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比故宮如何?
今天在優酷看到2022去北京看世界,護目鏡里是天他的影像,於是就想起很多關於北京的介紹里,都比較多的用天壇來象徵北京而不是故宮或者是其他的地標建築?這有什麼緣由么?還是我的錯覺。剛看到知乎的北京專題也是天壇的圖像~
祈年殿是一個很完整而且單一的建築,比較好作為一個圖標元素進行設計,辨識度也極強。故宮的格局很統一,俯拍的全景太複雜不利於辨識,正面的拍攝又大同小異,在圖案設計上簡化後只能看出是個重檐廡殿頂宮殿,論辨識度還不如有」我愛北京天安門「的宣傳積澱的天安門來得直接點,而且天安門本來就是故宮的一部分,所以既然天安門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就沒有必要再把天安門後面的故宮再拿出來做標誌了。
故宮的氣質也主要體現在其宏大壯觀,在宣傳素材里還是以航拍和廣角鏡頭體現的居多。
個人意見。
不請自來 小裝一下,嘿嘿
這個問題還蠻難的。
有朋友說,天壇是單體建築,更能突出天壇的宏偉氣勢,而故宮是群組建築,拍攝的時候辨識度低,雖然拍攝、審美等我不懂,但我贊同這種說法。可是我覺得從古代建築思想的角度考慮也能夠解釋這個問題。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權利的中心,祈年殿(天壇)是明清兩代祭祀天神(昊天)的地方,權利是通過武力奪取的,而形式上又是通過祭天儀式來完成的。元末,朱元璋自稱吳王后,便迫不及待的興建「寰丘」(天壇的原稱),祭祀天神,儼然以天子自居;1644年,清軍入關當日,順治皇帝便於天壇祭祀天神,昭告天下,表明自己入主中原,這由漢代「君權神授」的思想一脈相承的。
「天圓地方」的思想又決定了天壇必定是圓體建築,「君權神授」、「受命於天」又決定了其高大。而空曠、高大、威嚴的單體建築又反映了祭天的莊重。北京明清兩代的祭祀建築除了天壇之外,還有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等,而天神昊天為眾神之首,所以其建築規模最為宏大壯觀。
至於今天,宣傳冊上天壇的出鏡率更高,這或許和人們的審美、攝影密切相連,但介於天壇在精神層面上的意義,用天壇作為北京的象徵性建築似乎也契合了古人對於天壇的態度。
推薦閱讀:
※北漂青年, 想在北京拜師學傳統武術,有推薦的師傅嗎?
※為什麼北愛中的石小猛得到了走向兩個極端的評價?
※不想做IT了,在北京該從事哪個行業比較有發展呢?
※北京哪裡有私立孤兒院?我們是一個公益團隊,想去孤兒院做義工,教小孩子手工
※「北京是怎樣打敗上海的?」 如何看待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