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解決孩子之間的衝突,提高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們喜歡和同伴一起玩,但是難免會經常出現各種衝突,常常鬧的不愉快,這是孩子和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不可避免的局面,家長如何在這樣的衝突中更加有效的幫助孩子。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強權控制,讓孩子在衝突中學習解決問題。請大家給出專業意見,謝謝!


謝邀!

現在兩三個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多,爭搶玩具、互相打鬧、爭寵爭霸,簡直成了家常便飯,媽媽們每天處理同樣的問題已經精疲力盡。就算是只有一個寶貝的家庭,也難免會在公共場所,或者有其他寶貝來家裡做客,遇到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的問題。如果到了家長不得不介入的情況,該如何恰當的介入,如何更好的處理?成了家長們又一個關心的話題。

作為家長,可以參考美國高寬課程中老師六招解決孩子衝突的方式。Ann S.Epstein著,霍力岩主編《學前教育中的主動學習精要——認識高寬課程模式》

美國高寬課程中的老師認為,衝突是幼兒遊戲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舉幾個例子,在一個假扮遊戲中,兩個幼兒可能都想當爸爸;只有三個鞦韆,可是四個人都想玩;當老師講故事的時候,整組的人可能都想坐在老師旁邊。

老師把這些衝突都看做學習的機會,以一種平常的方式處理它們。老師知道衝突源於幼兒的正常發展和需要,而不是因為他們是「惡的」或是「頑固的」。幼兒沒有問題,也不應該被懲罰。相反地,問題在於行為本身,並且這個問題能夠解決。幼兒需要學習社會交往技巧,正如他們需要學習閱讀和書寫一樣。學習的一部分是明確問題所在,並且明白人們能一起解決這些問題。

美國高寬課程的老師在培訓中,學習運用六個步驟來解決人際交往問題。

第一步,平靜地走向幼兒,停止一切傷害性行為

幼兒應該時刻感覺到是安全的、沒有壓力的,即使是在衝突中。當你保持平靜時,幼兒也會重新獲得控制。因此,你要待在幼兒中間,蹲下,和幼兒處在同一高度,用平靜的聲音和他們說話並溫和地觸摸他們,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如果該爭論涉及一個物品(如一個玩具),你要把這個物品拿在手中」中立「這一物品,以便幼兒在接下來會比較配合。

第二步,認同幼兒的感受

衝突中的情緒經常會高漲,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對他們願望的感覺很強烈。幫助幼兒表達他們的情緒,不加任何判斷地接納他們的情緒,能讓幼兒釋放他們的情緒。然後幼兒才能認識並解決問題。用類似這樣的話去幫助幼兒釋放自己的情緒,「我看的出來你和XX都很生氣」。

第三步,搜集信息

讓幼兒參與討論並發表他們自己的觀點非常重要。你和其他成人需要信息,幼兒需要表達他們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能從傾聽別人表達自己需要的過程中受益。你可以以同一個開放性問題開始:「發生了什麼事情?」不要問「為什麼」這樣的問題。幼兒的思維方式是具體的——只能具體地思考他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觸摸到了什麼和做了什麼,他們還沒有能力分析問題背後的原因或者他們的情緒。

第四步,重述問題

以「因此,問題是……」來重述問題,不要偏袒一方或者加入你自己的解決方案,讓幼兒知道你確實在聽。重複幼兒的語言。如果他們的語言是傷害性的或者不清楚時,重新組織幼兒的語言。例如一個幼兒說:「他是一個笨蛋,他拿走了我的積木。」你可以說:「XX從你的拿走了你的積木,你不高興。」請幼兒確認你是否正確的表述了問題,必要時,允許他們添加更多信息。

第五步,詢問幼兒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一起選出一個辦法

你可以這樣來開始提問:「那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鼓勵幼兒提出解決辦法,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和回應。即使幼兒的某些想法看起來是不現實的,你也要接受幼兒提出的所有辦法。如果幼兒想不出任何辦法,你可以提供一兩個辦法引出他們的思考,有時,一個在成人看來是不可用的或者不公平的解決辦法可能正好適合幼兒,成功解決衝突。一旦幼兒選擇了一種解決方案,要確保讓每個幼兒都感到舒服,都能夠接受這一解決辦法。

第六步,需要時給予後續支持

承認幼兒已經找到了問題的解決辦法,「你們已經解決問題啦」。當幼兒回到他們的遊戲中時,成人待在附近以確認辦法是有效的,每個幼兒都是滿意的。你可以幫助他們執行解決方案。如果問題繼續存在,你可以與幼兒一起重複衝突解決過程,以找到另一個解決方法。

當然以上六個步驟國內的幼兒教師也可以參考學習。但是,此方法不是萬精油,不是對任何孩子、任意衝突,適用的萬能方法。所以媽媽們要學習吸收其中的理念和態度,綜合整理,從而衍生出適用於自己孩子的更好的解決方式。

微信號:美天親子陪伴

每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

都應該被尊重;

每一段珍貴美好的童年,

都值得被信仰。

你我在修行的路上,

陪伴孩子成長。


媽媽提的這個問題非常有代表性!

寶寶之間發生矛盾,作為旁觀者的家長要不要替孩子出頭?

這個問題真是很頭痛!不出頭吧,怕孩子太吃虧,以後總是給人欺負;替他出頭吧,又怕孩子以後還是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矛盾,畢竟我們大人沒法24小時貼身保護。

下面兩位媽媽的兩種做法,希望能給到你借鑒的經驗!

木妮兒:為孩子勇敢的站出來

一天,兒子在樓下拍球,正當他拍的投入的時候,康康跑到兒子身邊將他的球踢走。康康是比兒子大一歲的男孩,兒子一邊生氣的說:「討厭,幹嘛踢我的球?」一邊以最快的速度去撿球。

而康康則以更快的速度去踢球,兒子眼看快追上的球又一次跑遠,氣的大哭起來。此時,不遠處康康的媽媽在低頭玩著手機,好像全然不知正在發生的事情。而康康卻開心的跑著說:「笨蛋,你追不到吧?」

當然,這時的我已經被氣的火冒三丈,對著康康說:「康康,你過來,我有話對你說。」而後,看了看康康媽,她還在玩著手機,我簡直崩潰。

隨後我將兒子和康康拉到身邊,對康康說:「康康,你這樣做對嗎?把弟弟的球踢跑,你這不是欺負弟弟嗎?你需要向弟弟道歉!」而康康不但不道歉,反而瞪著兒子說:「誰讓他笨,追不到呢!」

兒子在一旁委屈的看著我,我想這時候我必須要捍衛兒子的尊嚴,以保護他受傷的心。於是我堅持康康道歉,不道歉不能走。這時康康也大哭起來,哭聲終於引起康康媽的注意,她迅速走到我們身邊問:「怎麼了?」還未等我開口,康康就委屈的說:「阿姨讓我道歉,我又沒有做錯什麼?」

接著,康康媽甩了一句「道什麼謙啊,孩子一起玩那麼當真幹嘛!」,說完拉著康康,氣呼呼地走了。

那一刻我真的很生氣!這都是什麼家長,什麼孩子,明明是自己孩子找事,還要當作理所應當去責怪他人。明明知道發生的一切,卻要裝作視而不見。太強勢,太不講道理,這難道就是一個家長以身作則的表率嗎?

當孩子遇到不明道理的欺負時,我們為了孩子要勇敢的站出來,而不是顧及面子一味的謙讓,去當那種「老好人」,最後受傷的永遠是自己的孩子。孩子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孩子才會在不斷的成長中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會更自信。

涵涵媽:不干預也是一種共同成長

我兒子本身不是一個膽子很大的孩子,碰到不會處理的事情肯定是回過頭來先看我。自從了解了「父母不干預」的理念,每次我都強忍著,假裝沒看見他求助的小眼神兒。

記得我兒子5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帶他到商場里的娛樂中心玩,類似反斗城的地方。有個比他高半頭的孩子,在場里跑來跑去,兩次把他撞倒了。他都回頭看看我,我一邊用餘光瞄著他,一邊假裝沒看見他。他就默默的爬起來,繼續玩。這個時候我真的特別心痛,好在摔得不嚴重。我強烈克制住自己沒有跑過去抱他。

後來,他跑到上面玩射球槍的時候,只有這一個位子。那個大孩子又跑過來跟他搶,我兒子緊緊抓住不放手,結果那個大的一把把他扯開,並把他推倒了。我當時是有點傻眼的。

結果他就一邊哭著一邊來找我。我就趕緊抱著他,安慰他的情緒,一邊安慰他,一邊想對策。一會他就不哭了。 然後他問我:「為什麼比我大的孩子都那麼壞,都不讓著我,不是大的要讓小的嘛?」

我說:「大孩子有壞的,也有好的,我們鄰居的歡歡哥哥不就一直對你很好嗎?剛剛那個大孩子搶你的東西,你覺得他很壞對不對?」他狠狠的點點頭。

我又問他:「那下次再遇到這樣的壞孩子,如果媽媽不在你身邊,怎麼辦呢?他搶你東西你是搶回去?打回去?還是忍著?還是有別的辦法?」(這麼機智的問題是我之前在朋友圈看到的!)

一聽我這麼說,他馬上又委屈的哭出來,一邊哭一邊說:「媽媽,我不知道怎麼辦!」我又趕快拍拍他,安慰他情緒。等他不哭了,慢慢和他講:「如果再碰到這樣的情況,你不要慌,你先大聲警告對方 『 要玩先排隊 』、 『 不許動手 』 這兩句一定要大聲喊出來!」

讓孩子這樣大喊有2個作用:

1、很可能對方會被大喊聲嚇到,然後放棄爭搶;

2、如果周圍有其他家長,也能馬上明白,是對方不排隊,不守規矩在先。

他聽了之後點點頭。然後我繼續說:「如果你大喊後,對方仍然動手打你,你就要還手,用力打,或者用牙咬,讓他疼。但是不要打眼睛,脖子和JJ,打這些地方會把人打死,如果把人家打死了,那你就變成 『 壞人 』 了。」

我很認真的的看著他,此時他的眼神卻是似懂非懂的不確定,但是我想,多說幾次,多經歷幾次應該就懂了吧。

我接著問他:「如果對方沒有打你,只是罵你,或者朝你吐口水,那你怎麼辦?」他想了想說:「我罵回去?然後我也吐他口水!」我說:「你大聲警告過他之後,只要他沒有動手,你就可以不要理他。罵你或者朝你吐口水,都不會傷害你的,都不會疼,也不會流血,所以就當沒聽見,不用理!」他又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通過這次事情之後,再遇到搶玩具啊什麼的矛盾,我發現他都會首先大吼「你去排隊!」或者「我先拿到的!」

真的,基本大吼之後,對方就跑開了!小孩子很容易被氣勢嚇到,當你的孩子態度堅定強勢的時候,很多問題就都消失了!

更多育兒經驗分享

就在-甜甜圈兒童家庭教育社區-

官網:http://www.cnparenting.com


推薦閱讀:

做一名幼兒園老師是怎樣的體驗呢?
小孩子任性,非要鞋,沒鞋不表演。我暴力收拾是否正確?
現在指導孩子背誦論語,三字經,千字文等是否有必要且有用?
如何理解繪本的深意和內涵?
當孩子在商場看準一樣東西,不買不肯走該怎麼辦?

TAG:育兒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