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點翠這項傳統工藝和動物保護之間的矛盾?
你是看了那個小三劉桂娟的微博然後提問的吧?
第一,殺幾十隻翠鳥才能點一回翠,而且,必須活著采毛,是殘忍且沒有必要的行為。現在的技術完全可以用人造或者加工的雞毛進行代替。
第二,用於點翠的白胸翡翠,雖然不是國家保護動物,但卻是河南和江西的省級保護動物,說明翠鳥並不是無生存危險。
第三,縱容這種不犯法就可以濫殺動物的言論很危險。這種言論的本質就是否認自然法,認為法律不依靠道德而存在,是天然正義的。納粹德國曾用同樣的邏輯合法殺過猶太人。轉一張圖這裡並不僅僅是一個傳統手藝和動物保護的問題。
劉某的言論中傳達了這樣的觀點:京劇這門「表演藝術」,已經從關注戲曲和表演,墮落到了看行頭看色相。因此點翠突然火了,因此裸體京劇也開始流行了。至於唱念做打,那是什麼?
我對傳統戲曲沒什麼研究,但我知道電視里中央台戲曲頻道基本上還是那些老劇目,每年春節的戲曲晚會節目單偶爾有個新編劇的片段,建國後的新劇除了革命樣板戲年代的那些以外,在普通人那裡的知名度無限接近於零。
以前看到過說地方劇團如何人手不夠如何四處趕場,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傳統戲曲越來越衰落的事實。為何人手不夠?沒人去地方劇團。到何處去趕場?基本是處於城鎮化邊緣的那些地方,那裡人們雖然有了點錢,但是文化觀念還是趨於傳統。這也是傳統戲曲最後的根據地了,他們雖然沒有如同在大城市的同行那樣墮落,但是隨著城市文化對鄉村的前現代文化無情碾壓,他們不會有前途。一個從小玩iPad長大的孩子依然有可能投身傳統戲曲,但是大量同樣玩iPad長大的同齡人裡面,又有多少會成為他/她的觀眾?
在傳統戲曲衰落的大背景下,後繼乏人和腐化墮落相依相成,甚至可以說,衰落的越厲害,墮落的越嚴重。
衰落的傳統,墮落的戲曲,亡了就亡了吧。
只是苦了那些風餐露宿四處趕場為了給觀眾表演強忍傷痛累垮了身體還拿不到幾個錢的普通演員。傳統工藝就這樣缺失有些可惜,但點翠這項技術難道就一定要用翠鳥的羽毛?難道不能想辦法用其它的東西替代?而且現在欣賞京劇的人已經很少了吧。如果一定要用到翠鳥的羽毛的話,丟失就丟失了吧。我不希望翠鳥成為珍惜動物。
話說,為什麼「傳統工藝」就天然地處在「需要保護」的地位上呢?
怎樣裹小腳可能也是一種傳統工藝,三寸金蓮在當時也受到大眾追捧呢
反對第一條回答我也是醉了…點翠根本不必活體取毛啊,否則為神馬賣翠鳥毛的都是拍攝的屍體啊,古代不知道是不是活體取毛,可是在現在我還沒看見過。都說活體取毛,應該是某ccav的引導得的結論吧。而且誰說一隻只能取一點點毛啊!點翠分成硬翠和軟翠,用的是不同的部位,雖說一個大件也要用很多隻翠鳥可是也不是一隻翠鳥只能用一點點阿。
我並不是支持殺害翠鳥取毛,只不過看到有錯誤想指正而已,而且如果哪裡有活體取毛的例子,拜託引用這個結論的人曬出來,別再這麼誤導別人。
我是入門做仿點翠的……只能說翠鳥羽毛的效果只能模仿,沒有別的材料能有翠鳥羽毛的光澤和色彩。不匿名,也要說。第一,聲明我是環保主義者。第二,吃素很多年,在知道的情況下絕對不殺生。第三,我要說不一樣的看法。——在保護傳統藝術和保護傳統手藝方面,已經缺失太多。清末民國時期,戲班的行頭也是花銷不菲的,但是總共的用量並不足以讓翠鳥滅絕或者物種有危險。今天全國各大院團雖然不少,但是我認為也不到用生死來權衡的地步。可是,這門技術已經瀕臨失傳,在兩者都需要保護的時候,我覺得應該保護文化遺產。翠鳥從現在的情況看,還沒有到保護物種的程度。而如果什麼都按照保護動物比人類文化重要的話,恐怕連漁民和獵戶都要消失了。保護物種的繁衍,與人類文化相比,很難說清誰更重要。但是,具體到翠鳥和點翠工藝而言,點翠更瀕危。至於劉某某是不是炫富,是不是國家財產,這都另外的一個問題了。
現在不都用的是鵝毛雞毛染出來的么
個人覺得點翠首飾不好看,那麼殘忍,禍害那麼多鳥,實在不值。那個頭面做炫耀的更low
推薦閱讀:
※偷獵是因為角和牙,為什麼不預先人為破壞掉以免偷獵?
※古人對吃狗肉是什麼態度?
※如何看待國際組織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聯合會(WAZA)譴責「奇妙的朋友」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