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動畫的未來發展趨勢會是如何?是否依然逃不脫「沒有自己的特色,日風嚴重,低齡?」
謝邀,但是我既不在創作一線又不在運營一線,答案肯定有偏頗。發表下愚見再坐等高人。
你問的國內動畫。我熟悉點的高校動畫領域是越來越好了。隨著各家高校學科建設的成熟,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作品確實一年比一年好了。今年AT!的畢業作品訪談更傾向於我們不太熟悉的一些院校,你可以看到視野之外的高校也有這麼亮眼的作品。中傳北電,幾大美院作品一如既往的牛,所以我更願意去發現一些驚喜。點這個鏈接可以看到我們畢業季的所有訪談 畢業季2014 【AnimeTaste】品賞艾尼墨,全球動畫精選我們畢業季沒有覆蓋到的一些綜合類高校的作品也非常厲害,比如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動畫系,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動畫系,天津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動畫系等等院校發展勢頭很很猛喲。院校作品在視覺風格上基本已經到了百花齊放階段,雖然有些作品還是能夠看出模仿經典作品模仿大師風格的痕迹,或者在中國傳統藝術中吸取到營養,但更多的作品已經展示出了個人獨創的風格。好啦,以上是夾私貨,我知道你問的是產業動畫。
總得來說,對於動畫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我還是抱著樂觀的態度的。但是大前提是這個行業是個勞動密集,高風險,低回報的類型,這個是宿命。所以即使產業宏觀面看起來越來越好,從業人員依然會苦哈哈的。日美歐都一樣,只是人家多點社會尊重。
說到特色,國內有特色的創作者真是不少,作品也不少。大家常說的獨立動畫哪個不是倍兒有特色呢,所以不能說中國動畫沒特色是吧?
題主提到的「沒有自己的特色,日風嚴重,低齡?「必定是指電視電影是吧?我們來分析下目前最火,大眾最熟知,小朋友最愛的動畫:喜羊羊、熊出沒、巴拉巴拉小魔仙、豬豬俠...應該是這幾個吧?喜羊羊是中國原創這是沒跑兒的。雖然知友們言必黑喜羊羊,但黃偉明先生和他的原創團隊的貢獻是非常值得認可的。至於審美高級不高級後面再說,喜羊羊電視版勝在劇情。巴拉巴拉是你說的日風沒錯兒,那哪是日風啊,那是照著美少女戰士畫一遍啊。中國動畫第一股名不虛傳呢!順帶你看看這家其他片子,全是抄日本經典動畫呢。儼然就坐實了」日風「了。熊出沒,豬豬俠,還有一大票低幼遊戲改編片兒,我認為不算是日風的。這類作品擁有燒成灰依然刺眼的」中華CG風「——就是低成本製片,低專業度流水線製作造成的中國特色風格。當年那部《雷鋒的故事》應該是此類風格的代表作吧。雖然說中國三維動畫都擁有著統一的風格,但是其中水準還是差別巨大的。從05年的魔比斯環到今年上映的龍之谷,對比一下就看得到國產三維動畫的進步之大。但是低成本和低專業度還是很難甩掉的面貌,這也並非是動畫製作這一個環節造成的,最大的瓶頸還是在於國內動畫市場。冰雪奇緣成本1.5億美元,中國市場再怎麼發展也消化不了10億人民幣成本的產品。國內的觀眾從90後開始就是看著全球頂尖CG製作長大的了,所以國產再怎麼看,都掩蓋不了廉價氣息。當然,沒有巨額投資的製作也並不意味著永遠無出頭之日。故事動人,視聽加分,製作粗陋一點也無妨。麥兜系列就這樣,也不會low,是不是?只是這類作品和變形金剛系列完全不是同一量級的玩法。風格的模仿或者單一問題其實都不是中過缺乏有風格的創作者,而是更多的受制於市場層面。
首先,國內動畫產業目前是渠道、資金、媒體、內容由上倒下的層級結構。內容在這個層級下端,內容品質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重要。所以誰紅抄誰,誰賺抄誰,怎麼省錢怎麼做。
其次,成熟的市場要求產品類型化。在類型化的發展趨勢下,風格逐漸趨同。再次,大家詬病的日風,實際是日本動畫人通過多年實踐,全盤考慮,把市場定位拓展到最大化後逐漸摸索出的風格。你看日本早期動畫(比如森林大帝,那可是完全的迪士尼風哦)也是在學習借鑒歐美風。國內動漫產業在發展初級階段,觀眾也大多是日漫餵養長大的,選擇日風確實是明智考慮。最後,動畫作品風格的選擇就像開飯店一樣,越大眾口味越好賣。越小眾倒閉風險越大。商業項目風格選擇都會相對保守。所以即使將來也很難在商業動畫領域看到很飛的風格。即使是低幼的問題,還是得從市場角度去看。
動畫是兒童最青睞的形式,動畫天生是屬於兒童的。市場上大部分作品定位低幼沒問題。幼兒沒有選擇能力,電視渠道是誘拐兒童的不二法寶,只要他們能看到,每天被狂轟濫炸到耳熟能詳,他們就會一直要看。所以低幼的品質一直都不會太高,因為這個領域,渠道為王。青少年觀眾群體沒有兒童那麼好把握,一是從小學高年級到初高中,課業壓力大,娛樂時間少;二是青少年更多娛樂以來開放式的網路,不再有哪個渠道具備壟斷優勢;三是青少年隨著認知經驗能力增長,開始對內容做自主選擇,被控制和影響的比常式度比兒童要低。青少年觀眾還是充滿童心和想像力,是品質動畫的最佳受眾。青少年動畫是國內動畫發展的藍海,也是將來有可能成大器的領域。成年觀眾娛樂選擇太豐富。各種媒介各種方式。如果不能把動畫做成高端娛樂,視效大片,潮流時尚,那就對成年觀眾沒啥吸引力。國產成人動畫今後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沒戲。不過這個判斷只針對動畫電影。成人動畫的戰場在網路。網路影視產業盤子越來越大,市場越來越細分。針對不同年齡層、性別、地域、職業的動畫作品都可能出現。你看《不可能戀愛》就是針對死宅男,《泡芙小姐》就是針對女白領。但是網路影視的收入模式還不成熟,想要大量吸金還是要從線上做到線下,那又將成為渠道和資本的較量。不過低門檻的網路終將成為優秀影視作品孕育的平台,帶有優秀基因和成長潛力的動畫或者影視項目會在這裡通過人氣的競爭暫露頭角,等著被乾爹乾媽們帶走。總結一下,未來(5-10年)主流的中國動畫很難擺脫低幼為主的狀態,在青少群體市場會有所開拓。作品風格會基於日風和中華CG風有所提升,但是不會在風格方面有大的突破。非主流動畫將異彩紛呈,敬請期待。
先佔個地方
這是我在一本動漫編劇書上看到的,作者是國內知名動漫編劇黃金老師
歡迎各位大神指導點贊
從1926 年拍成第一部動畫短片《大鬧畫室》開始,國產動畫迄今已有80 多年的歷史。中國動畫片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也出現過聞名於世的中國動畫學派。早在1941 年萬氏兄弟就成功拍攝《鐵扇公主》,不但在中國大受歡迎,還轟動了南洋和日本。日本的動畫大師手塚治虫曾受《鐵扇公主》的啟發,踏上了動畫製作之路,奉萬籟鳴先生為啟蒙老師。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20 世紀60 年代和80 年代兩度出現創作高潮,作品有《大鬧天宮》上下兩部,以及《孔雀公主》、《哪吒鬧海》、天書奇譚》、《七月七通》、《狐狸列娜》等,名揚中外影壇,為中國捧回了60 多個獎盃。美國的迪士尼、日本的東映動畫公司等許多國家的製片人和藝術家都曾經慕名來訪。20 世紀90 年代,中國僅製作了諸如《倔強的凱拉班》、《貓咪小貝》、《寶蓮燈》等屈指可數的動畫長片。進入21 世紀以後,像《可可的魔粉》、《梁山伯與祝英台》、《紅孩兒大話火焰山》這幾部作品的主創人員都是來自於中國台灣。而《小兵張嘎》、《勇闖天下》、《魔比斯環》、《喜洋洋與灰太狼》等作品也各有千秋,各有所長,成為了業內人士的熱點話題。值得一提的是,2010 年,國內出現了一部入圍第83 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動畫電影《夢回金沙城》。縱觀中國動畫史上這十幾部動畫長片,原先在題材上都以童話、神話故事為主,近年有了突破,涉及的主題基本是成長和探險的類型。在美術風格和表演風格上,中國動畫電影受到中國傳統繪畫和戲劇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城市化和印象化的審美特徵。人物形象比較臉譜化,通過外在的符號表現人物內在的性格特徵和整個命運,場景的處理上比較富有裝飾性和象徵性。而在故事情節上,敘事一般都遵循起因—發展—高潮—局的單線結構,或複線結構,環環相扣,很少有盤根錯節的網狀結構。
這些動畫長片體現了中國的文化精神,凸顯了影片的教育功能。對日、美動畫而言,由於長
期持續不斷的發展,已經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例如,日本動畫電影的觀眾傾向於成年人,一般具有強烈的教化意識、悲憫意識,強調動畫的醒世和警示功能。這一點和中國的「文以載道」的傳統藝術理念極為相近。但美式動畫電影則以商業性、娛樂性為首位,講究老少皆宜,其電影主題較為淺顯,更多地表現了友情、愛情、正義戰勝邪惡、個人英雄主義、冒險和尋寶等主題,與日本電影表現的主題有較大區別。
而日本的動畫電影則在倡導環保、人性的變化和批判科技帶來的不利影響等方面做了更深入的探討。在整個故事的敘事方式上,突破常規的單線結構,強調懸疑、峰迴路轉、出人意料,並且多個線索交織、齊頭並進,出現網狀的結構。這些影片當中甚至會出現淡化敘事,追求散文化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方式。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日本動畫講求塑造多面,豐富原型人物(單詞,也譯成「原整人物」)。主人公一般來講都具有崇高的使命感,有一定的悲劇色彩,以及奉獻的感覺。在製作方面,以二維動畫為主,輔以三維的背景。在文化背景方面,它著力體現「和魂」,即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和忠、勇等思想。總體來說,美國動畫的人物類型不像日本動畫的人物類型那樣立體、豐富。從編劇的角度來說,
美國動畫可以統稱為一種方式,即樂觀主義。美國的動畫在製作方面,漸漸有以三維替代二維動畫的發展趨勢,並且黏土動畫也煥發著生
機。在文化方面,它極力彰顯美國文化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雄心和氣魄,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樂觀主義。動畫內容採用了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阿拉伯和中國的童話、神話、民間傳說以及民族故事,以美國人的價值觀重新改編故事。在故事原產地的人們看來,這些具有非凡影響力的故事被改造得荒誕不經。即便如此,在後現代社會改寫和重構經典的羽翼下,這些動畫片仍然在世界領域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國動畫作為工業生產線上產出的模式化的產品,大多數很難看出導演的個性。就像大商場里擺滿的商品,它們只有一個共同的標籤,就是美國製造。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如蒂姆波頓這
種個人風格異常強烈的導演,他出品的幾乎所有的電影,包括動畫電影和定格動畫都打上了極為鮮明的個人標籤,從技術的運用到故事的講述都有其獨特的視角,為動畫藝術寶庫注入了新奇的元素。現在的中國動畫是既面向歷史又正視現狀, 學習美、日兩國之長是中國動畫必須具備的學習態度。從編劇的角度來說,既面向歷史又正視現狀,同時學習美、日兩國之長,就能走出自己的道路。最後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肩負著對抗德國法西斯的重擔。他用反覆看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小鹿斑比》來緩解壓力。有思想及願意思考的主流觀眾。在動畫的領域中,作品自身擁有非常廣闊的空間,只要你用內心的想法、最充沛的熱情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寫出來,並嘗試去感動別人,這就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相信你的人生也會因此不同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動畫不僅是給孩子看的,而且還可以涵蓋非常多的內容,可以面對更多。拖拽至此處上傳中國以前把動畫片叫美術片,這說明美術風格確確實實是一個動畫片的重要因素,當我們辨認電影是那國的風格,通常可以通過劇本和視聽語言敘事風格,而美術風格則是一個國家動畫片的重要辨認標誌。所以如果中國動畫要在世界上立足,擁有自成一體的審美體系和美術風格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當年中國的動畫《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在世界上獲獎的時候,不知道的都以為這是蘇聯做的片子,現在我們恐怕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至於低齡化,這不足為慮,因為孩子始終是動畫片的最大受眾群體,低齡化不等於爛片,低齡化也能出好片子,當然隨著市場慢慢成熟,肯定是會有適合各種年齡層次的片子出現,比如《秦時明月》,《魁拔》還有《十萬個冷笑話》等等……
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低齡怎麼了?國內很多動畫製作者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既講不好給青少年看的故事,又不屑於講給兒童看的故事,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最後賣不出價格賴整體環境太低幼,對我說的就是青青樹和某些人特別捧的《魁拔》中國動畫五年一巨變。相信十年後,中國動畫市場會恢復正常。我們自己的特色是指什麼?所謂的「日風"不是很緊要的問題,只是學習比我們好的事物,況且許多人都挺喜歡日風。
推薦閱讀:
※過去的一年湧現了哪些LIVE 2D的優秀作品?
※什麼才是中國風?
※如何從零開始學習自學動畫?
※動畫分鏡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應該怎麼畫?
※在動畫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