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的烈風式艦載戰鬥機,其真實性能如何?

傳說中的A7M,百度百科吹得比較狠的一架飛機


不用數據說話的討論都是耍流氓!

-----------------以下分割線-----------------

A7M「烈風」是三菱重工業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日本海軍研製的全金屬結構單座艦載/陸基戰鬥機(A7M1、A7M2 和
A7M3)及陸基截擊機(A7M3-J)。原計劃用於取代三菱 A6M「零式」戰鬥機。「烈風」在整個二戰期間只生產了 10 架。

研製

  早在 1940
年,崛越二郎就已經充分認識到應該開始「零」式後繼機型的研究工作,儘管當時零式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功。由於零式在設計時選用了小體積的「瑞星」發動機,所以飛機體積太小,無法安裝大馬力的發動機提升性能。不過日本海軍認為零式性能已經很先進,並不急於設計零式的後續機,直到
1942 年才讓三菱公司研製零式的後續機型以維持空中優勢。1942 年 7 月 6 日,日本海軍提出了對新戰鬥機——「17 試」艦戰的性能要求,即在 6,000
千米高空的最大速度必須達到 610 千米/小時,而機動性能至少要和 A6M3「零」戰 32
型相等。崛越二郎設計的新機型總體布局與零式相近,計劃安裝的動力裝置是當時正在研究中的更強力的三菱 Ha-43 11(MK9A)18
缸空冷星型發動機。當時三菱公司並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零式後續機的研製上,而是專心在搞「雷電」區域戰鬥機

「榮
43-34」型,裝備渦輪廢氣增壓器的型號

  1942 年 9 月,日本海軍堅持新機型必須設計安裝出力較小的中島 NK9K「譽」22
星型發動機。由於相關研發費用均由海軍承擔,崛越二郎不得不勉強同意了這一要求。首架原型機被確定編號為
A7M1,由於必須優先考慮A6M和J2M的後期型號的生產,因此在三菱重工進行的 A7M1 的製造進程相對比較緩慢。中島 NK9K「譽」22
星型發動機在起飛時功率為 2,000 馬力,在 6,700 米高空功率為 1,570 馬力。武器是安裝在機翼中的兩挺 13.2 毫米機槍和兩門 20
毫米機炮。此外諸如自封閉式油箱、裝甲座艙以及防彈風擋等革新設計均被運用。為了追求更好的機動性能,新機型上還安裝了類似於川西
N1K1-J「紫電」(盟軍代號為「George」)的空戰襟翼。A7M1 比 A6M5「零」式 52 型大得多也重得多,翼展 14 米,機翼面積 30.84
平方米,滿載荷重量達到 4,720 千克。

A7M1 側麵線圖

  1943 年美軍將安裝 2,000 馬力發動機,具備零式格鬥能力且速度更快、防護更強的
F6F「地獄貓」戰鬥機投入了太平洋戰場,立即打破了日軍零式無敵神話。日本海軍對零式後繼機的需求立即急迫了起來。1943 年下旬 A7M
開始突擊緊急研製,1944 年 5 月 6 日,A7M1 原型機進行了首次試飛。試飛報告稱,A7M1
的操縱性能非常優秀,而空戰襟翼的使用也使其機動性能與「零」式相當。同時,試飛員也指出了 A7M1 的不足之處——相對於 A7M1 的重量,發動機功率明顯不足。在
6,000 米高空,「譽」22 發動機的理論功率應該有 1,700 馬力,但實際輸出功率卻只有 1,300
馬力,並且在高空飛行時功率下降嚴重,達不到預期設計值,並且容易出故障。事實證明崛越二郎當初的設計思路是完全正確的。由於 A7M1 的高空性能令人失望,1944
年 7 月 30 日,日本海軍下令在第二架原型機下線後,暫停 A7M1 的研發工作。

生產型

  不久,日本海軍又重新授權崛越二郎進行 A7M2 的開發。該型安裝了崛越二郎一直堅持運用的三菱 Ha-43 11 18 缸空冷星型發動機。由於
Ha-43 11 發動機的直徑大於「譽」22,因此必須對前部機身進行重新設計。第一架 A7M2 的原型機於 1944 年 10 月 13
日首飛,測試報告表明,使用 2,200 馬力發動機的烈風,不但速度快而且格鬥性能更好,此外高空爬升率大幅度提高,從地面爬升到 6,000 米高度只要 6 分零
7 秒,實用升限 10,900 米,不要 20 分鐘就能爬到這個高度。而零式在 6,000 米以上高度爬升率開始嚴重下降,要 75 分鐘才能爬到 10,000
米高度。A7M2 烈風不但格鬥性能與高空爬升性能突出,而且速度快,裝甲完善,並裝有 4 門採用彈鏈供彈的 20
毫米長炮管機炮,攜彈量大,可以輕易對付當時美軍新型戰機。

A7M2
側麵線圖,除更換髮動機外,座艙也稍向後移

  海軍對於崛越二郎設計的新機型的卓越性能非常滿意,將其稱為海軍的大東亞決勝機。三菱重工計劃立即將 A7M2 投入生產,作為海軍艦載戰鬥機「烈風」22
型(盟軍代號為「Sam」),機載武器包括四門 20 毫米九九式 II 型機炮或是兩門 20 毫米九九式 II 型機炮和兩挺 13.2
毫米三式機槍。翼下可外掛兩枚 250 千克炸彈或兩個 350 升副油箱。

戰後美軍在三菱工廠發現的未完工的
A7M2,這架飛機留下了「烈風」為數不多的幾張照片

同一架「烈風」正面照,可以看到輪距較寬,外翼段有明顯的上反角

該機的彩色側面圖

  A7M3 是設計中的進一步改良型號,計劃採用三菱 Ha-43 51(MK9C)18 缸空冷星型發動機,起飛時功率為 2,250 馬力,在 1,800
米時功率為 2,000 馬力,在 5,000 米高空功率為 1,800 馬力。由於理論上推算 HA43-51 發動機在 8,700 米高空仍有 1,660
馬力的功率,因而 A7M3 與 A7M2 盤旋格鬥性能相同,但速度與高空爬升性能更好,估計 A7M3 在此高度上的最大速度將達到 672 千米/小時,同時在
13 分零 6 秒內就能爬升至 10,000 米高空,其實用升限達到 11,300 米。武裝方面,機翼中的 20 毫米九九式 II 型機炮增加到六門。

  A7M3-J 是計劃中的截擊戰鬥機,動力部分計劃採用三菱 Ha-43 11 Ru 渦輪增壓 18 缸空冷星型發動機,起飛時功率為 2,200 馬力,在
6,800 米高空功率為 2,130 馬力,在 10,300 米高空功率可達 1,920 馬力。由此估計,A7M3-J 在 10,000 米高空的最大速度將達到
647.5 千米/小時。武器加強為機身中安裝兩門斜向上開火的 30 毫米五式機炮,機翼中安裝四門 30 毫米五式機炮。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增至 5,732
千克,故爬升至 10,000 米高空須用 15 分鐘,實用升限為 11,500 米。

A7M3-J 增壓渦輪的布置

絕境

  A7M「烈風」原本計劃 1944 年底大量下線,但 1944 年 12
月東海大地震摧毀了三菱公司與中島公司密集建設在名古屋地區的大型飛機製造廠與發動機製造廠,其中包括生產「烈風」與 HA43
發動機的三菱名古屋新廠,快要下線的大批「烈風」全部報廢,重創了日本的航空工業。東海大地震實際宣布了 A7M「烈風」失去了投產條件,A7M
工藝與設備模具複雜,地震中設備與模具大部分毀壞,日軍設備最新最好的飛機與新式發動機製造新廠恰好多數也在名古屋,都被地震震垮了,沒有有受到地震影響的川崎公司,川西公司與中島公司,三菱公司的一些老廠則無法生產
A7M。

  日本海軍在地震之後,拚命的修復地震中損壞的工廠,企圖恢復「烈風」的生產,但並未如願,隨後而來的大規模 B-29
空襲又進一步終結了「烈風」的生產。這種日本海軍最具殺傷力的戰機,還沒有能夠從再度恢復生產的生產線上走下來,戰爭就結束了。

YY 中的美日終極戰鬥機的較量

  如果沒有東海大地震,那麼 A7M「烈風」一旦成批的從生產線上走下來,就會對戰局構成重大影響。A7M2 的第二架原型機在一次著陸事故中墜毀, 另有3
架原型機在美機空襲時被炸毀於地面。在總共製造的 7 架 A7M2 原型機中,只有 3 架以良好的可供飛行的狀態保留到太平洋戰爭結束時,而量產型只完成了 1
架。這樣,三菱重工在戰時總共生產了包括 A7M1 和 A7M2 在內的 10 架「烈風」,但沒有一架參加過實戰。

設計特點

  「烈風」採用單座單發下單翼常規布局。

機身 該機採用全金屬承力蒙皮半硬殼式結構,與
A6M「零」式相比,「烈風」運用了諸如自封閉式油箱、裝甲座艙以及防彈風擋等革新設計,防護能力大幅度提高。

機翼 A7M 採用雙翼梁結構的懸臂式下單翼,翼尖為圓形,安裝了類似於川西 N1K1-J「紫電」的空戰襟翼。

尾翼 A7M 採用倒「T」形尾翼布局,平尾和垂尾後緣安裝有全翼展升降舵和方向舵,方向舵上有平衡調整片。

起落架 A7M採用後三點式單輪起落架,主起落架向內收入機翼,尾輪向後收入機尾,尾輪前方安裝有可收放著艦鉤。

動力裝置 A7M1 安裝一台中島 NK9K「譽」22 星型發動機,理論起飛功率 2,000 馬力,在 6,700 米高空功率為
1,570 馬力,但實際功率嚴重不足。A7M2 安裝一台三菱 Ha-43 11 18 缸空冷星型發動機,起飛時功率為 2,250 馬力,在 1,800
米時功率為 2,000 馬力,在 5,000 米高空功率為 1,800 馬力。A7M3 和 A7M3-J 計劃安裝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但均未製造出來。

座艙 「烈風」採用由大塊透明玻璃組成的氣泡式座艙蓋,座艙蓋向後滑動打開,緊急情況下可拋掉,飛行員前後視界良好。

武器 A7M1 裝備有兩門 20 毫米機炮和兩挺 13.2 毫米機槍,A7M2 增強為四門 20 毫米機炮或兩門 20 毫米機炮與三挺
13.2 毫米機槍。A7M3 計劃安裝六門 20 毫米機炮,A7M3-J 計劃安裝六門 30 毫米機炮(其中兩門斜向上發射)。

A7M2 四面圖

技術數據

    乘員:1

  外形尺寸

    機長:11.0m

    翼展:14.0m

    機高:4.28
m

  重量及載荷

    空重:3,110kg(A7M1)/3,226
kg(A7M2)/3,392kg(A7M3)/3,955kg(A7M3-J)

    正常起飛重量:4,410
kg(A7M1)4,720kg(A7M2)/5,040kg(A7M3)/5,732kg(A7M3-J)

  飛行性能

    最大平飛速度:627km/h(6,000m
/A7M2)

    實用升限:10,900m(A7M2)


零戰這種低速狗斗機到了戰爭末期,總擊墜比達到了10:1的程度。這不只是科技問題,更是一戰式狗斗機設計思想陳舊的體現。

烈風那個大翅膀,沿襲了零戰的思路,造出來還是一個死字。

日本戰爭末期真正能打的螺旋槳,只有靠陸軍按照歐戰思路設計的疾風和KI-94-II這種高速機,別的都白瞎。


別低估日本的工業能力,也別高估他們的設計思路……日本每次面對科技樹都會路痴。當然某種方面說這也是因為工業基礎不夠完備。退一步說在科技樹上不迷路的也就鬼畜英美了,別的陣營多少都有些因陋就簡湊合著用的時候。這很說明問題。


其實二戰各主要國家的戰鬥機性能差距並沒有上面各位說的那麼的大,以1944-1945年緬甸戰場而論,美軍參戰戰鬥機為p51cd型,日軍參戰飛機為一式戰丙,這兩個飛機一個是在日軍內部也屬於淘汰的舊飛機,一個是美軍炙手可熱的主力機型,但是結果是美國陸航被日本陸航揍的連媽都認不出來了。究其原因,美軍陸航主要作戰任務是轟炸日本地面部隊,緬甸的特殊茂密叢林使得轟炸機必須下降到2000米左右才能精確轟炸,而戰鬥機的主要承擔護航任務。3000米一下空域正好是日軍飛機及飛行員最擅長的空域,美軍的p51在該空域中沒有優勢。所以飛機的性能優勢並不是一定的。


這幫腦殘玩意有心思搞一個蛋戰後續機還不如花心思開發紫電改,或者乾脆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疾風身上。


講道理,烈風就是辣雞。出來能打誰?勉強打打F6F3。被F4U打得粑粑都不認識。看見F8F怎麼辦(⊙o⊙)!


烈風早期沒有一個明顯的參照,後期美軍的怪物機根本就不和零戰玩狗斗,而全部一擊即脫,所以證明重火力,大翼載,高功率才是王道。這下烈風有了參照,很大程度是被共和P47和錢斯沃特的F4U嚇破了膽。


烈風真成功做出來了也是一被虐的貨。

蝗軍的HA43研發拖沓的太久啦


推薦閱讀:

一個普通人有沒有可能偷一架戰鬥機回國?
如何評價人民日報的微博文章《@印度,#界線即是底線#!》?
火藥與炸藥的區別是什麼?
直19E武裝直升機的首飛有什麼深遠的意義?
巴基斯坦打得過印度嗎?

TAG:軍事 | 航空 | 武器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艦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