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e 的留存率有多高? 留存率高(或者說用戶能長時間使用 same)的原因是什麼?

我很好奇same的留存率到底有多高?

我看same的新版本上線後一天內語音表情頻道產生了幾千條內容,他們是瘋了么?

還有以前在【腳拍大賽】頻道發一條內容,點同感的數居然超過了100條...

在【要命的自拍控】發個自拍,一晚上搭訕的私聊都沒斷過...

same的工作人員在么,能透露一下留存率么?

same的用戶,有興趣的能講講留下來的原因嗎?


占坑,最近開發工作稍微輕鬆了點,吃完飯回來答。

=======================

利益申報:我是same的iOS開發工程師和半個產品經理,數據基本對團隊內部是公開的,在得到老闆的同意下,我公開一下我們的留存率:

這是最近五天的留存率,截圖來自友盟。

一直以來same被很多人看作一個感性和豆瓣有些類似的App,這樣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我們的用戶女性比例佔到80%左右(根據一次官方在投票頻道發起的投票調查顯示),但就是這樣一款感性App,我們的次日留存一直保持在平均50%以上,我們的5日後留存在最近一周也達到了30%。

肯定還會有人來問我們覺得原因是什麼或者製作思路是什麼,就先分享點:

不談理念,只談所見。same的首要特點,就是頻道豐富、玩法很多,對「same」這個產品,我們不再堅持做一個簡單的App。截至到2014年8月13日,same已經有16897個頻道,7種主要頻道類型——圖文、音樂、文字、打卡、投票、語音貼紙。

這和現在主流製作App尤其是iOS App的思路完全不同,因為蘋果的推崇的關係,一直以來,無論從UI到功能,簡約的設計都容易收到歡迎。same跟「一個App只干一件事情」這個準則來說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那為什麼用戶依然沒有被嚇倒反而是繼續留下來玩呢?

自我加入same後,一直分享的觀點是:「遊戲應用化」。

眾所周知,移動遊戲和應用從產品上是有非常大的差異化的。遊戲製作非常看重數據和生命周期,從新手留存到第一次付費到內容消耗,幾乎遊戲策劃在做任何一個策劃時都會根據數據審時度勢,這一點遠勝各家做應用的互聯網公司。而且遊戲會考慮生命周期,舉現在最熱門的卡牌遊戲來說,一款質量中上水平的遊戲能讓一個玩家保持3個月的熱情就非常不錯了,可能你讓一家做應用的公司來說「你們的App只能火三個月」,他們一下子就慌了或者馬上會否掉這個結論,但是對於遊戲公司來說,他們能非常坦然地接受這個事情並且利用這個數據來調整推廣、運營策略。當然不是說所有的應用都明顯的生命周期,但是那種單純靠一個亮點」玩法「起來的App一定有生命周期,比如曾經的圖片+聲音的啪啪,如今的給標籤打tag的各類圖片類社交……

可能因為我最早在網易遊戲供職,潛意識裡也會去思考曾經的工作經驗,我得出來的結論就是,same可以通過加強頻道的玩法來拉長用戶的生命周期。

從今年(2014)的四月份的版本開始,【早起打卡】頻道開始走向特殊化,從以前簡單粗暴的程序彩蛋(發表內容會通過私聊收到一首音樂)到單推出了一個打卡歌頁面。五月份我們又做了一個【520表白】的特殊音樂頻道,六月初上線了投票頻道,截至今天已經產生了113,323條投票題目,2,000,000+的投票信息,六月底上線了更為遊戲化的打卡頻道。

應用遊戲化看兩點,第一點就是重視用戶的使用路徑、使用時長的變化。後面3種頻道類型上線以及部分特殊頻道的彩蛋,我們確實從數據上得到了良好的反饋,用戶帖子的瀏覽量得到了一定提升,日使用時長&>30分鐘的比例比起4月平均水平提高了7%,如今的高留存也反應了same的生命周期是可以很長的,用戶消費應用內容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第二點就是借鑒遊戲的NPC機制。在same,小秘書是高度人格化的,據用戶描述是「有時高冷有時萌」,給用戶告知投票信息是一隻會"喵喵喵"的唱票員貓;表示打卡進程的是一隻會叫「mama」的小雞……這些都讓用戶津津樂道。

左圖是四月份之前的早起打卡彩蛋,右圖是改版後的早起打卡歌單頁

其實same沒有什麼大野心,說到底就是滿足了你想表達時不好意思發朋友圈,無聊時打發消閑時間的App,對於這種用戶,要明白他們是非常懶的,如果能在一個App里消磨完一晚上就不會去打開其他App,豆瓣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推出了大App。而且我們的用戶評論非常多是說,same里的頻道根本就玩不完。

有用戶把我們的打卡頻道里蛋的變化全部整成了一個變化圖,是不是有養成遊戲的感覺

其次就是我們的另一個差異點:無關注、無評論,直接聊天。這可能是增加用戶黏性的第二法寶。

沒有關注讓用戶聚精會神在以ta為中心的世界裡,聚合在內容和互動上;沒有關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紅人效應,對普通人友好,容易獲得認同感。我們只有一個內容緯度,那麼就是頻道,不需要再整理自己的關注列表。我們也提倡用戶積極拓展自己的世界,不要局限在關注的小圈子裡面。

多一個維度就會多一層複雜性,直接聊天也是為了讓用戶直接關注到人。在移動端,內容應該是流動起來的,評論是PC端BBS的老做法。直接聊天讓你關注到了人,人才是內容的中心和源頭甚至是很多用戶打開一個App的最終理由,我們只是把它做的更直接。我們現在也在進一步加強聊天,新版本的貼紙、語音都是為聊天服務的。要知道無論什麼社交App,最後留下來的理由都是裡面的人和關係,same從產品層面一開始就非常重視發現新關係。就算是對於一個可能很久沒上same的用戶來說,ta下一次打開App的原因可能只是為了再和那個「和而不同」的人聊聊天。

新上線的「表情錄出來」頻道,這是一個用語音製作表情貼紙的頻道P.S. 我們正在招人,iOS工程師、安卓工程師、設計師都非常缺,工作環境和待遇從優,有興趣的同學請瘋狂地來騷擾我或者 @許旭恆吧,或者發郵件到sevear#ohsame.com都可以。


【2014.8.14 10:40pm在後面補充了能夠長時間留在Same的原因】

第一次在知乎寫那麼長的答案,廢話好像挺多的,大家湊合湊合。

如果你覺得太長又沒幫助也請盡情點左側的下箭頭,我會坦然接受的。

以下皆為個人觀點,請不要以一概全,謝謝。

既然same的美女程序猿從一個內部工作人員的角度來回答,那麼我就從一個實際用戶的角度,用自己一直以來所看到的same的用戶數量變化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好惹。

先介紹一下自己。samer一枚,加入same時間為2013年1月9日,並不算最早期的samer,但一直不曾離開,個人擁有頻道數9個,長期關注頻道30+個。

2013年上半年same的用戶留存率個人感覺其實相當的高。一開始same人真的特別少,頻道也比較少,發的東西能得到的贊基本不超過20個(哪像現在一個投票能隨隨便便上200人哦)。雖然人少,但幾個資訊or分享類的頻道都能一直有人發表東西,深夜也能刷出幾條來,可能是因為same裏海外黨不少。人少頻道少的好處是發的東西質量可以很高,用戶之間容易熟絡。不可避免的是,有人會因為厭倦、學業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繼而淡出same,但個人感覺並不多(我所熟知的有四、五個吧)。不過說實在的,分母小分子小,留存率也不會有多低就是了。

2013年年中到下半年是same火起來的時間(具體時間我記不清了,但這個時間段是新用戶最多的),限免大全、最美應用等的著重推薦讓same的用戶量猛增,頻道內容的刷新速度蹭蹭地往上冒(泥萌都不懂老samers看到自拍控頻道以前一天最多30+變成輕輕鬆鬆150+的驚恐趕腳!)。不少舊samers因為人多or厭倦or學業工作繁忙or其他原因相繼離開same。

即使是新用戶也會存在新鮮度耗盡的問題。在這一個時間段,我的結論是新用戶來得快走得快,開了大量的頻道最後卻只發一條兩條,再無音訊。一批又一批,留下繼續堅守陣地至今的並不多。所以個人認為儘管用戶很多,但這卻是目前為止same留存率最低的一個時間段(分母大分子小)。

2014年初到現在same的那把火已經緩下來了,如果說2013下半年是炒飯的火,那現在就是煲湯的火。這個時間段因為我忙於學業,雖然能夠保持日刷same但頻率大減,因此也不好多說。但可以確定的是,新用戶加入速度比之前要慢30%左右,用戶留存率比2013年下半年要高,但比2013年上半年要低一點(分子中等分母大)。

從一個長時間的角度來看,個人認為same的留存率處於中等並有走高趨勢水平,沒有比微信高(都說了個人認為!不要挑人家字眼啦!)。由於題主沒有問留存率高or用戶能長時間留在(使用)same的原因,我就不像same程序猿那樣更加詳細地舉例說明了。希望能幫助到你。

什麼?你想知道?那就改問題吧hohohoho!

什麼?程序猿姐姐你認出我了?噓不要說粗來我請你吃雪糕!

-----------------------------------------------------------------------------------------------

天吶題主你還真改題目了!!!好吧我會負責地回答碼字的!

關於我能長時間留在Same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點:Same本身的特色

Same的賣點有什麼?大家看一下宣傳也大概知道了。沒有評論沒有關注,不需要用戶填寫大量資料,人人匿名,愛說啥說啥,這種「反社交」性質與它本身作為一個社交軟體的屬性所產生的矛盾確實是一個吸引點,足以引起人的好奇心去探索一番。只要我自己不暴露身份沒人知道我是誰(所以就算罵人罵個狗血淋頭都不怕被人肉),並且基本上所有進入頻道的人都能看到我的發言,這一點能讓個體在他人身上找到對自己的認同感,從而得到滿足。

第二點:Same內頻道內容趣味性

在資訊、分享類頻道里,Samers因為興趣與愛好而聚集起來,直截了當發表自己的看法。特別是用戶還比較少沒有那麼多頻道的時候,大家發表的內容質量平均水平比較高(不是說現在的就很差,現在真正有趣的頻道都被淹沒在大流中了),流水賬、日記型的頻道沒有太多。

第三點:頻道主的身份

Same由一個個頻道組成,不在頻道里就不能發言。當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沒有相關頻道的時候可以申請新的頻道,後台通過之後就能成為頻道主,管理之路開始啦!在你所管轄的頻道內,如果有Samer發表了與頻道主題不符的內容,頻道主就有權刪除那個發言。還有另一種情況是,頻道主自己有能力長期發表新內容(我手裡就有一個發喵星人照片的頻道)。只要條件或能力允許,這個可以無限期延長你留在Same的時間。

第四點:Same的版本更新

這是一個很原始但也很強勁的動力。消滅App內用戶所反饋的bug,吸取用戶的意見與建議改進用戶體驗,幾乎每一次更新Same都能帶著新功能登場,能夠帶給用戶新鮮感和對下一次更新的期待。

我進Same的時候是ver 1.5,特意去看了一下version history,更新歷史重點內容(省略了修復bug這些慣例文字)是這樣的:

2.0:UI大改

2.0.4:頻道創建者可刪除管轄頻道內容,可建立音樂頻道和電影頻道(我記得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有的)

2.0.5:增加作者圖片是否能被保存功能

2.0.7:增加打卡頻道,私信可發送圖片

2.1.0:分享內容給其他Samer以及其他社交軟體,移除帖子(不是刪除),用戶雙向黑名單

2.1.2:增加投票頻道

2.1.3:可髮長方形圖

2.4.0:錄音貼紙

這些都是我認為Same目前最受重用的功能,大多是以用戶反饋為基礎的,所以可想而知Same的ver 1.0是有多單純(但我還是很想回到那個人少的時候啊)。可以說Same是我用過的社交軟體里用戶反饋接受度最高的。

第五點:私信調戲Same小秘書

沒辦法這點太重要了我要切換成咆哮體。

這是進Same必做的事情之一好嗎!!!!!!

你們有試過和後台人員實時反饋信息and聊天過嗎!!!!

你們有見過和用戶交流那麼頻繁那麼貼近的後台人員嗎!!!!!

你們去看看某信某博全都是提交個建議就回你個官方回答說感謝提議不是嗎!!!

你們造小秘書被調戲到還有人特地開了個頻道把調戲的聊天記錄發出來的程度了嗎!!!!

嗯好了我覺得這幾句夠了。

第六點(我的個人情況):作為一個舊Samer對新Samer的扶持

裡面有兩個官方屬性的頻道,一個是專門解答用戶對Same這個app本身的疑問,另外還有一個是反饋bug的,經常有人混淆概念發錯地方,或者是問一些其實只要呆久了就知道答案的問題。從最火時期開始我就常駐這兩個頻道,和另一位Samer一起解答這些新Samer的問題,或者引導他們去bug反饋頻道那裡反映bug。嗯練功發自真心!!小秘書還因此給我頒過一個搶飯碗獎……

我能長時間留在Same的原因還有自身性格原因(依賴成習慣、耐性略好等等),就不細說了,大概就是這些,應該沒有補充。希望題主滿意~

另外看到答案里有位知友提到了「逼格」。

少數人做某件不同於多數人的事的時候,老是會有人把那件事跟逼格這個詞扯上關係。其實真的不需要去討論逼格高低,適合你、你喜歡的不一定逼格低,不適合你、你不喜歡的也不一定逼格高,就醬。

啊對了鄭重說明一下,我跟Same沒有任何的利益關係,只是Same的用戶。


說實話我覺得這是廣告貼


好多samer都逐漸經歷了從愛玩到漸漸少玩,直到不玩這樣的一條路。same作為一個社交app,確實是趣味性十足的,最近點歌的頻道,唱歌的頻道無形中就生成了一個個音樂電台,但單純「玩」這一點不足以支撐same持續的留住用戶,移動互聯網時代好玩的東西層出不窮,好玩這一點用戶可以在遊戲,視頻等多種app里得到滿足。所以覺得same最重要的問題是怎麼能做到從單純的好玩到好用、有用的轉化。知乎從個人使用上來講他是能解決我實際問題的,所以我會在各種場景里想到啟動知乎去找找別人的經驗和看法。但same如果只做遊戲化的運營,那我必須要很閑沒什麼可做的時候才會去打開same。


首先還是要贊一下same的團隊,12年到現在,一直非常低調和務實,UI和運營很有特色,有不破不立的意思。重視留存,是遊戲運營的核心思路,沒有很功利的快速做大用戶規模,把社區的氛圍破壞掉(是不是拿了很多投資,這麼穩得住氣?)。

優質的內容、新穎的交互是我留下來的主要原因,但我也快流失了,因為太多內容轉自知乎了,要不然就是碎碎念,缺乏故事性。我個人認為same很難在品位(逼格)和用戶規模(屌絲大眾)之間取得平衡,用戶規模的擴大,長尾的內容和頻道會逐漸稀釋現有的核心用戶和優質內容,拉低留存。

same未來可能像PC端的知乎和豆瓣,重內容運營,成為小眾的小清新群體的社區。所以,我覺得same、nice、知乎、豆瓣小組未來是殊途同歸。從內容到社交這條路,應該也很難走通,微博、貼吧、豆瓣等類似的內容型社區,都無法沉澱出紮實的關係鏈。後開發聊天功能是對的,不過開發出來,用戶聊熟了之後就相互加微信了~~

same給我個人的啟示很多:

1、社交遊戲化,可以把遊戲運營中的常用手段引入到社區運營中,提升留存和社區粘性。

2、興趣社交還是走得通的,90後在社交中極度重視興趣,而且他們的興趣是極度碎片化的,個人化的,宏大議題過時了。

3、瀑布式的信息流,弱化評論和討論。

4、開放的UGC平台化運營。

5、陌生人社交大局已定,做做垂直細分市場還是有戲的。


我覺得不高吧。

功能都很棒,創新性也值得認可但是內容都…看不過來不說還很多重複了,get不到有效信息都不知道每天刷來幹嘛,碎片時代最怕消耗時間的無效社交。

打卡簽到也是新鮮一時。

語音表情功能算是重社交的吧但是目前看來我幾乎沒可能用到它們,我認識不到新的人。

我是在研究app頻道建成的時候進的,眼睜睜看著它淪陷,它的淪陷也算是我對same心態轉變的一個點吧。舉例它有多淪陷,竟然現在還有推薦知乎的。

還有高逼格電影頻道,好好一個頻道,被一群沒品位的用戶帶low了,高質量用戶自然流失。

你問留存率也得考慮下留下的用戶的質量不是。


Same 不算早也不算晚的使用者。也說說我的使用經歷吧。

我個人以前是same重度使用者,現在是兩三天有時候一兩周使用same。

使用Same的時候,Same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火,那時候使用Same的頻率大概是每天都刷,刷刷各個頻道,發發圖、發發感慨。像我一樣的Samer這時候可以說都是死忠,留存率很高,不過用戶數量比較少。

Same當時吸引我的有三點:

1、強調內容,不強調社交,自己建頻道或者加入喜歡的頻道,以興趣為出發點。見到興趣合得來的Samer可以好好聊聊。那時候聊天還會顯得拘謹謹慎,因為覺得手機那一端的人,是個很有趣或者奇特的人,或者是個逼格很高的人。跟很多Samer保持著「熟悉的陌生人」的狀態,這種狀態是最好的,互相不打擾又不相忘。跟幾個特別好的Samer加了微信,但是微信上距離拉得太近了,交流總覺得沒有same上那麼自然。

2、比較小眾,使用起來比較自由。自己認識的人使用這個軟體的幾乎沒有,可以說些想說的話,發些想發的圖。

3、功能不雜糅,簡簡單單,用起來覺得很舒服。

後來Same火起來之後,人越來越多,有一段時間伺服器跟不上,很擠,經常收不到也發不出去消息,圖有時候也刷不出。這段時間用起來真是捉急。對於這麼多新用戶,起初老用戶們是略有失落又略有興奮。總體而言我很高興,自拍控頻道好看的妹子們真的是越來越多了。

但是這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從我的角度來說,有這幾個問題:

1、人越來越多,我的朋友、同學都開始使用same,當我發現這點的時候,我悲壯的把我以前的一些圖、文都刪掉了,以及我準備發、準備說的圖和文也都取消了。

2、認識的samer也越來越多,跟以前的老samer們的聯繫就被沖少了。而且搭訕的人越來越多,倒不是說是惡意的搭訕,但是這種有的沒的聊天佔用了很多原本應該用來看內容的時間。

3、內容越來越多,經常是自己關注的頻道里的內容看不過來,而且內容營養度比以前也下降了些(自拍控除外)。

這些導致我開始在same上看得多,發的少,後來看不過來乾脆也就不特意去看了,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這時候使用same的頻率降到了一天刷個兩三次,每次逗留時間也比以前少很多。

後來same刷得少了,也覺得就偶爾去看看、發發內容也挺好。所以現在,已經習慣於兩三天甚至一兩周上一次same。

但是一定會上去看看,畢竟很多頻道是自己的興趣點所在,總想去看看有自己喜歡的內容。

按照Same現在的發展模式以及發展規模,像早期那批粘性超強的用戶比例肯定是減少了,但是它的頻道建設、內容建設一直很吸引人,依然有很多用戶湧入。

此外,雖然沒有接觸過,但是能感覺到Same團隊非常用心。這個團隊也是我繼續使用same的一個原因,想看看他們會怎樣繼續發展下去~


不久的未來某天也許會是這個樣子:你像平常一樣拿出手機打開same,發現自己關注的所有頻道後面都變成了N,聊天欄的紅點永遠也消不完,你的手機會「嗡兒」地響個不停。。。


新用戶。簡單說下感想。

沒有人關注我,我可以隨便發泄情緒,不需要費心經營自己的頁面、好友之間的關係。

總歸是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應該會一直用吧,因為不玩遊戲,總要有個東西打發時間。


作為一名普(diao)通(si)用戶。

之前玩兒過一段時間,現在時不時上線回下妹子留言,發現最初的那高質文藝咖們也是很少更了,所以就造成了聊天記錄常常是隔周的,索性直接加微信。而幾個主流頻道基本都是「N」,打開一看,充斥內容的質量降低不少(「要命的自拍控」最有發言權哈哈),不過數量確實比之前多得多,可見是大批小白湧入。

這半年工作很忙,但這APP在一段時間確實有讓我發內容的衝動,隨便聊聊:

1、內容向陌生人社交。上手感覺就像輕量級的豆瓣小組,很容易找到一幫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又是陌生人關係,你點贊就能開一個聊天頁面,這時再瀏覽下ta的個人主頁,三言兩語很容易聊到一起。總覺得這種由共同興趣(單一頻道)出發再到全方位了解(主頁瀏覽)的方式暗合了陌生人搭訕的潛在邏輯規律,所以世界突然都明亮起來了==

玩兒應用就像玩兒網遊,而玩兒網遊說白了還是玩兒社交,普(diao)通(si)用戶如我都能找到線下約見的朋友,想想這APP還是蠻成功的。

2、功能層出不窮。無論是最近新上線的看圖說話,還是之前的投票音樂電影,感覺目標都是在全力打造一個個性化的展示平台,文視音圖,你能想到的它竟然都集成了,逼格高也很文藝,很有的玩(zhuang)。

3、用戶黏性的維持明眼人瞅瞅都會覺得各種各樣的打卡簡直就是網遊的刷日常攢成就,但正能量好多了內容可自定義了有木有!再加上你感興趣的小組不斷有大量更新和各種搭訕,社交圈不斷擴大有木有!

之前做遊戲,感覺網遊這貨大概是互聯網裡研究人性最為深刻的產品,單從產品本身就有內容進度的控制、充值消費的關聯、各階層玩家的考慮以及社會關係的搭建和維護,一款好的產品背後除了那幫心思縝密的策劃,一定還有心理學大牛的操持……而現在很多產品其實都在向網遊靠攏,換句話說是對人性研究的更加深入,想起之前的雕爺牛腩的營銷方式,看看上面自己寫的[same]感言~大概就這些吧。

睡了。


這幾天剛開始用,對我而言就是細節多啦,讓我聯想到前段時間用的timehop,隨手放幾個圖。

1.底部的鴨子

2.底部的倆傢伙

3.選擇icon時是夾娃娃的過程

4.語音自動翻譯文字,而且感覺翻譯的質量高於微信。總之,就是喜歡細節


作為一名來自某社交APP的同行(非水軍) 很想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same是我最近才開始接觸的一款社交產品 有別於標榜屌絲文化的各類應用 骨子裡似乎散發著與生俱來的傲嬌 精耕細作的精神換來的是令人咋舌的女性用戶佔比 許多腦洞大開的細節也彰顯著卓越的運營功底 這使得它在浮躁的時代中顯得如此出世 也愈發地給我一種感覺 有那麼一幫人似乎真的在想「好好」做社交 不得不承認 它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卧槽,剛在same上面撿到一個男朋友。


很久以前在微博上看到的(?大概是)然後開始玩。

我用它記下零星的想法,對過去的回憶,做簡單的日記。

不知不覺攢了很多條了,現在往回一翻滿滿的回憶。

世界那麼大,我們每個人就像游魚一樣,大多是孤單的。

如果有一天有人看到我的成長史覺得有趣,看了我的文字覺得我值得交往,還願意發來一句"你好",那麼ta是認真的,也是值得我交流的對象——而不是深夜裡的搖一搖/附近的人。

我不愛孤單,但是更不喜歡強找話題的路人。


我下載並使用same一個星期還是不懂same的好,唯一就是圖標好可愛,可能是之前使用lofter多了,覺得same和lofter一些界面很像,但沒lofter好,如果你來給我吐槽什麼兩個都是不同類型的app,我只是覺得不都是用來玩的嘛


大約在一年以前加入了same

從閑到會為頻道分類這點就可以看出當初在same耍得很開 現在我已經無法將它分類了打開的頻率也少了 玩的人也多了 留下它純圖標好看。

---------------------------我是分割線------

並不是因為same不好才開始漸漸不用

SAME現階段確實越做越好了 功能也越來越強大 幾個月沒用打開發現竟然有了投票功能 早起打開也從最初變成了真的打卡記錄。接踵而至的是錄音功能也許以後還會有8秒視頻功能。

作為一個喜歡簡單、不喜歡喜歡的被太多人喜歡、輕微社交恐懼的人來說 Same火了 對我來說並沒有帶來好的影響。喜歡的幾個頻道因為人多而變得整體水平下滑 幾個推薦頻道 伸手黨越來越多 推薦的東西質量越來越差。我並不反感這些 但想想曾經刷兩分鐘都會激動的想拿只筆記錄和現在從頭刷到上次刷的地方再繼續刷下去都沒有任何激情 還是有些傷感的。

就same本身來說Same是一個越來越完善越做越棒的app 值得留下。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