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9X的「越肩發射」功能是如何實現的?
謝邀——
AIM-9X 導彈,由雷聲公司研製,於 2003 年 11 月進入美國空軍服役,最初裝備 F-15C 戰鬥機;海軍則配備於 F/A-18C
戰鬥機上。與前輩相比,AIM-9X 導彈進行了大量改進,基本上是重新設計了一遍:導引頭採用像增強紅外焦平面陣,其離軸發射角達到 +/-90
度,並且其數字化控制系統可以選擇攻擊目標的薄弱部分,而不是像普通紅外製導導彈那樣直奔目標發熱量最大的發動機尾噴口。通過與最新型的美軍聯合頭盔瞄準系統(JHMCS)系統交聯以及配備新型三維噴氣矢量控制系統,導彈具備比配備傳統控制系統的導彈優異的多的轉向能力;利用頭盔瞄準具,飛行員只要注視著敵機就可以控制
AIM-9X 導彈飛向目標,從而大大提高了導彈的空戰效能。而 AIM-9X 導彈的推進器和戰鬥部則未作過多改動,仍舊沿襲 AIM-9L 和 AIM-9M
導彈上的配備——MK36Mod11 火箭發動機、DSU-15A/B 激光近炸引信和 WAU-17/B
連續桿戰鬥部;由於導彈整流罩經過重新設計,降低了空氣阻力,導彈的射程和飛行速度有了提高;為了保證導引頭正常工作,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 AIM-9X
導彈在發射架上配備了氮氣瓶,而空軍版的 AIM-9X
導彈則依靠導彈內部安裝的氬氣瓶;導彈本身還安裝了安全控制電路,其安全發射距離得以縮短;此外導彈的反紅外干擾能力也有了提高,可以對抗最新型的紅外干擾裝置。AIM-9X
導彈初步具備發射後鎖定的能力,不但可以在現役戰鬥機上使用,還可以裝備 F-35、F-22
等四代戰鬥機。模擬空戰顯示,當與裝備了不具備高離軸發射能力導彈的戰鬥機交手時,與頭盔瞄準具交聯的 AIM-9X 導彈擁有 50:1 的勝率。
無煙發動機作為自己的動力系統。由於導彈飛行時沒有明顯的尾跡,敵機飛行員難以通過肉眼來發覺,更談不上及時避讓了。此外動力系統還包括專用的固定裝置用來將導彈固定在發射掛架上。導彈尾部的尾翼用來保證導彈飛行穩定,避免飛行中翻滾;而尾翼上的陀螺舵則用來避免導彈飛行中出現自旋。而到了最新型的
AIM-9X 型導彈則取消了陀螺舵的設計,因為導彈內部已經有專門的姿態控制系統保證導彈飛行過程中不會發生自旋。此外
新型響尾蛇採用了矢量控制系統——通過改變發動機尾噴口噴氣方向來控制導彈的飛行方向,從而讓導彈有了更加敏捷的飛行能力。
配合 JHMCS,AIM-9X
在空戰中可以取得極大的優勢
此外導彈的彈體結構也有了加強,其彈翼和尾舵都採用鈦合金製造,能夠承受更大的過載,所以具有很強的近距離機動作戰能力。轉彎速率達到 100 度/秒,是
AIM-9L 的 7 倍!最新的 AIM-9X 型導彈的尾翼和控制翼面比起它的前輩來,面積小了很多,因為在初始設計時軍方就明確提出必須滿足 F-22
猛禽戰鬥機的彈倉容量限制。因此 AIM-9X 的控制翼面被放到導彈尾部——和響尾蛇最初的設計完全相反,而導彈前部的翼面則被用來保持導彈的飛行穩定性。此外
AIM-9X 採用了先進的噴氣矢量技術來提高導彈的敏捷性——四塊導流翼片被放在發動機噴口後方,通過四塊翼片的擺動來控制噴氣方向。
AIM-9X
噴管內部的燃氣舵
而在 AIM-9X
的最新批次中引入了匯流排技術:新型的 MIL-STD-1760 數據匯流排允許導彈在 F-14B/D、AV-8B 飛機和 AH-1W 直升機上使用;而
MIL-STD-1553 匯流排則允許導彈在 F-15/16/18 和最新型的 F-22/35 戰鬥機上使用。
AIM-9X 引導頭成像質量,傳統干擾彈已經不能干擾新一代紅外成像的空空導彈了
AIM-9X 組件說明圖 F-35機上有一個開創性的被動式探測系統︰AN/AAQ-37分布孔徑系統(Distributed ApertureSystem),在機身6處不同的位置上各安置一紅外感測器,分別負責飛機的左側、右側、機背前方、機背後方、機腹前方、機腹後方的視野,使用先進的信號處理運演算法,對全機360度範圍內來襲的導彈或逼近的飛機進行紅外探測及跟蹤,並將探測畫面顯示于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上,讓飛行員能夠看見飛機周圍的空域情況,因此除了讓飛行員具備全空域態勢感知外,也能提供導航、導彈警告、以及紅外搜索與跟蹤的功能。
F-35的AN/AAQ-37分布孔徑系統,可同時執行多種被動式偵察
AN/AAQ-37的攝像機組件AN/AAQ-37的高清紅外影像
對火控系統來說,在導彈發射前,需為其裝訂數據,並進行慣導對接;導彈的初段時間很短,火控系統和導彈沒有信號交聯;前射的中段制導是最為困難的,因為在這時載機並不是像過去曾設想過地那樣去直線飛行,因為那樣會使導彈丟失目標。若本次導彈攻擊失敗,也不利於載機的生存,因而要操縱載機跟蹤導彈,以便為其傳送目標信息,幫助其完成「越肩」,同時後向目標探測器還兼顧探側目標的信息,以便不丟失目標。(其實我個人很懷疑AIM-9X實戰中能否實現越肩發射,更多的可能只是雷聲的廣告宣傳,F15C和F/A18不具備後半球探測能力,F35則又很笨重,激烈的纏鬥中能否用好分布孔徑系統還不一定。)-------------------------分割線---------------------
響尾蛇空空導彈的故事說說什麼是越肩發射導彈(組圖)
-
空軍論壇
越肩發射 _百度百科
AIM-9X _百度百科(百度百科的資料看看就好,裡面有一些錯誤,但不影響學習交流。)
說實話,答主不喜歡評論區里某人的討論態度,答主答題查資料是需要花時間的,沒有人為我的答案發工資,答題完全是憑個人興趣愛好,個人能力水平有限,收集到的資料不足,未必能給出最好的答案,希望大家理解,懂行的網友多多參與討論,有能力有尿的就自己來答,而不是不尊重他人的勞動直接上來就噴,這才是知乎應有的討論態度。一些簡單的資料鏈接已給出,有興趣的知乎er自己看好了。
以上
我補充一下,題圖描述的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越肩發射,越肩發射是指導彈鎖定並攻擊處於我機後半球的敵人。顯然題圖上只是對處於前半球大離軸角的敵機利用頭盔瞄準發射格鬥彈的過程。實際上,即使是AIM9X,對於處於我方3-9線的敵人發射格鬥彈並命中的幾率並不高。而且這張圖畫的也太樂觀了。那架俄機不僅沒有異面機動,連像樣的的平面規避都沒有。而且迎頭飛行階段,俄機也沒有發射任何武器,一旦俄機打出了一枚格鬥彈,即使命中率堪憂,依然會迫使美機做出規避,進而影響美機利用頭瞄進行瞄準的進程。題圖大概描述的是這樣一種情況,雙機進入視距內之後迎頭飛行,俄機領先轉彎(不科學,因為美機是F16,盤旋能力明顯好於雙發重戰,俄機正確的做法是直接拉起將美機引入異面格鬥才對,而不是和輕戰繞圈。)在俄機從美機的12點移動向美機的9點的過程中,美機發射了一枚9X,導彈利用極強的指向性進行了一次近20個G的轉彎,並在第一交匯點錯過了俄機(正常,不管是飛機還是導彈,強行改變指向並鎖定敵機的做法都會使確實鎖定敵機的概率下降),但是之後問題就粗線了~一枚格鬥彈居然在抄近路的情況下比一架執行了一次5G左右的盤旋的戰機飛得還慢。仍然落在俄機的後半球進行領先追逐。。。簡直神奇。所以9X雖然在抗干擾和機動性方面相比於他的前輩有長足進步,配得上五代機格鬥彈的稱號,但並沒有什麼革命性的改變。『而且雷聲的這種忽悠人的展板真的大丈夫?拿來騙阿三么?
白紙黑字寫的python 4,哪裡混進來的sidewinder?
還答得圖文並茂的....raytheon躺槍啊推薦閱讀:
※一艘驅逐艦隻配備8枚反艦導彈會火力不足嗎?
※廣島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政府高層對原子彈的認識過程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二戰義大利海軍?
※一到兩套密集陣系統能否罩住大和?
※有哪些在二戰時適用,但在現代戰爭中被淘汰的戰術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