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說過:有兩種東西日本人不好接受,一個是馬克思主義,另一個是基督教。如何來理解這句話?

日本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丸山真男曾經說過:有兩種東西日本人不好接受,一個是馬克思主義,另一個是基督教。因為這兩種思想都提供系統性的世界觀,而系統性的世界觀正是日本人最不拿手的。如何來理解這句話?


首先要限定這句話的時代背景:如果這句話放到現在日本人是抱有疑問的。因為現在日本人可以自由信奉基督教,日本的大學裡也有很多老師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

但是如果放在日本戰敗之前,則這句話毫無疑問的代表了當時日本人的主流觀點。即使是散發著『學術自由』光芒的的東大法學研究科的代表人物丸山真男(1914-1997)也不敢越此雷池一步。

先談日本的政治根基。現今日本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制,天皇是名義上的最高領袖,而實權則由內閣掌握。而日本天皇的這條血脈是全球最為悠久的,前後綿延長達2000多年。雖然中國的帝制可以上溯到黃帝,但是中國的皇帝可以出身草根(朱元璋等)。而日本自伊邪那岐/美-天照大神等諸神起,就只有這一條皇室血脈,從未被推翻過。想想日本皇室能夠延續這麼久也是挺不可思議的,但這點是日本皇室與中國皇室的相當明顯的區別。自江戶中期,隨著儒教在日本地位的動搖,崇尚日本本來面貌的【國學】在經歷了復興之後(賀茂真淵、本居宣長等)後把【神道】上升到了史無前例的崇高地位。而代表【神道】的自然就是日本的皇室。日本皇室的這種至高無上的地位至少從江戶中期到持續到二戰結束,且在二戰時達到最高水平。乃至到達日本全體國民可以隨時為天皇獻身的程度(二戰末期的『一億玉碎』思想)。

現在談馬克思主義和基督教。關於這兩種思想的具體內容,百度可以隨便查,我就不再次贅述。在此我主要闡述這兩種思想為何在日本被禁。說白了其實很簡單,這兩種思想都體現了共同的特點:①非日本本土思想 ②思想中有著能夠代替日本天皇制的內核 ③對當時日本統治者帶來了極大威脅

先來看馬克思主義:日本的馬克思主義,其實更準確說是當時日本的社會主義,這些流派的主要思想本身具有無政府主義的色彩。即人人平等,廢除等級制,消滅天皇領導等。其中還出現了試圖刺殺天皇等惡性事件。(幸德秋水的大逆事件)這種思想的異端性跟當今在中國提出abolish the Socialism和消滅dang的leadership並無本質差別。

再看基督教:日本的基督教自1549年歐洲傳教士Xavier傳來因日本閉關鎖國政策,對外交流只開放四個藩:長崎(位於九州島)、對馬(位於九州島)、薩摩(位於九州島)、蝦夷(現北海道)。而日本近代科學『蘭學』(即荷蘭學)的興起也是源於長崎。九州島上的強藩作為西方思想的主要接受者,受到的影響自然不在話下。而其中一些藩主更開始信奉起基督教(基督大名),將奉耶穌為精神領袖而非天皇。在當時政教並未分離的日本來說,這等於觸及了當時統治者的底線,併到達了接近失控的程度。作為天皇代言人的德川幕府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於1613年發布了禁教令,並嚴厲懲處了其中一些大名。結果由於思想統制的矛盾爆發,而有了江戶初期日本歷史上最大的起義『島原之亂』:有著雄厚背景的基督信徒與德川幕府進行的決戰。結果自然是幕府勝出,但基督教徒的力量確實對天皇及幕府制帶來了極大威脅。如果基督教徒勝出,後果不堪設想。

由此可見,此兩種思想是在歷史上經過印證,實實在在對日本至高無上的天皇制帶來極大威脅的兩種思想,觸及了日本政治制度的最後底線。所以這兩種思想自然不會被當時日本人接受,應該是說禁止被當時的日本人接受。而現在日本人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天皇可以不被視於唯一的神。但由於歷史慣性和現今天皇的存在,讓大家接受除天皇以外的神乃至無神論作為自己的信仰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

補充回答:關於日本人缺少系統性世界觀:

丸山真男曾在《日本的思想》一書中提出過獨到見解:日本人從古至今缺少系統性的核心世界觀。

據個人理解,而日本人的世界觀從古至今都染上了"拿來主義"的色彩。日本雖推崇神道,但極其重要的一點是日本的神道之中並沒有系統的核心世界觀。在這一點上,日本徂徠學的創始人荻生徂徠和國學流派的本居宣長都有過說明。在科學和儒佛尚未普及的年代,作為原始信仰的【神】更多的是被賦予對未知自然的敬畏和祈求豐年多子的意義,而日本人在核心世界觀的構建上更多的是依賴於由外引進的儒教和佛教。至江戶初期儒家林羅山在把新儒學朱子學定格為官學之時,日本的朱子學與中國並無二致。這就使得日本的儒學忽略了日本本土的實際情況。就這一點上後繼的日本朱子學者-徂徠學者乃至國學者都有所意識,並逐漸加以批判。但圍於日本神道的原始性這一特徵,在批判的同時這些學者都沒有提出系統性而有效的代替方案,而國內政治還可以維繫穩定之時,日本的思想界陷入一種對現實的消極肯定的怪圈之中。具體而言就是否定將中國歷史上的孔孟等聖人的理論絕對化,認為理論可以隨著時代發展而進化,同時繼續支持封建等級制度和天皇-幕府制。核心世界觀的缺乏造成了日本人核心思想"空洞"的這一現象,也易流於機會主義和實用主義的色彩,由此可以聯想到在封建時代末期為何日本在體制構建上的轉向比中國快的多。(而近年在日本甚囂塵上"國立大學廢除部分人文學科"的論調更是實用主義的極端體現)。江戶中後期,由於商業經濟的發展,財富集中到了無實權的商人手中,使得脫離了農業的日本的統治階級-武士階級出現了財政上的極度匱乏,由此武士提高租稅剝削農民。同時日本的貿易逆差擴大,白銀外流物價上漲,導致了農民起義不斷,國內秩序長期動蕩不安。也使得推崇等級秩序的朱子學走向了衰落。但由於沒有可靠的世界觀代替方案,直至佐藤信淵和吉田松陰之時,復古神學被祭出,尊皇論成為主調,日本被包裝成【無上皇國】,產生了對外擴張的思想。但直至黑船來航之時,日本本身並無原創的系統性世界觀產生。

由此可見,從古至今,日本都沒有成功構建原創的系統世界觀。但我個人認為這反而有利於日本接受新的系統性思想。對比清國在政治形態上的遲遲不前,幕末-明治時期日本政治的飛速轉型就是其最好佐證。就好比將一個空杯子裝滿清水很容易,但將一杯墨水置換成清水要花很長時間一樣。


日共是日本相當大的一個在野黨,在日本有一定的影響力,不能說不能接受。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我們在搶房子,日本人在搶諾貝爾?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對日本人恨之入骨?
我應該在日本學美術還是在國內學呢?
導致日本人患抑鬱症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跟日裔秘魯人相處是什麼體驗?

TAG:基督教 | 日本人 | 馬克思主義 | 政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