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彭德懷如何評價他的對手麥克阿瑟和李奇微?
在我們中國軍事家的眼裡,西方軍事家是個什麼形象,彭德懷是否瞧得起麥克阿瑟和李奇微,覺得他們兩個是了不起的軍事人才?
還是認為他們只是憑藉國力優勢,如果純論技術,則不是自己的對手?
麥克阿瑟就不用說了。
我想主席顯然不會太看重李奇微,主席一生大風大浪,手下戰將如雲,什麼人沒碰過,什麼世面沒見過。大刀長矛起家到小米加步槍,一步一步從山村教師變為開國領袖,他只是別人膜拜的偶像,這樣的大人物是不會太關注一個敵方戰役中的將領的,他是個天不怕地不怕,「不信邪」、敢於把一切強大的反動派視為「紙老虎」並堅決同他們作鬥爭的偉人。這位偉人的一句名言就是「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但戰術上要重視敵人!」,我想借題發揮,如果看重也只是主席從戰役本身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上去考慮而已。
彭總更是如此,因為時代的背景如此,彭總的生長成長環境如此。當然官方宣傳中我們一定是一直強調我們的戰爭是正義的,無論是美國鬼子,日本鬼子還是國民黨反動派,都是非正義的,因此彭總指揮戰爭勝利了,是應該的,是中朝兩國人民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失敗了,則迅速總結經驗教訓。戰爭是綜合實力的較量,同時也是雙方媒體打嘴仗的較量,沒有瞧得起瞧不起對方一個高官之說。所謂的「瞧得起」,反映在軍事上就是重視競爭對手,不會輕敵。我想在這層意義上,美軍和美國將領,起碼李奇微被「瞧得起」的程度是更過於麥克阿瑟的。但瞧得起,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自信,停戰協定簽完約後彭總如此說:「先例既開,來日方長……」,彭德懷感到有些遺憾:「但當時我方戰場組織,剛告就緒,未充分利用它給敵人以更大打擊,似有一些可惜。」「美國人現在停戰算是明智的,不然把他們統統趕到臨津江喂王八去!」
當然也有網上說李奇微被彭德懷稱為最值得重視也最值得尊重的對手。但未找到出處。我覺得另一位網友評價寫的不錯:中國志願軍一上來就把美軍打得潰不成軍,一瀉千里,除了鬥志高昂,氣勢如虹,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外,還要加上美軍統帥麥克阿瑟的驕狂和輕敵。但旗開得勝也使志願軍自己變得輕敵起來,以為對手不過爾爾,結果吃苦頭的就成了自己。當志願軍痛定思痛,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迅速調整自己的戰法,勝利女神便又在上甘嶺上開始向志願軍微笑。這就是戰爭規律。
戰爭的規律永遠是:這一次一定與上一次不同。只有次次不同,才會有勝算的機會。我們懂得了這一點時,我們的對手也會懂。所以,一個真正的軍人,永遠都會尊重自己的對手。尊重自己的對手就不會輕敵,不輕敵,才會不敗進而打敗自己的對手。
這就是為什麼李奇微會在志願軍的猛烈攻勢下撤出漢城時,在自己的辦公桌的軍毯上親手寫下這樣一行字:「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司令官致敬」。這既是對對手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自信。
麥克阿瑟傻白甜,李奇微上來以後難對付多了。
李奇微說自己佔了裝備的優勢,他的謙遜和麥克阿瑟的傲慢真是對比鮮明。
彭更敬重李奇微這樣的對手,對麥克阿瑟之流不屑一顧。
麥克阿瑟打太平洋戰爭起家,平原大兵團作戰不可能是彭總的對手,敗軍之將又加上驕橫狂妄,連國家領導(杜魯門)都不鳥的人,愚不可及,談不上被誰尊重
麥克阿瑟是軍人加政客,傻白甜一個
李奇微這人就有點意思了,他非常善於分析敵人的優點和缺點,摸清敵人的規律,總結自己的錯誤
不過呢,他是個保守的人,就算第五次戰役曾經大佔上風,也不敢輕舉妄動,稍露破綻,導致彭總一直掌握主動。
彭總其實也有進步,但是他這人太依賴經驗,他也不知道拿捏李奇微保守的性格弱點,而且我軍非戰鬥減員太多,損失慘重,後勤補給這塊他這位統帥考慮不周
推薦閱讀:
※世界上哪款戰鬥機最好看?
※近距離觀看戰鬥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迫擊炮這種技術含量低的武器為什麼還沒有被淘汰?
※戰鬥機拐彎的時候為什麼要放紅外干擾彈 ?
※國內跟國外都有哪些名字很好聽的史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