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和嚴復真的是同學嗎?

網上流行一種說法,就是伊藤博文和嚴復是同學,嚴復和伊藤博文一同留學英國,嚴復學習優於伊藤,但兩者回國後境遇卻相差很大。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也採用了這種說法,請問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此處為分割線——————

關於這種說法的具體內容:

「嚴復在英國留學時期,跟後來成為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同班同學。考試成績,嚴復經常第一,伊藤博文第二,兩人被歐洲人並稱為『東方才子』。但學成歸國以後,兩人際遇完全不同!嚴復回到中國,清政府對他十分冷淡,根本不予重用,只是擔當福州船政學堂的一名教員,嚴復的報國宏圖無法實現,於是,通過抽鴉片來消解自己的不得志。與嚴復恰恰相反,伊藤博文回日本後,被政府高度重用。日本天皇親自到碼頭迎接,然後給了他首相職位。伊藤博文得以大展其在英國學到的西方先進知識,在日本進行全面改革,一躍成為世界強國。日本因重用伊藤博文,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中國,之後又戰勝俄國。……」


完全不可能

以下截圖均來自維基百科

第一幅來自嚴復年譜中的一張截圖

第二幅來自長州五傑,伊藤博文是長軸五傑之一

從兩者在英國的時間上就能明顯看出兩者不可能是同學,更不用說兩者所在學校就不相同。

嚴復前往英國的時候,伊藤博文早就回日本了。。。。

伊藤博文其後又參見了岩倉使節團

這次出使的時間與嚴復在英國求學的時間也無交叉點。

嚴復在英國求學的時候,伊藤早已在國內參與到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大業中去了。

在此,不想吐槽《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但是不能把它當作真是的歷史,編輯的想像成分不少。

維基百科中有專門的子目指出走向共和與歷史史實不符之處,當然不止這麼多。


船政風雲裡面嚴復是和伊藤博文的親戚留學


推薦閱讀:

故宮的鎮館之寶們何時展出?
為什麼總覺得台北故宮的顏色看起來很奇怪?
為什麼「晦」字在古人的名字中很常見?
德國人的做事比較嚴謹的原因是什麼?
想學的東西很多,但是志大而才小,如何是好?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滿清 | 嚴復人物 | 伊藤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