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考古會是怎樣的?

考古學家是種怎樣的存在?他們平時幹什麼?

古人予地位貴重者以厚葬,使考古學家可以推敲琢磨,而現在的人大都是火葬,即使是土葬也非常「簡單」,沒有大的規格和葬品。

如果千萬年以後,後人如何對我們所處的這段歷史考古?

電子考古?

--根據現在人留下的影像製品來推斷歷史?我覺得這會喪失那種撲朔迷離的韻味。

雖然考古學包含很多,但都需要通過證據來支持推斷,腳不沾地的考古還是考古嗎?

我想指的考古是對過去歷史的考證,就像紀王崮、曹操墓的爭辯那種

大概關於未來的問題只有未來的人才能回答吧。。

本人初生牛犢,若有不對之處請指教。。


信息的載體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能想像到1000年之後的信息載體是什麼樣的嗎?你能想像一千年後的人如何看待現代的電腦,錄像帶和影碟嗎?

那也是韻味呀!

甲骨文發明之後,文字記錄者心想,以後的人怎麼考古呢,我們考古的時候破解古人結繩記事的密碼,現在我們居然發明了甲骨文這麼方便的文字以及龜甲和獸骨這麼牛逼的載體,以後的人要考古直接看就行了,實在是大失韻味呀!

未來人類已經實現了電子腦化以及思想的直接傳遞,他們的知識都是直接拷貝到腦中並且隨時調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的交流都是腦電波的直接交流,他們已經不需要通過眼睛接受光線,通過耳朵接受空氣的震動,這麼原始的方式獲取信息了。

未來的考古學家看到我們的視頻,音頻,一邊帶著極大的興趣考察,認為這非常神奇,非常有韻味,一邊感慨人類文明的進步和過去的野蠻荒蕪。


投資數億元的秦始皇陵機器人考古工程碰上了大難題,為之奮鬥了幾十年的蘇教授愁眉不展,坐在指揮部里望著屏幕發獃。

這次考古工程聯合了考古界和機器人領域的多名專家,是全球關注的大項目。原理是為了保護秦始皇陵地宮的封閉狀態,打通了一條長達百米的金屬通道,通道兩端採用航天飛船的氣密技術,確保地宮內文物不會因為接觸空氣而重蹈被氧化破壞的覆轍。一台設計精巧的多功能機器人會通過兩道氣密門進入地宮進行探索。考慮到穿透的封土厚達百米,機器人採用有線通信技術與指揮部保持聯繫,後面拖著長長的一根加固過的光纖。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在機器人穿過二號氣密門,即將照亮地宮面貌的時候,信號突然中斷。事後人們只回收了斷掉的光纖。奇怪的是,光纖斷口處看上去非常整齊,似乎被什麼鋒利的東西突然切斷。

很快,二號機——也就是唯一的備份機——被放了下去。控制人員百倍小心的操作著,可結果幾乎一模一樣。唯一有點改變的就是在信號消失前二號機成功打開了探照燈,傳送過來一段不到一秒鐘的視頻。

這段視頻已經被觀看了上百遍。經過技術分析,只在視野範圍內看到一個一閃而過的影子。因為時間實在太短,這個影子的形狀大小都沒有看清,不過種種傳說倒是流傳的飛快。指揮部不少人都說這可能是守護皇陵的兵馬俑。

「荒謬!這是考古現場,不是盜墓小說!」蘇教授拍著桌子說,「現在推測應該是某種地下生物或者防盜機關。」

「教授,大門外圍著好幾十個記者,都等著我們發布消息呢。原定的新聞發布會已經超過兩個小時了。」

「這……」蘇教授遲疑著。對秦始皇陵進行考古是他畢生的夢想,為此已經努力了幾十年。現在眼看就要成功了,沒想到遇到這麼大的挫折。考古機器人是特別定製的,全球只有這兩台,重新製造肯定來不及。本來這個考古活動社會上反對意見就多,這下幾個億的資金花出去了,什麼都沒看著,還出了個沒法解釋的怪現象。如果這個事上了新聞,那項目能不能繼續下去就難說了。

看到蘇教授憂愁的樣子,旁邊還在讀博的李明過來對著他耳語一番。李明是台灣本省人,從小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跟隨蘇教授學習已經好幾年了,是蘇教授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這個……真的可行嗎?會不會很危險?」蘇教授說,「要不,讓負責保衛的老張下去,他是特種兵出身。」

「教授,你就讓我去吧,我還單身。」李明說,「而且通道這麼狹窄,誰下去都施展不開。我下去起碼專業對口,應該能有所發現。」

於是李明冒險進入通道。通道很狹窄,幸好閩南血統的李明比較瘦小。他趴在一個滑輪車上,身體和滑輪車固定的很緊。滑輪車後面鏈接著一根粗大的鋼絲繩,就算用液壓鉗也剪不斷。此前已經試驗過,只需要不到二十秒就能將滑輪車從底部拉到洞口。

小明被放了下去,他要人工打開底部的氣密門,非常費力。蘇教授能聽到他沉重的喘息聲。

「我還沒看到什麼特別的東西,下面很黑,燈光只能照亮幾米範圍……啊!」

信號又中斷了!蘇教授咆哮著:「拉!快拉!」

粗大的鋼絲繩瞬間被絞盤繃緊,可車子並沒有被拉回來。「好像是卡住了」操作絞盤的工人說。大概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阻力突然消失,滑輪車飛速的被拉了回來。

眾人圍了上去。蘇教授擔心李明會從此失蹤,幾乎不敢面對。當看到滑輪車上人還在的時候,長長舒了一口氣。

李明已經昏了過去,被轉移到擔架的時候,他醒了過來,但顯得非常瘋狂。「他沒有說謊……沒有說謊……」李明含糊不清的嚷道。

「誰?誰沒有說謊?你看到什麼了?」蘇教授問。

「噓……」李明突然沒了力氣,只發出了這個聲音,又昏了過去。

項目宣告失敗。蘇教授連日來不斷接受著相關部門的調查,分析事故原因。過了幾天總算有點時間,蘇教授趕到醫院看望李明。一方面是對學生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也是對李明所說話的好奇。其實這幾天那個神秘的「噓……」聲已經成為爆炸性新聞,全世界都在猜測這個禁聲的發音有什麼含義。

蘇教授過去的時候,李明已經蘇醒,但卻整天只是盯著天花板發獃。醫生說目前正在觀察,不排除永久性的腦部損傷。

蘇教授心中非常難過,他常識著和李明溝通:「小明,你還認識我嗎?我是蘇老師啊……」

「噓……」

「你在下面看到誰了?」

「噓……」

蘇教授突然意識到自己問的不是「看到了什麼」,而是「看到了誰」,不由感覺後背發冷。不過他還是耐心的問道:「小明,你說的沒有說謊的那個人是誰?是別的考古專家嗎?你看到了什麼,印證了什麼觀點呢?」

「噓……」

「到底是誰啊?你老說噓是什麼意思?到底在噓什麼?」

小明突然抬起頭轉向蘇教授,可眼神還是十分空洞:「噓……噓……噓……胡……噓胡……」


從文字和影音之中來推斷歷史,我感覺這是歷史學的工作。未來的考古,我覺得還是一門關於物的學科。

首先,考古的對象並不僅僅只有墓葬。現在我們關注於墓葬,與古人厚葬的習俗有關,在墓葬中考古學家可以獲得更加完整和精美的器物。但是古人生活的信息同時也包含在房址、耕作遺址、城址甚至他們的垃圾堆里,這些都是與墓葬同等重要的遺址,也都是考古學家研究的對象。

那麼對於未來的考古學家,我想也是同樣如此。儘管現在我們不提倡厚葬,墓葬在未來的考古學研究中也許沒那麼重要。但人類生活仍然留下了眾多的痕迹。我們現在的居住格局、下水管道系統、垃圾處理場的垃圾或許都會成為未來考古學的研究對象。

另外,電子檔案或許可以還原影像,但是物品的質感和重要難以還原,假如千萬年後的人們以超高科技的X合金作為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材料,那麼他們也許會覺得我們現在用的塑料製品也很可愛呢,或許還會對它們進行收藏~


現在東西更新換代這麼快,舉三個例子:

1、發現一個古人類垃圾堆,裡面有一個可樂罐,難得的是上面的字還沒有完全消失,趕緊破譯一下,發現:電影里的黑甜汽水是真的,不過沒有發現詳細配方------繼續發掘吧。

2、發現一個軟盤(放在A盤裡的神奇東西),通過強大的破譯工具發現裡面是一個報表。發現:古人類的信息傳遞體系和管理體系。

3、發現一個破產公司遺址,裡面東西還都能用,好神奇呀,古人好有智慧。


感覺可能會有大規模的遺迹。。例如城市遺迹。。甚至國家遺迹。。在戰爭或者自然災害以後,沙漠或者海平面上升。。

唔,抖個機靈,搬運一段。。

幾千年後,一群考古學家挖掘出起點中文網的伺服器並恢復出信息,由於文明形態的差異,他們會驚異地發現,早在千年前那個科技極度落後的時代,古地球文明已經擁有了【肉身可以橫渡宇宙,一拳能夠打爆星球】的強者,而且為數不少,因為在伺服器里有上萬本內容近似但名字不同的人物傳記,這又能證明這種方法已經廣泛應用。考古學家們為古地球人的偉力震驚,又為這種強悍的【修鍊】方法失傳而惋惜


考古的意義與價值,在我看來,考古就是當發展,不一定是人類,其中的一部分被人遺忘,或者由於遺留記錄的不夠詳細而產生模糊不清概念時,通過尋找古代遺址中殘存的文字或者實物證據給現代人對於發展過程以更接近真實的判斷立足點。

生物學上有一個概念,對於古生物的研究,就像從電影中拿出一個又一個的截圖,古生物專家要做的就是像資深電影人一樣通過這些截圖盡量復原這些截圖背後的故事,這是一個只要是正常人就知道不可能真的復原出真實的艱巨任務。

考古也是一樣,在一個又一個破損,殘缺的文物中探索,尋找缺失的環,讓發展的過程更加完整清晰。這麼做的價值,每一個歷史老師在第一課中都會講到:歷史是人類發展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成功的部分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類似狀況時渡過難關,失敗的部分可以幫助我們不需要重蹈覆轍,加快發展的腳步。

而考古的必要性,就在於無論如何嘗試詳細的記錄一樣事物,當後代沒有真正意義上接觸過他的時候,不會對這樣東西有足夠清晰的認識。這就是歷史學上經常出現的「記錄模糊,解讀困難」問題…吧?這段我只和一些搞歷史的簡單聊過,不敢確定是不是這個詞。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反覆使用的尿布,和煤球爐子。

我生在一個變革的時代,小時候,中國北方的冬天大量採用煤球爐子取暖,也有用散煤的,後來被暖氣代替。在這之前,很幸運我短暫使用了電暖氣這樣當時的稀奇玩意兒,直到後來北方集體供暖。

我應該是最後一代知道爐子是個什麼東西的城市孩子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農村,也包括最偏遠的地區也能用上暖氣,爐子這樣東西最終會離開人們的生活。

我不知道歷史專業的朋友們是怎麼記錄爐子這樣東西的,講講從我個人角度出發,未來我們的後代在我們死後會對爐子提出的問題,和他們可能希望了解並且幫助他們發展的點。

首先必然會被涉及的一個問題,燃煤爐子有大量明顯弊端,比如製造大量污染,研究顯示中國北方在那個時期哮喘發病概率很高,生爐子由於密封問題產生的室內煤煙泄露是可能的誘因之一。

暖氣,集中供暖,解決了污染問題,個體燃燒煤炭過程中設備與沒有規模化導致的資源浪費問題。之前不做,不是沒有思路,也不是沒有技術,更不是沒想到,因為資源匱乏。

紙尿片的普及也是類似情況,父母告訴我我以前用的就是一次性紙尿片,當時爸媽算是從牙縫裡擠錢免得我受罪。但是因為資源匱乏,直到九十年代末我記事了還能看到手洗尿片,曾經見過有些家庭,第二個超生的孩子所使用的尿片是哥哥或者姐姐的。

聽上去很可笑,但是抱歉,我已經開始遺忘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了,只有一些閃回的瞬間可以讓我想起一些片段。作為一個過渡時期的邊界,當把這種記錄延展到一個千年範疇中之後,一些基礎層面上的誤解很容易產生。

這些東西有什麼用?現在我們不知道,就好像七八十年前的老電影中空想家告訴我們,今天,2016年,已經坐著太空飛船環遊宇宙了。而實幹家則絕對想不到當時的高科技,電視在今天已經因為電腦的存在進入了壽命的末期。

對未來的預測通常是無稽而又荒誕的,就像我們其實也不太了解歷史一樣。

閱讀過去預知未來走向的人被稱為先知,而通過解讀過去尋找目前問題解決方案,並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建設性假想的人被稱為歷史學家。當他們無法從已經存在的卷宗中找到答案時,就要去考,看看有沒有什麼因為在當時看來太小太平庸的原因被忽略的東西可以幫助現在和未來的人少走彎路。

從這個角度出發,大事是不需要考的,重大科技的誕生,變革,人類發展中重大事件的起因,結果,事物的發展,成長過程,衰敗結局,都會被詳細記錄在冊。但是,記錄的過程中細節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會在未來給需要利用這些事物,事件經驗的人帶來困惑與麻煩。

不發生重大戰爭,接近毀滅人類的那種,硬碟里的東西,不會丟。就像存世書本中的東西我們會把他轉移到硬碟中保存一樣,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成為怎樣的形式,都會有一個過渡過程。而保存不下來的書本,都是毀於戰火,在一個穩定的社會形勢中,絕大部分書籍會以翻抄的形式保存下來。我們今天的文明發展程度也決定了秦始皇,康熙焚書慘案很難再發生,至少我主觀意識上選擇迴避目前毀滅性戰爭與文化毀滅存在的可能性。

隨著科技的發展,記錄變得越來越便捷,現在我們能打字,能用圖像視頻語音記錄事件和事物,最近又出現了語音輸入法。在不久的將來隨著vr技術的發展,我們甚至可以通過全息影像以三維形式記錄歷史。我相信事物的細節會隨著記錄手段的提高而不斷進步,最終消弭細節遺漏的可能性。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個人觀點是最終實地考古會隨著信息獲取的便捷化而逐漸從考古意義上走出歷史舞台。獲取文物最終會成為一種圖騰式的象徵,以實物形式想我們的後代展示人類曾經的變遷與進步。

對於歷史的實際考察工作,我相信在未來很長的一個階段會進入到海量數據中整理有價值信息的層面。無論未來信息分類與搜索技術發展成什麼樣子,信息都需要時間去吸收,理解。這最終會被智能系統取代,由計算機分類整理後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偏一下題,甚至和某些大牛聊天時,大家對未來計算機的前景,有一些期待,包括最終計算機會通過現有資源的整理,對接,做出與人腦類似的工作,創新。

我之前是學生物的,創新這個詞嚴格的講與普遍認知中的概念不太一樣,沒有人可以憑空想像出新的事物,一定意義上人類所謂思考的本質就是整理已知信息並且對已知信息和條件做出判斷的過程。所以我相信人類一切工作最終都可以被計算機所取代,好壞不做評價,這個留給未來的偉人去操心。

但在這之前,我相信人類還是需要一個很長的以人腦思考的過程。目前世界的發展方向大致相同,所有學科向單一領域細化。每個研究人員必須要專精一個行業,才能儘快學習完學科中的基礎知識,儘快進入工作崗位積累實際經驗,考古也會因為領域的深入研究而不得不隨之細化,深入。個人認為這個理解過程是當今天這個人類發展階段成為有價值可考的歷史時需要面對的主要工作。


一群研究21世紀軟體工程的考古人員忙著從一個被叫做硬碟的黑糊糊的盒子里恢復二進位碼,然後儘力拼湊當年的開源框架,最後藉助古老的液晶顯示器技術列印出「hello world」。

他們說這是古人為認識世界而舉行的儀式,古人希望通過這種儀式去掌握宇宙真理,但這只是迷信,因為他們最後總會發現這種東西各種bug,並且負責編寫儀式的被稱為程序員的人要麼年紀輕輕頭髮掉光光,要麼命不久,而且他們好像是不準娶妻生子的。


其實這個問題回歸到考古考的是什麼,為什麼要考古。

就現在而言,考古領域所說的考古上下限為人類出現——明清(國外的話在上限上無什麼爭議,可能還包含些古生物,下限那都是2、3百年前的事)。

首先,來思考一個問題,以中國為例,為什麼截止到明清,連民國都不算(其實,在考古研究者眼中,絕大部分學者都認為連「明清無考古」)。因為距離我們太近,明清民的資料完整度已經相當了得,很多文物都流傳下來,研究起來幾乎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難度(這裡的「研究」指「弄明白」)。當然,並不是說明清就不考了,明清相對於前代,出土最多、研究價值最大的可能就是瓷器了,與傳世品不同,考古領域對明清瓷器的研究更多的是在發現的磁窯,儘管關於明清各瓷器的燒制已經有了豐富的文獻資料,但還是要回歸到瓷窯來一探究竟的。除了瓷器,還有古建築,明清的古建築的存留率較之前簡直是天壤之別,研究起來也很方便。

所以,對於一個記錄十分豐富的朝代來說,我們並「不需要」發現什麼。考古考的是什麼,說白了就是當時環境下人與社會自然、文化與文化的存在狀態和聯繫,明清大量的史書和實物資料足夠把這些關係理得八九不離十,所以才有「明清無考古」之說。

然後,我們回歸到未來考古是怎樣的,過了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以後,想必科技已經無所不能了,我們對其發達程度的難以想像的程度恐怕比當時人類夢想能在空中飛翔還要誇張,那麼,那時的人類如何了解21世紀人類的生存狀況。21世紀的人長什麼樣、怎麼吃飯、居住的房屋是怎樣的等等問題,未來的人類是否還是需要像我們現在一樣進行發掘,我想必然不是。

因為就算是現在,我們的科技已經挺發達了,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各種信息都會被記錄在案,所有的檔案都會儲存在電子設備里,隨時可以調取。就像我們想了解20世紀早期的歷史,我們會藉助「紙」這個媒介載體,我們想了解20世紀末的歷史,我們必然會藉助「互聯網」這個載體。

人類與自然的每天產生的數據都大的驚人,但是電子存儲設備也在不停的擴容,想想我上高中時,覺得256M的U盤實在是太大了,而現在呢。當時代在演進,信息也在以各種形式得以存儲,無論什麼時候的考古其實就是發現原先的「存儲介質」而已。

比如,北京人的存儲介質是什麼?北京人需要生存,他們需要製造狩獵工具,製造石器時會留下打下來的石片,北京人使用火會留下灰燼,死亡時會留下骨骸、佩飾等等,對於沒有信息存儲介質的他們,這些就是包含了大量信息的載體,雖然這並不是有意為之。

當然,比如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是舊石器人類留下的信息,洞穴和壁畫成為載體,可能他們也並不是要故意留下信息,也可能僅是一種圖騰崇拜的原始信仰。

比如到了紙發明以後,紙成為信息的載體,但是我們是否只需要了解紙上的文字呢?不,還是太少,因為信息不僅僅存在紙上,還存在在一切當時出現過的東西上。但是,紙對於那個時期,仍然是主要的載體,我們仍然「僅」通過書籍就能對過去了解個大部分。

而現在,我們主要的存儲載體就是各種電子設備,視頻、照片、文字等等,它們包含了幾乎人類所有的存在狀態細節,未來我們需要了解時,查看起來簡直信手拈來(除非,世界上的所有存儲設備一夜全部消失,這隻有地球毀滅才行)。


成功了!

我們研究所窮盡幾代人恢復的這個小黑盒中部分數據今天終於吧磁碟排列回溯到可以識別的序列。

一位老教授手顫顫巍巍的將小黑盒連上,顯示屏,只見上面出現了幾個紅字

FBI WARNING


萬年以後,

考古學家對挖出的廢墟中殘垣斷壁上寫的一連串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百思不得其解,只見上面寫著:

辦證:182******


總覺的幸虧生活在現在,要是500年後學考古還得會修電腦。


第一個只存在於線上的博物館出現,內有大量上古郵箱帳號密碼,遊客可隨意登錄瀏覽;

大型網站重構需報批,國家文物局增設倒閉網站管理司;

電子文物交易時需提供原始日誌證明自己為最早版本,複製品一文不值;

密碼學、硬碟恢復、PHP、顏文字解讀,成為新的考古學二級學科。


可能是直接去問他


找地球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我覺得未來考古也不過是考證更久遠的未知歷史而不像許多答主說的考證「現在的」電腦、軟盤。因為你只需看近代史的研究就能知道:現今的人類已經有足夠的實力保存下歷史,而無需讓後人去挖掘。


「墳貼」聽說過沒?

發表時間在60天以上,或者上次回復時間在30天以上的貼子,被稱為墳貼。一般這種貼子該「進墳」了,被視為墳貼。

通俗地說沉了很久的以前的貼,你看了而且回復了,那麼它就從最底下躥上來了。這個動作就像把埋了很久的東西挖出來,把前面的帖子埋到後面去,被叫做「挖墳」 。

「挖墳」的意義

舊帖子里有很多有價值有亮點的,這些帖子很可能會在大家灌水的時候被忽略。而挖墳是一個二次發現的過程,通過這個不斷發現的過程,大家會讓越來越多有價值,好看的帖子停留在更靠前的位置上。

在未來,如果把沉了很久很久的有意義的帖子挖出來,或許就會被稱為「考古」。(不僅僅是帖子,微博、博客、日誌······,都算)。

2217年的《考古學 15期》出現了這樣的一篇文章。

著名電子考古專家xxx經過多年對「知乎集團」資料庫的考古研究發現,2014年06月18,一位「匿名用戶」比ooo跟早提出了電子考古概念,「電子考古學」的歷史需要再往前推進了54年。

由此可以證明,我國是全世界最早提出「網路考古」概念的國家,比美國早50年,比歐盟早80年,比日本早120年......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