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的世界裡,一次大機會的成果遠超過千百次的小折騰。但怎樣發現這樣的機會?

交易


謝邀。

這個問題看了很感慨。

這樣,我先舉幾個例子:

在2015年8-10月期間公司會議上分析大宗商品,我拋出了一個很簡單的邏輯,美聯儲加息,大宗商品見底,並且很詳細的給在座的每一位解釋了這個邏輯,大概在11月下旬左右,我告訴他們我自己的賬戶做多了螺紋鋼,銅,鋅,橡膠,我準備長期拿著這些單子做大的商品中期,事實上到今天除了橡膠在中途有一次倒手接回(這單子我在公眾號裡面有所介紹)之外,其他單子都換過至少幾次約了,還拿著。其中螺紋鋼進場當天下午開會我就告訴在座各位我進了螺紋鋼。甚至這個對基本面的觀點我也不只在公司內部講過,和很多人交流過,有人做,但沒有人拿到現在,因為如此長時間的持倉對於很多人而言是受不了的。

那時候身邊的高凈值客戶不少,差不多的時段,也是同樣出於這個原理,我告訴他們可以換點美元放著,但大多數人同樣選擇了銀行的理財,我知道唯一一個這麼做的反而是我老婆單位的一個人,聽說換了30萬美元。

同樣是2015年底,我在上海買了房子,本身是出於剛需,那個時候很多人是不解的,因為覺得站在投資的角度來講這不是一個理智的行為。但國內的市場狀況讓我認為房地產那個時候不說漲不漲,不會跌。2016年3月單位一個小姑娘急了,因為房地產市場漲的很快,他在上海還沒有買房資格。我告訴他果斷在太倉去買一套房做一個對沖,那個小姑娘盲目相信了,結果鎖住了在上海買房的錢。

開公眾號以來我本著只講基礎不講具體策略的原則運作了很久。只會在交易總結中談談對市場的看法,因為我覺得策略即便講具體了,能夠嚴格執行的人也會很少,看到的太多了。我認為僅僅表達明確的態度只有一次,就是6月份,我覺得有一波整體上漲的機會。結果其實那些吵著讓分析市場的人,我覺得大多數也沒有進。

好了,例子說這麼多,來看看為什麼吧:

第一,聽別人講的永遠是聽別人講的,給我的感覺,大多數人沒有辦法完全參透,就沒有辦法完全相信,這些就沒有辦法完全執行。如果有這樣的大機會,你首先要悟透,你不悟透,結果可能還不如來回折騰。

第二、大的機會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都會很大,這個過程中經過的波波折折會非常的大,對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有巨大的考驗,這不但需要分析的支持,還要落實到策略上,風控上,一個環節處理不好可能機會就抓不住,而大多數人會把這個問題想得過於簡單,從而缺乏抓住大機會的執行力。

第三、你能夠抓住什麼樣的機會,和你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和性格是有一定關係的。你覺得天天撿著芝麻過日子的人能突然給你抱回一個大西瓜?很難很難。你如果不是以這種大機會為盈利模式的,這樣做的經驗可能不足。

所以你要知道,看到大的機會,和能抓住大的機會,本身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很多時候,交易中的專業和業餘的區別甚至都不再某一個時間內的交易業績上,而是計劃的周密程度上,如果我們看準一個機會,或者一個系統而言,都會在諸如進場、出場、加倉上有明確的界定,明確資產管理方案,明確針對各種情況的風控方案。做這一切,我們就是要保證執行力。

其實你想想,這麼大個機會,所面對的持倉時間和空間都是很大的,沒有這些,最後自己都可能恍恍惚惚,猶如賭博。

最後在回到那些例子,你要知道這些看法和預測都是有對有錯的,人不是神,不可能什麼都能夠看對,這是客觀事實。而聽的人,不知道錯了怎麼辦,甚至,不知道對了怎麼辦。


我倒覺得吧,長遠而言,小折騰比大機會更有價值。

首先,機會只有兩種,趕上的和錯過的。這種交錯在市場上實在太稀鬆平常了,良好的心態應該是:發現且能夠抓住並獲得盈利,那最好不過;但是錯過了沒抓住也沒什麼好懊惱的。

有人肯定問,那我壓根發現不了怎麼辦?或者,我發現了卻沒辦法抓住怎麼辦?這才是核心問題。也就是說,無論機會大小,最關鍵的首先是你發現的能力,其次是你把握的能力,這些能力才真真考驗你的系統、你的經驗、你交易這門手藝的發育。

那長遠來看,為什麼小折騰更有價值?

1.小折騰才是日常。這跟你升級打怪一樣,大BOSS往往比小波小動來得少見。那麼,異動不來,你難道就不發育了?如果你有主業那當我沒說,但如果是一個職業化交易者,不能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生存,還交易個雞毛撣子呀;

2.小折騰才補窟窿。還是舉例,跟開車一樣(不是你們想的那個開車喂),交易必須趁早暴露自己的缺陷和短板,然後才能不斷的修正完善自己的系統。一個新手,不知道自己剎車燈壞了,手剎沒松,輪胎漏氣就往高速上沖,都不用我來罵你,市場上來就是一個大耳刮子好么。怎麼知道自己駕駛有啥毛病?你得人少的地方多練,車少地方多開,什麼按鈕都試試,哪兒不好修修補補才能練出來。小折騰是最經濟的查漏補缺途徑了,你既不會在這種相對溫和的波動下腎上腺素飆升盲目開加倉,還能及時發現問題,不至於被打到跪地求饒。

3.大機會的敏銳度都是無數個市場日常磨出來的,千百次小機會你都能抓到,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橫盤震蕩,小打小鬧的微觀波動中你已經能找到進出場的閥門了,那一旦出現一次極大的異動機會,你發現它的可能,一定比今年螺紋鋼暴漲,聞訊排隊開戶的大爺們高得多得不知道哪裡去了。

其實從概率上來說,一把梭一次日天日地的行情,你一夜暴富的可能確實非常大,五五開。如果你只是尋找這麼一次機會翻身,翻身後不再繼續交易,沒有任何問題(找不找得到另說)。但是你想長期在市場上生存,這種念頭盡量抹平,不是說機遇不重要,我相信每一個交易者都希望自己遇到這樣的機會,但是總想著創造神話的念頭挺不健康的。還是踏實點兒吧。


謝邀

金融投資本質就是玩不確定性

你這是在尋找確定性

想抓到大魚

你覺得織一張和大魚一樣大的漁網管用

還是用一張很大很大的網,打上來不管大魚小魚,再從中找大魚管用?


※※在系統化交易領域,有兩種主流獲利預期。

  一種是題主所說的,大多交易是小虧小賺,主要獲利預期是「偶爾」抓取的暴利。

  另一種是細水長流,獲利預期是小收益的積累,偶爾出現的暴利,會被視為系統外「好運」(對應的是系統外風險)。

  擴展閱讀:與交易系統相關的三個風險

  仔細一看,上述兩種情況好像是在描述完全相同系統表現——

  -日常小收益;

  -偶爾大暴利。

  看起來差不多的系統表現,為什麼要分為兩種獲利預期呢?請大家稍微思考一下,再向下看。

  獲利預期,涉及到後續系統優化策略的方向——

  -如果獲利預期是抓取暴利,系統優化策略就要避免以增加系統勝率為主要方向;

  -如果獲利預期是細水長流,系統優化策略就要避免以增加系統風報比為主要方向。

  如果沒有獲利預期,大錢小錢都想賺,在系統化交易的初學階段,很可能會出現希望同時或輪流提升系統勝率和風報比的想法——系統風報比滿意後,希望提升系統勝率;風報比隨之降低後,提升風報比的優化又降低了勝率,陷入系統優化的泥沼。

  提升交易系統的一個參數表現,總會降低另一個或幾個參數的表現,此消彼長,不會有一個所有表現參數都滿分的交易系統。交易系統優化,本質上是一個基於核心正期望進行的權衡取捨的過程。獲利預期,是參照系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系統化交易領域,還有一種小眾獲利預期策略——固定收益預期。也就是每次交易都獲取差不多相同的收益,是止盈策略的應用之一。

  例如,N買入,N-2止損,N+6賣出;之後就是漲到N+200,也和我沒關係了。

  整個止盈策略,都需要成熟的交易認知。因此,多見於專業交易者。我們在這裡簡單提一下,大家暫時知道有這麼個策略就可以了。

  擴展閱讀:飄文花註:基於資金管理的平倉策略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怎樣抓取市場中的暴利。

  答案是,守株待兔。建立並持續運行一套具有暴利正期望的系統,坐等市場往上撞。


一次大行情成果小於千百次折騰,真的是這樣的嗎?

表面上看,抓住一次大行情,確實能夠獲得較大的盈利幅度。但是前提是抓住!這就違背了交易的核心規律,你並不能控制每一筆交易的結果。

舉個例子,如果讓你倒回到英國退歐前,你肯定會想當然地覺得做空賺得多,但是實際上之前的資料都是表明英國要留歐的,投票前英鎊跳漲,讓你覺得做空就是逆勢。投票時候幾秒鐘英鎊跌1%,讓你想追進去又怕套在底部。投票結果出來的那個下午,幾個小時反彈了將近一般的跌幅,基本上開跌之後追空都會經歷短時間的大幅虧損,那麼你拿得住嗎?你的研判策略考慮到過這種情景嗎?

所以,如果你真的經歷過歷史上幾個大行情的話,你應該會有這樣的感受,如果我沒有能力去做這樣的行情,那我祈禱行情來的時候我能夠空倉,這是最幸福的事了。


在必經之路上等待,並為之付出必要的成本~


首先認同這個觀點。

用三年的時間抓一個5倍的機會和每個月都賺錢那一種方式難度大?

我經過反覆論證得出一個結論,做長線用浮盈加倉翻倍更容易,缺點必須忍住浮盈回撤。

從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放棄了月月賺錢的想法。那麼如何發現這種機會?很簡單看月線下單。

唯物辯證法

短期賺錢快必然是長期賺錢慢。

長期賺錢快必然是短期賺錢慢。

跑的快的耐力差,耐力好的跑的慢。

最盈利的系統就是最保本的系統。

最保本的系統就是最盈利的系統。


更新:

聽說美帝那邊主動雞精收益長期而言大概率趕不上被動ETF投資。

那我們來看看指數。

80年代初至2000年,累計20年時間,沒有像樣的回調,牛市時間20年,20年的牛市,20年啊...然後成就了巴菲特,也成就了價值投資。

但如果你的投資生涯在70年代的美帝,很抱歉,1970年至1982年,道指花了12年漲了9%,你是否能堅持長單不動拿12年,年化收益1%不到?

從70年代至2000年的30年投資生涯中,美國投資者沒經歷過熊市,假設30歲開始正式投資,直到50歲也沒有大回調。呵呵,到了2000年的網路科技泡沫來了,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77%,而後又還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納斯達克指數從2000年3月的5132點,至2015年7月24號累計15年才首次突破新高至5231點,如果不幸手上持有納指不動,也就是說15年才不虧不賺。

大行情來了是否自己還健在?大行情來了是否還有本金?大行情來了是否能拿住?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僅僅是其中的一隻小螞蟻,坐井觀天的意淫世界格局。

最後,但凡炒股的,沒多少人認為自己傻到跑輸指數的,來這個市場就是打算要割別人傻錢的,祝大家好運。

···

瀉藥

發現又能如何?發現離賺大錢還隔著太平洋。

如何發現一次大行情?

通過什麼來發現大行情?

是否具備通過宏觀基本面判定大行情的能力?

是否具備技術分析判定大行情的能力?

大行情中的回調是否能將你系統和你心理防線擊潰?

大行情的上漲是否能將你甩下車而一騎絕塵?

大行情中你是否做波段和短線?

大行情不等於賺大錢,西天取經般的修鍊要有心理準備。


這種機會都是在市場的千錘百鍊之中培育的敏感度發現的;

很多人拿巴菲特舉例子,但巴菲特年輕那陣,收益率也是很生猛的;

有一陣子,巴菲特還是全世界最大的白銀多頭還是空頭我忘了;

巴菲特在期貨交易非常生猛;

他們也是年輕那陣做過短線,做猛了短線,後期才長線持倉;

因為你年輕,根本沒閱歷和心智以及經驗支持你做長線;

年輕人就要從短線做起,培育市場的敏感度,磨練技術;

等中年之後,本金積累也有了,各方面也成熟了,再考慮長線持倉;

連短線都做不好的人,何談做長線?

讓巴菲特做短線試試,絕對秒殺眾生;

至於這種大行情的機會,是屬於中年人的,年輕人先磨礪再說;

沒練好羅漢拳就想學九陽神功,容易走火入魔;


關於一次機會是不是超過千百次折騰,看你有多確定,權衡方式見凱利公式:凱利公式的倉位係數如何計算? - 投資

千百次確定的折騰還是要比一次不確定的大注要好

關於發現一個大機會,市場基本上比較有效,你除非知道的比別人多、比別人快、或者比別人深,不然憑什麼你賺錢(重複試驗的背景下,不是靠運氣)


市場上賺錢的方法千千萬萬,最重要的當然是能賺錢:

1.小折騰:最常見的就是做震蕩行情,在行情震蕩的時候,做震蕩簡直是舒服的不要不要的,上下都能賺。

2.大機會:大機會常見的都是突破,突破就是震蕩行情的結束,躍升至一個新的價格平台,在價格突破的過程中,有做錯方向的止損,有看到機會的追高,所以價格一般會走的比較高。

仔細想想其實小折騰和大機會是相悖的,大機會代表著小折騰的錯誤,所以,在交易里最重要的還是判斷行情以及做好交易策略,在小折騰遇到大機會的時候,要及時止損或者反手,不然從市場賺來的,還是要還給市場的;在等待大機會時要忍受小波動帶來的虧損,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


大機會?

首先你得中一張卵巢彩票。

出生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對的環境。

然後你還得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具備足夠的投資經驗,具備足夠的用以投資的財力。

然後,萬事俱備的情況下,還得真的有這麼一個大機會出現。

你還得能夠把握得住,下足夠多的注,死不放手。

你是這樣的天選之人嗎?


(說起來發現這種機會的方法很簡單,簡單到你都不相信,那就是:等!)

進入期貨市場的人,最開始接受的教育是什麼?我想最多不過這麼幾個字:順勢、輕倉、長線、止損。

簡簡單單的,加上標點符號也不過十來個字,卻囊括了在期貨市場生存四要素。

什麼是趨勢?就是價格會繼續向原方向運動。

那麼基本面分析有用嗎?建哥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如果你是小散戶,最好把「基本面」這三個字從你的腦海里抹掉。那不是你的菜,那是大型基金或者是產業資金要做的事。

他們都是一個團隊在調研、分析,並且只限於有限的幾個品種,所以能夠把握基本面的走向。而小散戶只能是通過各種消息來判斷基本面,那就很可憐了。

況且小散戶幾乎是所有的品種都要做,比產業資金還要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僅僅是可憐,而是可悲可嘆了!有的交易者或者會說:古人有雲,「窺豹一斑」即可知全貌。我通過幾條消息也可以知道市場是會怎麼運行的呢!

但現實中的問題是,只讓你看幾根羊毛,就讓你判斷這群羊的數量、要往哪個方向走、目的地是哪裡、在這途中是什麼地形、有沒有水、有沒有草、有沒有狼群、有幾群狼、每群狼的規模有多大、 如果碰上了狼群,會被叼走多少只羊……

憑你從網上或者新聞聯播里看到的那幾條消息,你能準確地判斷出這麼多的要素嗎?所以說,小散就不要去玩什麼窺豹一斑了,就是看一整張豹子皮,你也不知道這隻豹子下一步要做什麼。

那麼什麼人可以用基本面分析市場呢?建哥明確地告訴你:牧羊人可以!那麼誰是牧羊人?嗯,這個有點複雜了。根據傳說,牧羊人可能都姓趙。如果你不姓趙,就別想著成為牧羊人了。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不是趙家的人在做基本面分析呢?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想成為趙家人的太多了。最為著名的就是阿Q,就算是被趙老太爺甩了一個大嘴巴,還念念不忘地想跟人家認作本家。

不過趙老太爺怎麼罵的來著?好像是: "你怎麼會姓趙!——你哪裡配姓趙!"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確實是認為自己姓趙,期貨市場上那些個基本面分析師,也以為自己本就是趙家人。

做基本面分析的人,很是推崇價值理論。如果自己分析的跟市場後面的運行對上號了,那是功力深厚,價值理論NB,理論和實際結合得好。分析錯了,那是是市場錯了。市場錯配,價格遲早還會回來的。

散戶聽我的導致賠錢了,那是散戶自己愚蠢,不懂得價值投資。我說的是投資,而不是投機,你賠了是你投機心理嚴重,跟我沒關係。我用的是巴菲特的方法,你看人家巴菲特,什麼時候賠過!

在他自己的交易中,也是這樣。賺了是我有本事,賠了是是市場的錯誤,從來不會認為自己錯了。一旦被套,就會死扛甚至還會逆勢加倉,始終沒有向市場認錯的想法。長此以往,不爆倉都是傳奇!

基本面派還有一個巨大的分支,人們通常把他們稱之為消息派。這一部分人迷信內幕消息,通常也是出於對於趙家人的敬畏。認為趙家人跺跺腳,地球都會脫離軌道。所以,總是夢想著能夠通過消息渠道來跟上趙家人的腳步。

凡是有這種想法的人,建哥就要說你「圖樣圖森破」了。交易市場中消息有用?如果消息有用的話,說明主力需要你抬轎子了,或者是主力需要「派發」了。等到你幫主力抬完轎子,或者散戶接完主力的籌碼,你再看看,這消息的本意是什麼!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在消息出來之前,市場就已經反映並且消化了這個消息。這麼說,可能有些科幻,但事實上就是這樣。你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當市場出現大漲或者大跌的時候,你根本是在一頭霧水。而當消息出來的時候,你再做進去,常常是被套?

所以,如果你不姓趙,建哥勸你還是老老實實地跟隨市場,相信市場價格行為包容一切,比那些個基本面分析、打聽內幕消息什麼的,要靠譜很多。

消息改變不了趨勢,但是臨時可以干預趨勢,也就是說的市場會對消息有所反應,但這個反應並不能改變趨勢。牛市中利空消息會讓漲勢停頓一下,但不會讓牛市變成熊市。同樣的,熊市中對於利好消息也就是熊回頭往往而已,要熊變牛是不可能的。

那麼做趨勢的交易者可以完全忽略基本面和消息面,而只靠觀察價格走向就能抓住趨勢嗎?回答是肯定的,並且上百年來無數的實踐者也證明了這樣做是正確的。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利弗莫爾,還有丹尼斯。

不管你認可與否,市場中所有的交易者都是在用概率的方式來「賭博」。那麼在勝率和賠率動態變化的情況下,趨勢交易者會等市場出現一個平衡點位之後才進場。如果市場後面的發展證明自己錯了,就會立刻認錯出場。如果對了就堅決持倉,甚至會加倉。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趨勢交易者最強悍的武功就是:等!其實在市場中,最簡單的事情莫過於在那裡等,什麼都不做。可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情往往是最難以做到的。對於絕大多數交易者來說,讓他空倉等待,比殺了他還難受。

建哥在前面的文章中數次提到過,華爾街那些個大型基金,每一個都有一個數學家或者是物理學家坐鎮。有相當一部分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在後來都去了投機基金,他們的作用就是使用數學來搭建一個正向的交易模型。

賭場也有會數學的人坐鎮,只不過他們的模型相對簡單,有時候中學生就能勝任。一般情況下,賭場的優勢會控制在微弱的51%~55%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按照1:1的賠率,賭一百把,賭場大概會賺2~10把。

賭場永遠不會去預測下一把牌會是什麼,也永遠不怕客人賺錢,怕得是你不來。只要你來,長久下去,就靠那微弱的優勢賺錢的一定是賭場,因為勝率和賠率是對他們有利的。賭場不去預測,但是賭客會預測,到頭來。預測的干不過不預測的,賺錢的永遠是賭場。

建哥給你舉個例子:在美國,有數學高手發明了這麼一種贏錢方式——玩21點,他們會一直坐在牌桌前觀察,不下注,他們在等。等什麼呢?等到某一把牌莊家把小牌都發的差不多了,然後下重注入場。(有部電影《玩轉21點》,又名《攻陷拉斯維加斯》)

因為莊家手裡的牌如果小於17點,就必須再叫牌。這個時候,因為前面小牌都發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數是10點的大牌。那麼莊家手中的牌超過21點而「爆倉」的幾率就比較高了。

當然,如果長時間在牌桌上不下注,容易被賭場趕出來。那麼他們會一直小幅的下注,直到他們要的牌面出現,然後突然增大賭注。這就像期貨中的趨勢交易者,一直小幅地虧損,等到趨勢來的時候,順勢加倉,重倉盈利。

但是利用隨機性發牌的特點,每天總有那麼幾把牌,會在開始的時候把小牌發出太多,而大牌卻沒發幾張。每到這時候,機會就來了。此時勝率就會向賭客傾斜,莊家會暫時處於微弱的劣勢。

如果賭客只有等到出現這種牌面狀況之後才下注,長此以往,賺錢的必定是賭客。但問題是,又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寂寞,在牌桌前等上一天呢?更別說要時不時地輸給莊家點小錢,以防被趕走。

趨勢交易者這樣做,是有個禁區的,那就是不要去預測、分析行情。就像賭博,你只能學習像賭場一樣,不去預測下一把牌會發出什麼數字,而是去追求當勝率上對你有利的時候,加大投注來改變盈虧比。

但就算是莊家把小牌發得差不多了,你仍然有一定的概率會輸。所以在這個時候,就是利用資金管理來賭概率。只要你這個方法是正向的,盈利是大概率的,那麼只要你一直持續下去,必定能賺莊家的錢。

趨勢交易者在市場中,遵循的也是這個原則:耐心地等待市場走到勝率和賠率的一個「平衡點」,這個點對於交易者來說,贏錢的可能大於虧損的可能。那麼,長久下去,交易者一定是賺錢的。

看到最後,估計還是有人會說:那賭客還是贏在預測上啊,不是看到莊家把小牌發出太多了,就預測後面莊家有大概率爆倉,從而賭莊家爆倉從而盈利的么?這讓人想起了一句古話:久賭必輸。你好好想想,久賭必輸說的是賭場還是賭客?為什麼?

如果你還堅持認為不管賭場還是賭客,贏錢都是靠預測,「重在參與」的意思就是在於每一把牌都要重倉參與。那建哥只能傻笑了,呵呵,呵呵……

(本人實盤展示在公眾號:縱橫量化)


瀉藥,等……

這玩意和下陷阱是一樣的……山裡有兔子有野豬……你不知道啥時候來什麼,所以想抓大的,只能每次都下抓野豬的陷阱……

比較明顯的是海龜的人……2015年整年日子都不好過,然後今年上半年瞬間飛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小折騰和大折騰沒有本質區別。方向對就好。


首先,牛股都是試出來的,而不是被發現的。沒走出來,誰也不知道這是牛股。能預測牛股的,基本都是騙子——也許是我水平不夠吧,總之我在這個市場浸淫的越久,越覺得,預測太難了。

特力A,啟動前的走勢,從歷史上我能給你找出至少30個基本一樣的——已經基本要求一模一樣了,如果放寬點,1000個我都能找出來。但是發神經的也只有特力A。

所以,大機會是不可能被發現的——好吧,很難被發現。大機會只能被抓住,而想抓住大集會,是通過不斷的小機會來嘗試的。

比如最近的佳電股份。我讓朋友介入的點位,到昨天出來,差不多40個點。但其實,我當初介入,想的空間,大概就六七個點,準備賺了就跑的。沒想到跟神經病一樣的拉板。本來準備是小折騰,沒想到撿了個大西瓜。

有一句話我覺得說得好,熊市的時候你不在,牛市憑什麼有你?

當年浙江金改,消息一出來,直接連續一字板。想跟上?前面磨磨唧唧盤整的時候,你就得在啊。我覺得這就是對題主的問題和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