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剛經》中的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的一個疑問?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中的「我」指的佛陀還是指的是我執還是指人心中的「我」這個概念?亦或者指的是上述所有又或者指的是上述沒有?還是什麼都不指? 我比較想知道這個問題 又或者是我著了文字相? 望高手解答


謝瑤

此處我是指佛。

這個偈子是世尊宣說,所以偈子中我是佛之代稱,見我、求我即見佛、求佛之義。

而以色見、以音聲求,說白了就是把佛陀當作神靈參拜供養祈禱,這種行為,佛陀明說了這就是邪道——所謂邪道就是偏離正確的解脫之道——是無法獲得解脫的。

無法獲得解脫,在偈子中即說為:不能見如來。

此處如來做佛性、無為法解也。

讀金剛經不用想的過分玄秘,心經也是,讀的玄奧非常了,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一定是讀歪了。讀心經、金剛經只需抓住一條,那就是無為法!


這裡「我」指法身,就是第八識、如來藏、真心、阿賴耶識(佛地稱無垢識)。

不當以五陰(色受想行識)的任何一陰來當作佛、菩薩的真實相貌。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報身、化身都在五陰所含攝的範圍。五陰是因緣法生滅法。而法身才是出生眾生五陰十八界的根本因,心經所說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空中無色……」,正是在描述不生不滅的的空性心、金剛心,也就是法身如來藏。有人把心經和金剛經的空理解為斷滅空、空無所有,是外道邪見。

佛菩提道的修證,全部圍繞著法身、第八識如來藏進行。這也是三乘菩提的基礎。


題主,抱歉搶答了。

佛陀入世宣法,自是「以人類形態」來渡凡夫,那麼就有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相」,宣法傳道時便有個一聲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音聲相」。在《金剛經》中,世尊要破相,破各比丘以及未來諸學人著相的染習(例如,阿難尊者就是見世尊相好莊嚴才開始修行的)。

我們再看上下文,世尊跟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嘮嗑~問:「是不是應該以三十二相來分辨佛陀」,須菩提自己往坑裡跳(慈悲我等凡夫),說:「是」。世尊就駁道:「如果你認為具備三十二相好就是佛陀的話,轉輪聖王也具備此相,就是佛陀嗎?」須菩提說:「不應以色相來分辨」。而後世尊才說的這首偈頌。因此回到偈意的理解上,佛說:如果你們見到我的色身、聽到我的言說便以為如此便是如來,那麼這就是行邪道(心外求法),無法真正洞見佛性。(自性怎是能用肉眼、肉耳所尋?唯頂上具眼(明心見性),方能觀之)。

說到這裡,不禁再問一個問題,那麼佛陀與轉輪聖王,覺者與我等凡夫的根本差別在哪裡呢?

可話又說回來,這麼問有問題,因為根本上來說,聖凡不二。。。我把它咽回去,哈哈。


這段經典,引用恩師的一段開示(首先從前面的一句開始):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非常智慧圓滿的問他,須菩提你能了解這個情況嗎,啥叫三十二相觀如來?前面我們講的以具足色身見不,不能以具足色身見,而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就問須菩提了。由這一品呢,就可見他並沒有通曉法身意,他只是解空性道了,理解那個空性真理,但並沒有通曉法身意。佛當時有遍知心就知道他肯定沒解法身意,就問他一句,「於意云何」,可以了解上面所說的情況嗎,可不可以認為圓滿解脫的生命一定就有圓滿的福德相呢?須菩提就答了,是的,當然是這個樣子了,那個圓滿解脫的那種生命,自然就有圓滿的福德相,福德受用。因為他前邊講過,他順應他前邊那個意思依理思維判斷下來了,所以還是以他那個思維心在判斷,「如是如是」,他認為是這個樣子,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應該是這樣子,他認為。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你要是認為有這個圓滿的福德相就是佛,那轉輪聖王的福報跟佛是一樣的,那你說轉輪聖王是佛嗎?「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我現在理解您的意思了,究竟圓滿的法身之相呢,是不應該以所謂福德圓滿和不圓滿相來認為的,他不存在圓滿和不圓滿,具足和不具足,所以不要輕視任何人,不要去抵毀任何人,也不要過於高看任何人,這都是一種錯誤的認為。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什麼叫色?一般人都好落入這種觀念里,這個人學佛好啊,學得容光煥發,認為拜佛真好,人能拜成佛,有利益了,你拜到佛了嗎?若以色見我,你認為你那個外界環境的改變,就認為你跟佛有緣了嗎?一定錯誤了。認為拜佛念佛,修行佛法的真理好與壞,就必須得福報改變,那就叫有佛了。啥叫以音聲求我?那天不是講那笑話嗎,喊阿彌陀佛來接引。再講一個笑話,我們某同志成天好念經啊,一天哇哇哇的,我說你別騷擾佛祖了,你唱得有唱機那麼好聽嗎?你何苦騷擾佛祖呢?叫佛祖清靜一會兒吧,你看那麼多人求他,就咱們家沒人理他,讓人家清靜一會兒,多好。有人說念經能念成佛,錯了,音聲求我,這個人行的是邪道,他不是如來正覺,不能見如來,佛告訴你了,那樣你是成就不了的 。

--------------摘自《佛光禪師解讀《金剛經》第二十一講》

(佛祖前面說的是「見我」,最後一句說的是「見如來」,實際上佛祖前面說的「我」就是如來。末學的理解,師父的開示,包括後面說「別騷擾佛祖了」的話,是想告訴大家修行不管是念佛還是拜佛還是其他的法門,都不要以功利、得失心去做,「那樣你成就不了的」。修行是讓我們回到本性,原本的生命狀態,而不是得到了什麼,或者失去了什麼,比如得到了福報利益等等。)

再引用恩師的一段開示:

如來是什麼?如來是本體生命運行的軌跡,是本體生命(或叫絕對生命)那種狀態運行的時候所產生的規律,稱為如來。如來在經文里「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它沒有所來處,也沒有所滅處,所謂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正是你本體生命運行的軌跡,這種軌跡就導致在一切生活境界之中,絕對是清醒和覺悟的,不糊塗的。

根據他這句話來觀察我們自己的生命現象是不是這樣,你在任何狀態下都是清醒的,對不對?那個清醒的覺體是什麼呢?是你的信念。

--------------摘自《佛光禪師解讀《金剛經》第一講》


《金剛經》中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為了過河坐了小竹筏,覺得這竹筏特別好,於是過了河了也捨不得放棄這個竹筏而把他背在身上。這就好比「法」,法是個好東西,但是一味不放就會變成包袱。

在我理解上,這兩句話的內在意思相似,同在講一個問題。


金剛經是般若經典。般若是離相智慧,就是消除對一切法相所執取的我執之心。這個」我「,就是指我執。

你能猜出一個我執,很難得。有前途。


凡所有相,皆屬虛妄,若見實相非相,即見如來。


  1. 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雲【兩我字,指如來言,即謂性也。】又雲【總之,見聞覺知,雖其體是性。然眾生自無始來已變成識。今若以色見,以音聲求。顯然業識用事,執著六塵境相。乃欲以是見法身,以是求法身,明明是妄見,明明是向外馳求。其知見已大大不正,尚欲見法身如來乎。故斥之曰: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以真如之性,非是分別執著之業識境界故也。結成欲觀一如,非盡空情識不可之意。】
  2. 也建議您看看慧律法師講的《金剛經》。


佛祖說的是,

如果你只是在音色之間下功夫(誤認這是佛祖的體相),你是得不了道的.

要想成佛,一定要抓住根本五戒,然後走菩薩道,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上下功夫.利樂有情以至功德圓滿.


&<金剛經&>中有以下句子:

「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我」就是我自己的意思,是佛陀說的我自己,包括佛的法身、報身、化身。佛和轉輪聖王都有三十二相好,區別於轉輪聖王的是佛還有無相的法身。見法身才是真正見如來。以有相之色和聲不可能見到無相的法身。


我們是在世俗諦,《金剛經》是講法無我空性的,是為了讓你能看懂,所以寫個我,這個就跟你我的我是一樣的。意思就是見到佛陀這個相


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這個偈子有點簡略,玄奘法師還翻譯後兩句: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應觀法界性,即導師法身(或譯『諸佛法身』)。法性非識境,故彼不能了。


此處我、如來都指的是眾生同具的法身、佛性,不可以任何相見到,故離相即佛。


什麼是我?什麼又不是我?金剛經里有我嗎?金剛經到底講了什麼?講了我嗎?我到底是什麼?金剛經又到底是什麼?不要去執著


金剛經通篇都在解答須菩提提出的兩個問題:

眾生在發願得證正等正覺的時候,如何保持此心常住不退,產生妄念的時候應該如何降服。

如來先回答了如何降服妄念,其中就有提到「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個實際上是與「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對應。

「我」就是指的如來。


推薦閱讀:

讀金剛經與地藏經疑惑,請各位善識為末學解惑?
諸佛菩薩都發過哪些發願?
為啥得大福報前所做的小惡所帶來的報應會非常嚴重?
我同學想得佛智慧,向我詢問該讀什麼書好?
誹謗修得無想定的聖者會有什麼樣的果報?

TAG:佛教 | 佛學 | 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