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時代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改造及計劃經濟政策是必須的嗎?

如題。目前有識之士大多認同純自由市場競爭無法使落後大國迎頭趕上,必須是靠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整合全局資源,否則極易拉美化。正如文一所著的《偉大的中國革命》一文中所說的那樣。但是,在上文中,作者沒有認為毛時代的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是可取的,而且認為沒有形成一個市場經濟的經濟循環,發展動力不高,水平不可能高,也不可持續。真正的根本變革是由鄧時期國家規劃之下的市場的出現而誕生的。

那麼問題來了:毛的計劃經濟和公有制路線對1949年的中國來說是必須的嗎?可不可以直接走類似於日韓的那種同樣是有強力政府的「國家資本主義」路線?

@常凱申的文章曾經說毛時代完成了這最艱難重要的幾步:①建立人口龐大的統一市場;②土地改革;③大規模全國性掃除文盲;④建立一個水平雖然不高,但基本完整的工業體系。

我覺得這些爭議不大。但是以上這幾步,只有在計劃經濟和公有制之下才能實現嗎?


一個揮舞著紅色大旗上台的政黨,如果上台後繼續資本主義那一套,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所以不論社會主義改造與計劃經濟靠譜不靠譜,都必須硬著頭皮去做。結果好不好是一回事,你做不做是另一回事。當然,那個時代的人,多數還是相信會有好結果的。


不是,毛主張的是新民主義,當時上海多家財經媒體都是擁護新民主義路線的。

上海確實大壟斷資本主義走不通。日本治理中國業績不錯,蔣完全棄用漢奸,路線錯誤,盲目推動國企私有化,富了四個酒囊飯袋,全是紙上富貴。

之後直到九十年代,朱恢復了新民主義綱領,中國重回正道。


公有制計劃經濟是最美好的經濟制度,對於任意一個國家,只要這個國家是真心想讓全體人民都富裕,使國家強盛,公有制計劃經濟都是必須的。

只有公有制計劃經濟才能整合所有資源,包括人力資源,使經濟建設最迅速而健康地發展。如果摻雜一分私有制市場經濟,就會減損一分效力。

一台好機器,各個零件必然互相配合協調地很好。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快,各行業各部門各工廠之間也必須協調配合好,而這一點,只有公有制才能做到,私有制里各自為戰,各顧各的利益,協調配合必然不好。

但是因為公有制會損害富人的眼前利益,所以他們會拚命阻撓破壞。


對於國家來說可能不是,但於以毛澤東為首的,要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新世界的共產黨人來講是必須的。


列寧時期的俄國新經濟政策就想適當放開市場,帶動經濟。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這種思路是正確的。但是只有斯大林時期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和改造才使蘇聯衝出重圍,建立了工業基礎,甚至在二戰中戰勝老牌強國德國。

提問中的第二、三點不好說,但是第一、四點毫無疑問是必須的。

在當時的環境下,沒有工業基礎就沒有辦法取得和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資格。

拋去國際環境,人們認為也許列寧新經濟政策時期的思路是對的。但這就又有了一個問題。

錢從哪來?

在國際封鎖的環境下,國家發展的錢來自工業,而工業的錢來自農業的剪刀差,但是如果沒有封鎖?

錢只能來自外國。

如果沒有相應的工業基礎,國際貿易中只能淪為經濟體系中最下等的原料、勞動力供應國,類似於拉美國家(當然現在中國也沒能完全擺脫這種地位)。

因此我覺得


這需要從歷史背景來看了。

當初中國有兩個選擇一是資本主義一是社會主義。很多人說因為共產黨的性質所以只能走社會主義想必也是沒有聽說過特色社會主義。

也就是說如果上面決定走資那麼隨便編造一個理由就可以了。

實際上當時也確實有一批人想走資本主義。那麼毛決定走社是出於什麼考量。

當時2戰剛剛結束出現了意識型態的對立。

蘇聯與中國接壤如果導向美國那麼中國會成為抗蘇最前鋒。

蔣介石還沒有放棄反攻大陸。如果全面導向美國美國也不會對我們這個紅色國家毫無防備想想美國對日本的防備。當時中國並沒有抗美援朝美國人不會對我們有多少尊重。也就是好處不一定撈得到多少。台灣也不會還給我們。

如果走社會主義導向蘇聯。

我們與蘇聯接壤導向蘇聯

除了得到一個強大的盟友。當時美國要壓過蘇聯那麼中國這個盟友就重要的多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條件。援助方面也不用飛過太平洋。

並且當時蘇聯通過社會主義發展迅猛我想這也吸引了毛主席。

還有當時中國就算對外開放市場也不會得到想改開那麼大的投資。當時2戰剛剛結束歐洲日本的環境肯定更加吸引美國。

至於後來走茬了。那是內部因素了。


1954年以前是中級國家資本主義,1954年以後的一五計劃逐漸發展為高級國家資本主義。回答完畢。


推薦閱讀:

股票的上漲或下跌是由誰控制的?
沃爾瑪為什麼能成為世界五百強之首?
怎麼看葯價放開後心臟病葯「地高辛片」2015年的價格暴漲十倍?
什麼是現金流??通俗易懂的說說唄?
為什麼油價下跌會導致通貨緊縮?

TAG:經濟學 | 科學社會主義 | 共產主義commun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