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已經離我們遠去,為什麼我們還要讀古書?
謝邀。
兩點:
1、中國人為何是中國人?!乃因中國精神,這種中國精神因五千年中華文明而鑄成,不是誰給的、不是天降的,乃是歷代中國人不懈奮鬥所凝聚而來,讀書乃為體悟此種中國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擇善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
2、知來龍去脈,明了我們為什麼會到今天,亦為明天我們要去哪而有所啟發
不讀古書,吾心難安;讀多了讀不透陷到裡面出不來那就是頭腦糊塗、妄自尊大,建議先多讀史、中西對照著讀才好。
讀史又重在兩段,一是春秋戰國,乃中華文明勃發之初;二是近現代史,可明為何會滄桑巨變,近代傳統文化無法應對這種巨變,乃向西方學習,所以還要努力研讀希臘羅馬西方近現代史文明成果。
不忘本。
我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就不一一作答了。
瀉藥
為了了解我們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為什麼今天的社會是這個樣子,必須從古時候開始推。
首先,你讀不到未來的書;
其次,現代的書是以市場暢銷定高下,出版又受到各種政策限制,所以現代的好書大部分你也讀不到,很可能不能出版。
最後,想讀深度好書,大部分只能從古代找,能不能讀懂看你的造化。
這是一個垃圾信息爆炸的時代,比如你在朋友圈看到的大部分信息,或者是垃圾信息,或者是淺閱讀。當然,古代爛書也不少,也是鐘形分布,但是至少以前竹簡布帛和紙比較貴,所以總體信息量被限制了。張老師好,以《道德經》為例,是古書中的經典,一般我們讀的古書都是留傳下來的經典,經典是知識和智慧結晶,往往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超越性,讀經典,可以學習文化,可以體悟智慧,還有其他一些功用,如文明傳承、修鍊功法等,經典的功用往往是多方面的。
一個人要參悟深遠的智慧,修鍊寬廣的胸懷,讀經典是捷徑,經典是濃縮的。「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古往今來,在學問和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大家,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喜歡讀書的。
蘇軾被貶到海南島,沒有隨身攜帶書籍,在簡陋的草棚里,和兒子一起默書抄書,樂此不疲;王陽明被貶龍場,本是毒瘴之地掙扎求生,他卻依然不忘研習《易經》;曾國藩半生戎馬,行軍途中哪怕再忙,他也會抽時間看書。
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然而,面對浩瀚書海時,在快生活節奏的今天,大部分人往往僅僅是囫圇吞棗,並未領略其中滋味,甚至望而卻步。
讀書並非在於多,而在於精。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教授認為人生必讀五部經典:少年讀《論語》,修身成人以立業;中年讀《道德經》,放下虛妄以逍遙;老年讀《六祖壇經》,明心見性以知往;至於《易經》和《黃帝內經》,一則以知命,一則以養生,必須終其身而敬頌之。
論語修身成人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論語治人心」,《論語》里仁愛精進精神和內聖外王之道,不僅是做人的必修精神,也是為官經商的必備德行。
一部《論語》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仁」,積德行善才有福報。儒家的仁德就是最高的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要成功,首先要做一個仁愛之人。仁德是人修身的重要部分,而修身和治世又密不可分,要「治世」,必先修身在前,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禍」。
道德經放下虛妄
《道德經》中說,不知常,妄作凶。人不能妄動妄作。然而,社會上大家爭分奪秒,忙忙碌碌,飯也不能好好吃,覺也不能好好睡,只想著同一時間可以同時完成儘可能多的事兒。「急而成之,則為大害」,在急切追求成功的狀態下,很少有人能扎紮實實提升自己,到頭來自己都說不清楚究竟收穫了什麼。
道家智慧恰好能醍醐灌頂,道家要人做一切事不暴不燥,放下虛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切的成長與成功都是需要靜心下來慢慢積澱的。穩而思進,才是生活的真諦,正如白岩松所說:「別走太快,等一等你的靈魂。」
六祖壇經明心見性
人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人就越是糾結、掙扎、痛苦。
慧能大師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我們的菩提自性本來具足一切般若智慧,只是上面沾染了許多塵垢,所以不能熠熠生輝。通過不斷修行,自然就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那麼我們整個世界就會處於一片清靜與和諧之中了。
易經知命改運
《周易》的智慧分為生活智慧和生命智慧兩個層面,而生命智慧主要從安身立命、終極關懷的意義上講。
這方面,可以用「樂天知命」來形容,《周易》里講的「知命」其實一點都不神秘,它是通過「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思維,強調推天道以明人事,從而掌握宇宙、生命的變化規律。在了解併合理運用《周易》的基礎上,能儘可能的預見事情發展事態,防範於未然。
黃帝內經養生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奠基之作,也是中華養生智慧的源頭,提倡「不治已病而治末病」、養生要順應自然變化規律,著眼於飲食、作息、運動、身心。因此,讀懂《黃帝內經》,養生不求人。
謝邀。我個人比較喜歡古典作品。我的閱讀量不算大,日均五萬字左右。我的感受是,讀現代和當代的書籍,一本書讀下來,學到的東西還不如我在古書中看到的一句話。另,我認為讀書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思考並改進自己的思維方式。讀書這件事,如果太純粹,會陷入不可知論。
謝邀,不知道是不是教授本人,如果是的話,我這裡班門弄斧了。我認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都離不開「道」的運行法則,就像一雙「無形的手」在控制著這個世界。在《論語》裡面有一段話講孔子的門人問孔子為什麼這麼多能,孔子告訴他說「吾道一以貫之」。
《老子》裡面也是講「道」,講天地間的法則,萬物雖然變化無窮,總歸萬變不離其宗。
《周易》雖然沒有說「道」,但是整的就是在說「道」,周易六十四卦說的就是「道」變化無窮。所以讀古書重要的一點就是學「道」,天地間的法則懂了,自然安身立命,做人處事也就可以去求全了。古書相比於今書有不同之處也是讀古書的價值所在。打個比方就是古書講的是「道」,那麼今書一般就是講「術」。一個謀長遠的,一個謀短暫。讀古書一般不會明確教你應該怎麼做,因為每一件事在當時的環境下都有特殊的境地,難以明確,所謂《周易》里說「"臣弒君,子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所以古書講的是防微杜漸。但是在利益面前,難得做到,所以要「術」來短暫修正。但是「術」不可以常用,常用就不靈了,「道」是可以常用的。還有就是古書教人明辨是非善惡,天下利來利往才是真的,仁義道德都是服務與「利」。也就是讓人學習心學中的「心即理」,不會面對問題隨風擺,沒有自己的觀點和分析。知往來,明得失,太陽底下無新事如果你有這個困惑說明你要換個角度看世界,誠然現在科技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但是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是幾千年來的進化你不用再茹毛飲血了,但是放眼全人類大家拼的東西雖然不一樣了,但是目的還是不變的,依舊是對抗飢餓,保證繁殖。說高級點跑不出食色性也得單位,你說國家為什麼存在,他個千百年前的部落在價值上有區別嗎?沒有一樣是一群有統一認知的個體的集合,現在不變以後也不會變,難么問題來了,什麼維繫了你的統一認知?是文化,而文化的基本載體是什麼,是書籍。古書記載了人類社會在存在個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記錄了各種喜愛個鄙夷,這些祖先流傳下來的認知和思辨,不僅對當下有著指導意義,更對未來的發展有這極其重大的參考價值,你知道你是誰,你才知道你要幹什麼,要怎麼干。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古書是你後天智慧的源泉,因此當你走進古書時,你會感知到千萬英靈與你同在。
另外古書對待世界的看法,和應用解決思維是慣而通之的,問題是變化的但變的是相,但不變的是道,
您好,謝邀。
末學試說一下。記得小時候父親曾經對我說過:「上學將來才會有出息。」。
記得中學老師曾經說過:「努力學習,將來才能考上大學。」。父親和老師說的都是人生的經驗,是他們親身驗證過的經驗,也是無數人親身驗證過的經驗。
這些經驗和方法整理成冊,就是書。我們又把經過時間和空間驗證過的經驗和方法,叫做真理。人人都希求幸福的生活,人人都希望子女的未來美滿如意。
因此,人們總是習慣把得利益的方法和吃虧的經驗說給後人聽,以期孩子的人生少走彎路,能夠快速得到幸福。老子、孔子、釋迦摩尼、耶穌、默罕默德等等無數先賢,他們就是這樣的老人。
他們善於歸納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方法,整理成冊,留於子孫。希望未來的孩子們能夠在人生的旅途中,少一些坎坷,多一些順暢。無數的後來人學習、驗證了他們的經驗和方法,樹立了與先賢同樣的願心,一代一代的承傳,一代一代的傳承。歷經數千年,祖先的愛心依然延續。
古,不古,古聖先賢是父母;
今,不今,今承後傳為子孫。爹媽的話要聽,將來說給孩子聽。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謝邀,個人覺得,我們可以從古書中學到很多道理,不管時代怎麼變遷,有些知識和道理卻不會變,就像《論語》一樣,雖然已有很多年年的歷史,但其中蘊含的一些道理對今天來說依然十分重要,所謂經典,並不會因為時代的改變而失去價值,因此讀古書還是很有必要的。我正準備在高考之後的暑假多讀一些中國古典名著呢!
謝邀。
因發言數量限制,這時才來回答老師提問,請您見諒。
我讀古籍原文有一些年頭了,盡量不看譯文,久而久之,也許是熟能生巧吧,對文言文有了一種道不明的感覺,老師恰好提到這個問題,我就琢磨了一下,姑妄談自己的讀書體會:
1.文字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不掌握工具,無從真正理解古書的意義。中國的文言文獨立於口語自成體系,不受時代語言變化的影響,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思想文化。因此,讀古書第一個目的就是學習文言文,掌握學習的工具。
2.古代典籍的價值,我以為主要有三種:思想價值、歷史價值、形式價值。思想、歷史價值自不必多說,這是現代人讀古書的基本目的。形式價值卻往往被忽視。古籍的字詞韻味、音律格調、對仗形式以及邏輯結構,從現代美學的角度來看,簡直妙不可言,但這種美又是常人難以體會到的。所以,我想思想也好,歷史也好,形式也好,感受到了,才能真正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3.幾千年的古書積累下來,紛繁複雜,加之歷代各有詮釋,難免使人云里霧裡。很多現代人總是站在現代的立場,想從文化根源中找到自身價值所在,卻因為一目障葉,走入歧途。我個人認為,讀古書就是為了「求變」。當然,這是一個大的哲學題目,恰好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觀、價值觀所在。懂得求變,才能用歷史文化來指導現代。
隨手堆砌,不當之處敬請老師批評指正。
古往今來 人的思維與思想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多看歷史,會對當下的時代更加了解,有想法的人,會通過研讀歷史來定位當下的時代,並找到方向。
先要搞清楚定義 怎麼樣才是古書
如果春秋戰國的百家著作是古書 那麼明史算不算古書 如果明史算古書 那麼民國近代詩詞算不算古書如果民國近代詩詞算古書 那麼10年前出版的算不算古書即使是今天出版的書 總會有變成古書的時候
如果是討論其年代性和適用性 那麼昨天出版的宋史明史 算不算古書無論是什麼書 舊的新的都有他的意義 如果春秋時候 出了本書說 走路絆倒石頭會撲街 那麼因為他是春秋寫的 他的意義就因為時間而會消失嗎一本書經過上千年都能傳承下來 即使是戰亂 天災都傳到今天 自然有他傳承千年的價值 如果是一本垃圾書 早就用來墊桌腳了 還再版那麼多幹嘛 錢多人傻 而且不是一個人傻 是幾千年來的人都傻了傳承啊。你家長輩奮鬥留下的億萬資產你要不要接受哦。
並沒人讓你讀古書,就中學學點文言文基礎知識而已,離「讀古書」還差得遠。
如果你是自學讀古書,那就別問為什麼了,只有你自己知道為什麼。
至於為什麼學文言文,這是一種知識儲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讀文言有兩個目的,一是學習文學內容,二是學習文言背後的哲學、歷史、政治、經濟、道德等等內容。缺了這些基礎知識素養,你跟人交流都會少了很多談資,很多話題你會插不上嘴。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早就過了幹什麼事都需要精打細算的時代了,不必對任何事都苛求一個功利上的緣由。相比古書中的古代,小說中的虛構世界離你更遙遠,你為什麼還要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