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官員頭銜格式?
早些時候在某篇文章里看到過對於唐代官員名前一長串頭銜的拆分解讀,有勛銜有職責,但具體的內容實在想不起來了。求大神們科普。
唐朝的情況不了解,姑且說一下宋朝。
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確實存在,而且相當令人頭疼,不止是你覺得麻煩,本專業的學生也會覺得糊塗。我們學校有位老師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她有一學期去台灣講學,講宋朝的官制。學期課程結束後,台灣那邊的老師問學生,對這學期的課有什麼印象,大家紛紛表示,最有印象的就是「官職差遣」,聽的時候覺得非常複雜精妙,聽完之後回頭想想覺得雲山霧罩。所以說,理論始終是理論,如果想掌握,其實還是得看史料,讀得多了就有感覺了。我也不敢說自己能懂得多少,自己現在看史料也會有官職不十分清楚的情況,所以盡量地大致說一下。哪裡說錯了,希望批評指正。
閻步克老師在《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中提到了這樣一個觀點,現代文官制度分為品位分等和職位分等兩種。在品位分等中,官員既有官階,又有職位。官階用來標誌品位等級,表示身份的高低,薪酬的多寡等;而職位表示職務的繁簡,權力的大小等。比如說,水務局的科員和發改委的科員,具體的工作不一樣,這就是職位的不同。水務局的科員和科長,做的同樣的工作拿著不同的工資,這就是品位的不同。品位分等中,更看重人本身,即使職務有所調動,但是身份地位可能不變。而職位分等就不同了,職位分等更看重職位本身,每個人只有在某個職位上,才能享受相應的待遇地位等,離開之後原來的一切清零。而古代中國的官階制度,屬於品位分等。
品位分等的品,就相當於梯子的每一階。而一個朝代的官制中,可能同時存在著好幾個梯子,所以會看到,每個人的頭銜都有一大串,因為它們是屬於不同梯子的不同層次。那每個梯子的每一層的地位是如何衡量的呢,閻老師提出了五個標準。一是權責,二是薪俸,三是資格,四是特權,五是禮遇。權責就是具體所做什麼工作,如果某個官職上有具體的工作,那就是職位,沒有就是品位。薪俸是拿錢多少。資格是准入門檻,比如有些官職只有科舉出身的才能做,有的需要兩任磨勘任期四年才可以,有些官職是特意為曾經犯過罪的官員準備的。特權比如說,是否需要服勞役,能否封蔭子弟,能封蔭幾個等等。禮遇是封綬等。比較發達的官僚制度下,一般每種位階的遷轉都有一套嚴密整齊的體系(同一個梯子的階層較多較整齊),有多種並存的位階(好幾個梯子放一起),官員的選任管理、遷轉黜陟的方式比較講究(各個梯子的不同層次互相搭配)。宋朝就是比較發達的官僚政治。
下面就可以具體地來說說,宋朝的官僚制度下,一共放了哪幾個梯子,這幾個梯子分別代表著什麼了。由於文官和武選官的制度也不一樣,我就僅僅以文官為例來說明了。
官(又叫本官、寄祿官),是從唐朝傳下來的三省六部制的那一套體系。但是到了宋朝,名稱上像是職事官,其實已經完全虛化了,除了標誌身份等級、升遷次序、以及工資多少,沒有太多其他的意義。(關於由唐到宋,從「三省六部制」到「官職差遣」制度的變化,我在這裡提到了一點,唐朝有二府三司制嗎?與北宋的二府三司制一樣嗎?北宋的二府三司制指的是什麼? - 宋夢梁的回答,這裡不再擴展)比如說,工部侍郎、光祿少卿、太子中允這三個官職和工部、光祿寺、東宮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就把它當作副廳級、正處級、副科級之類的級別就好了(我胡亂打比方的,對現代官員的升遷順序不了解,這幾個職務之間和現代的官員等級我不知道具體要怎樣比附)。所以宋神宗時候進行改革,把這些官稱都給改了。比如說,工部侍郎改成光祿大夫,光祿少卿改成朝議大夫,太子中允改成通直郎等等。當然,一次改革並沒能完全改正過來,有些問題在施行的過程中才被發現。比如說,原來的遷轉階次大致有40餘階,改制後只有25階了,官員升遷太快,所以有好些官階後來又分了左右以增加層級。而且神宗只改了文官中的京朝官,文官中的幕職州縣官和武選官都是徽宗後又改的。
職(又叫貼職,我在這個答案中有過一些解釋,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同學可以去看一下。如何區分宋代大學士的詳細分類及品級? - 宋夢梁的回答)簡單地說,就是另一層梯子。這一層梯子只有正兒八經科舉出身的人才有資格上,每一層表示不同的身份。但是能進入這個梯子的人,都是有學問有文采而且皇帝寵信的。職的標誌就是在官稱後加上「大學士、學士、直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待制、直閣」等等。
差遣:注意了,這是最重要的,是官員實際所做的工作。一般都會有「知、權、判、監、提舉、管勾、勾當(南宋改為管幹、管當)、提舉、提點、簽書」等字樣。這些字是動詞,比如說「知州」意為「知某州軍州事」,「權三司使」意為此人的資格還不夠當三司使,權且來做這個工作等。但是實際上都是正兒八經的差遣。
以上三個是最重要的三架梯子,寄祿官表示身份等級和薪俸多少,職表示清貴的身份,差遣是具體的事務。以下的都是附加性的官銜,保留前朝的舊制,很少有實際意義,比如說:
散官:文武各29階(二三品分正從、四至九品分正從上下)。
勛官:12轉(上柱國至武騎尉)。
檢校官:19階(太師至水部員外郎,按說應該稱「檢校太師」等,但是一般表尊稱都直接不加「檢校」二字,所以辨識起來有難度)。
兼憲銜:5等(兼御史大夫至監察御史,憲銜是御史台的官稱,多為武臣外任所加)
爵:9等(王公侯伯子男)。
食邑:14等(萬戶至二百戶,看起來很嚇人,其實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食實封:7級(百戶至千戶,比食邑多一點,也不多)。
功臣:賜給大臣、皇親、將士等。(「推忠」開頭的說明是兩府官員;外任官及文武臣僚一般賜「推誠」二字)。
賜:6種(劍履上殿,紫金魚袋等)。
好了,大致框架基本上就是樣子,史料上一般也不會寫那麼全,只寫主要的幾個。一般什麼情況下才把所有的官職都寫上呢?一、官職遷轉時,官方的正式文書上;二、給皇帝上表的正式文書上。二、人死了之後的祭文、墓志銘或者神道碑上。你要是看史料時覺得眼花繚亂,別的都不要管,只要找哪個是實際的差遣就行。
下面來做幾道簡單的測試題吧,我隨便從《長編》中找了一則材料,其實是還挺有名的一件事,被稱為「進奏院案」,這是這件事之後對當事人的處理意見:
(慶曆四年十一月)甲子,監進奏院右班殿直劉巽、大理評事集賢校理蘇舜欽,併除名勒停。
工部員外郎、直龍圖閣兼天章閣侍講、史館檢討王洙落侍講、檢討,知濠州;
太常博士、集賢校理刁約通判海州。
殿中丞、集賢校理江休復監蔡州稅,
殿中丞、集賢校理王益柔監復州稅,並落校理。
太常博士周延雋為秘書丞,
太常丞、集賢校理章岷通判江州,
著作郎、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呂溱知楚州,
殿中丞周延讓監宿州稅,
校書郎、館閣校勘宋敏求簽書集慶軍節度判官事,
將作監丞徐綬監汝州葉縣稅。
看,每個人的官稱都寫得非常簡短吧,基本只有本官、貼職和差遣。「落」意味著原來的館職被抹掉了,比如說「工部員外郎、直龍圖閣兼天章閣侍講、史館檢討王洙落侍講、檢討,知濠州」,處理後的本官不變,還是工部員外郎,貼職「直龍圖閣兼天章閣侍講、史館檢討」被抹掉了,原來的差遣這裡沒寫,《宋史·王洙傳》中提到,原來的差遣是「權同判太常寺」,處理後是「知濠州」。
最後奉上大家都喜聞樂見的高大上的完整版官職,出自歐陽修為父親寫的祭文《瀧岡阡表》:
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功臣號】,觀文殿學士【職,宰相得罪罷官,或曾任樞密使、知樞密院事等執政官外調所帶】,特進【散官階】,行兵部尚書【本官,「行」說明寄祿官階高於職事官階】,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路安撫使【差遣,一般某路的安撫使兼首州的知州,青州是京東路的首州】,上柱國【勛】,樂安郡開國公【爵】,食邑四千三百戶【食邑】,食實封一千二百戶【食實封】修【歐陽修】表。
擴展閱讀書目:
閻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宋代的例子已有,我來幾個唐代的例子吧~
例1:
游騎將軍、西州岸頭府果毅都尉、上柱國、廣饒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
楊敏
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年)
游騎將軍
是楊敏的散官,為從五品上的武散官。唐代祿米、章服皆繫於散官官品。
西州岸頭府果毅都尉
是他的職事官,亦是他的實際工作崗位。岸頭府是設於西州的四個折衝府之一,(左·右)果毅都尉為折衝府次官。岸頭府的具體等級史無所載,恐怕為中府或下府,那麼這個職事官的品級當為正六品上或從六品下。
上柱國
是他的勛官。為勛官中最高一級(即「十二轉」),理論上「視同」正二品。在初唐時尚有實際價值。
廣饒縣開國男
是他獲封的爵位。開國縣男為唐代九等爵中最低一等,從五品上。
食邑三百戶
即「開國縣男」這一封爵相應的食邑數。與」食實封「不同,此為虛封,無實際意義。
例2:
金紫光祿大夫、守文昌右相、同鳳閣鸞台三品、安息道行軍大總管、上柱國、扶陽郡開國公
韋待價
睿宗永昌元年(689年)
金紫光祿大夫
是韋待價的散官,為正三品的文散官。
守文昌右相
是他的職事官,因散官官品低於職事官官品,故加「守」字。所謂「文昌右相」即「尚書右僕射」,從二品。文昌左·右相(尚書左·右僕射)為文昌台(尚書省)實際上的長官,乃宰相之任。
同鳳閣鸞台三品
是他的加銜,即「同中書門下三品」。本來,非正職宰相(三省長官)者,加此類銜(如「參預朝政」、「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等)即為宰相。但從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勣任「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起,尚書僕射這正職宰相也必帶加銜了。以至到了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新任尚書右僕射豆盧欽望因未加銜,而不敢行使宰相職權,意味著此時恐怕已形成「尚書僕射不加銜即非宰相」的一般認知。
安息道行軍大總管
是他的使職,亦是他的實際工作崗位。這一年,韋待價以此職領軍征討吐蕃。唐代的行軍制度是一種戰時出征制度,總領全軍出征的統帥——或稱某某道行軍總管、大總管,或稱某某道行軍元帥、副元帥,或稱某某道安撫使等等。
上柱國
是他的勛官。為勛官中最高一級(即「十二轉」),理論上「視同」正二品。
扶陽郡開國公
是他獲封的爵位。開國郡公為唐代九等爵中第四等,正二品。
例3:
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北海郡開國公、食邑三千戶
阿倍仲麻呂
約肅宗上元元年(760年)~代宗大曆二年(767年)間
左散騎常侍
是他的職事官。從三品的左散騎常侍是隸屬門下省的諫官,但阿倍仲麻呂並不實際擔任這一職務,而是以「左散騎常侍」出守安南,所以此職在此處實際起到的應是榮銜作用。
鎮南都護
職事官,這才是他的實際工作崗位。所謂「鎮南都護」即「安南都護」,正三品。該職歷來兼任交州刺史,或者說歷來由交州刺史充任,所以完整地應寫成「交州刺史充鎮南都護」之類。
光祿大夫
是他的散官,為從二品的文散官。
兼御史中丞
是他的憲銜。「憲銜」亦稱「兼官」,是一種加銜,始於玄宗開元年間。初時給外任官加此等御史台官(風憲官)銜是為了提高受銜外任官的職權與威望,後漸漸又用來賞功。到了殘唐五代以至宋初,則因泛濫成災而變得一文不值。
北海郡開國公
是他獲封的爵位。開國郡公為唐代九等爵中第四等,正二品。
食邑三千戶
即「開國郡公」這一封爵相應的食邑數。與」食實封「不同,此為虛封,無實際意義。
例4:
劍南西川監軍使、興元元從、朝議大夫、內侍省內常侍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賜紫金魚袋
王良會
憲宗元和四年(809年)
劍南西川監軍使
是王良會的使職,即派駐「劍南西川」這個方鎮的監軍。這是他的實際工作崗位。
興元元從
是他得到的功臣號,說明他在「涇原兵變(奉天之難)」事件中有功。綜合他的狀況判斷,當屬於德宗朝三種功臣號中的「元從功臣」。
朝議大夫
是他的散官,為正五品下的文散官。
內侍省內常侍員外置同正員
是他的職事官。內常侍乃是內侍省的次官,正五品下,正員定員6名。王良會作為「員外置同正員」的內常侍,享受與正員內常侍同等待遇。此職在此處起到的是類似本官(正官、階官)的作用。
上柱國
是他的勛官。為勛官中最高的一級(即「十二轉」),理論上「視同」正二品。到中晚唐時期,已不剩多少實際價值。
賜紫金魚袋
散官官品三品以上,公服著紫袍;玄宗開元年起,京官及部分外官服紫者,皆佩金魚袋。王良會散官不及三品,於是天子賜下紫袍與金魚袋,以示恩寵。即所謂「賜章服」中的一種。
例5:
翰林待詔、朝議郎、守梁王府司馬、上柱國、賜緋魚袋
唐玄度
文宗開成五年(840年)
翰林待詔
隸屬翰林院的使職,以琴·棋·書·畫·僧·道·陰陽·醫術·天文等特殊技藝服務於皇室,地位低下。唐玄度乃是一名翰林書待詔。
朝議郎
是他的散官,為正六品上的文散官。
守梁王府司馬
是他的職事官,從四品下,因散官官品低於職事官官品,故加「守」字。高宗以後,王府官日益不受重視,失去具體執掌,形同虛設(有些甚至根本不設),漸漸淪為寄祿之用。此職在此處起到的便是本官(正官、階官)的作用,與當時的梁王李休復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上柱國
是他的勛官。為勛官中最高的一級(即「十二轉」),理論上「視同」正二品。到中晚唐時期,已不剩多少實際價值。
賜緋魚袋
散官官品四·五品,公服著緋袍;玄宗開元年起,京官及部分外官服緋者,皆佩銀魚袋。唐玄度散官不及五品,於是天子賜下緋袍與銀魚袋,以示恩寵。亦是「賜章服」中的一種。
龔延明先生在《宋代官制辭典》拿司馬光同學舉過一個初階的例子,可以參見唐宋官員頭銜格式? - 崔竹修的回答 ——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充理檢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司馬光
那我就再舉一個司馬光——How old are you!——的進階版例子。
首先,這個例子出自現藏於日本熊本縣立美術館的《司馬光告身》,這裡面司馬光的官職是個樣子的——
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充史館修撰?編修歷代君臣事迹、詳定封事?判尚書都省?兼提舉萬壽觀公事?兼提舉司天監公事?同詳轉對臣僚所上封章?柱國?河內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戶?食實封二百戶?賜紫金魚袋?司馬光
那麼這些頭銜都是什麼意思呢?!
留坑
=====================================================================
5.19第一更
●翰林學士……知制誥(「差遣」)差遣也就是司馬光實際擔任的工作主業,即專掌制誥的皇帝秘書,別稱「內製」例外:1、翰林學士+知制誥/2、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本官)兩種情況才是差遣,否則只有翰林學士的話,則只是作為虛銜的一種職名。●兼侍讀學士(兼差遣)全稱「翰林侍讀學士」,為經筵官,工作是為皇帝講解經史。
●朝散大夫(正五品下文散階)散官階的主要意義在於章服,五品以上服緋,三品以上服紫。正常情況下,此時的司馬光應該穿紅色官服,但是,這裡有了一個特例,看最後。●右諫議大夫(正四品下正官階,「本官」)本官無職事,只用於定品位(正四品下),從而確定俸祿(料錢40千,春、冬綾各三匹、絹十五匹,冬綿十五兩,春羅一匹)、添支錢(30千)●充史館修撰(貼職,「職名」)一般的「職」是無職事的,僅作為文學高選之士的加銜,有的還附帶了些補貼,例如修撰有月給餐錢(3千)。
但是司馬光這裡的職,是崇文院下屬的史館,掌修國史實錄、日曆以及典本館所藏圖籍。所以他擔任的史館修撰是有實際工作的,即撰寫每月的日曆,也算專業對口了。
另外,他的職名已經是史館職中較高等的修撰了,再高一等的只有作為次相加銜的兼修國史了。
以司馬光的專業或許挺適合史館修撰的差遣,但是論他的資歷則還配不上這個職名,於是這裡用了低官高配的「充」。
●編修歷代君臣事迹、詳定封事(兼差遣)這個兼的差遣也是結合上面史館修撰的業務,算是一點業務延伸。
●判尚書都省(兼差遣)全稱「判尚書都省事」,為尚書省長官。但是,元豐改制前的尚書省是個苦逼的清水衙門,主要工作有:召集討論謚號,準備祠祭儀式,為京官大臣家屬贈官、賜封號,遞投申冤訴狀,處理選人、吏人部分人事……簡單來說,就是宋前期的庶務二課 :-)。
●兼提舉萬壽觀公事(兼差遣)祠祿官的一種,有優禮老臣的作用。侍從官以上(司馬光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則可以加「提舉」。
●兼提舉司天監公事(兼差遣)●同詳轉對臣僚所上封章(兼差遣)●柱國(「勛」)十一轉從二品。宋代繼承了唐代的勛級十二轉制,但繼無職事也無俸錢,淪為了單純好看的虛銜。
●河內郡開國侯(「爵」)十二等爵第十等。
●食邑一千三百戶(「爵」-食邑)我們可以理解為封爵的經驗值~食邑一千戶以上則為開國侯;
另外,食邑一千五百戶以上才有食實封,司馬光這裡才一千三百戶,屬於特封。
●食實封二百戶(「爵」-食邑-食實封)爵制中真正有價值的部分,食實封1戶=月俸錢25文,二百戶也就是每月加了5貫錢的特殊津貼
●賜紫金魚袋不及三品服紫帶「賜」字——上面說過,司馬光文散官階正五品下,正常應該穿紅色官服,這裡因為特賜才能穿上更高級的紫色官服。
紫色官服配金魚袋,魚袋是由唐代門禁勘合的魚符演變而來,已經成為了章服裝飾的一部分。
以上
對比上面《官制辭典》里司馬光的官職頭銜,我們可以發現這麼幾點——
1、他的本官階、散階沒有變化,也就是說級別沒變
2、主要工作——也即差遣——由原來的御史中丞改為了知制誥
3、增加了一個史館修撰的職
4、增加了一堆兼差遣,即非主要工作
5、勛官從九轉的上護軍升為了十二轉的柱國
6、獲得了開國侯的爵位,而且是有實際補貼的待遇
繼續留坑~
【參考書目】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
久保田和男《宋代に於ける制勅の伝達について》
先發一張圖,其它的,題主等閹黨的貓叔填坑吧這是宋代的,詳情請看龔延明先生《宋代官制辭典》總論部分
最近對這方面的問題比較感興趣,因此也來回答一下,不足之處,希望指正。
樓上幾位都已宋代舉例,其實,論官職複雜,可以說是以宋代為最。樓上幾位已經說了,我也不再贅述。宋代的官制是承接唐代。但是唐代官制的發展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安史之亂前,一個是安史之亂後。以下就以這兩個時期論述一下。 一、安史之亂前。
唐代中前期的官制沒有像後期那麼複雜。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即所謂的「唐制,有勛、有階、有官、有爵。所謂爵以定尊卑,官以分職務,階以敘勞,勛以敘功。四者不相蒙,有官、爵卑而勛、階高者。亦有勛、階卑而官、爵高者。」
通過這段話我們大概了解唐代中前期的職官制度了。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勛、階、官、爵。其中這四個部分,每一部分都分好多級。這麼說好像太過於空洞了。 我們來打個比方吧。假設,唐代一個文人,他通過科舉考試,獲得了官制,那麼他在獲得官職之初就會獲得一個散階。 這個散階是他所享受的待遇和俸祿的標準。因為他是文官,那麼他就會獲得「將仕郎」這麼一個散階。散階是隨著時間,也就是資歷提升的,他和是職務是不掛鉤的。 所以就會有上面說的「有官、爵卑而勛、階高者。亦有勛、階卑而官、爵高者。」這個散階是他在唐朝當官的本品。不隨你的官職大小而變化。只會隨著你任官時間的長短而變化。武散官階 除了被授予散階之外,他還會授予一個官職。作為他的職事官。職事官就是他當官所要做的事情。一般通過科舉考試的士子,是國之英才。最高的會授予「校書郎」或者「正字」等職務。二等會授予「萬年縣尉」等等職務。這是最初的職事官,如果他仕途順利的話,會被授予「監察御史」、「左拾遺」或者「縣令」等職事官,如果他仕途非常順利,就會被授予「中書舍人」等職事官。總之,職事官的授予是於他的出身(科舉、門蔭或者流入內)等等,是有很大關係的。 至於勛官,凡有軍功的,授以勛官。勛官最高一階稱為「上柱國」,最低一級為「武騎尉」有十二轉,所以木蘭詩有「策勛十二轉」之說。勛官只有待遇,沒有職掌。因此是虛職。 爵,也是對於國家對貴族和功臣的一個尊號,爵可以繼承,有食俸。 我們再來舉一個實例。劉知幾 「子元本名知幾,以避元宗嫌名改。舉進士,長安中擢拜鳳閣舍人。景龍初封居巢縣子,景?中遷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館學士,加銀青光祿大夫。開元初遷左散騎常侍,坐子貺累貶。卒年六十一,贈工部尚書,謚曰文。」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劉知幾是通過進士科入仕。由於出身高,因此最高安州別駕可以升遷到鳳閣舍人即」中書舍人「這個職位屬於高級職事官。張說、張九齡、李巽、李德裕等人都曾擔任這個職務。可以說是成為宰相的門票。 再次被封為」居巢縣子「。是子爵。居巢是他的封地名字。 "太子左庶子"是職事官,」崇文館學士「館職加 "銀青光祿大夫"是階官。因為」銀青光祿大夫"是從三品,需要皇帝親自冊受,因此才會著重說明。 「 遷左散騎常侍」和「安州別駕」都是職事官。 "工部尚書"是贈號 「 文」是謚號 因為劉知幾是文官,沒有參加行軍作戰,因此也沒有勛號。 以上便是唐中前期的官職頭銜。題主所說的頭銜格式一般就是根據把這些稱號連起來的。當然後期還會有變化,先到這裡,後面的慢慢補上。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文臣說得較多,我來說說宋代武臣的官職。
宋代武臣以政和改製為分界線,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類。
前期的武臣官職要素有散官階、寄祿官階、差遣、勛和爵,,改制後,為寄祿官階、差遣、勛和爵,
(一)散官階。政和改制前,武官的散官階除名稱與文官散官階迥異外,其作用都是標誌官品,藉此確定章服。武散官階不常用。使相丁憂起複授雲麾將軍;吏胥衣緋者,授游擊將軍;門蔭授千牛備身,則加陪戎副尉以上。武臣諸司使以上。如使階高者加金紫光祿大夫;大使臣加銀青光祿大夫。政和改制後,散官階與寄祿官階合併,形成新的寄祿官階。
(二)寄祿官階。我們著重點講講武臣的寄祿官階。武官的寄祿官從高到低分為幾個部分,正任官、遙郡官、橫行官、諸司正使、諸司副使、大使臣、小使臣、無品雜階。
1. 正任官。從高到低分別為節度使、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和刺史。正任官不列入平常的磨勘序列,每升一級都需特旨方可升遷,素有「貴官」之稱呼。除授正任官時,節度使、節度觀察留後均帶某節度州軍額,例如天雄軍節度使(大名府)、平江軍節度留後(蘇州);觀察州與節度州轄區一致,故觀察使亦帶節度州軍額,如鄂州觀察使(鄂州為武昌軍節度);自防禦使至刺史,按等級除授,例如均州防禦使(均州為防禦州),忻州團練使(忻州為團練州),溫州刺史(溫州系軍事州,即刺史州)。政和改制後,除節度留後改名為承宣使之外,其他無差別。
2. 遙郡官。僅五階,為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和刺史。此五階若兼領諸司使副或橫行官階的,一律為遙郡官。與正任官一樣,無職事,僅表示官階。政和改制後,除節度觀察留後改為承宣使之外,其他無差別。如帶遙郡者,其寄祿官階是其兼領的諸司使副或橫行官,而不是遙郡官。遙郡官又稱「美官」。遙郡官必須特旨落階方可為正任。例如「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宣使(原節度觀察留後),神武副軍都統制岳飛落階官,為鎮南軍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這裡就表示,岳飛「落階」,其寄祿官由「中衛大夫」替換成正任承宣使。
3. 橫行官。不像諸司使副那樣列入磨勘序列而得名,需特旨方可得到。政和改制前,共有內客省使、客省使、引進使、四方館使、東上閤門使、西上閤門使、客省副使、引進副使、東上閤門副使、西上閤門副使十個。政和改制後,橫行更名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衛大夫、拱衛大夫、左武大夫、右武大夫、中亮郎、中衛郎、左武郎、右武郎。政和二年十一月,增橫行官拱衛郎,在右武郎之上。政和六年十一月,增宣正大夫、郎,履正大夫、郎,協忠大夫、郎,翊衛大夫、郎,親衛大夫、郎十階。迄南宋,橫行使副共二十五階,其中橫行大夫十三階為「要官」,橫行也可以叫橫班。
4. 諸司使副。全稱為諸司正使和諸司副使。諸司正使有五等二十一資,同樣的,諸司副使也有五等二十一資。五等分別為(1)皇城(使、副),(2)宮苑、左騏驥、右騏驥、內藏庫、左藏庫(使、副),(3)東作坊、西作坊、庄宅、文宅、文思(使、副),(4)內園、洛苑、如京、崇儀、西京左藏庫(使、副),(5)西京作坊、東染院、西染院、禮賓、供備庫(使、副)。諸司正使和諸司副使遷轉需磨勘、戰功或特旨,磨勘一任遷一資或五資,有戰功或特旨,一次可遷七資,或有副使對行直接升正使。政和改制後,諸司正使改為大夫,副使為郎,各八階,共十六階。
5. 大使臣。通常以內殿崇班和內殿承製為大使臣。或者以敦武郎(政和前的內殿承製)、修武郎(政和前的內殿崇班)、閤門祗侯為大使臣。廣義上則以修武郎以上至武功大夫(政和前內殿崇班、內殿承製、供備庫副使以上至皇城使等)為大使臣,又叫「尚右大使臣」,該因其隸屬尚書右選。政和間定為「武功大夫至修武郎、閤門祗侯為大使臣」。內殿承製(敦武郎,光宗後改訓武郎)磨勘五年轉內殿崇班,閤門祗侯轉內殿崇班。政和改制後,內殿崇班和內殿承製改為修武郎和敦武郎。
6. 小使臣。東、西頭供奉官,左、右侍禁,左,右班殿直,三班奉職和三班借職為小使臣。政和改名後,替換為從義郎、秉義郎、忠訓郎、忠翊郎、成忠郎、保義郎、承節郎、承信郎。但政和二年時,將敦武郎、修武郎與進武校尉(三班差使)、進義校尉(三班借差)也放在了小使臣行列。這系與諸司正使、副使相對通融而言。事實上,敦武郎和修武郎是大使臣序列,進武校尉和進義校尉是無品雜階。進武校尉和進義校尉,在《吏部條法》中屬小使臣。小使臣屬三班院,元豐改制後歸屬吏部侍郎右選。
7. 無品雜階。即不入流雜階,授予初入官而未有差遣的武人。有三班差使、三班借差、殿侍、大將、正名軍將、守闕軍將、公據、甲頭等。政和改制後,三班差使為進武校尉,三班借差為進義校尉,大將為進武副尉,正名軍將為進義副尉,守闕軍將為守闕進義副尉,殿侍(在京宗室和外州軍祗應的殿侍名稱不變),下班殿侍(非在京宗室及外州軍祗應之殿侍改名);紹興五年改公據為守闕進勇副尉,甲頭為進勇副尉。
紹興年間,又有一次武官階的釐定,將郎全部移至大夫之下。
武臣有一類特殊的寄祿官階,即閤職。閤職最大的作用是提升武官升遷速度,有閤職的武官升遷速度往往超出其他武官。閤職包括了閤門通事舍人、閤門祗侯(看班祗侯)。
(三)其他
武官的勛、爵與文官完全一致。勛在政和年間也與文臣的勛一起廢除。至於武臣的差遣,與文臣的差遣差別在於稱呼上和權力範圍上,實質上都是官員需要做的實際事務。
來看兩個例子:
政和前:
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差遣,三衙管軍之一)、威武軍節度觀察留後、持節福州諸軍事、福州刺史(之前三個連稱,才是威武軍節度觀察留後)、上柱國(勛,十二轉視正二品)、濟南郡開國公(爵)、食邑二千八百戶(食邑)、食實封三百戶(食實封)苗授。
政和後:
殿前都指揮使(差遣,三衙管軍之一)、奉國軍節度使(寄祿官階,從二品)、渤海郡開國公(爵)、食邑二千戶、食實封九伯戶高俅。
這些都是全稱,我們可以看到,確實,武臣基本不怎麼用散官階,但寄祿官階、差遣、勛、爵還是都有。推薦閱讀:
※興趣俱到,格調少殊。這八個字什麼意思?
※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淵在做什麼?
※皮日休說李晟仁於曹孟德,難道他認為曹孟德是"仁"的代表人物嗎?
※歷史上有哪些削藩成/敗的典型案例?
※高昌國是漢人政權的依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