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大學取得教職(assistant professor)是怎樣的體驗?
知乎有在北美大學任教的大牛嗎?能否分享經驗和科研的心路歷程。
圖為一去年7月剛phd畢業拿到教職的美女大神Jiasi Chen~~(。?`ω′?),智慧與美貌並存有木有。導師是華裔學者蔣濛(Mung Chiang),另外她還彈得一手好鋼琴(youtube有她的視頻)# ̄▽ ̄#Jiasi Chen2016/08/10更新,號外,Edge Lab(Princeton EDGE Lab)又有一名phd(Carlee Joe-Wong)畢業,剛拿到CMU的終身教職(星星眼0.0)
這是CV:http://www.contrib.andrew.cmu.edu/~cjoewong/CV.pdfCarlee Joe-Wong
我目前僅對美國範圍內的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理論方向的頂尖學校09-14年入職的教授們有所了解。想藉此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領域拿教職的難度。若有問題,還請指正。
首先,大概介紹一下現在主流的理論物理的三個大方向:
- 高能物理理論/粒子物理理論(High Energy Physics Theory/Particle Physics Theory)。其中主流方向中一部分研究自然界各種基本粒子,另一部分就像大家熟悉的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ton一樣,是弦論物理學家。
- 天體物理理論/宇宙學理論(Astrophysics Theory/Cosmology)。其中除了研究星體,也有研究時空以及黑洞。最近很火的引力波就屬於這個領域。
- 凝聚態理論(Condensed Matter Theory)。其中包括固體物理(Solid State Physics),軟物質物理(Soft Matter Physics)還有冷原子物理(Ultra-Cold atomic Physics), 原子/分子/光學物理(AMO)。此外,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物理、量子計算/量子信息、生物物理的交集都挺大的。凝聚態物理的理論離應用比較近,一般凝聚態物理里比較火熱的的領域都是和具體的材料相關,很多理論提出後10~30年後可以產生商業應用。但是同時,凝聚態物理學家和高能理論裡面的弦論學家們聯繫比較緊,很多弦論學家由於領域內資金不足、教職競爭太過激烈,會轉到凝聚態理論,因為這兩個領域的很多研究方法都有重合之處。
好,進入正題。說實話,凝聚態理論算是這三個大方向中教職競爭最不那麼激烈的一個方向,但是……和實驗物理方向和各種工程方向比起來,應該算是難很多的了。我們姑且把討論的範圍定在USNEWS給出的美國物理學方向研究生院(只含博士項目)的綜合排名的前十所學校里(Best Physics Programs):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康奈爾大學、UIUC(伊利諾伊大學香檳校區)、UCSB(加州大學聖芭芭拉校區)。由於助理教授一般任期4-6年,之後要不是給終身教職(Tenure),要不就被辭退,必須去其他學校謀求教職,所以我們把目光放在近五年內的這些學校的凝聚態理論方向的我較為了解的助理教授(有的已拿到終身教職)上面。(在美國,助理教授算是Tenure Track的教職,亦即終身教授序列。絕大多數學校都是晉陞副教授即為終身教職,但有極少數學校,如哈佛、麻省理工,則是副教授不一定是終身教職,正教授一定是終身教職。)
首先,先介紹一下我校(UIUC)這幾年凝聚態理論方向的助理教授們的經歷:
(a) Taylor L. Hughes: 03年佛羅里達大學數學物理雙專業最高榮譽畢業,同年四月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理論物理學界最頂級的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一份,gap一年,04年進入斯坦福大學,師從張守晟教授(Shou-Cheng Zhang),06年和師兄B. Andrei Bernevig以及張守晟在Science發表了一篇論文,開啟了凝聚態理論界這十年來最重要的潮流——拓撲絕緣體(不出意外,張首晟、Charles Kane和實驗學家Laurens W. Molenkamp在十年內會以拓撲絕緣體斬獲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繼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文。09年博士畢業,來我校做博士後,兩年後獲得我校助理教授職位。今年6月晉陞副教授(終身教職)。
(b) Shinsei Ryu(笠 真生): 00年東京大學本科物理專業畢業,05年東京大學博士畢業(凝聚態理論方向),進入UCSB做第一輪博士後,06年和其師兄T Takayanagi(高柳 匡,弦論學家)在高能理論-弦論-全息理論(Holography)方向發表了一篇很重要的論文,開啟了全息糾纏熵(Holographic Entanglement Entropy)方向,被弦論教主Edward Witten在14年評價為2000年之後弦論方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並以此和其師兄高柳匡拿到2015年New Horizons Prize(這是這幾年給年輕的理論物理學家的一個很有含金量的獎項)。08年進入伯克利做第二輪博士後,在三維拓撲絕緣體方向發表了很重要的論文。11年拿到我校助理教授教職。今年六月晉陞副教授(終身教職)。
斯坦福大學:
(a) 祁曉亮(Xiao-Liang Qi): 99年遼寧省理科狀元(時年16歲), 進入清華基礎科學實驗班,03年清華本科物理專業畢業,07年清華博士畢業,同年進入斯坦福張守晟教授的組裡做第一輪博士後,在拓撲絕緣體方向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09年進入UCSB的Station Q做第二輪博士後,10年被斯坦福聘為助理教授,14年晉陞副教授(終身教職)。並於今年獲得New Horizons Prize。
(b) Srinivas Raghu: 2000年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SUNY Buffalo)物理化學雙專業畢業,2006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師從Duncan Haldane。2006-2010年於斯坦福大學做博士後2010-2011年於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做助理教授,11年轉至斯坦福大學獲助理教授教職。普林斯頓大學:
(a) B. Andrei Bernevig: 96年高二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IPhO)金牌,97年獲得銀牌,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本科。01年獲得物理學士學位和數學碩士學位(不要問我怎麼做到的…), 同年在斯坦福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後師從張守晟教授,於06年和Taylor Hughes以及張守晟教授發表了那篇非常重要的論文之後,同年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做博士後,09年獲普林斯頓助理教授教職, 13(或14)年晉陞副教授,現在已經繼續晉陞為正教授(這速度太快了…)。並於今年獲得New Horizons Prize。
麻省理工學院:
(a) 付亮(Liang Fu): 04年中科大少年班物理專業本科畢業(時年19歲),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Charles Kane,於07年開始於拓撲絕緣體方向和Kane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論文(開啟了三維拓撲絕緣體的方向), 09年畢業,同年進入哈佛大學做Junior Fellow(性質基本等同於博士後,但擁有更大的自主權,並且是極為稀有的榮譽,因為哈佛每年給物理方向(包括所有理論/實驗/計算物理)一個名額左右(有些特殊年份沒有,有些年份會有兩個),80多年物理學家來獲此殊榮者中有物理諾獎獲得者,如我校獲過兩次諾獎的John Bardeen教授,也有數學界菲爾茲獎得主,Edward Witten),11年一篇論文開啟拓撲絕緣體中的Topological Crystalline Insulators方向,1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教職。並於今年獲得New Horizons Prize。
UCSB:
(a) 許岑珂(Cenke Xu):99年湖南省理科狀元,進入清華基礎科學實驗班,03年物理方向本科畢業,同年進入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師從Joel Moore(文小剛學生),在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和拓撲絕緣體等方向做出了突出工作,於07年畢業,進入哈佛大學做Junior Fellow,10年獲得UCSB助理教授教職,14年晉陞副教授(終身教職)。
加州理工學院:
(a) 陳諧(Xie Chen)(女): 06年清華基礎科學實驗班物理方向畢業,同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先師從Issac Chuang,做量子計算方向,09年轉向凝聚態理論,師從文小剛(Xiao-Gang Wen),在拓撲相(Topological Phase)、拓撲序(Topological Order)方向做出了重要工作,12年博士畢業,進入伯克利做Miller Fellow(類似Junior Fellow,物理方向一年給一兩個位置),14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職位。
芝加哥大學:
(a) Michael Levin: 01年哈佛本科數學方向畢業,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文小剛,在拓撲序和拓撲相方向做出了重要工作,06年畢業,06-10年在哈佛大學做Junior Fellow,其中08年一年時間暫離哈佛(Junior Fellow特權)在UCSB做了一年博士後。10年獲得馬里蘭大學助理教授教職,13年轉到芝加哥大學做助理教授,今年成為副教授(終身教職)。
以上我只是把我相對了解一些的教授經歷大概介紹了一下。畢竟我導師是Taylor Hughes,所以我只是對凝聚態理論的偏拓撲絕緣體這一方向的教授較為了解。不過09-14年這五年,各校的凝聚態理論方向的新教職基本都和拓撲絕緣體這個方向有些關係,我應該遺漏的不多。我想從以上這個列表中向大家展示一點我的微小的見解:如果想拿到很好的教職,那麼最好是在當前最潮流、最火的領域做出重要工作,或者是在恰當的時間隨自己的導師開闢一個領域。楊振寧老先生說過機遇最重要。所以我想,大家如果沒有非常好的運氣直接在恰當的時間找到大牛教授開闢一個領域,那麼可以考慮從事目前很火、但是大量工作還未完成的領域。這樣對於找教職、在學術道路走的更順暢,會有很大助力吧。不過既然選擇做學術而非去工業界工作,那麼大家大多都是對自己選擇的領域有相當大的興趣的。所以如何在自己的興趣和歷史的潮流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也許是值得認真研究的吧。
至於題目問的在北美拿到教職的難度……我列出來的這些是美國物理學Top 10的學校中我們這個領域的新教授們,他們在博士和博士後期間作出的突出工作使他們的名字基本為所有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所熟知。即使諸位不了解他們的工作具體是什麼,我想通過我列出的這些他們的大致經歷,也可以對他們拿教職的難度有個大概的了解。事實上,每年普林斯頓MIT哈佛斯坦福加州理工伯克利這六所美國物理學所謂的『六大』學校的博士畢業生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夠像上面這些教授一樣拿到這樣水平的教職……所以說其實物理博士(實驗+理論+計算)轉業的還是不少的,大多去了金融界(以華爾街為主)或者工業界(以矽谷為主)吧(我推測畢業生里可能根據學校不同,轉業的在15%~40%之間吧,但還有一部分其實博士沒畢業就quit了),薪資自然是很高的(不過肯定沒有頂尖學校的CS博士/金融數學博士薪資高)……但是理論物理方向總體來說博士進入工業界的比例遠不如工程方向的多,所以導致教職格外難拿,普遍要做1~3輪博士後(每輪1~3年不等)才能拿到自己願意接受的教職(畢竟如果對職位沒有要求,隨便去哪個學校都行的話……可能這些教授們當初博士畢業就立馬能在某些遠離學術中心的學校拿到教職)。由於我只是初入凝聚態理論這個圈子,所以對於各個教授信息的了解可能有錯誤,還請諸位業內人士指正。如果各位有認為很厲害的其他年輕教授應該寫進來,也可以在評論區提出來。另外,我所列出的教授之所以中國人這麼多……首先是因為凝聚態理論界中國人確實不少,其次是因為我一看到中國教授的名字會馬上去查找信息,所以對他們的了解應該是普遍高於對外國教授的了解的。
以上。
作為北美高校屌絲AP同時參與過招聘的進來不請自答一下。。。
先說點結論性的,再說其原因吧。北美這邊計算機專業找教職有三大要素(當然各個學校每一年都有變化,我只是總結大概的趨勢):是否minority,是否牛校(牛老闆也可以),是否熱門方向。所謂minority,女生黑人黑女生,亞男自求多福,要求可以差幾個數量級;所謂牛校,誰不想招個MIT斯坦福的畢業生來自己學校教書?蓬蓽生輝的事情。當然不是牛校的一般學校的牛老闆也加分,只要招人的是這個圈子的,誰不想拍拍大牛馬屁呢;所謂熱門方向,熱門好拉錢嘛,而且讓校長給批新職位的時候都是拿著熱門方向或者buzz word去忽悠的不是。除了這些之外,再看科研經費(大部分畢業生都沒有,但有些自帶乾糧的博後可以出奇制勝),論文(頂會以及引用,但剛畢業的也許也一般)。是的,你們盯著看的那些東西並不一定是招聘委員會最關注的東西。
接下來說說成因。美國是個推薦制度的國家,不是量化制度的,數文章數引用是不合適的,特別是對於剛畢業的新人來說。評價你牛不牛,關鍵是牛人說你牛。那如果好學校熱門領域牛老師說我這個學生特優秀,很有潛力,這時候還看啥量化指標嘛,趕緊招了就行,而且根紅苗正的將來前途無量(有人罩啊師兄師弟師姐師妹資源啊各種)。美國又是個AA制度的國家(affirmative action),現在系裡一水的亞男怎麼行?萬一有人說我們種族歧視咋辦?趕緊的給我招幾個minority進來,標準給我降一降。要知道能有女生來念計算機都是我們的福氣(系裡一再強調women in computing極其重要),更別說來做AP了。
考慮這一系列的因素才能判斷招聘的合理性,否則都不算有的放矢。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或者幾年的薄厚,談啥引用嘛,更何況數量不等於質量,數量大了還有灌水之嫌,好文章幾篇就足矣(一般大的考評我們只需要提交三篇代表作即可),這個就是美國式的招聘,有一定道理,也有其缺陷。我是持吐槽態度的就是。
註:我只是泛泛的談北美教職,對樓主提到的具體的人和領域都不熟悉,完全不做評論。我說的這些內容在我做學生時期也不了解,這幾年接觸的多了也覺得有些顛覆三觀。如果有機會重來,我希望。。做一個妹子。以及,妹子都考慮來北美讀計算機吧
==============
前面說的比較。。。比較腹黑,但確實是我這幾年的所見所聞,用negative的方式總結了,接下來我用positive的方式總結一下吧,對同樣現象的不一樣的解釋。所謂找北美AP教職,比拼的是一個綜合能力,而不是單一指標(即論文),綜合能力包括啥?例如演講水平(job talk的作用及其大,所以英語不好,甚至儀錶不好的都會吃不少虧,特別是面試私校的時候,畢竟招進來要伺候金主也就是學生的),溝通技巧(都是招聘委員會或者系裡老師投票的,研究好不好先放一邊,招進來能不能愉快的做同事呢?),管理團隊的能力(以後就要帶博士生團隊了,自己猛還不行,還要能讓團隊猛,特別是計算機應用這種需要一定程度的搬磚勞動力的),出身和人脈(這個在哪兒都很重要),以及其他更多。所以說一上來就談論人論文數量和引用的行為嘛。。。乃已無啊。大家喜歡拿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覺得自己也夠格找這個職位,但現在社會是逆向木桶原理,重要的是看到對方的長處,自己也許就比不了了。非要比論文,北美爛校刷論文牛逼的還是大有人在的。
==============
由於我一直在答非所問,還沒有寫「體驗」,體驗就是:
本想安靜做研究 (論文)誰知得伺候小留 (教學)整天要寫proposal (經費)沒錢得跪拜系頭 (系裡的politics)deadline前累成狗超多假期飛全球@劉柯 @小紅拖拉機 謝謝邀請:)
我之前的一個回答放在這裡也算比較貼合,在名校心理學專業留校任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知乎 ,記得也是@劉珂邀請的。剛過去copy鏈接的時候,看到目前點贊將近2500,是我在知乎最高贊的回答了。
其實我自己去年就升級了,從AP 到tenure了。既然來了,就再多說幾句吧。上周美國東南部的一所工科大學給了我Job Offer,Associate Professor。雖然對目前的學校和工作環境沒有什麼不太滿意的地方,但是應該會接這個offer過去工作的。
關於北美AP的生活,我前面鏈接的回答里講的是我自己的一些經歷和體會。因為我自己有兩所北美大學工作申請成功的經歷,加上後來自己也作為Job Search Committee參與到招聘別人的整個過程,這裡補充一點兒申請美國大學教職的體會吧。首先聲明,以下要說的對學界大牛是不適用的。
1. 提交材料階段:Job Search Committee最先看到的是你提交的書面材料,因此這一步相當的重要。你是否能在水平相當的人裡面最終被挑中去面試,就看你提交的材料是否有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已經 有的研究成果和經歷,委員會還很重視申請人的潛力。比如這次第一輪視頻面試的時候,委員會主席就問了我這麼一句話,讓我險些沒有招架住:你認為你未來五年內,在哪個方面的研究能讓你最有影響力?
2. 視頻面試:很多學校會比較謹慎,不會直接通過書面材料決定讓你去one-site面試,會傾向於首先進行電話或者視頻面試。如果接到這樣的前期面試機會,說明離夢想又近了一步。不過這種面試不像申請材料,可以去準備去打磨,完全是看臨場發揮了。當然,把自己的簡歷放在手邊,這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參與面試的,可能會有好幾個對方的老師和學生,提問的問題也是各種各樣。其實只要英文不差,不卑不亢,如實回答,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3. 校園面試:基本是兩整天的面試。每天從早晨8點早飯開始,到晚上8點晚飯結束,全程都在面試中。雖然每個人都會不自主的去展現自己好的那一面,給對方儘可能的留下好印象,但是不建議做的太過。盡量一顆平常的隨緣心,展現一個真實的自己,展現你的專業所長和人格魅力,就足夠了。如果你拿到了工作,但是大家卻漸漸發現你和面試的時候判若兩人,反而會妨礙自己在系裡的人際交往。不過,我也遇到過專業能力很強的申請人,面試的時候表現的真心不咋地,主要是行為舉止不招人待見,那就說什麼也不會有機會拿到這份工作了,因為大家不想日後天天看到你,煩得慌。
4. 拿到offer: 去校園面試的一般有3-4個人。有的學校Job Search Committee權力比較大,他們向系主任和其他faculty做出推薦,大家的投票結果也幾乎和他們的推薦一致。但是有的學校Job Search Committee只負責推薦,faculty投票後,系主任卻具有最終決定權。拿到offer後,就進入了討價還價的階段了,也就是針對校方能夠提供的工資待遇和啟動資金,進行進一步協商。協商好後,就簽字賣身了。
就這麼多吧!昨晚只睡了4個小時,現在大腦已經無法正常運轉的,如果寫的前言不搭後語,還望見諒。
答案里驚現比我小好幾歲的學姐。。。
看到這麼多人吐槽Dr Chen文章少,引用率低啥的。看來大多數在讀的博士對faculty job search這個水很深的程序抱有非常天真的看法,對名校教授對待科研的態度也一知半解。還是讓我來科普一下吧。
先講故事,再寫個人觀點。
1
哥們我從小勵志當教授,在加拿大讀本科的時候就開始在實驗室幹活,碩士研究課題是自己制定的,文章發了,會議開了,助教也做了。申請博士的過程有點烏龍但也成功拿到了名校offer。然後成功套詞到了全系funding最多,實驗室設備最好的教授。一切就緒,只等著發文章,畢業,當faculty了。
當然了,「在北美拿到assistant professor職位的體驗」不可能這麼簡單。
2
在這個實驗室幹了不到兩個月我就開始發現不對勁。整個實驗室沒有一點學術研究的氛圍,大家都全身心的搞產品研發。從老闆到學生幾乎沒人發journal,只不過一年去開一兩個會議,博士畢業生的publication趕不上我一加拿大的碩士。當然了,每個博士畢業的時候手裡都握著一個屌炸天的發明,然後被老闆從學校僱傭到他私人的公司繼續做產品研發。。。老闆50多歲的年齡,手握300多個專利,每天開著他的911 Turbo跑到各大公司忽悠funding。實驗室里的人每天跟打仗一樣,出活的節奏快到嚇人。不到一年,我因為出活太慢被老闆一腳蹬了。
我一個本科同學現在在Google X。跟他聊天我感覺那個實驗室的節奏跟Google X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3
其實我還是很慶幸當年被老闆一腳踢出實驗室,否則我也不會遇到我的人生導師,並在她的實驗室拿到了博士學位,也在她的引導下收到了心儀學校Assistant Professor 的offer。我人生導師的科研方向和我以前做的完全不一樣,是一個新興卻很冷門的交叉學科。導師當時還是Assistant Prof,但是除了凌晨1點回郵件以外,你在她身上找不到一丁點「女AP」的痕迹。
她的Publication也少的可憐。Grad School +博後9年間只有四篇journal,其中只有兩篇是一作。當教授之後稍微穩定一點,一年1-2篇的速度,引用率也不高。但這個速度,在我們的領域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畢竟全世界做我們這個方向科研的教授也不超過50個。
4
基本上越是名校的phd文章數量越少,在學術界混的久了的人都知道這個現象。名校的老闆很少灌水,評tenure最重要的標準是名氣和拉經費的能力。但並不是說所有MIT的教授和學生文章都這麼少。說一個我的本科同學吧。本科畢業他直接來MIT讀了碩士。三年半之後,他博士畢業了。。。。。。你沒聽錯。他一年半考的qualify,兩年做完了碩士的項目拿了碩士學位,然後在同實驗室做第二個項目,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做出了重大發現,連發八篇journal,其中包括兩篇nature子期刊,然後畢業了。
去聽他defense的時候我的心那個滴血啊。。。
當然了,人家是做energy的,八篇文章也不算多。
畢業之後他留在實驗室繼續博後,同年的秋天開始了faculty job search。結果某大農村高校在他並沒有提交申請的情況下主動邀請他去給seminar,然後在12月的時候就給了他AP的offer。我這同學哪裡架得住這種跪舔,就沒再等其他學校的消息,搬去大農村當AP了。
其實我覺得,像他那種沒有短板的人,如果不接offer繼續面試,肯定能有更好的歸宿。
5
讓我沒想到的卻是,我居然也3年半就畢業了。換實驗室兩年半之後,一月上旬的某一天,導師一臉嚴肅的叫我去她辦公室。進屋之後她把門一關。當時我是心中一緊,跟她討論問題她可從來沒關過門,這是要幹什麼。。。只聽她對我說:「我今年9月份要評tenure了。你能8月底畢業嗎?」
當時我都傻了。在新實驗室的頭兩年我基本是在學習這個領域的基礎,開過兩次會議,一篇journal都沒有。最近一年半每天愁眉苦臉的想博士課題應該做什麼,這可怎麼畢業啊?
老闆接著說:「我知道你想當faculty。從我最近的觀察,工程系的博士生,也基本上都要做上一兩年博士後,找工作的時候才能有競爭力。你畢業了先在我這裡做博士後唄。」
6.
第二天,我實驗室鄰桌的黑哥哥跟我說「導師有找你談話嗎?」「yeah。。。」「她是想讓你今年畢業嗎?」「yeah。。。她也跟你這麼說的嗎?」「yeah。。。」黑哥哥比我早兩年進的實驗室,碩士就是跟著導師讀的。他的publication比我強無數倍。我有0篇journal,他有1篇journal。其實後來我發現找工作的時候這個演算法是不對的,我碩士期間有兩篇journal。不是同領域的豆包也能當做乾糧。
7
和導師談話之後的大半年是我人生中最努力工作的半年,我想黑哥哥應該也一樣。終於,黑哥哥在8月底成功答辯。我因為多找了一個committee member,結果檔期排不開,拖到了10月才答辯。導師在AP的第七年結束的時候,終於有了兩個博士畢業生。然後一帆風順的過了tenure
我和黑哥哥也同時開始了job search
8
可能有人會覺得,你不是要做博後嗎?怎麼博後剛開始就找工作了?這個真的是看科研方向,也看出身。講完故事我會做個總結。
申請季開始前的一天,馬里蘭大學的一個教授來我們學校做seminar。導師推薦我跟黑哥哥招待她。聊到找工作的事情,她問我倆:
「你們想聽官話還是實話?」我倆說:「聽實話」她先問黑哥哥:「你是不是屬於visible minority?」「是的。」黑哥哥估計心裡罵了一句「廢話」。「你會有一點優勢。你的申請材料會被多看一眼。」然後她轉頭問我:「你是不是來自亞洲國家?」「是的。」「你會有一點劣勢,你有很多的競爭對手。」跟她聊完之後,黑哥哥問我「聽她的話你一定很不爽吧?」
我說:「我其實大概知道這些事情。」9
除了膚色,黑哥哥還有很多優勢。他在mit讀的本科,成績在系裡排第一。讀研究生之前在美國著名高中當了三年老師,教學實力跟普通博士生不可同日而語。我和他有過合作,發現他科研做的非常認真嚴謹。外加一副伶牙俐齒,什麼場合有他就不會冷場。唯一的短板就是文章數量了。跟他同一年申請同領域的工作,我只好調整戰略,他申請的學校我一概不申請。
好在我倆本身對工作的要求就不太一樣。他對學校唯一的要求就是在美國境內。我因為不能忍受大農村的生活環境,所以只鎖定了在大城市的高校,而且一隻眼緊緊盯著加拿大的幾所大學。
還有,他是只申領域內的職位。我因為挑地方,申請了好幾個不挨著的職位。
10
一轉眼到了三月份。黑哥哥申請的六個學校里有四個邀請他去面試。其中三個學校被他秒殺,剩下的一個嫌他文章太少把他秒殺了。三個給offer的學校緊接著開始跪舔。幫他找房子,幫他老婆安排工作。最後,他挑了一個排名最好的學校走馬上任去了。
而我,申請了十個學校,收到了一大堆拒信。
11
我找工作這段時間一直都有導師的大力支持。改申請材料,寫推薦信,還各種打電話找關係。我終於在三月底等到了第一個面試的通知,加州的某state university (不是UC,是CSU)。
別笑。mit每年畢業好幾百個博士生,人人想當faculty。但名校的工作機會就那麼幾個,所以排名300多的野雞大學裡也照樣有我們的校友。
導師非常高興,跟我分享她的面試策略:
「他們學校沒咱領域的人,你得好好準備給他們講明白咱們是幹什麼的。」「跟教授單獨面試的時候話不要太多。教授都是話嘮,你讓他說的越多他越喜歡你。」「注意吃飯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打擦邊球問你個人問題。」「他們要是問起你老婆能不能跟你過來,一定不要說死,將來談合同的時候才能有餘地。」「記得問他們評tenure的標準。」導師又跟著我仔細過了一遍job talk,然後對我說:「you got this。」
可是我讓她老人家失望了。
12
教職面試是對精神肉體全方位的摧殘。早晨7點鐘,search committee中的一個教授到酒店來接我,然後美其名曰「請我吃早餐」,其實面試已經開始了。吃完飯被拉到學校,開始了一個接一個的面試。小秘,technician,department chair,dean,一個一個面過去。中午和有空的search committee外加系裡胡亂幾個教授吃飯。在飯桌上被一頓審問,三句離不開「你這個領域到底是幹什麼的?」
吃完飯立刻job talk,講過去的科研,講未來的科研,講如何能給系裡面的教授們帶來合作項目,一邊講一邊被審。講完job talk之後被帶著逛逛學校,看看科研設備,會見一下學生代表。然後跟上午檔期排不開的教授繼續面試。面到4點多,他們會放你去自由活動倆小時,6點的時候有人來接你吃晚飯。陪我吃晚飯的是兩個白天沒見過的教授,又被他倆審訊一番,車軲轆話說了一遍又一遍。晚飯吃到9點,這面試才算是結束了。
但是到了酒店你還不能放鬆,還差一項最重要的環節:寫感謝信。白天見過的每一個人都要感謝,但是不能用模版,因為據說他們會相互比較收到的感謝信。每一封信都要寫出特色,寫出你和他在會晤時擊撞出來的火花。寫完感謝信,你的大腦應該已經殘廢了,你的腿應該已經沒有知覺了,這個時候你終於可以安心睡覺了。
第二天早晨,我發現收到了幾個教授的回信,回信時間大約都是凌晨一點。
13
被加州某State U默拒之後,我還剩下唯一的一個希望。加拿大某top University。這個學校其實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首先他們想招我們領域的人;然後他們的宣傳出來的比較晚,錯開了正常的申請時段,一下子少了很多競爭對手;再然後加拿大的學校對加拿大公民優先考慮。最後,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學校的department chair是我一個親戚的朋友。。。
其實最後一點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重要。department chair是系裡的教授輪流做,只管一些費力不討好的雜事,並沒有什麼實際權力,對其他已經tenure了的教授,更是一點震懾力都沒有。我剛一去面試,department chair就當著所有search committee的面澄清了我倆的關係。但要說這層關係一點用都沒有,那肯定是放屁。
不管怎樣,第二次面試的經歷比第一次要強不知道幾百倍。整個流程,時間安排上跟第一次差不多,也是早7點到晚9點。而且除了job talk還安排了一個mock lecture,但是很多細節上的安排讓人覺得很舒服。
他們給定的旅館是學校附近的一個高檔bed breakfast,非常豪華。早飯沒有人打擾,可以安心的吃一頓。search committee里5個教授把一整天空出來面試,從早晨見面,到job talk,到午飯,到mock lecture,到晚飯全程參加。這樣的好處就是該問的技術問題上午就都問完了,午飯和晚飯的時候可以放鬆一點,扯一些家長里短,讓雙方都有機會了解對方。
那天晚上跟著一桌子教授吃晚飯的時候,我真心的覺得自己可以跟他們共事一輩子。
從加拿大回來後的第三天,department chair給我打了電話,告訴我他們決定給我offer。
就這樣,我這麼一個博士期間沒有一篇journal,博士後做了不到一年的亞裔男性,取得了一個位於北美大城市市,世界排名非常可觀的大學的教職。
15.
然而,我現在還在知乎上寫答案。根據這一點,你應該能猜得出來,我並沒有接受這個教職。我把offer拒了。
我放棄了我追逐了多年的夢想,在美國的某tech company當了一個螺絲釘。
至於為什麼?因為我突然想明白了,凌晨一點還在回復郵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下面是總結陳詞
faculty search committee在選擇面試候選人的時候,會綜合考慮以下五個方面(排名不分先後):
1.出身
2.關係3.科研能力4.教學能力5.政治因素第一條簡單明了。名校phd加分,野雞phd減分。牛x老闆加分,老闆沒過tenure減分。一般來說,名校只招有其他名校phd的人。
第二條稍微複雜一點,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你或你的導師有沒有個人關係,能不能幫你說上話。第二個是你在你自己的領域裡是不是小有名氣,有沒有機會和領域內其他大牛合作。一個學校里一幫老教授招你一個年輕人進來,最希望的就是能和你建立合作關係,你發文章的時候,申請經費的時候好能帶著他們。對他們而言,你的人脈關係就是他們的人脈關係。
對了,出身和關係有positive correlation
第三條最複雜,科研能力這個東西很難在短時間內正確的審視。Research statement, 推薦信,文章數量,引用率,博後經驗等等都要考慮進來。評判標準每個學校,每個領域都不同。比如我們領域平均水平大概是3篇journal,博後做一年足夠,要是做了三年以上會被鄙視。但是某些基礎科學,沒有4年以上的博後經驗,沒有n篇文章,沒有CNS的文章,北美的教職想都不要想。
但是請注意,如果你的文章數量和引用率特別高,超過了你所申請學校一半以上的教授,那你也沒戲。一怕留不住你,二怕你太努力顯得別人都在混日子。
第四條就簡單了,教學能力多多益善。絕大多數教授其實對教學一點興趣都沒有,如果這時候有個愣頭青能替他們講課,他們還不高興死了。
第五條也很簡單。在美國有不成文的規定:少數族裔加分,女性加分,亞裔男性減分。加拿大的學校在招聘信息里會寫明:「優先考慮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
這五個方面你要是面面俱到(比如我那三年半畢業的同學),那可以隨便申請任何大學。如果有一個短板但其他都很強(比如黑哥哥),top 50保底,衝擊名校也有可能。如果有兩個短板(比如我),就別挑學校了,有啥申啥吧。如果有三個短板,那就挑一挑200名開外的學校申請。如果有四個短板。。。那你還申個什麼勁。
但是我所說的這些也只不過能保證你拿到一個面試的機會。面試時候的審核標準亂七八糟,一個學校一個樣子。但是絕大多數學校在決定給你面試的時候就已經認可了你的業務能力,面試只是一個了解你性格的過程。一個教授被解僱或者跳槽的概率很小,一干就是一輩子,性格合群對於教授這個職業其實非常的重要。
別以為名校的教授都是智商高情商低的瘋子,其實恰恰相反。Sheldon當了那麼多年research scientist是有原因的。
我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看明白了吧。學校僱用一個教授所考慮的標準非常複雜,文章數量和引用率只佔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更何況你博士或者博後期間做的科研,無論你怎麼認為,別人都會認為那是你導師的研究成果,並不能真實的反應你個人的科研能力。就因為這一點,很多決定找教職的人會把文章壓在手裡不發表,等拿到教職以後再以自己是通訊作者的名義投稿。
所以,不要大驚小怪Dr Chen文章那麼少居然還能拿到教職了。
發現Dr Chen居然跟我一樣是個Maritimer...
---------------------------
之前看知乎很多文章最後都有一大段一大段的聲明,一直不知道是幹嘛用的,現在有點明白了。我也寫一個試試。
作者聲明
本文章中的素材來源於作者多年親身經歷,只代表作者的主觀感受。為了故事的流暢性,文章內容會有適當的修辭和省略。本文章不是科研文獻,你愛怎麼解讀就怎麼解讀。歡迎反駁作者的觀點,作者可以理解但不會接受。請不要教作者如何做人,作者會覺得你腦子有問題。
看到很多人提起教職vs公司,這個玩意可以寫上一萬字。我不想說太多這方面的觀點,畢竟問題問的是「獲得教職是什麼體驗」,不是「如何選擇學術界還是工業界」。所以在寫自己最後決定的時候,我用了一句「不想凌晨一點回郵件」收尾。我希望故事裡的人物可以活的瀟洒一點,因為現實中的任何重大決定都太糾結了。如果以後看到合適的問題,我再去寫當時的心路歷程吧。
但有一點我希望各位博士們能夠明白。學術界 vs 工業界 是一個沒有錯誤答案的選擇題。一千個博士會走出一千條不同的路,總有一條能讓你實現人生的價值。謝邀,中國人能在北美拿到AP的都很厲害,克服了很多困難,以後還會面對更多更大的困難。認識幾個這樣的師兄,他們都不會有時間來寫這個答案的。
大家快來看,這個問題下面都沒有學生物的來現身說法,說明。。。。。。
今天系裡的兩位教授給所有學生郵件轉發了一篇文章,讀了之後覺得覺得能從某些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標題:「Young, Talented and Fed-Up: Scientists Tell Their Stories」(出自Nature)
鏈接:http://www.nature.com/news/young-talented-and-fed-up-scientists-tell-their-stories-1.20872
文章的主角是三個年輕的科學家。
Tingley是哈佛統計M.S. + 地球科學Ph.D. + posdoc,曾在統計,氣象等領域發表過許多優秀的文章。2013年他在Penn State找到了一份教職,寫paper,帶學生,拉funding,備課,每周工60-80個小時。由於和妻子異地,周末還要開車8小時到波士頓,每次開車的時候,Tingley都恍惚覺得自己像在video game里一樣。不僅如此,他還很快花完了自己$20,000 的start-up funding。根據學術界的規定,為了保證major grant,學校將不會支付他summer里三個月的工資。2014年,他決定離職,去了悉尼一家保險機構做researcher。
Eddie López-Honorato 是曼徹斯特大學化學系的Ph.D. + posdoc。2012年離開英國後他回到墨西哥成立了一個research center。有屬於自己的research center本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可是他同樣面臨著拉funding和寫paper的壓力。據 Eddie López-Honorato 所說,今年的計劃就是降低申請funding的期望:比起2012年申請的7項funding,今年他只打算申請一項。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按時回家見到自己的孩子。
Felienne Hermans是一位10歲就開始自學編程的女孩。從Delft University 計算機系Ph.D.畢業後,28歲的她找到了一份教職。AP生活讓她感到overwhelming,不僅有兩個研究生一個posdoc,還要備課,投paper,以及應付源源不斷的「service requests」。 於是Hermans決定重新調整自己的工作計劃,即學會拒絕學生的請求;把所有的教學,申請grant和service的工作填滿周一到周四,這樣周五她可以多花時間在自己的research lab上。 除了paper的壓力,她還常常感到學術界中的性別歧視,在2014年的 Code Generation Hands-on Programming Conference上,Hermans發現100多位參與者里只有兩名女性。
這篇文章還附加了Nature在facebook上針對young researchers的調查,包括每周工作的時間以及最frustrating的時候。其中超過50%的人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63%的人曾經考慮過quit,14%的人確實quit了。超過32%的人覺得自己have been solely judged by citation,超過44%的人覺得做research最難的事情就是fight for funding。
總的來說,雖然faculty一直都不是主流職業,但近幾年想做faculty的人越來越多,而整個funding poll卻沒有變,甚至還略有減少。由於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的young faculties的生存難度遠大於20,30年前。很多即使能夠進入tenture系統,辛苦5,6年之後還是會被淘汰。我們系去年就有AP (citation 1000+)五年之後tenure沒過,後來去了工業界。當然,也有很多很成功的young faculty,比如才AP兩年就跳槽去別的學校直接升Associate的。
不管怎麼樣,做不做AP都是個人選擇,過不過tenure也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這裡智商,努力程度都不是問題。很多時候與所處的領域和研究方向有關,並且還需要一些運氣)。最後用系裡某牛老闆的話總結:It is a life commitment, not a career.
許多年前在MITBBS上見過一位Princeton的AP和這位的publication有一拼。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33yNvIgAAAAJhl=enoi=ao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THU/31242027.html請摺疊我美國找教職,第一看出身(博士導師在不在核心圈子裡,是否長袖善舞),第二看方向(朝陽還是夕陽)。論文過線即可(一篇prl或者5篇prb),相當於中國的會考成績。CNS正刊加分,但其他論文沒什麼用。對於博士博後就可以申請經費的學科,比如生物醫學,經費的作用大體相當於CNS正刊。不過頂尖學校(top10)對方向沒有那麼重視。
先說出身。中國學術評價體制的核心是分數,從初中到評正教授都是。一區論文加幾分,二區論文加幾分,算總績效分排名次評職稱(當然還有關係的因素)。美國學術評價體制的核心是推薦信,從初中到評正教授都是,比如Caltech的一個教授就說申請博士時推薦信佔90-95%權重。因此,你的博士導師是不是大牛,他願意為學生出多少力,是最重要的,相當於中國的高考成績。美國學術界階級固化非常嚴重,博士導師不好,你一輩子都不大可能在學術界出人頭地了。60歲以下的所有美國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都是六大畢業的。
再說方向。非頂級大學招人通常是限定方向的,方向不對口一票否決。所以要判斷一個方向是上升期還是下行期。不過方向不是越熱越好,越熱門競爭也越激烈。一般地,熱門方向+大牛&>一般方向+大牛&>一般方向+普通人&>熱門方向+普通人(俗稱跟風)。目前物理最熱的是生物物理,其次是量子信息和納米材料。大家看著辦…
至於評tennue/跳槽,非頂級學校主要看經費,論文仍然是次要的。提問的人到底是想問「在北美大學取得教職(assistant professor)是怎樣的體驗?」還是想討論這個年輕老師?如果是前者,我希望貢獻一點自己的體驗;如果是後者,專業差別太大,跟貼討論又充滿了各種對女性的歧視,不予響應。
與樓上眾多答友不同,我的專業比較小眾,本人在一所R1學校做AP。取得教職的過程不易,博士加博士後積累等待了很多年,在申請的過程中得到了博士老闆和博士後老闆的大力支持,也恰巧有一個很符合我研究方向的職位出來,後來就水到渠成了。具體地說就太羅嗦了,從文檔準備到面試當天,到處都能搜出一大籮筐的攻略。這些過程是很鍛煉人的,是個提煉自我,理清思路的過程。我面試說過很多傻話,也說了些拍胸脯的大話,不過這些是minor things。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你的研究是否是前沿和熱點,你本人是不是個還算好相處的正常人。我不是Star,水平相當一般,缺點短板明顯。最後給的package不錯,我很滿意,後來對工作的環境也滿意,只是那個地方太無聊了,大家都拿這個開涮。還有就是和家庭不能協調,這個棘手的問題現在還無解。
我也聽到過很多Congratulations之後半開玩笑地說「女生在學術界還是有優勢」,甚至還加一句「尤其是亞裔女性」,我也就嘿嘿一笑。但我知道我當年是Top candidate,這個可不是歸因到性別或種族就能解釋的。與很多鼓吹,踩踏職場女性的普遍看法相反,學術屆的女性,尤其是亞裔女性還是收到很多的不公正待遇,而亞裔男性確是所有按ethic group分類中拿到funding最多的,請看這個數據 http://www.nsf.gov/statistics/2015/nsf15311/digest/theme7.cfm。我不是女權主義者,我不喜歡搞minority,underrepresent那一套,我認為工作環境中應該無性別差異地就事論事。我這兩天剛看過一篇學術界(Science)Gender Bias Report,分享給大家http://www.uchastings.edu/news/articles/2015/01/double-jeopardy-report.pdf。
我相信有藉助非merit的自身特點拿到教職的,但總體來說學校對AP的僱傭有戰略上的考慮(比如某些cluster hire),也有replacement。對我來說,這份工作最吸引我的是自主自治,時間靈活。
對了,我的一個學生就是通過知乎找到我的,但我不知道他的ID。他很聰明很努力。我們最近有些忙,下周有個國際會議會一同前往。這麼多人吐槽她的文章少,引用率低,沒有拿得出手的文章(只有Mobicom 和 Infocomm各一篇),居然能找到教職。但在我看來這只是她為數不多的短板,或者更絕對的說唯一的短板,而且這個短板對於UC Riverside這個level的學校說實在的,真的不算多麼重要。
我們很多國人的思維慣性大多時候傾向於用單一的指標去評價一個人,因為多年來我們國人都是活在單一指標的教育體制和氛圍中。大多數國人會想當然的覺得文章發的又多又好就能找到faculty,不能說完全錯誤,但著實naive.首先說的她的優勢:
1. 出身好(Columbia(BS)-&>Princeton(PhD) ),堪稱完美,一路藤校。這樣的出身在UC Riverside 這個level的學校非常具有殺傷力,老闆水平也不錯,絕對是加分項 。2. 她是female(CS EE領域 男性女性是兩種生物,根本不在一個次元競爭,你懂的),亞裔,最最重要的是顏值高,顏值高,顏值高。我也同意他是屬於不上鏡的那種,,但即便是不上鏡也已經完爆90%北美女性faculty。而且真正Bug的是她雖然是亞裔,但是家鄉卻在加拿大,英文講課溝通交流必須是她的強項。仔細看她主頁上的簡歷:,不想多說(Princeton 是美國本科教學top 1的學校,這個也是找faculty時巨大加分項啊)。再細看UC Riverside CS系,20多位faculty,在她來之前只有一個female,我已經腦補到面試時候UC Riverside跪舔她的場景。試想多位CS系中年大叔faculty面試一位美女PhD,然後前兩天學校領導已經給出指示CS系女性faculty比例太低影響聲譽。3.比較不錯的工業界合作關係, 各種研究機構intern過,各種connection,估計推薦信妥妥的肯定也不差。
Research只是faculty的一項任務,但是teaching 卻是faculty收入的重要來源,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大多數學校的老師是學生交的學費養活的,對她去的這個level的學校尤盛,teaching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小覷。Publication是Research的體現,但絕對不是唯一體現。大家都說top conference,她這個領域的頂級有sigcomm,mobicomm等等,但是多少功成名就的faculty早就不灌水了,就像 @Beaumer Simpson所說的那樣最牛的老闆自己工業界把錢忽悠來,搞些牛逼發明,startup 或者make money,人家為啥還要發文章?多數人發文章都是因為是起步階段。而且多數做research很牛的人,發的文章很好,但是有10分的實力做presentation的時候只能說出7分,實在是一把辛酸淚。
我們再來橫向比較下:UC Riverside CS系和她一起招的faculty,同樣是亞裔有這兩位:
確實,這兩位publication絕對要比她publication強一檔,各自都有各自領域頂會如ASPLOS,CCS三四篇,按大眾觀點絕對是科研強一檔。雖然其中一位還是校友,不忍心說下去,但是這就是現實。至此我的看法是,我認為她去了UC Riverside是因為她的領域不像Deep learning,BigData之流那麼hot,所以才去了UC Riverside這樣的學校,否則絕對還要再高一檔。
至此,各位立志在美國找faculty的同學們對號入座,且行且珍惜。來來來給你們看真正的北美華人AP大牛
Princeton Vision Group工作一年tier 1 research school的AP順手答題,時間比較緊張,簡單說幾句。1:生活緊張,很累。要想怎麼申grant,怎麼建實驗室,怎麼帶學生,research是第一位的,但是teaching也不能太差。2:人際關係很重要。為了以後評tenure考慮,現在就要知道誰可能review你的材料。3:如何得到這個job實在是case by case,拿publications來評價實在非常片面。
北美某名字大家都聽說過的學校的ap來說兩句。出於顯然的理由匿名了。
高票的那個什麼MIT的博士的答案,其實境界非常低,而且從答案就能看出來他既不是當faculty的料,也不了解faculty的生活。
1.名校招faculty的眼光都是很準的,遠遠比他們招phd學生準的多。所以請大家相信好了,名校招來的人必有過人之處。just diversity won"t cut,大家不要看表面就心裡不平衡。
2. publication是個很膚淺的標準,和一個人的水平沒有必然聯繫。有人一堆publication,但連自己做的到底是什麼東西都講不清。這種人也許進面試容易,但幾乎不可能拿到decent職位。
3. 對自己做的領域很了解的人其實很少,每年這些人就填充了絕大多數最好的職位。
4. 那些滿口「我去了這個組、那個組」的人基本是半瓶子醋。因為真正水平好的人,無一例外都是自己組的star,老闆和組都會以他們為榮,而不是相反。
5. faculty代表著人類最純粹的求知慾和最高水平的智力,合格的faculty對自己的職業有著高度的榮譽感。有些人請不要對我們的lifestyle妄加評論。
以上確實助理教授都沒空來回答問題。雷老闆應該讓拿到副教授的人來回憶一下比較好。(雖然可能有倖存者偏差在。)
...兩三篇頂會一作不過百citation就可以拿到教職了...估計這幾篇論文的含金量要非常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