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巴關係?(中國&巴基斯坦)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沒想到十個月過去了。。。我想起來了這個問題,文獻已經找到,回來慢慢給大家翻譯~雖然言而有信的有點兒晚。
是吐了口紅的丑照,本瞄叫胡bibi有一次阿姨問。。我不好意思的說,是嗶哩嗶哩的嗶哦。。比天高比海神比蜜甜,聽的我眼淚嘩嘩的
還有一點印象特別深刻。就是他說"if u ask any Pakistani who is our best brother, China is the only answer."!!!試問還有誰 !!我詢問了他關於是否真的把中巴永久友好友誼寫到了巴憲法里,答案是肯定的!!!←_←如果真的有人看的話,我就從歷史經濟文化三百六十度來一遍 附上宿舍被我塗了口紅 的 丑照 這樣都沒人贊我就哭了國與國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相互明確知道對方對自己的重要程度,相互明確知道對方需要什麼,相互知道對方能給予自己什麼,並且相互能確信自己能從對方手上得到什麼,明確知道對方禁忌是什麼。也能明確的知道再何種情況下會反目成仇,相互之間的行為可以預測。
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最好關係,沒有利益誰會和你做朋友,沒有信用誰敢和你做朋友。
中巴存在相互利用的關係,但目前看來仍然是最好的國與國關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巴兩國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行為可以預測,這是國與國之間安全感和信任的由來。
作者:壯士鏈接:中巴關係那麼好,你可知道「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 壯士的文章 - 知乎專欄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要找一本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書,我估計莫過於是小學課本了。這種啟蒙讀物的內容會深深地紮根於你的意識當中,即使到你兒子上小學的時候仍然會對你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想想世界上哪些國家會把哪些故事放到小學課本里,你就明白這麼做的目的了。為什麼要提小學課本呢,因為巴基斯坦把關於中巴友好的內容寫進了小學課本,這就說明巴國領導人在建設中巴友誼方面,可是從娃娃抓起的。
(有沒有覺得撒花的小朋友很可愛)
幾十年抓下來的成果那是相當顯著,巴基斯坦對中國人的友好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我們很多同學都知道咱們跟巴基斯坦關係好,但到底有多好我們其實沒啥概念,事實上巴基斯坦人把我們當親人已經有相當時期了。有時候我們在國外碰到一個華人或者老鄉,可能未必會上前打招呼寒暄,但是你若是碰到一個巴基斯坦人,情況會出乎你的意料,對方一般會用英文反覆說「朋友、兄弟」這兩個詞,然後要跟你握手拍照問寒問暖,假如對方是個司機可能會免收車費,對方賣小商品會免費送你,對方是個土豪會一路請你吃喝玩樂,要是正好身處險境,衝上去替你擋子彈都有可能。有些不明真相的小夥伴往往特別受寵若驚,因為怎麼好成這樣他不理解,也不是很清楚。
(今年南方大雨時巴方援助我們)
當年巴基斯坦從的英屬印度獨立出來是1947年,在他獨立之初就知道作為一個小國要想在惡鄰遍地的南亞地區立足,必須得找個大腿抱。找誰呢?是中國嗎?並不是。要找肯定是誰最牛找誰,放眼望去當時最牛的必須是美國人,所以巴基斯坦抱了美國人的大腿,那個時候中巴之間雖然已建交,但是關係可是不怎麼樣,身為美國的小弟,巴基斯坦在當時國際事務上對美國的政策言聽計從,沒少給我們難堪。但這個其實也好理解,作為一個新生小國找最有實力的大哥無疑是生存的最優選擇,而一旦投靠了大哥也只能聽大哥的這也是江湖規矩。
為啥巴基斯坦最初沒看上咱們呢,因為當時我們的情況挺悲慘的。建國之後百廢待興,卻又不得已參與了朝鮮戰爭,朝鮮戰爭從1950年持續到1953年,我們的困難可想而知。而此時的印度卻相當牛氣,在和巴基斯坦的第一次印巴戰爭中搶到了克什米爾的大部分地區,眼瞅著中國忙於朝鮮戰爭也防著東南亞無暇西顧,所以內心滿滿的都是擴張的慾望,像旋轉的飛餅一樣越來越大。於是開始頻繁地在中印邊境一帶騷擾,修哨所,一公里一公里地推進蠶食我領土,甚至還開槍襲擊我方駐守人員。當時我們可是苦口婆心跟印度說盡了好話,說邊境問題咱們共同協商,不突破彼此底線都好談。但印度狂妄的不行,向東騷擾巴基斯坦,向北騷擾我們。到了60年代初,被印度逐漸佔去的領土已經達到10萬平方公里,而嘗到了甜頭的印度對好話是充耳不聞,還盤算著干一票大的。
(中印巴三國的地理位置)
1960年之後,我們經歷了各種天災人禍整個國內環境非常艱難,而中蘇關係已經破裂,中美更是因為朝鮮戰爭處於敵對狀態,於是美國和蘇聯心照不宣地同時在軍事方面資助了印度,印度就這樣膨脹到想要自爆的程度。當然我們經過將近10年的接觸已經深深知道當時的印度是除了動手教訓外沒辦法當面溝通的國家,感覺到印度膨脹的慾望後,我們也開始積極備戰。戰爭終於在1962年10月份爆發,我們稱之為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不可一世的印度精銳部隊在第一周就被解放軍擊潰,擊潰後我們主動停手說我們談吧別打了,而印度總理尼赫魯覺得很憋屈不過癮,於是開始了第二波戰役。第二次也就持續了十多天,我們的先頭部隊已經攻入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不足300公里的地方,嚇得印度人將總理府搬到了遙遠的孟買,整個首都人心惶惶開始壘沙袋挖戰壕外國使館紛紛撤離。戰鬥前後持續了一個月,我方傷亡人員1400多人,印度傷亡5000人,俘虜4000多人,各種戰利品不計其數。
雖然戰鬥以我們大勝結束,但很快我們軍隊又迅速撤回到了戰前的邊界位置,讓整個國際社會看到我們只是教訓入侵者而不是入侵他國,這種做法也讓有頭有臉的蘇聯和美國沒有任何理由再鼓動印度發動下一次進攻。每當聊到此處不少同學總有一種扼腕嘆息的遺憾,說當初怎麼就要後撤,怎麼就沒攻入新德里拿下印度之類。這個我們在此好好解釋一下,我們當年真得非常困難,這場戰爭發生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持續一個月的戰爭所需要的糧草可是發動了十萬群眾,包括大人小孩趕著氂牛肩扛手抬搬上去的,這些物資一旦消耗完了我們只能坐以待斃。而印度一方的後勤保障卻比我們容易很多,可以動用車輛往前線運。另一方面,當時已經是10月底,西藏地區馬上大雪封山,如果戀戰或者繼續堅守,我們會被牢牢牽制在這高原上,當時我們國內經濟困難,東南沿海也不太平,所以實際情況根本不允許我們堅守,只能放棄到手的戰果主動後撤,讓戰爭無法再次開始。
(中巴聯合研製的雷電戰機,充滿基情的噴塗)
這場中印戰爭說得多了有那麼一點跑題,但是之所以說這麼多主要是因為這場戰爭是中巴關係的分水嶺。戰爭開始之前的那幾年,世界兩大國家蘇聯和美國都支持印度而漸漸放棄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眼瞅著一天比一天強大的印度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舉國就唱起了南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在他們看來,印度在美蘇支持下收拾了中國,回頭就來兼并他們巴基斯坦了,亡國的腳步似乎一天天靠近。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中國一個月內就搞得印度一片恐慌把首都都遷了,他們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迅速抱住了中國的大腿嚎啕大哭,絕對的兩個難兄難弟。
(牌子不錯,活幹得粗糙了點)
3年後的1965年印度果然對巴基斯坦發動了第二次印巴戰爭,印度總理望著滿倉庫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心想中國是沒搞定也沒法搞了,你巴基斯坦我還搞不定嗎!但結果也還是沒搞定。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國大力支援了巴基斯坦,而且巴基斯坦當時的空軍還是原來抱美國大腿時組建的,裝備和戰鬥力都比較強,印度沒佔到什麼便宜。中國在自己相當困難的情況下,將自己最好的裝備物資都資助了巴基斯坦來抵抗印度的進攻,而且在外交上也義正言辭地表明了對印度的反對和對巴基斯坦的無條件支持。能讓你挂念一生聊起來就老淚縱橫的事莫過於被雪中送炭,而且當年送炭的那個人也饑寒交迫,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我們對巴基斯坦的幫助就屬於這樣的雪中送炭。
(2015年我國軍艦幫助巴基斯坦公民撤離葉門)
當然了,除了血緣關係之外的幫助都是有利益原因的,幫助了巴基斯坦,就是培養了一個跟印度長期鬥爭的對手,我們間接實現了對印度的牽制。由於巴基斯坦徹底拜了我們做大哥,這美國人就徹底放棄了巴基斯坦,報復性地支持印度。美軍給印度給貸款,巴基斯坦一看壞了我們要趕不上了,但很快也會收到我們的貸款;美軍給印度武器,巴基斯坦一看我暈這遲早又要被揍的節奏,不過很快我們也給了巴基斯坦武器;美軍幫印度搞了核武器,巴基斯坦一看絕望了,但很快我們也幫巴基斯坦搞了核武器。可以說多年來巴基斯坦每年都過得提心弔膽,但每次都是虛驚一場;美國人一直想扶持印度成為我們西邊的心腹大患,但是我們扶持了巴基斯坦巧妙化解了這個陰謀。那些年巴基斯坦就是在絕望與希望中累積了對中國的深厚感情,雖然巴方政治制度和領導人時有變動,但是對於我們的友好關係卻一直沒變。
(今年南方大雨時巴方捐贈的大米)
而我們也從跟巴基斯坦的關係中獲益不少,這個算是投資回報了。首先提到伊斯蘭國家,這種內心充滿了驕傲和倔強的國家跟我們總有一種距離感,宗教信仰不同他們就不爽, 何況我們沒啥宗教信仰。但巴基斯坦可是一個純粹的伊斯蘭國家,於是那些跟其它伊斯蘭國家不好溝通的事情都可以通過巴基斯坦來解決。而有些國家有事找我們因為某些原因不方便直接接觸時,也可以找巴基斯坦做中間人來溝通。90年代後,因為某件事我國被西方國家進行了武器禁運,這就影響了我們直接從西方國家購買先進裝備搞研究,怎麼辦呢?辦法就是巴基斯坦先買下來,然後再賣給我們,誰也不違反相關規定。再說近幾年,中國和巴基斯坦共同出資建設了巴基斯坦最大的瓜達爾港,有了這個港口不但我們的海軍可以隨時停靠和補給而且能將行動範圍擴展到印度洋,中巴還在修建一條石油運輸管道,從瓜達爾港到我們的新疆,這樣可以將原本繞過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路程縮短85%,成本和風險徹底降低。
(中國工作人員一般都會安排武裝警衛貼身保護)
我國在世界上有很多所謂的老朋友,我國每年拿很多錢援助很多國家,我們網友對此也頗有意見,但是這些國家中對我們真正友好的沒幾個,其國民對我們也相當不友好,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值得反思的。假如要在這個世界上找一個跟我們關係最好的國家,應該就是巴基斯坦,你很難再找出一個來,這種友好是從上層社會貫穿到底層社會的,這種關係的建立也是值得反思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朋友,也有關係最鐵的朋友,關係最鐵的那個不是用金錢維繫的,也不是用花言巧語維繫的,而是感情維繫的,感情從淺變深需要用時間和真心,而一切的開始可能就是一次雪中送炭的幫助,所以當你遇到處於絕境中的人,可以考慮幫一次,或許會是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資。
-----------------------------------------
覺得好就果斷分享。
如果覺得局勢複雜,我解釋給你聽!
公眾號:局勢很簡單(talkforeasy)
因為且只因為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敵人,巴基斯坦現在內焦外困,內部經濟發展遲緩,人民生活始終徘徊在較低的水平,而且宗教問題也是十分棘手,目前還有塔利班等眾多極端組織的搗亂;外部夾在美中印之間十分的尷尬。總之,急需要尋找一個強大的盟友,在經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得到支援。印巴關係就不多說了,所以印度完全不在巴的考慮範圍內。美帝原來和巴有段蜜月期,但是緊接著拋棄了巴基斯坦轉向印度,巴沒有中國的援手差點滅國,直到目前關係依舊十分微妙。而中國在巴看來是有錢有科技且十分有「愛心」,是巴眼中性價比最高而且看起來最真心的大哥。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這些年的發展,國力越來越強大,巴已經從原來尋找大腿的心理逐漸轉變成為粉絲的角度,就像當年中國對蘇聯一個道理。反觀中國,中國需要巴基斯坦的強大來制衡印度,巴的地理位置非常關鍵,
鄰國→便於穩定疆藏,
靠近伊朗和波斯灣→保證石油安全和開闢直通印度洋新的出海口以減輕對馬六甲的依賴等等而且巴是中國的一帶一路策略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必須照顧有加……此外有個國際上難得的聽話小弟當然要好好寵著……本來兔子就沒啥跟班……最後強調一點,國際間哪有什麼真正的朋友唯有共同的利益……想想當年的越南中巴,這一對「怪夫婦」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 戴維?皮林2015年02月12日
你可以稱他們是一對奇特的夫婦。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存在著國際外交中最緊密、但也最令人費解的關係之一。從表面上看,這兩個國家沒有什麼共同之處。中國的政府部門很強大,其經濟保持了幾十年的增長;巴基斯坦除了軍隊外,政府部門相當虛弱,經濟表現則是一團糟。中國由共產黨領導,宗教受到嚴格
控制;巴基斯坦是伊斯蘭國家,宗教狂熱往往失控。
儘管如此,兩國保持了持續數十年的關係。這種關係經歷了巴基斯坦軍政府和文職政府的起起伏伏,也經歷了伊斯蘭堡與華盛頓之間關係的形態變換。本周中國外長王毅訪問巴基斯坦,以鞏固伊斯蘭堡方面所稱的「不可動搖的友誼紐帶」。如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受邀請,訪問伊斯蘭堡並出席巴基斯坦日慶祝活動,下
月可能更為重要。
西方人往往不善於從北京的視角看問題。如果我們要搞懂不斷變化的現實,我們將不得不加以嘗試。站在北京的立場看,世界可能充滿敵意。對自由民主抱有不可動搖信念的美國,未必在積極尋求中國的政權更迭,但它肯定會歡迎共產黨的倒台。
美國正與其他國家——包括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試圖遏制中國的地區軍事野心。直到不久以前還在吃中國「微笑外交」定心丸的菲律賓和越南等鄰國,已經產生戒心。就連幾乎完全依賴中國慷慨援助的朝鮮,也已變得不買賬。
巴基斯坦貌看上去像是中國真正的朋友。巴基斯坦是20世紀50年代初首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並曾在中國和美國之間起到橋樑作用。當後來成為美國
國務卿的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1971年秘密訪問中國、為美中關係正常化做準備時,他取道巴基斯坦,前往中國。對北京方面來說,巴基斯坦還一直是牽制印度的一種方式。
作為回報,在巴基斯坦得不到其它國家的軍援時,北京方面向巴基斯坦軍方提供裝備。中國還為巴基斯坦的核彈提供信息和濃縮鈾。
2011年,美軍在越境進入巴基斯坦擊斃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行動中損失一架隱形直升機。巴方首先向中方展示了該機的殘骸。中國為巴基斯坦在瀕臨印度洋的瓜達爾建造了一個深水港。
《中國
-巴基斯坦軸心:亞洲的新地緣政治》(The China-Pakistan Axis: Asia"s New
Geopolitics)一書作者安德魯?斯莫爾(Andrew
Small)表示,北京方面贏得了真正的影響力。2007年,在武裝分子綁架多名中國公民後,在中國的壓力下,巴方突襲「紅色清真寺」(Lal
Masjid)。在巴基斯坦清剿北瓦濟里斯坦武裝組織的攻勢背後,中方的壓力也是一個因素;美國曾多年推動這一行動,但毫無效果。中國-巴基斯坦軸心值得
關注,即便它僅僅展示了中國「不干涉內政」政策的極限。隨著中國被捲入全球事務的漩渦,它面臨反彈的風險。如今,中國不得不處理穆斯林少數民族——維吾爾族人士發起的襲擊。其中一些人可能在巴基斯坦沒有法律可言的部落地帶受到意識形態上的啟發,即便不是在那裡策劃襲擊。和美國一樣,中國也擔心巴基斯坦對恐
怖分子的打擊不一定像表面上那樣嚴厲。
儘管如此,中國保持了對巴基斯坦的一貫政策,與華盛頓方面的忽冷忽熱形成對比。這就帶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美國和中國是否可以在巴基斯坦展開更緊密的合作?儘管美中的戰略利益存在很大鴻溝,但兩國的共同戰略利益之多也是出人意料的。北京和華盛頓都希望巴基斯坦穩定興旺,而不成為出口恐怖分子的毒
蛇窩。兩國都希望巴基斯坦軍方牢牢控制核武器。兩國也希望在美軍撤出阿富汗之後,巴基斯坦能夠收斂對阿富汗塔利班的支持。
有些人看出,有跡象表明,北京方面在這個問題上心態更加開放了。中國外交政策專家王緝思表示,中國的「西部周邊」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在東亞地區,美國重返亞太被視為一種遏制戰略,兩國間糾結於他所稱的零和遊戲。然而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中美擁有「可觀的合作空間」。讓巴基斯坦淪為失敗國家,是不符合美中兩國利益的。如果美中能夠在那項事業上合作,那將是最奇特的事情。
中國建國以來所謂的親密兄弟國家大概有這麼幾個,蘇聯、朝鮮、北越、阿爾巴尼亞、巴基斯坦,你可以發現雖然巴基斯坦是這幾個兄弟國家裡和中國建交最晚的國家,但確實建交後沒有發生撕破臉的國家——60年代初中蘇關係惡化,69年珍寶島衝突;朝鮮,八月事件後的種種分歧;北越,79年中越戰爭;阿爾巴尼亞,78年中國停止援助,78年底就公認把中國列為主要敵人。相比之下,小巴是一個很不錯的兄弟國家
假以時日必會反目成寇讎!看見大批鼓吹中巴友好的栗子,不由可惜50、60年代時沒有知乎,不然「中X友好」的陳釀可以給今天的諸位嘗嘗。參見蘇聯於我華和東歐諸國,天朝之於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蒙古諸國,香港台灣地區。前車之鑒,狼子回噬,切齒之辱,切膚之痛,尚在目前,誰人敢忘?
純粹靠政治建立起來的聯盟,無論用多少金錢加固,用多少鮮血支撐。有朝一日風向倒轉,則政治得之,政治失之,雙方則恨不得成為死敵,血而食之。這種以一方大國扶植一方小國的政治聯盟方式,無疑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聯盟(大家好起來都叫兄弟互相接濟扶持),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聯盟,只有主流文化保持一脈,類似美國於英德日澳,萬國來朝,不為活命,不為金錢,而是內心相信大國的制度文化是光明大道,哪怕翻天覆地,人民接受和支持的都是向大國學習,而不是由上層發起的政治熱情,才能穩穩噹噹,不論台上誰站台,政府到民間都是一個路子。
巴基斯坦雖然現在和我華保持一致立場,但其紮根於伊斯蘭教義,政治文化深受美國影響,昔日投奔我華實則是美爹站印度象那邊去了,哪日美爹踹了大象屁股,巴同志說不定跑的比西方記者都快。中巴友好,各取所需而已,哪有什麼兄弟情?"Nuanced" is when Napoleon is defeated at Waterloo, bro, not this.
India heavily underestimated China, assuming that China of 1962 would be the same sickly China of 1947.
The Humiliation factor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China and India were supposed to be roughly equivalent countries, or so India assumed, and thus a war between them should have been a stalemate. But China achieved all it"s objectives, and offered ceasefire on it"s own terms.
That was humiliating. China basically whipped and pinned India on the playground in front of the whole school and said, "You want more of this?"
And since I am Pakistani, to offset the usual comments, may I remind you all that pre-1962 war, Pakistan was actually against China, even more so that it was against India, and basically asked India to join forces to press China on the Kashmir boundary issue, something which India rejected.
And in the 62 war itself, we offered silent support and safe passage through Pakistani held areas for the Indian army.
It"s only after India"s utter defeat that we realized, that if some one like India was whipped, there is no way some one like us has any chance against China, so better smooch up to them. Hence the Pak-China friendship, and the shift in our policy.
還有:
Yeah...which is precisely my point!
We gave that after the 62 war! Before the war, we were against them, after the war, we were all friendly to them.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Karakoram_Tract#Sino-Pakistan_Frontier_Agreement
Note that it happened in "63.
As for the humiliation, it"s directly relevant because that"s what drove us towards China! Your utter defeat made us realize it was in our best interest to be buddies with China.
This isn"t some sort of veiled form of indo-pak internet flamewar, but you have got to admit, China started out from a worse position than India was at 1947, but by 62, it had improved leaps and bounds, and was able to assert itself far more strongly than India could. China made India run to the Kennedy and beg for help; This is made India look weak. More specifically, in chinese cultural terms, it gained "face", and that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t isn"t relevant whether India could have won or whatever, because statistics aside, India felt emotionally humiliated.
After Pakistan voted to grant China a seat i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Chinese withdrew the disputed maps in January 1962,
The Indo-China war happened after that.
It was a classic enemy of my enemy is my friend from Pakistan.
I am actually surprised that Pakistan did not attack us during the war. Maybe US which was looking to take India also into its camp pressured Ayub to stand off.
Nope, War was in october-november 62, and negotiations began then too:
After Pakistan voted to grant China a seat i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Chinese withdrew the disputed maps in January 1962, agreeing to enter border talks in March. Negotiations between the nations officially began on October 13, 1962 and resulted in an agreement being signed on 2 March 1963 by foreign ministers Chen Yi of China and Zulfikar Ali Bhutto of Pakistan.
China withdrew maps, but the issue still remained. Only in 63, and finalization of negotiation, did we give the valley, well after the war.
As for Pakistani involvlement in war:
http://en.wikipedia.org/wiki/Sino-Indian_War#Involvement_of_other_nations
In 1962, President of Pakistan Ayub Khan made clear to India that Indian troops could safely be transferred from the Pakistan frontier to the Himalayas.
看這個:
3 points 3 years ago
In 1962, President of Pakistan Ayub Khan made clear to India that Indian troops could safely be transferred from the Pakistan frontier to the Himalayas.
In retrospect, that doesnt look good since Pakistan did this three years later.
Exactly, Three years later, which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and which is precisely the point I am trying to make.
- Before 62 war...India Bad, but China even worse (something along the lines of "better the enemy you know than the one you don"t")
- After 62... East or West, China is the Best!
I am not saying that Pakistan was a bastion of good or whatever, merely that our policy shifted heavily after India"s humiliating defeat at "62. We suddenly saw China as our Lord and Savior etc etc...
印度是中巴姻緣的媒人
巴鐵,即巴基斯坦鐵哥們,是中巴戰略盟友關係的形象表達。中巴到底怎麼鐵?取決於「中印巴鐵三角」的穩固。這其中印巴關係是底邊,是整個三角關係的基石。在可預見的未來,印巴之間相互敵視對峙的關係不可調和,緩和也是暫時的,對抗是主旋律。中印作為相鄰的兩個亞洲大國,地緣關係和政治野心,以及正在崛起的實力,不可避免地成為地區領導的競爭對手。中巴有共同的對手,雖然目標不同,共同的利益讓中巴走到一起。歸根結底,中巴之間是基於戰備利益的政治合作關係,與其它國家關係的利益本質是一樣的。
除了中國,美國也是巴基斯坦的戰略盟友。可以看到,印度的軍事裝備是蘇式的,而巴國則是美式的。美巴之間的媒人么,和中國一樣,自然也是印度。那麼中國和美國,哪個更鐵?巴基斯坦的答案毫無疑問是中國。美國在印巴之間搞的是平衡,中國是立場鮮明的拉一邊打一邊,可靠性不可同比。由此巴基斯坦在國際上堅定地支持中國的政治主張,被稱為「全天候盟友」。這有點誇張了,巴基斯坦以國家利益與中國走在一起,底限也就是不損害自身利益。在中印和與已無關的事件上很容易站隊,但是在中美之間,巴基斯坦會怎麼選擇呢?它一定會搗漿糊;如果衝突激化,巴基斯坦絕對不會在軍事上站中國一邊。巴國未必喜歡美國,但美國的權重太大了。巴基斯坦很明白,如果跟美國鬧翻,印度就會笑翻。這一進一出,巴基斯坦對抗印度的根本戰略利益就顛覆了。為此巴基斯坦一百二十個不情願地出賣了比親兄弟還要親的塔利班精神偶像。
巴基斯坦除了盟友,還有兄弟。血統上的兄弟是印度,那是親兄弟,過去就是一家,人種民族毫無區別。後來有一部分了改信了宗教,同宗同族反目仇殺,分裂揚飈。並且互相視為最大主敵,欲滅絕而後快。塔利班則是精神上的兄弟,信仰上的同胞,比親兄弟還要親。塔利班最早就是由巴基斯坦扶持的,也是少有的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國家。有大量的巴基斯坦人加入阿富汗塔利班,被打散譴返後發展成為巴塔。巴基斯坦世俗政府以利益為導,而宗教極端勢力以信仰為導,雙方的分岐便是巴國的動蕩。中國是其中一方的盟友,自然也成為另一方的敵人。中國公民在巴基斯坦,並不比在印度更安全。中國的分裂勢力被巴國政府打擊,受到巴國宗教勢力的庇護。前者是基於利益的合作,後是信仰的孝忠,無法用利益收買。塔利班寧可失江山也要保拉登,被美國扶持的拉登為了巴勒斯坦反咬恩人,都是信仰高於利益。而中巴的友誼能有多遠,在於印巴的對抗均勢,在於巴國的世俗政治能走多遠。友達以上 戀人未滿
中巴是從中印戰爭之後才好起來的。所以懂了吧,共同的敵人才是關鍵。而且、而且當時主要是中國出於中印對抗的需要才跟巴好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之前印巴打仗,中國也沒多麼的對巴好到哪兒去。後來中國也跟印度幹上了,兩國才找到共同的語言 —— 「干印度」。
在巴基斯坦,一提到中國,幾乎誰都會說:「那是我們的好朋友!」;在中國,一提到巴基斯坦,幾乎誰都知道:「那是我們的鐵哥們兒。」但如果再往深里問一問,巴基斯坦是什麼樣的,巴基斯坦人是什麼樣的,絕大多數人對此都是模模糊糊的,如果你再問,你有幾個巴基斯坦朋友,恐怕沒有幾個人不搖頭。
- 1 巴基斯坦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巴基斯坦以前是印度的一部份,從13世紀開始被穆斯林所征服,之後又經歷了貼木兒帝國和莫卧兒王朝。在600年的時間裡,印度人一直被穆斯林所統治,印度教徒為了維持自己原有的信仰,不得不交更多的稅。那時候,穆斯林是統治者,印度教徒是被統治者。但到了19世紀,英國征服了印度,這樣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一樣成了被統治者,穆斯林當慣了大老爺,一旦和印度教徒放到了同一地位上,就明顯的競爭力不足,印度教徒開始普遍地比穆斯林更富裕、受教育程度也更高,這導致雙方的矛盾越演越烈,最後不得不實行「印巴分治」,分別建立一個穆斯林國家和一個印度教國家,這就是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由來。
分治以後,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接受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印度我們這裡不去說它,巴基斯坦的政治制度卻不是一般的奇特。按照正常的認識,政教分離是民主制度的基本前提,但巴基斯坦恰恰就是一個既以伊斯蘭教法治國,政教合一,又採取了多黨制、普選制的奇葩國家。憲法規定國家主權屬於真主,官員則掌握執行權,總統必須是穆斯林。
巴基斯坦的字面意思就是「清真之國」,它的首都叫做「伊斯蘭堡」,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伊斯蘭氣息非常濃厚的國家。它設有一個伊斯教意識形態委員會,主要職責就是研究現行法律與《古蘭經》、《聖訓》相一致的問題,成員都由總統直接任命。並設有沙里亞法院,如果認為某項法律法規與伊斯蘭教法相矛盾,沙里亞法院就會宣布該法律或法律條文無效。在建國的幾十年中,它的宗教要求也呈越來越嚴格的趨勢,國民必須嚴守各種清規戒律,一天5次禮拜必須嚴格執行。因此,巴基斯坦又可以說是一個「有民主而無自由」的國家。
在這樣一種政治體制下,儘管政府嚴厲打擊,宗教極端勢力仍然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恐怖活動經常發生,2002年初,巴基斯坦政府在全國逮捕了2000多名極端份子,取締並查封了600多處極端組織機構和辦事處。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恐怖勢力,東突勢力也是藏身於巴基斯坦,巴政府也積極打擊,2003年,東突頭目艾山買合蘇木被擊斃。但東突勢力的活動仍然猖獗。
- 2 中巴之間的良好關係只存在於外交領域
在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領土爭端當中,中國向來力挺巴基斯坦,1965年印巴戰爭中,中國先後兩次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20世紀80年代,中巴一致反對蘇聯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是第3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社會主義國家,第6個與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巴基斯坦一向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獨,明確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在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努力中,巴基斯坦起了重要的牽線搭橋、傳遞信息的作用。
從上面可以看到中巴政府之間的關係確實是沒的說,但在民間的關係上,則遠沒有這麼熱乎。從經貿關係來看,中國是巴基斯坦第6大出口國和第2大進口國,但數額都很小,只有幾十億美元,而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額是5000多億美元。總的來說,從貿易上看,中國對巴基斯坦是「比較重要」,而巴基斯坦對中國「微不足道」。
現在中國出國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但選擇去巴基斯坦的還是很少。
中國在巴基斯坦的工程師時常被黑社會綁架,一方面,因為政府對中國特別重視,他們就故意綁架中國人還要挾,另一方面也說明,絕不是每個巴基斯坦人都對中國人友好。
鑒於兩國的友好關係,中國以前很少出現關於巴基斯坦的負面新聞,但近日兩則新聞引想強烈的關注,一是一個巴基斯坦的婦女由於被指燒了《古蘭經》,而被當街打死;二是另一個巴基斯坦婦女由於去見自己的弟弟沒有向丈夫請示,而被「榮謄謀殺」。如果你再去搜索一下相關的話題,就會發現這只是冰山一角,現實中巴基斯坦的確是一個嚴重歧視婦女、家庭暴力嚴重到駭人聽聞的程度的國家。
- 3 英國的教訓
由於豐富的人力資源,巴基斯坦也是勞動力輸出大國,在外務工人員的收入是它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
巴基斯坦人到國外謀生的歷史較久,早在英國統治時期,就有不少勞工到其他國家謀生,其中多數是到英國。在獨立以後,1948年,英國規定前殖民地的居民仍然是英國公民,有自由進出英國的權利。這個規定給以後的英國帶來的無數的麻煩。
從1952到1962年,英國接收移民47萬人,使有色人種比例從1.7%上升到7.4%,給英國的人口密度、社會安置、福利、就業都帶來極大的壓力。同時,產生了民族融合困難的問題,其中最難以融合的人口就是穆斯林,而英國穆斯林的最主要來源國家就是巴基斯坦。民族不能融合使犯罪率明顯上升,2005年,倫敦發生連環爆炸案件,造成37人死亡,700多人受傷,震驚世界,這起美國九一一以後最嚴重的恐怖事件,就是巴基斯坦移民所製造的。
2006年,英國穆斯林移民又策劃一起炸機陰謀,所幸被警方破獲並制止。2009年,又發現了與基地組織有關的恐怖份子準備實施襲擊。
有一段英國luton市穆斯林遊行的視頻流傳於網路。一大隊穆斯林高喊著「英國去死」、「英國下地獄」的口號在英國的領土上招搖過市,其中還有不少穿著黑袍、蒙著黑紗的女穆斯林。有人問他們:「你們到英國來,難道不需要遵守當地的法律嗎?」組織者回答:「如果是伊斯蘭教法我們才會遵守,伊斯蘭教法以外的法律我們不會遵守。」
巴基斯坦穆斯林已經成了英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從首相到各級官員都頭痛不已。
- 4 關於中巴高鐵
最近熱議的中巴高鐵,將大大促進中巴的經濟互補,中國西部與波斯灣相貫通,成為石油進口的另一條通道,同時拉動經濟增長,化解過剩產能,提高中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也可幫助巴基斯坦走向現代化。一舉多得,聽起來是很好。但有幾點潛在的風險不能忽略。
如前所述,中巴國家之間的良好關係,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之上的;民眾之間的美好印象,卻是建立在沒有接觸、互不了解的基礎上的,所謂「距離產生美」。如果真的抬頭不見低頭見,那我們和巴基斯坦人巨大的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將顯露無疑,我們不會喜歡一天要做五次禮拜的人,他們也不會喜歡不信真主的人;我們認可的是中國法律,他們眼裡只有伊斯蘭教法。雙方必然是矛盾重重,就是帶來大規模的族群衝突、以及恐怖事件,也絕非聳人聽聞。而這些一旦發生,又會反過來影響國家、政府之間的關係。
從另一方面說,巴基斯坦是人口大國,它的面積比中國的青海省略小,但人口有一億六千萬,人口密度是中國的1.5倍,如果和與它相鄰的中國西部省份比,那就更加懸殊,相當於新疆的20倍,青海的28倍,西藏的100倍。如果高鐵貫通,沒有了天然的障礙,這個人口滲透壓將非常可怕,試想將來一火車一火車的巴基斯坦人流入中國西部,將使當地的人口結構發生顛覆性的改變。新疆等地本來就有很大的就業壓力,如何能夠承載那麼多的外來人口?如果你以為他們和中國的回族、維族同是穆斯林不會有衝突那就錯了,從世界歷史上看,穆斯林之間的衝突從來不次於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衝突。
近年來計劃生育的效應明顯,中國開始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現象,即使現在放開甚至改為鼓勵生育,也是遠水不解近渴,何況還沒有放開。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有人開始打引進巴基斯坦勞工的主意,中國缺少勞動力,巴基斯坦有的是勞動力,兩國關係又這麼友好,為什麼不取長補短呢?——這種看上去很美的設想太可怕了,就連中國自己的維吾爾等族,也常因為文化隔閡而無法適應內地的工作節奏,何況這些信仰更虔誠十倍的巴基斯坦人?我在這裡把話放下,這麼做將導致無窮無盡的後患。
因此我看最多可以修一條普通鐵路,而完全沒必要修高鐵,修了以後,應以貨物運輸為主,對於人口的遷移,務必要倍加警惕。海關應起到應有的作用,對於過境人員,必須嚴格審查。稍有嫌疑,都不能給發籤證。
我們願意保持對巴基斯坦的美好印象,即便它是虛幻的,但願真實的巴基斯坦不要來破壞這種印象。
國家間關係是不存在友誼的,即使有,也不是主導因素,真正的決定因素還是利益。同樣適用於中巴關係。今日的中巴友誼是建立在印強巴弱並且印巴矛盾短期內部可調和的現實基礎上。巴基斯坦的伊斯蘭認同將是未來中巴關係發展的一個變數,現階段外外部強權的威脅,使得巴基斯坦暫時忽略中巴間的宗教文化差異。但可預見的未來,印度衰弱,而巴基斯坦力量增強的情況下,不排除巴基斯坦重拾並強化其伊斯蘭認同,西向伊斯蘭化的可能。所以保持中巴友誼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加強巴基斯坦的力量才是未來處理中巴關係的一個方案
至少小巴認為我們是他們永遠的朋友
管不了國家層面上的,但起碼我個人不會和msl親近。
有共同的利益 相互利用 各自得到自身想要利益的最大化
國家與國家之間是不存在純潔的友誼的
推薦閱讀:
※美國會進入歷史的輪迴嗎?
※為什麼我們對普通人、公眾人物、政治人物的要求不同?
※怎麼看那個對美國副總統拜登抗議的張天璞?
※假設一個中大型國家首都被核彈偷襲了,領導層全滅(假設爆炸時全在首都),國家將會如何被接管?
※如何評價赫魯曉夫和尼克松的「廚房辯論」?現在來看,究竟誰贏得了這場辯論?
TAG:政治 | 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