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皇城相府在建築特徵與設計手法上有何考究之處?


皇城相府實際上就是近年人為造出的一個旅遊景點,其在建築史學上的意義和山西的明清時期民居是一樣的,只是地方特色。沒有多少可圈可點之處。


沒想到知乎上也有悼念張書記的~張書記一路走好~~也希望後繼者能夠把沁河流域古堡群打造成麗江,廈門,威尼斯這樣的知名旅遊地~畢竟實力是在那裡的~~

鑒於樓下有說悼文與題目無關,所以悼文附到最後,我還是答一些關於建築特徵的問題。

首先,皇城相府是一個相府官宅,分為內外兩城,以及城南的花園等(其實花園本意是陳家種菜的菜園子,當地修復的時候卻把亭台樓閣假山整了很多)。而且皇城相府遠遠不是陳家所有的家業。當時陳家枝葉很多,隔壁的郭峪村就有1/3為陳家房產,陳閣老嫡子的宅邸在潤城鎮的屯城村。

先說內城,內城大致分成樹德院,世德院,侍郎宅院,容安公宅院,麒麟院,祠堂院6處院落,加防禦性建築河山樓和藏兵洞。按照高度差,其實分成三層,最上面一層是樹德院和藏兵洞,第二層是河山樓,祠堂,世德院,最下面是榮安公宅,麒麟院,侍郎院。大體上都是當地民居山地建築布局,依山勢布置。其中世德院和榮安宅都是典型的兩進式宅院,是傳統當地民居的類型。

外城是一口氣修起來的,所以布局就規整的多,差不多是個小王府的感覺。正中間中軸線是三進四合院,其中最特別的是大門,並不是當地的高牌樓形式,而是類似北京的府邸門樓樣式。入大門後右轉,過儀門,大廳,二廳,後院正樓是個三層樓,這點比較特別。

中軸線左上角區域為小姐院和西花園。左下角是管家院辦公區。右邊的前端是書法院,中間是東花園,後面是內宅。內宅是典型當地兩進院落。我想內宅顧名思義應該是當時陳庭敬父母或者是其他較親密的親屬住的。而且從城牆在內宅處特意拐彎,可見內宅的修建早於外城。

整個外城後來用城牆包圍,在相府前的大道上立牌坊兩座。然後又在城門口加了御書樓,這樣陳家的外城就算是布局很周正嚴密了。

皇城相府與一般的宅邸比起來有兩點不同,1是他確實是個宅邸,有完整布局。2是他是個城,有完整的防禦系統,雖然比較迷你。在這兩點上,離它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分別有兩個地方代表兩種的極致,但是結合的比較好的只有皇城相府這個。

接下來我介紹離他特別近的兩個古建築群。

第一個就是咫尺之遙的郭峪古城。近到啥程度呢?請看下圖:

如上圖所示,皇城相府與郭峪古城是一體的,實際上皇城相府是郭峪古城中的陳家發跡之後,單獨置辦的宅邸,因為郭峪古城內已經沒有足夠大而平整的土地給陳家蓋那麼大的相府了。

如下圖所示,郭峪古城內可遠遠不止陳家一家,實際上這才是真正北方村落的結構,就是大雜居小聚居。皇城相府內有一些家族性的建築,但是真正有關祭祀,有關村落,有關科舉的建築都是在郭峪村的,實際上陳庭敬本人入京之前一直都住在郭峪村的老獅院中。

下圖中紅色部分為陳家的房產(除了左下角的湯帝廟),整個上部分的幾個紅色,都是榮安公一脈的陳家房產,所以跟皇城相府有容安宅院一樣,這個區域有容安齋。其中譚家院保存最好,推薦一定要看。容安齋小而精緻,可以觀賞下。

紫色部分是王家家產,主要是王重新,王維時叔侄的,王家科舉沒做啥官,自己捐錢買了個進士,所以有恩進士院。其中的豫樓是郭峪村的標誌,恩,就是長下下圖那個樣子,威武雄壯。

王維時宅就是恩進士院,大門特漂亮。

南邊部分就是張家的宅子。張家是與陳家齊名的當地望族,出過刑部侍郎張爾素,順天巡撫張鵬雲等大官。張家的宅子跟陳家又布局不同,雖然都是士族,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下,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郭峪村除了這些各家宅院,還有幾處廟宇很重要。一個是社廟湯帝廟,以前村子不叫村子,叫社,所以有社會一詞。村子裡大夥集中議事的地方就是社廟。基本上是當地的行政中樞。必須強調的是,陳庭敬他老爹就是村裡的里正,就是村支書,辦公的地方就是湯帝廟裡。

陳家的宗祠原也不是在皇城相府里,本來就是在郭峪古城的核心老獅院中,老獅院是陳家最重要的房產,所以由陳家的宗支陳庭敬老爹繼承看管。後來這支家敗後,賣了前院做當鋪,才把宗祠遷到了相府中。陳家的管家住在郭峪古城的正門入口處,對面有兩個院子是陳家的騾馬院,也就是陳府的車庫。北門外的陳家上下花園是陳庭敬的孫子,當地著名詩人陳法於的宅院。

豫樓西邊原有文廟,主要供奉當地的歷代科考進士等。後被拆除。

先介紹到這裡,有機會再介紹我認為比皇城相府的布局更龐大嚴重的另一處很近的古建群

-----中庄李家

------------------------------------ 2016年2月5日更新----------------------------------

~~~~~~~~~~~~~~~~~~~~

祭奠張家勝書記全文

書記姓張名家勝,陽城皇城村人,為全國人大代表,皇城村書記,皇城相府集團創始人。生於1956年11月,2015年12月因車禍不幸去世。

書記少年英才,17歲即任村民兵連長。雖然出身普通家庭,但是自少年即從事領導崗位,組織經驗豐富。書記高中畢業之後,歸家學習手藝養家,以一門油漆技藝致富,為村中首富,村裡稱之為「能人」。當是時也,煤礦初興,縣鄉村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皆集資辦煤礦。書記時身為皇城領導之一,自然想方設法效仿之,然皇城村小,資源不富。籌集資金,拿到資質,購買設備,都很困難。書記拉投資,找贊助,拿批文,買設備。皇城雖小,但人心齊,眾志成城之下,皇聯煤礦終於成功。書記也得以因之成為皇城村書記。

是時也,村裡有煤礦者,皆富村也,各村村民也逐漸都從農民變成工人。皇城所在之樊川諸村,也成為陽城有名的礦區。樊川諸村有礦者有五村,曰郭峪,皇城,史山,溝底,大橋。其中郭峪最大,史山次之,皆兩千人,皇城,溝底,大橋村小,只有七百。諸村所在之樊川區域,大小煤礦數以十計。有縣局煤礦,鎮府煤礦,村辦煤礦。縣局及鎮府煤礦因資質深厚,所得資源最多,村辦煤礦最少。但書記組織能力既強,皇聯煤礦所得不亞於諸公立煤礦,村中漸有積蓄。當時富村皆津津樂道於分紅利,富村民。書記居安思危,卻開始謀取轉型。

書記轉型,卻是從村中古建築得到了啟發。樊川為古川也,古時人文薈萃,高官富商輩出。以郭峪為核心,留下了大片的官宅民居,城堡苑囿,寺廟塔樓。郭峪時老村長苗坤正在位,已看到村中民居資源,聯繫清華高校師生考察。書記見村中資質不亞於郭峪,更有閣老為母修皇城之說傳世,想必也是有資源開發之潛質。便主動進京聯絡,不想原來村中竟乃康熙朝名臣陳廷敬之故居。大喜之下,便聯絡施工隊整飭城池,開發旅遊。但村中百姓更多急於修路等民生事業,或分發福利。不贊成此冒險之行為,書記挨家挨戶耐心說服,政府更多關注煤炭,雖支持但支持力度有限。書記多方籌措,最終克服諸困難,景區初成,開門迎客。

景區即成,但非自古傳名之地。所以遊客稀少,僅附近村鎮居民圖新鮮前來,所得有限。當時深圳模式盛行,民眾所理解之旅遊,更多是類世界之窗之類的遊樂場,所以覺得也無甚可遊玩之處。書記深知光憑宅邸建築,只能吸引專家,不能娛樂遊客。而且名聲不響,需要宣傳。是時歷史大劇《康熙王朝》在拍攝,書記得此消息,便主動聯繫劇組,入皇城拍攝劇情。但劇組已經接近殺青,且陳閣老自矜名節,不涉及諸皇子爭位,戲份稀少。書記便有贊助劇組以換取景區及陳閣老出鏡之意。村中反對甚篤,書記堅持,最終費村中一年之積蓄,得劇中多處戲份。當年末此劇熱播,皇城相府一炮而紅,遊客逢春節蜂擁而至,景區緊急召集已回家過年之員工,開門迎客。景區蒸蒸日上,書記又綵排迎聖駕節目,經過多次改版而成。又成立陳廷敬研究會,深挖陳閣老之歷史,文化精髓,精進導遊詞。修商業街,賓館,村中面貌日新月異,終成」中國十佳小康村「之列。

於此同時,煤礦行業進入黃金十年,村中大多建設資金也實源自於此。但社會進步,組織也在進步,各級政府紛紛從企業抽身。書記看中此時機,連續兼并樊川諸煤礦。最終樊川諸村數十煤礦皆入皇城相府集團名下,員工三千餘,資金數十億。人才濟濟,資金充裕。書記一面集中資金髮展打造皇城景區,一面開始籌划下一步發展方向。書記深知旅遊發展之艱辛,且郭峪大橋的旅遊資源整合所需甚巨,非此時之集團所能承受,更遑論三庄,潤城諸地。又恰逢晉城有藥廠需要轉讓,太原有客車廠沒人接手。書記乃入此兩廠,以此打造集團的第三支柱,積蓄資金人力,為將來整合諸村旅遊資源打基礎。也藉此磨練集團人才組織及市場經營能力,使集團競爭力更上台階。

經十年之功,成效初成。皇城葯業成果斐然,籌划上市。客車行業以電動客車為契機,積極拓展新市場,客車已上路運行,獲得訂單漸多,眼看便有全據山西市場,虎視全國之勢。然此諸事業最佳之時刻,書記猝然亡於不幸,可謂天妒英才是也。

書記臨終之前夜,開會布局電動客車產業至深夜,第二天早六點即披夜幕出發前往太原洽談業務。非單獨此日如此,日日皆然。書記籌謀者多,眼界宏達,又察微知著,要求嚴苛。書記強於組織,善於搭建團隊,整合各方資源。常能為諸人皆以為不可能之事,故民心甚服。終造就此名聲基業,傳於後世。後生晚輩如我等,也當思之效之,傳其精神,以復興樊川古代之盛況,為將來成為麗江,廈門等旅遊名區,而繼續奮鬥。

伏惟尚饗。

樊川弟子祭

2015年12月13 日


驚聞張家勝先生去世之消息,悲愴之情難以言表

先生一手盤活廢棄古村落,昔五百萬豪賭博得皇城天下揚名。是為人傑也。吾雖非為皇城人,卻眼見皇城由昔日廢棄古村發展至今日之地步,此全賴有張公也。

教育補貼,孤老撫育,村內建設,不知此後能否如先生在時故。憂心忡忡也。

心憂之餘,再沉痛哀悼張家勝先生!


推薦閱讀:

給建築設計方案起名字是否具有意義?
單純就技術而言, 香港的山地可以建房屋嗎?
停車場設置為45°真的比直角節省空間嗎?請問有沒有相關科學證據的?
中國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發展立式停車場或者建造專門的停車場大樓?
在 Rhino 中,VRay 和 Maxwell 兩款渲染器各有何優缺點?

TAG:建築史 | 建築設計 | 建築文化 | 中國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