只有佛陀的觀點和言論才能最透徹的詮釋佛陀教法,其他人最多只能對佛陀的話進行註疏。然而很多自稱論的論書的一部分觀點是經中沒有收錄的,這些觀點並沒有任何參考的價值——無論它的作者聲稱其來源於某個菩薩,無論它的推行者名望大不大,歸根結底這些人都不是天人師,連阿羅漢都不是。所以閱讀論書效率相當低。
有了目的,有了教材,下一步就是閱讀和實踐。經藏收錄的內容往往比較散碎,所以你的任務有兩點:第一是對概念進行辨識。佛陀教法中的概念一部分很容易理解,另一部分不容易理解,比如「行」是什麼,就是一個不容易憑藉語言來理解的概念。這時候你要在經藏中尋找佛陀是如何描述這個概念的,以及這個概念出現的場合,結合語境去理解;同時你也要進行觀察,去自我定位這些概念。如果你能夠把所有的概念都準確無誤地定位出來,那麼你已經成功了百分之七十。
第二是要自己建立一個佛陀教法的體系。其實無論是四聖諦、十二緣起、七覺支……,歸根結底都是一回事,只是角度不同,側重點不同,導致了名相上有很多差異。比如在佛陀教法中正見的定義可以是知苦集滅道,也可以是知五取蘊集起、消散、樂味、過患、厭離,還可以是知五蘊非我、非我所,然而事實上這些在實修中都是一回事。所以你要自己去把這些概念與四聖諦建立起關聯,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你今天看人家說四念處好,跑去比劃兩天;明天看人家說實修就是禪定,又跑去搞兩天,最後除了浪費時間,沒有任何收穫;而如果你完整且透徹的閱讀了經,你會明確的知道你行為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如法,要達到什麼程度。
最後再給你一點建議。
在佛陀教法中,正見的升起是一個關鍵的里程碑。正見引領八正道,是入流者的標誌;沒有正見不可能行八正道。所以你的第一個目標是先建立正見。其實如果你把經中的一切概念都搞清楚了,並且能夠在現實中如實定位,那麼你應該具備正見了。要記住佛陀教法終究是個方法,並不是要為難誰,所以不要考慮修行有多困難之類的不必要的事情,按照佛陀給你的方法搞就行了。
學習佛法並不需要扎堆,一人一經足矣。如果在交流中遇到一些沒聽過的觀點,一定要去經、律中找,看看佛陀有沒有說過,如果沒有就不用浪費時間了。另外,不要在意所謂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如何如何,如果他們的觀點在經、律中找不到,那照樣不用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一切觀點對你而言只有兩種:一種是引導你走向佛陀的法、律和梵行,這是正確的觀點;另一種是不能引導你走向佛陀的法、律和梵行,這種觀點哪涼快哪呆著去。
現在,你可以從閱讀SN.12.1開始你自己的解脫之道了,希望你能走下去。
這個是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分兩個部分答。
1.
如果是一個還沒有任何概念和認識,只知道佛系的人來說。
我建議在開始之前,可以先看看這幾本「科普」讀物: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所著的:
人間是劇場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八萬四千問
不是為了快樂
正見 (或名,正見:佛陀的證悟)
你看到的這幾個書名是不是覺得很奇怪,說好的高大上與如是我聞呢?
怎麼感覺這麼「科普」,能行嗎?
不急,你放心,穩的很。
跟你說幾個小事。
我認識幾位出家師父,這幾位師父都是互相認識的,其中有位修行極好的,可以說是漢地僧人翹楚。我記得他以前的一件事,未出家的時候,為了求某一個法搞清楚一個問題,甚至跑到了日本去求問,還是自己省吃儉用的錢。現在早已出家了。
年紀輕輕在寺廟(正規修行的大寺廟)里給僧人講經說法上課的。出家後取得相當了得的成績(正式公認的成績,受到漢藏兩地大德認可,且佛協曾把他堵寺廟要公派他去哈佛深造栽培,不過被他拒絕了),而且別忘了這樣子的僧人往往有很不得了的上師,所以我對僧人的信心與敬重都是他帶來的正面影響。
而這位出家師父又有一位關係很好的師兄,這位師兄在出家前是一個「成功人士」,靠奮鬥在北三環買了房的。我記得當時還有未婚妻的,而且某個有名的網站他還是早期合伙人。服氣不,可以算個成功人士了吧。
後來與每個人的生活一樣,他的生活也會遇到了一些煩惱,就是我們字面上的煩惱的意思,他想把心靜下來,於是在東看看,西學學,還是感到很煩惱,後來無意之前看到了幾本佛教入門的"科普」讀物。看完後出家了。出家了。出家了。
在跟他吃飯的時候還聊起這段過去,他跟我感嘆啊,我之前根本不信佛教,甚至有些反感。但是那段日子看這幾本書的時候,我就覺得,誒怎麼跟我認識的佛教不一樣。之後的事我剛說了,然後就出家了。就是我剛列舉的那幾本。
而這幾本最好的就是給你一個,如同它書名一樣,在一開始有一個相對正見的認識。你隨著以後的進步再來看,你會發現這麼簡單淺顯的科普文字中,每一次重讀依然蘊含著它的道理與能夠觸動你內心的文字。
即便是非佛教徒也可以看這幾本書,不但有趣而且很科普,起碼很難被那些打著佛教幌子來坑你的人有太多可乘之機,你會變得更加聰明的分辨一些問題,並且重新審視周圍的一切。
2.
當你看完後,可能還要再深入理解一下的時候,我是不是該看佛經了?
還是不急,不過這個時候我覺得可以涉及到入門了,或者說了解一下了。
我前文說的第一位出家師父,把我按學習很久的:
《前行引導文》與《入菩薩行論廣釋》。(經典且影響深遠)
我每次問他,我看完了,接下來看什麼。答:再學。
(大概這個意思,如此反覆反覆的學,當然指點也是有的,每學每新那種滋味妙不可言)
在《前行引導文》中的序,寫的很好,會給你清晰的答案,我姑且摘抄給你,索達吉堪布所寫的:
很多人經常問我一個問題「通過某些因緣,我對佛法產生了興趣,如果想全面的了解佛法,看哪本書最合適?」 我每次都毫不猶豫的回答:"《大圓滿前行》,和《入菩薩行論》。」
(我備註一下,《大圓滿前行》就是《前行引導文》,《入菩薩行論》是寂天菩薩所著,有很多不同的注釋版本,其中有一個索達吉堪布注釋的叫《入菩薩行論廣釋》,主要學習的都是這本。)《大圓滿前行》是兩百多年前藏地高僧華智仁波切所著,作者被公認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它彙集了佛陀畢生傳法的理論要點和修行次地,其訣竅式的教言,完全基於經驗,簡單而直接,非常適合一個人由淺入深的修學佛法。
..(略一部分..挑序重點幾句)..對佛教徒而言,它幾乎包含所有最根本的修行秘訣;法王圓寂前,最後圓滿講授的一部法就是《大圓滿前行》,並要求弟子每年至少看一遍或者講一遍;頂果欽哲法王一生不論去哪裡,總會隨身攜帶它,每天讀上幾頁。大成就者們對這本書都如此的珍惜,其殊勝與重要可見一斑。
華智仁波切說過,它好似一位無嗔的上師,耐心解答你的疑惑,並且永遠不會對你發脾氣。
寫到這裡,那麼你已經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去開始了解更多。如果你說再以後怎麼辦,佛教中有句話叫做,「當學生們準備好了,老師就會出現。」你姑且不用擔心,自然路就會出現。而且實修是一定需要真正的上師指點的,切勿盲修瞎練。
最後,我當然不好說,或許別的路和方法可能會更好。但是上面的,都是大成就者所推崇的,並且有真正修行人一步步走過印證的,所以我才敢斗膽推薦寫出來。希望能夠利益到有緣人。
佛教、佛法、佛學,先弄明白自己要學哪個。
才有接下來的下手之處。
世界觀不明朗,方法論不可能正確……
先學佛教史。
學佛一定要從論入手,不要認為經是佛說的,論是後人說的,所以依經不依論,然後綳著經不放,論完全忽略,這樣學佛的人通常都沒有學明白的。經是佛陀沿著恆河走了49年,碰到一個人就給他講法,沒有系統,也沒有固定人群,這是開始建立佛教的初期階段,圓寂後,弟子們又憑著回憶,把這些教導整編成經文,因此原始佛經你閱讀時就會發現,是非常零散粗略而且啰嗦的,這樣的著作即便是權威性很高,你看了之後也是很難系統的學到佛法的,所以只學經不學論的人,佛法都只能算一知半解,很難形成佛法的理論框架。學論我推薦北傳佛教的《大乘五蘊論》和《百法明門論解》,這兩部論是唯識宗的入門論著,學完後,至少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可以有清晰的認識,而且這部分內容屬於所有佛教派系的共法,不會因為門派不同而產生本質性差異。而且唯識宗有七八二識的概念,同樣記載在這兩部論中,對七八二識有清晰的了解,是非常有好處的,畢竟在中國是以大乘佛教為主,七八二識的概念是非常流行的。這兩部論的白話翻譯你可以參考智敏上師的講記。學完之後可以根據你的個人取向繼續深造,你如果習慣小乘佛教,就可以看北傳的俱舍論或者南傳的清凈道論,俱舍論的白話講解有智敏法師和演培法師兩種版本,你可以任選,我比較推薦演培的版本。如果喜歡大乘就可以看成唯識論,成唯識論的講解比較出色的是演培法師和林國良教授的講解,個人比較推薦林國良教授的講解。這些都學完了,再看佛經就會如履平地,隨便哪來一本就明白講什麼,真經偽經一翻便知。
佛法入門需要有次第聞思與修行,如同一個孩子從幼兒園慢慢步入高等學府。而在選擇正規適合的聞思法義,這是最重點之處,按照大乘佛教修學次第,應該是從索達吉堪布講解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入行論》《親友書》《二規教言論》《怎樣依止善知識》《皈依,四法印》《修學利刃輪》這些從基礎的人規與修行最開始需要以菩提心攝持重點,還有皈依為什麼?鑒別法與非法的四法印,您好好聞思一段時間後,建立良好佛教框架,再深入了解甚深佛法。
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
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因此需要真實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需要腳踏實地聞思以上法義,再談其他。但沒有依止一位具德善知識,這是得不到加持的,如曠野上自己一人行進在黑暗中,無有護佑,很難到達彼岸,所以需要依止三寶門中具法相的善知識,引導您修行,解疑答惑;且記住:從古至今未曾有自學能夠成佛的!即便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依止上師善知識而圓滿菩提,您一方面聞思,領悟法義;一方面慢慢尋找有緣善知識攝受您,如此一來,您修行之路必會圓滿吉祥,否則沒有護佑的我們,就像幼稚的孩童,非常容易誤入歧途,因為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不可隨便聽從,有三法印、四法印指導,您會有慧眼鑒別具法相善知識與非法器,前者是能夠幫助您成長,後者則是擾亂您看見佛法真實性的魔子。
慈誠羅珠堪布的《慧燈之光》
智圓法師的所有法
普巴扎西活佛宗薩仁波切大寶法王這些大德的法非常好,您可以聞思善護自己,善護自己法身慧命非常重要。每個人的因緣不同。見到了,莫名其妙的會相信,就是緣。能開始信而認真執行,是多生已修的習氣。所以,第一步,沒有定法。可以隨意看,看到哪個有感應,就是很有意思。那就是你的牽引。如果是對騙子有感應了,也是一種緣。普通人沒有修行前,只能依靠習氣,沒有智慧能判斷。多是邏輯為主。而佛學並不是邏輯。而是實踐操作。
所以,找到感應比較大的經,是你的菜。而主食,還是落到止觀禪修上。園覺經止觀禪,25種搭配,選其一,這就是一門深入的方法。而現代人,建議都要從靜坐的止念開始。這是時代的限制。
當然,還有很多歪門邪道,只能自求多福!學佛,要自己動手,自己體驗。說的越大,越不靠譜。一步步都是體驗若是通讀,可以先看南師對各經之講演。對其他大師的系統講演我看的不多,兄自參究。再擇一修持法門熏修。比如自四念處入手,此法無定法,因人而異。其後最重要的就是行持。所謂: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薩發心。願兄菩提早證。
要點一:百度百科入手基本佛家世界觀與方法論(確實與這個世界的表象是顛倒的):主要是理解領悟四大點————1三法印,2四聖諦「苦集滅道」,3八正道,4十二因緣。
(從「十二因緣」看世界觀,從「八正道」看具體的方法論,四聖諦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總括,三法印是最後的核心提煉概括總結,最後看著看著會自行了悟於心)要點二:讀經主要先讀經典佛經原文(地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金剛經,心經,華嚴經,阿彌陀經,大乘大集十輪經,楞嚴經,等等經典佛經原文)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有了自己的大體理解認識後,再後面聽聽所謂高僧大德講解,主要是集思廣益提供個思維討論深入的平台,切忌急著嚼人家嚼爛的東西還本末倒置以為真是個事的)
要點三:關鍵還是「真空妙有」,「何期自性,本自清凈」,牢記「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牢記金剛經里說的佛法都是渡人脫離迷海的筏子,「法上應舍,何況非法」,
所以不要單單做個文學家或史學家,就是專門電腦式掃描經書似的,然後只能跟別人得瑟自己看過了多少多少經,兩腳書櫥似的,你的心呢?
要點四:後面入了門後,具體地,而且長期地一直地修行,關鍵還是「戒,定,慧」,「戒定慧」,戒定慧!!!
無論是哪個佛家哪個正派法門,無論是道家哪個正派法門,這三個字是任何正派修行的關鍵,好好聞,好好悟,諦聽諦聽!下面僅一種參考書單:
1,占察善惡業報經上卷(占察善惡上主要作「斷疑生信」的方便法門,是凈土念佛與道家占卜的有機結合,是地藏菩薩特別耐心特別慈悲才出現的方便開示,相當接地氣啊)2,地藏經(地藏經很重要,地藏經很重要 地藏經很重要,重要的事說三遍!!!都混到末法時代了,一個個地都別秘制自信以為自己有多乾淨了,「焦芽敗種」這個詞真地不過分不誇張。所以每天老老實實地念地藏經,一則是懺悔消業,至少先獲得脫離「三惡道」的保障,不然修行的資格都木有:二則是深刻了解「因果不虛」,知道什麼不該做,給自己劃個紅線區,遠離雷區;三是學習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的大願,裡面蘊含的是佛門核心之一的「大慈悲心」啊;四是讀地藏經本身就是一種功德修行,記得讀完迴向眾生;五是順便獲得佛菩薩與眾神的加持,這樣不容易遭噩著魔,哪怕是修行其他法門的都要讀讀地藏經,算一種保駕護航吧)3,心經與金剛經心經要多讀會背,心煩氣躁時就多背背,看看人家玄奘取經路上就是靠這個法寶降妖除魔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金剛經也是降伏心魔的大法寶,它的最初開示就是須菩提問的「應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的。經典摘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若來」,「若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來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名如來」
4,華嚴經與楞嚴經楞嚴經是很多人公認的用來開智的,所以在我看來,它的作用特別適合喜歡思辨喜歡搞腦子的。 其實很多哲學式西方式思辨都是一直在表象的球面上溜達來溜達去,還自己玩得蠻開心自認為深沉的,這種是聰明有餘智慧不足迷障多的表現。(以上僅個人見解,我是聽過楞嚴經,但是沒怎麼聽下去,感覺「作繭自縛」,沒辣么多腦細胞燃燒)華嚴經,我也是跳讀看過,目前沒怎麼全面看過,但是既然當初地藏爺爺來人世特地在九華山拜讀華嚴經,想必肯定是很美妙的,以後等到了一定境界了,肯定要學習地藏爺爺拜讀華嚴經的。最近抽讀時,「普賢菩薩行願品」很吸引我,尤其裡面普賢菩薩不斷強調「如是虛空界盡 眾生業盡。。。而我此願乃盡,而虛空界,眾生業無有盡故,我此。。亦無有窮盡」,這裡面突出了佛家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有恆無私堅持精進的大無畏精神。尤其普賢菩薩的巧妙譬喻「生死曠野,眾生為樹根,佛菩薩是用大悲水澆灌眾生大樹根而得來的華果」,這裡面其實開示了無論佛家還是道家,其實任何正派修行,都是以眾生為基礎的,任何修行都要慈悲,這是不忘本。
5大乘大集十輪經
這本書我是沒看懂的,但是既然的地藏菩薩與世尊開示的,肯定不差的,好好看吧,大概是具體地說如何用佛的十善輪對治眾生的十惡輪的吧,比較啰嗦具體,屬於方法論範疇吧,具體推薦看夢參老和尚的講解作參考吧。我喜歡讀裡面的序品,上面是世尊與地藏菩薩兩人互誇,趕腳很和諧,文字也很賞心悅目。6道德經啊,易經啊,等道家經典都看看吧 ,反正都是道的縮影,就好像中小學課本還有人教版蘇教版呢,但是理是通的,「修行貴在修心」
一:百度百科入手基本佛家世界觀與方法論(確實與這個世界的表象是顛倒的):主要是理解領悟四大點————1三法印,2四聖諦「苦集滅道」,3八正道,4十二因緣。
(從「十二因緣」看世界觀,從「八正道」看具體的方法論,四聖諦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總括,三法印是最後的核心提煉概括總結,最後看著看著會自行了悟於心)
要點二:讀經主要先讀經典佛經原文(地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金剛經,心經,華嚴經,阿彌陀經,大乘大集十輪經,楞嚴經,等等經典佛經原文)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有了自己的大體理解認識後,再後面聽聽所謂高僧大德講解,主要是集思廣益提供個思維討論深入的平台,切忌急著嚼人家嚼爛的東西還本末倒置以為真是個事的)
要點三:關鍵還是「真空妙有」,「何期自性,本自清凈」,牢記「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牢記金剛經里說的佛法都是渡人脫離迷海的筏子,「法上應舍,何況非法」,
所以不要單單做個文學家或史學家,就是專門電腦式掃描經書似的,然後只能跟別人得瑟自己看過了多少多少經,兩腳書櫥似的,你的心呢?
要點四:後面入了門後,具體地,而且長期地一直地修行,關鍵還是「戒,定,慧」,「戒定慧」,戒定慧!!!
無論是哪個佛家哪個正派法門,無論是道家哪個正派法門,這三個字是任何正派修行的關鍵,好好聞,好好悟,諦聽諦聽!下面僅一種參考書單:
1,占察善惡業報經上卷(占察善惡上主要作「斷疑生信」的方便法門,是凈土念佛與道家占卜的有機結合,是地藏菩薩特別耐心特別慈悲才出現的方便開示,相當接地氣啊)2,地藏經(地藏經很重要,地藏經很重要 地藏經很重要,重要的事說三遍!!!都混到末法時代了,一個個地都別秘制自信以為自己有多乾淨了,「焦芽敗種」這個詞真地不過分不誇張。所以每天老老實實地念地藏經,一則是懺悔消業,至少先獲得脫離「三惡道」的保障,不然修行的資格都木有:二則是深刻了解「因果不虛」,知道什麼不該做,給自己劃個紅線區,遠離雷區;三是學習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的大願,裡面蘊含的是佛門核心之一的「大慈悲心」啊;四是讀地藏經本身就是一種功德修行,記得讀完迴向眾生;五是順便獲得佛菩薩與眾神的加持,這樣不容易遭噩著魔,哪怕是修行其他法門的都要讀讀地藏經,算一種保駕護航吧)3,心經與金剛經心經要多讀會背,心煩氣躁時就多背背,看看人家玄奘取經路上就是靠這個法寶降妖除魔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金剛經也是降伏心魔的大法寶,它的最初開示就是須菩提問的「應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的。經典摘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若來」,「若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來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名如來」
4,華嚴經與楞嚴經楞嚴經是很多人公認的用來開智的,所以在我看來,它的作用特別適合喜歡思辨喜歡搞腦子的。 其實很多哲學式西方式思辨都是一直在表象的球面上溜達來溜達去,還自己玩得蠻開心自認為深沉的,這種是聰明有餘智慧不足迷障多的表現。(以上僅個人見解,我是聽過楞嚴經,但是沒怎麼聽下去,感覺「作繭自縛」,沒辣么多腦細胞燃燒)華嚴經,我也是跳讀看過,目前沒怎麼全面看過,但是既然當初地藏爺爺來人世特地在九華山拜讀華嚴經,想必肯定是很美妙的,以後等到了一定境界了,肯定要學習地藏爺爺拜讀華嚴經的。最近抽讀時,「普賢菩薩行願品」很吸引我,尤其裡面普賢菩薩不斷強調「如是虛空界盡 眾生業盡。。。而我此願乃盡,而虛空界,眾生業無有盡故,我此。。亦無有窮盡」,這裡面突出了佛家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有恆無私堅持精進的大無畏精神。尤其普賢菩薩的巧妙譬喻「生死曠野,眾生為樹根,佛菩薩是用大悲水澆灌眾生大樹根而得來的華果」,這裡面其實開示了無論佛家還是道家,其實任何正派修行,都是以眾生為基礎的,任何修行都要慈悲,這是不忘本。
5大乘大集十輪經
這本書我是沒看懂的,但是既然的地藏菩薩與世尊開示的,肯定不差的,好好看吧,大概是具體地說如何用佛的十善輪對治眾生的十惡輪的吧,比較啰嗦具體,屬於方法論範疇吧,具體推薦看夢參老和尚的講解作參考吧。我喜歡讀裡面的序品,上面是世尊與地藏菩薩兩人互誇,趕腳很和諧,文字也很賞心悅目。6道德經啊,易經啊,等道家經典都看看吧 ,反正都是道的縮影,就好像中小學課本還有人教版蘇教版呢,但是理是通的,「修行貴在修心」
(從「十二因緣」看世界觀,從「八正道」看具體的方法論,四聖諦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總括,三法印是最後的核心提煉概括總結,最後看著看著會自行了悟於心)
要點二:讀經主要先讀經典佛經原文(地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金剛經,心經,華嚴經,阿彌陀經,大乘大集十輪經,楞嚴經,等等經典佛經原文)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有了自己的大體理解認識後,再後面聽聽所謂高僧大德講解,主要是集思廣益提供個思維討論深入的平台,切忌急著嚼人家嚼爛的東西還本末倒置以為真是個事的)
要點三:關鍵還是「真空妙有」,「何期自性,本自清凈」,牢記「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牢記金剛經里說的佛法都是渡人脫離迷海的筏子,「法上應舍,何況非法」,
所以不要單單做個文學家或史學家,就是專門電腦式掃描經書似的,然後只能跟別人得瑟自己看過了多少多少經,兩腳書櫥似的,你的心呢?
要點四:後面入了門後,具體地,而且長期地一直地修行,關鍵還是「戒,定,慧」,「戒定慧」,戒定慧!!!
無論是哪個佛家哪個正派法門,無論是道家哪個正派法門,這三個字是任何正派修行的關鍵,好好聞,好好悟,諦聽諦聽!下面僅一種參考書單:
1,占察善惡業報經上卷(占察善惡上主要作「斷疑生信」的方便法門,是凈土念佛與道家占卜的有機結合,是地藏菩薩特別耐心特別慈悲才出現的方便開示,相當接地氣啊)2,地藏經(地藏經很重要,地藏經很重要 地藏經很重要,重要的事說三遍!!!都混到末法時代了,一個個地都別秘制自信以為自己有多乾淨了,「焦芽敗種」這個詞真地不過分不誇張。所以每天老老實實地念地藏經,一則是懺悔消業,至少先獲得脫離「三惡道」的保障,不然修行的資格都木有:二則是深刻了解「因果不虛」,知道什麼不該做,給自己劃個紅線區,遠離雷區;三是學習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的大願,裡面蘊含的是佛門核心之一的「大慈悲心」啊;四是讀地藏經本身就是一種功德修行,記得讀完迴向眾生;五是順便獲得佛菩薩與眾神的加持,這樣不容易遭噩著魔,哪怕是修行其他法門的都要讀讀地藏經,算一種保駕護航吧)3,心經與金剛經心經要多讀會背,心煩氣躁時就多背背,看看人家玄奘取經路上就是靠這個法寶降妖除魔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金剛經也是降伏心魔的大法寶,它的最初開示就是須菩提問的「應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的。經典摘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若來」,「若以色見我,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來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名如來」
4,華嚴經與楞嚴經楞嚴經是很多人公認的用來開智的,所以在我看來,它的作用特別適合喜歡思辨喜歡搞腦子的。 其實很多哲學式西方式思辨都是一直在表象的球面上溜達來溜達去,還自己玩得蠻開心自認為深沉的,這種是聰明有餘智慧不足迷障多的表現。(以上僅個人見解,我是聽過楞嚴經,但是沒怎麼聽下去,感覺「作繭自縛」,沒辣么多腦細胞燃燒)華嚴經,我也是跳讀看過,目前沒怎麼全面看過,但是既然當初地藏爺爺來人世特地在九華山拜讀華嚴經,想必肯定是很美妙的,以後等到了一定境界了,肯定要學習地藏爺爺拜讀華嚴經的。最近抽讀時,「普賢菩薩行願品」很吸引我,尤其裡面普賢菩薩不斷強調「如是虛空界盡 眾生業盡。。。而我此願乃盡,而虛空界,眾生業無有盡故,我此。。亦無有窮盡」,這裡面突出了佛家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有恆無私堅持精進的大無畏精神。尤其普賢菩薩的巧妙譬喻「生死曠野,眾生為樹根,佛菩薩是用大悲水澆灌眾生大樹根而得來的華果」,這裡面其實開示了無論佛家還是道家,其實任何正派修行,都是以眾生為基礎的,任何修行都要慈悲,這是不忘本。
5大乘大集十輪經
這本書我是沒看懂的,但是既然的地藏菩薩與世尊開示的,肯定不差的,好好看吧,大概是具體地說如何用佛的十善輪對治眾生的十惡輪的吧,比較啰嗦具體,屬於方法論範疇吧,具體推薦看夢參老和尚的講解作參考吧。我喜歡讀裡面的序品,上面是世尊與地藏菩薩兩人互誇,趕腳很和諧,文字也很賞心悅目。6道德經啊,易經啊,等道家經典都看看吧 ,反正都是道的縮影,就好像中小學課本還有人教版蘇教版呢,但是理是通的,「修行貴在修心」有句話叫「秀才學醫,籠中抓雞」。
我的修行路徑是:科學→西方哲學→氣功→丹道→佛→傳統文化,國學→儒釋道三教合一(出世入世)。個人因緣不同,有人直接看經典,如六祖慧能聽聞金剛經悟道;有人以武入佛道,有人以佛入道,有人以道入佛,太多了。
題主你是那一類?是直接看經典,還是看高僧大德的註解?從巴利經典看佛陀一生。
庄春江的阿含經故事選。新譯的尊者阿姜曼傳也挺有意思。有一年的春節,龔琳娜唱了一首歌&<法海你不懂愛&>,好奇心來了,上百度搜索法海禪師,原來是一位正宗的禪宗開山祖師啊。
法海禪師翰林出身,奉父命出家,父親裴休丞相作&<&<警策箋&>&> 告誡他:
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看經念佛依師教,苦志明心報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獨稱尊!他拜溈仰宗祖師靈佑禪師為師,師父教什麼?三年苦行,從早到晚擔水,供寺里百千人生活日用。他的同胞姐姐,思念弟弟,到這裡看到弟弟走在山間小路擔水,白面書生,在家何曾受過這般若,簡直不忍直觀,心疼胞弟長途往來運水的折騰,乃向寺院施捨脂粉錢,為常住修建了工程浩大的飲水磵,當地民眾稱讚名曰「美女磵」,從此解決了溈山全山大眾長途搬運生活用水的困難,直到今天,這條飲水間的磵石還依稀存在。造磵通水的相關公案,在禪宗叢林傳為佳話。
日日苦行,難免心中起了煩惱,口中說出這樣的話:和尚吃水翰林挑,縱然吃了也難消。這一語說出去之後,每一餐大眾吃完飯都肚子不舒服,飲食不消化。師父知道這個問題後,就告訴他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師父說完,全寺的僧眾肚子都好了。法海禪師生大懺悔心,此後,日益精進修苦行。三年苦行功德圓滿,資糧具足。一心修行。後成為金山禪寺開山鼻祖。可以看看南懷瑾先生講解的經典,宗薩欽哲仁波切的著作,還有六祖壇經,都是初學者的法寶
如果你願意,時間夠,我覺得 @護法居士 的答案,大部分都很好,對我來說含金量都很高,值得一刷,有關五蘊、六入、十八界描述的佛經都有貼,如果能依教奉行就更好了。
居士還有一個網易博客empsun,裡面有居士的讀經筆記,在此安利一下。
最後最後,能自己讀經才是最好的,雖是乳酪,但最具奶味。《慧燈之光》 八大本。新浪佛學上就可以搜到,夠讀了。
我認為最理想是學會巴利語,看相應部原文,這樣才能儘可能擺脫各種邪見的干擾。其次是看英文譯文。庄春江版只有一定參考價值。強烈不建議讀《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可以說是錯漏百出,語法語序混亂,為了湊字押韻省略內容,誤導作用顯著。詳情可見蔡奇林的論文 《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譯文的若干問題
你是大學畢業吧。那麼你是自己看看書本,到處打聽打聽,考上大學的,還是在學校,有老師教育,考上大學的?
世間法況且需要有老師教育,怎麼修學佛法就要自學呢?佛法可是出世間法啊,你根本沒有修學出世間法的經驗。怎麼可以靠別人推薦幾本經書,看看註解就算學佛呢?
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啊。靠自學肯定會走錯路的。要想真正修學佛法,必須到寺廟,請出家師指導你修學,師父會根據你的根性和基礎,因材施教的。等你有了基礎,才能自修。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沒進門就想自修,都是盲修,非走錯路不可。
像你這樣要自學佛法的人,太多了,成了普遍現象,都是盲修瞎煉,問題多多。我常常呼籲大家不要自學,怎奈這樣現象太多,說不過來啊。隨緣吧。
從認識自己開始。
很簡單。欲成佛,先成人。兩個字,誠信。四個字,契約精神。五個字,做人有底線。第一,敬佛之前先敬父母。第二,不能違反國家法律。第三,不能見利忘義。做到了,學佛很容易,老天都能幫助你開悟。做不到,下地獄。學佛這是門檻。沒學,離佛很近。學了,離佛很遠。地獄門前僧道多。做夢娶媳婦,竟想美事。打坐玩幻覺,竟想美事。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金剛波若波羅蜜多經》楞嚴經》《入胎經》會讓你知道原理是什麼《心經》《圓覺經》會讓你明白如何去修。上述兩種道理四經皆有,角度不同。懂不懂不要緊,這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懂了的時候自然懂了,不懂裝得再懂也沒用。關鍵是即使你不懂,誦經也能打破那顆執著於邏輯的心。妄心不死,法身不活。不要擔心變成白痴,白痴是執著於一個虛無相,修行就是放舍的旅途,最後舍無可舍,破一化萬。重要的是靈感,而不是知識。思考是生產,不是創造。定下目標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是老愛拿目標衡量現實。學佛是承受,是擔當,「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能承受,就能放下,能放下,就能挑起,能挑起,就有力量。「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是學佛的真相,講道理的時候是沒必要非要爭個是非對錯。錯的,自己無法操作。對的,別人不可能不操作。別人不操作,那這道理肯定有問題。即使是真理,惹起反感,讓對方忿恨不喜救拔,說還不如不說。好人好事,是值得感激的,是正面教材:壞人壞事,是需要救拔的,是反面教材。「山河大地一切眾生無一不在放光說法」,就看我們有沒有那個德行聽。「三十年眾生牛馬,三十年諸佛龍象」菩薩從不把自己當老師,眾生反而喜歡把菩薩當作老師。發願發願非常重要,發願是和道相合的。不需要你必須做什麼,是你成道後的做什麼。
八大人覺經,地藏經,金剛經。註解只要歷代及當代高僧大德所著皆可。
推薦閱讀:
※大家都是怎樣研究,學習佛法的呢?
※佛教僧尼圓寂之後,屍體如何處理?
※如果南傳的喬達摩.悉達多復活,那麼他會如何評價北傳的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