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紫禁城內西筒子不是筆直的?
從網上選了張原裝的「西筒子」示意圖(作者:柯南愛故宮)。
為什麼西筒子不像東筒子一樣是一條筆直的夾道,卻是呈曲折狀,如上圖所示大致可劃分成ABCD四段組成?
問題掛出去一月有餘,然並未收到邀請的大神們和眾多網友們的答案。相信是他們太忙了,抑或是這種小問題不屑於回答吧。但對於作為小白的我對於故宮嚴格對稱的認知而言,這個問題還是挺值得討論的。
一直以來,我也在積極找尋這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對稱的東筒子是筆直的,而西筒子卻不是直的?問過宮裡的多位老師,得知他們也從未針對這一問題進行過思考。而偶爾在王老師的課堂上,聽王老師講起了他對紫禁城西路建築研究的新觀點——紫禁城西路建築建在明初燕王府舊址之上;而後在今年五月份的《紫禁城》里,又系統拜讀學習了王老師的文章《元大內與紫禁城中軸線的東移》,對王老師的觀點,竊深以為然,並將之與西筒子曲折走向相聯繫,似乎得到了對「西筒子為何不是筆直」這一問題的合理解釋。
先上自我答案:西筒子之所以不是筆直,是因為在規劃紫禁城時,西筒子南北走向段以南已經存在了一組建築,因這組建築十分重要不可拆除,所以只能因地將就、規劃西筒子南北走向南段向東折去,到外啟祥門前復向南折去。現在的西筒子南半段恰巧繞過慈寧宮區域東北部,便是保留了明初對西筒子繞過南部重要建築的規劃。
這一答案立足於王老師對紫禁城西路建築研究觀點之上。
王老師研究發現,紫禁城西路建築在明初曾存在三座大殿——自北往南依次為仁壽宮、大善殿、仁智殿。「仁智、大善、仁壽三座大殿均出現於永樂時候,而且處同一根軸線上,而且仁壽、仁智是兩座巨大的宮殿,其佔地規模已超過紫禁城奉天、華蓋、謹身三殿或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出現於紫禁城的西路是超乎想像的」。
現在西筒子繞行慈寧宮區域東北部,根據史籍記載,慈寧宮是嘉靖帝下令在仁壽宮舊址上興建的。故西筒子南邊曲折現狀的形成與仁壽宮的存在有密切關係。在最初,強迫西筒子規劃成曲折狀的「罪魁禍首」實則就是因為西路當時已有仁壽宮、大善殿、仁智殿這一組建築存在。
那仁壽宮、大善殿、仁智殿這一組建築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竟然能夠影響到永樂年間對北京皇宮紫禁城最初的規劃。
仁智殿經王老師考證,在明代曾作為皇帝停靈的「殯宮」,「具有乾清宮的功能和地位」。大善殿在嘉靖朝拆除前是「釋殿」,貯藏有大量的佛像、佛牙、佛骨等物。仁壽宮在明代慈寧宮興建前起到了太后宮的作用。可以說這三座大殿是當時紫禁城內十分重要的建築,可以與中軸建築相併談。且經王老師分析,仁智殿的興建早於紫禁城。「仁智、大善和仁壽三殿屬原燕王府或西宮裡的重要宮殿」。
王老師依據史料判斷:明初燕王府是由元大內改造而來,而永樂十四年永樂帝命作的西宮是由燕王府改造而成。(「西宮規模是燕王府的兩倍,卻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故只能是在原燕王府的基礎改建才有可能完成」)
所以我們可知:紫禁城西路仁智殿、大善殿和仁壽宮這三座在一條軸線上的建築,是原燕王府的舊跡,這可以說是明成祖永樂帝的「潛龍邸」。有此當朝皇帝的「潛龍邸」存在於規劃紫禁城中軸以西、在規劃西筒子夾道正南、在規劃紫禁城西路之上,初紫禁城的建造者們怎麼可能去為了追求一條筆直的西筒子而去拆除這麼重要的一組建築呢!所以,西筒子的設計最終只能將就其南部仁智殿—仁壽宮一路建築的存在,在仁壽宮區域(今慈寧宮)區域後牆處東折,最終繞仁壽宮區域的東北部,成為現在的曲折模樣。
上文所述,是對問題附圖中西筒子A、B、C三段走向成因的描述,而D段的形成,則與乾隆朝修建建福宮花園有關,這在故宮周老師《建福宮及其花園始建年代考》一文中有詳細考證,不述。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歡迎交流。
ps:有關對「元大內、燕王府、永樂西宮三者關係」及對「仁壽宮、大善殿位置關係」的疑問請閱讀王老師所作《元大內與紫禁城中軸線的東移》一文。當然,於此二問題學界並未有定論,大家都可各抒己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及一級文物的長期出借?
※故宮裡的珍妃井就是珍妃溺死的井嗎?
※故宮為什麼有未開放區域?
※如何評價應用「每日故宮」?
※故宮的新媒體團隊是一個怎樣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