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為什麼不稱為仰韶文明?


首先要看文明的定義,常所說的城市、文字、金屬器文明三要素中,我覺得金屬器最不靠譜,因為中西亞使用金屬的年代超過了7000年,但那時中西亞並未進入文明時代,大約5000——4500年前,冶銅技術傳入中國新疆甘肅一帶,但這些技術掌握在一些原始部落手中,也未進入文明時代。而美州大陸,基本上就沒有金屬器,但人家也有瑪雅文明和印加文明。至於文字,印加人還處在結繩記事狀態,但人家也算文明,所以文明的標準,最靠譜的就是城市了。在西方語言體系中,文明這個詞就來源於城市,在中國漢字系統中,「國」字一般都包括城邑的象形符號,專家學者也證明,世界各國的古文明無一例外都是從小邦寡民的城邦時代開始的,可以這樣說,如果新石器時代掀起的是鄉村化的浪潮的話,那麼,文明時代掀起的則是一波又一波城市化的浪潮。中華文明再特殊,再「有中國特色」,也未能超越這一「普世價值」。從6000年前的城頭山開始築城算起,中華大地也逐步進入了城邦時代。目前,僅僅考古發現的史前城址就達到上百座,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黃河中下游及其北方長城沿線一代,雖然還遠未達到萬邦林立的地步,但其掀起的第一波城市化浪潮,已經蔚為壯觀,堪與其他文明古國相媲美了。

當然,具體到各地的考古遺迹,也不是隨便一個土圍子或者石圍子就可以判斷城市,判斷某種文化是否進入文明時代,還要看城內外有沒有巨大的工程、精巧的奢侈品、明確的社會分工和等級、複雜的意識形態。如果只是簡單的土圍子或者石圍子,那隻能算作城市和文明的萌芽。比如中國長江中游7000年前的八十壋遺址,已經在聚落周圍建造了土牆,但因為聚落內部過於簡單,所以還遠遠談不上文明到了。但不管怎麼說,至少距今4600年左右的龍山時代,各地城邦開始整合,於是各種區域性的邦國聯盟即方國開始出現,如長江下游的良渚方國、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方國、長江上游的寶墩方國、魯西南的兩城鎮方國和堯王城方國、晉南的陶寺方國、北方長城一帶的石峁方國,都是一個面積超過百萬平米的大城邦統領著一堆中小城邦或者中小聚落,這個時候,社會組織、階級等級、意識形態已經非常複雜,很多大型工程開始興建,連字成句的文字也開始出現,可以說,這時候中國大地上已出現了文明。

相反,中原地區直到仰韶文化崩潰後,距今5300年前才修築了西山小城堡,但該城堡過於簡單,不久即被廢棄,直到距今4600年前以後,中原地區才慢慢出現了小邦林立的局面,但直到距今3700年前左右,中原文化才開始統合,出現了二里頭文明(也許就是所謂的夏),而仰韶文化的中心地區——關中平原,直到商代才出現了城邑。在此之前,雖然仰韶文化也有規模較大的聚落(河南靈寶北陽平遺址總面積近百萬平方米),許多大型聚落還挖有圍壕(如楊官寨遺址),聚落中間還出現了原始宮殿(如甘肅大地灣出現了原始宮殿,共有九間房,和故宮9999間房對應,裡面還有十進位的量具),但這些聚落無一例外都是鄉村聚落,基本上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並沒有出現城鄉分離的跡象,巨大的工程、精巧的奢侈品、明確的社會分工和等級、複雜的意識形態也基本上不見,所以不能認為仰韶文化進行了文明時代。


首先,什麼是文明?

「文明」一詞,在中國傳世文獻中,最早出現於《易傳》的《文言》,所謂「天下文明」.《尚書·堯典》也有「睿哲文明」,其義多為文采、光明。我們現在使用的文明一詞是西方學術傳入中國後的翻譯用語。近代以來在翻譯英文的civilization時多用文明一詞表述,但也有用文明來表述culture一詞意蘊的。

文明是對於civilization相對穩定的翻譯,與culture--文化的翻譯相應。

civilization在西方學術用語中是導源於拉丁文civil的,原意為與野蠻相對立的都市的、有教養的生活樣態,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知識和技術完善起來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狀態。

在西方學術著作中「civilization」同時又用以專指人類社會發展到擺脫史前野蠻狀態進入組織完善、發展協調的歷史階段。在西方學術界一般又把「文明」細分為早前文明、古代文明和工業文明等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階段性明顯。

文明是抽象的、概括的,是階段性的、有時限的。

最早運用civilization表述「文明」概念的事17世紀英國人類學家托馬斯·霍布斯,他首先用來描述與沒有文字、藝術的未開化的人類群體相對立的完善、開化社會狀態。

隨後,18世紀的德國人類學家約翰·戈特弗里德·馮·德爾開始運用這一概念把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原始、野蠻和文明三個階段,civilization作為西方學術論著表述「文明」和「文明社會」的概念開始流行。

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布邁特·泰勒在其名著《上古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用來表述健全的社會與政治制度後,civilization作為「文明」和「文明社會」的確切表述成為西方學術的常用概念和專業用語,已經具有今天通行的義蘊和內涵。

其次,什麼是文化?

在西方學術著作中,culture與civilization是有嚴格區別的。英語的culture一詞,源於拉丁文的cultura,指打破自然狀態的耕作、培育活動及其成果,後來發展為教育、發展和文化的概念是指人類

改編自然狀態的各類創造性活動及其成果,後來尤指各種文化成果。

自從人類有了創造性活動就有了文化,不受時間階段的限制。它是有形的、具體的。可分為三個層次: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文化是有形的,具體的,所以是可以積累的、可以傳播的、無時限的。

最後,根據摩爾根-恩格斯理論:

文明=國家

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在中國文明形成問題的探討中,運用最多的是摩爾根-恩格斯理論,即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提出的社會發展和文明進程理論以及在其影響下產生的由馬克思奠基、由恩格斯完成的國家理論。其中最為完整並影響最大的當推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恩格斯在其中指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為理論依據,把國家的出現作為文明形成的標誌。

所以,我們將仰韶文化稱之為仰韶文化而非仰韶文明。


推薦閱讀:

TAG:中華文明 | 史前文明 | 田野考古 | 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