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幫助印度搞基建?

我知道中國去落後國家搞基建是為了雁行效應,有利於利用他國的資源和市場。但是幫助印度簡直就是幫助敵人啊,畢竟印度人對中國很敵視,而且就在旁邊,不應該啊


(阿里商家們)和印度人做生意,切記:

先收款、再發貨;否則,這單子還不如不做。

收到多少定金,發多少貨;否則,這單子還不如不做。

不要給他們樣品;他們就是為樣品而來的,前面的訂貨量多少都是編的。

約好了付款時間但是錢還沒有到,對方說先發貨吧錢已經打出再有一會就進帳了,千萬別信。

一定不要整到岸付款,一定是收了款再裝箱、再運輸。少賺點也成。


我做的是外貿進出口,大麻產業,接觸過不少印度客戶,說下個人看法。

如何看待幫助印度人搞基建?

簡單說就是有錢賺,哪裡有錢賺,資本自己就會去找市場。

印度市場那麼大,雖然商業環境不是很好,中印兩國之間也常有摩擦,但對商人來說,只要有利潤,就要闖。何況這麼大的市場,孕育著很大的商機。

這裡特別吐槽一下,特別是提醒那些做印度市場的外貿出口。印度客戶很多時候是很奇葩的。

印度客戶很會吹,基本一開口就是天文數字的單。等到價格報出去,多數下個樣單。要是遇到專門來蹭飯訪廠的,很多時候還得搭進去一頓午飯,這還不是最氣人的。

最氣人的要數盜資料。由於我所在的行業部分產品還涉及到技術。也遇到不少印度客戶要各種資料,問了一大堆問題。最後一查,發現原來是盜技術的,而且還是跟韓國人合作的合資公司。

說到外國客戶,就我個人感覺,中東客戶的質量普遍高些。接待也比較容易,基本上我都帶到蘭州拉麵館。

幫印度人搞基建,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是有很多好處的。轉移國內基建壓力,增加鋼筋水泥等一系列工業產品的出口,從而帶來就業等等。其實跟跑到非洲搞基建一樣的原理,都是門生意。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干。

對印度來說,也是好事一樁。中國要資金有資金(可以低息借貸),要技術有技術,而且基建的價格十分合理。中國的很多工業用品質優價廉,也是印度所需要的。

看起來雙贏的事情,可在兩國的媒體和人民看來,好像大家都不是很滿意。為什麼?

中國不滿意的地方在於印度老是把中國看做假想敵。並總是試圖挑起領土紛爭,鼓動國內的民族主義。對中國的資本進入設置了很多的關卡。

比如我所在的行業,進入印度就需要很多的證件,一個證件辦下來基本就是幾十萬人民幣。在稅務上,進入印度的成品產品稅很高,基本上是商品價格的一倍以上。不過我印度的客戶愣是找出了各種名目避稅。比如把成品拆開印度組裝,比如以科研的名義等等。

印度不滿意的地方在於中國本身的強大對他來講就是威脅,何況還有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的陰影。印度國內的政治家為了選票,鼓噪中國威脅論,反正老百姓很吃這一套。

從實質上來說,中印兩國之間,印度更需要中國的工業品,看下面新聞摘錄:

2016年中國貿易總額達3.66萬億美元,中印貿易額則為711.8億美元,印度是中國第七大商品出口國和第27大商品進口國。在印度出口至中國的商品種類中,排名位居前位商品主要為鑽石、棉線、鐵礦石、銅和有機化學品,而印度則是中國最大的肥料和抗生素出口國。

嘴上說不要,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以印度的電力和電信設備來說,中國的產品幫印度省了上千億美元,你有聽過印度人任何正面的回應嗎?他們會說中國貨不可靠,第二天就會壞,會質疑為什麼不用價格高但是質量好的印度國產設備呢?

此外,印度可能並不相信所謂的共贏。拿備受印度冷遇的一帶一路來說,表面上是所謂的中巴經濟走廊穿過了巴控克什米爾。而真實原因,以我對印度人的了解,恐怕更多的是印度並不希望他的南亞鄰國們得到真正的發展,哪怕這個計劃對他本身也是有利的。但為了維持在南亞地區的絕對霸權,這些他都不在乎,更何況這個計劃是由中國提起的。

在很多中國人想來,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為什麼要拒絕,但反過來說對於有些人來講,有好處的事情我就一定要做嗎?如果一件事情能讓我的老對頭獲得的利益是100,我得到的利益是50,而讓我的鄰居獲利30,這個強敵富鄰,削弱自己在南亞地區絕對掌控力,那我還有做的必要嗎?

有些人就是想當丐幫幫主,如果丐幫都富起來,雖然自己也能過得好一些,但是對於富起來的丐幫子弟,事實上長老沒有了之前的掌控能力,再也不能靠之前的三瓜兩棗就能收買人心了,還要警惕這些丐幫子弟會不會被外面的大老闆的「蠱惑」而脫離丐幫。

很多人都明白把餅做大的道理,可是在印度人頭腦里並沒有這個概念的,他的很多認知是基於感性而不是理性的。

拿洞朗事件來說,很多人對於印度公然入侵他國領土而感到訝異。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印度人的話,你就會明白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中國人做事講究從大局出發,很少做因小失大的事情。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很難理解印度人因為中國在自己的國土上修路就做出嚴重違反國際法的入侵他國領土的事情。而在印度人看來,你中國人在邊境地區修路威脅到我的安全了,我就要過來阻止你,至於中印關係的大局他們是不考慮的。所以什麼這是中印不的三國交界處,獲得不丹的邀請和授權啊,這些拙劣的說辭都能解釋的通了,印度入侵洞朗之後應激之下的蹩腳表演,事實只是在為之前的入侵在找理由,至於中印關係什麼的壓根就沒考慮過。

中印之間嚴重缺少基本的互信,這種缺少互信不是雙方有什麼誤會,雙方坐下來說開了就能解決的,而是基於雙方嚴重的認知差異。

中國如果要獲取印度的信任需要做些什麼呢?首先,你要放棄包括藏南、達旺這些印控爭議地區的領土訴求,歸還已有的阿克塞欽。國際上,你要支持印度進入核供應國集團,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進一步的,如果你想獲得印度的友誼,你不能對印度的背後插刀子,你不能支持巴基斯坦,西藏的那些道路和基礎設施威脅著我的安全,是不是應該拆除它們。為了維持我們的友誼長存,西藏獨立作為中印的緩衝國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現在能在印度市場掙錢的,大可以繼續你的生意,能掙到錢是你的本事不是。但是現在的印度顯然對於每年600億的逆差極為不滿,加之對於中國的敵意,印度對於來自中國的電信、電力設備,原料葯等都展開了「調查」,所以這種錢也是能掙一點就少一點了,在中印互不信任的大背景下,想讓印度改變對中國商品和中國投資的態度顯然是不現實的。

對於那些指望通過幫印度建設基礎設施來獲得印度信任和友誼的人,我倒認為他們不是壞,只是蠢而已。


印度法律規定可以沒收敵對國家公民個人和公司財產。中國人去印度投資和基建就是資敵。

近些年來,前往印度的中國公司與公民越來越多,中國對印投資也越來越大。然而,幾乎所有中國投資者及公民可能都不知道,印度國內有一部專門針對中國與巴基斯坦公民與公司的法案,叫「敵國財產法」。

該法源於二戰,當時印度尚未獨立,作為其殖民者的英國與其他同盟國達成協議,要求對德、意、日「軸心國」在同盟國內的財產予以凍結或沒收,以打擊和削弱法西斯勢力。二戰結束後,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同時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獨立,雙方還發生了第一次克什米爾戰爭。隨後,兩國政府均決定將在本國境內收繳「逃往」對方國家公民的財產,包括動產與不動產。於是,印度開始醞釀製定「敵國財產法」。

1962年中印爆發邊界衝突。印方在無法律支持的背景下,僅依據「印度國防規定」這一行政命令,便將在印中國公司與公民的財產全部沒收,交由所謂「印度敵國財產監管局」(CEPI)保管。失去財產的中國公民或被印度政府抓起來或被迫移民他國,失去財產的中國公司則被迫撤離。

1965年和1971年,印巴又相繼爆發兩次戰爭,大量穆斯林從印度遷至巴基斯坦,其中包括很多跨宗教家庭。根據當時規定,逃往巴國的原印度公民名下財產被沒收,即使其印度教的家庭成員也不得繼承所有權。也就是說,該規定凌駕於印度《繼承法》。

僅這一不合理規定,便在全印境內引發大量司法糾紛和訴訟案件。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後,為了解決印巴間一系列問題,兩國於1966年1月在塔什干舉行專門會議並發表《塔什干宣言》,提出「兩國將進一步商討如何返還與戰爭相關、被對方沒收的財產事宜」。但因會後兩國關係未見根本好轉,雙方沒能繼續就上述事宜展開談判。

在此背景下,印度政府於1968年8月20日出台「敵國財產法令」,核心內容是搜查在印境內的中國與巴基斯坦公民與公司財產。

此後,1977年、2010年、2016年,印政府分別對該法令進行修改與完善,包括對「敵國財產」進行重新界定、強化CEPI處置沒收財產時的核心與權威地位、規範沒收程序、增加CEPI機構與人員配置、明確「繼承法不適用該法令」「民事法院無權受理相關糾紛」等內容,目的一是繼續收繳「中巴公民與公司」財產,二是為未來一旦與中巴「有事」,可以依據該法採取行動。

根據該法令文件,迄今共有價值超10萬億盧比(約合1萬億人民幣)的9280件巴基斯坦公民的不動產、266個上市公司價值約2600億盧比(約合260億人民幣)的動產等被沒收。而中國公民被沒收的房產共計149套,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阿薩姆邦等8個邦。半個多世紀以來,儘管中巴兩國公民和公司通過各種司法與行政渠道,要求印政府返還有關財產,但印方從未向當事人返還任何財產。

不僅如此,印度政府去年還對「敵國財產法令」進行全面修改並提交印度議會審議,在議會上下院通過後,於今年3月經總統批准成為國家法律。據此,僅在2015年-2016年間,印政府就為CEPI新增108位財產「評估員」。該法還確定了CEPI的法律地位及與各邦執法部門的關係,只要收到有關「線索」,「評估員」即可使用「追溯權」,通過一定的確認與評估程序後,將原屬中巴公民和公司的財產進行沒收處理。

該法案的存在,說明印政府從未放棄針對中巴兩國的敵對行為,這不僅有悖於印自身憲法與相關法律的內容與精神,引發大量訴訟案件,也與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背道而馳,嚴重損害印國際聲譽。

以下是某位印度人關於此類說法的駁文:(僅供參考,文章搬運自搜狐,如有不妥敬請告知,立即刪除。下文與本人立場相對立,其中立場觀者自悟。原文網址:http://m.sohu.com/a/168383940_325359)

洞朗對峙告一段落,畢竟和平比任何事情都珍貴。但洞朗對峙在醞釀和發酵時,芸芸眾生的表現耐人尋味。有著主見以及經驗判斷的人知道這一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問題,大部分的人則是看到媒體的報道之後變得狂怒或者驚慌。然而還有一小撮人竟然利用這一事件進行添油加醋從而獲得媒體曝光與公眾關注度。

最近許多中國人的朋友圈被幾篇由所謂的中國「印度研究專家」所寫的文章刷屏,這些文章是關於印度的《敵國財產法》。在此類文章中,標題或者內容無一例外,都宣稱中國在印度的投資處於巨大的風險之中,印度對中國有歧視性待遇,中國投資者應該好好考慮是否投資以及投資的架構等。這些作者似乎也暗示其可以給出某種安全穩妥的「落地方案」,正可謂是即賺足了眼球,又有實在的商業利益可得。但一言以蔽之,這些「磚家」僅僅是發現印度有這麼一部法案,便聯想到現在的中印局勢,發揮其超強的主觀能動性,抱著日常黑一下印度的想法,經過簡單的翻譯和引述印度幾家媒體的報道,加上一個吸睛的標題,就拼湊成了這麼一篇中國人看到之後就會立即義憤填膺、恨不得「冒犯中華,雖遠必誅」的文章。

作為律師,傳播法律理念比傳播法律知識更重要。而最重要的法律理念之一就是客觀理性,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朋友可以選擇,但鄰居無法選擇。山水相連的印度是中國的近鄰,這個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中印之間本來就有巨大的信息鴻溝,從而產生了信任危機,這是導致中國和印度面臨很多難題的根源之一。而能使人產生「愉悅快感」的抨擊文章,只會使得雙方加深對對方的誤解,中國資本「走出去」能繞開印度洋上的這個節點國家和忽略這個十幾億人的市場嗎?應該不能。印度人民福祉的提高和印度經濟的增長,離得開借鑒中國先進的經驗、技術和資金嗎?恐怕也不能。

下面就聽我們細細給諸位看官分析一下,保證有理有據,我們也希望諸位讀者抱著客觀理性的態度,我們並不強制諸位聽信我們的一家之言,但是孰是孰非,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說起這部首先於1968年通過並生效、並於2017年3月修正後頒布的《敵國財產法》,需要結合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空背景,當年,英國殖民者在撤出印度次大陸之前,給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種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隨後的歷史大家都熟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領土問題發生了數次戰爭。而作為鄰居的中國和印度也在1962年發生了邊境衝突。當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建國,有大量的原印度籍穆斯遷徙到了巴基斯坦。在當時那種混亂的條件下,大件財產和不動產肯定是無法帶走的,正如中國的那句俗話,收拾細軟跑路。但問題是,幾十年之後如果再回來,之前沒有帶走的財產是否可以要回來。這個問題是引發後面一系列問題包括印度出台《敵國財產法》的根源。

1968年法案的適用範圍是針對那些敵國國民在印度境內的財產,而敵國的定義需要引述1962年的《保衛印度法》以及後續制定的實施細則。當然,在當時美蘇冷戰和印巴戰爭以及中印邊境衝突的大的時代背景下,巴基斯坦和中國被認為是印度的「敵國」,印度在1962年與中國爆發邊境爭端之後,也曾經做過違反人道主義的事情,將一些印度的華裔公民強制遷徙到遠離家鄉的印度西北部。雖然美國在二戰中對日宣戰後也曾將大量的日裔美國人關到集中營里,害怕他們里通日本,但後來美國對日裔美國人進行了正式道歉。不過反觀印度,政府在當時的環境下雖然有理由擔憂前線失利之後後院起火從而將華裔印度人關押,但印度政府時至今日也沒有進行道歉。被關押的華裔雖然大部分不久後被釋放,但大量的人對這個國家喪失的信心,前往了台灣、美國、加拿大等。也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導致很多遷徙到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和離開印度的華裔在印度的財產基於1968年《敵國財產法》的規定屬於了「敵國財產」。同時,這部法案也規定,針對敵國以及敵國國民在印度的財產,將由印度中央政府委派管理人進行管理,而這些財產的所有權雖然名義上仍歸敵國國民所有,印度政府僅僅是作為財產的管理人存在,但實際意義上而言,其所有權已經被凍結。據政府統計,印度共有約1.6萬筆(處)敵國財產。

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大量的上述財產的原所有者已經作古。而很多人則找上門來,向印度政府宣稱他們是財產原主人的繼承人,因而有權繼承這些被凍結的財產。甚至在去年,有一些華裔印度人在移居加拿大之後,他們的後裔在印度駐加拿大使領館前就其父輩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進行抗議。印度政府發現雖然有些權利聲索應該屬實,但大量的聲索看起來非常像是有些人想渾水摸魚。2017年初,知名媒體人、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也曾經報道的中國人冒充日本二戰遺孤移民日本的案例曾經引起媒體關注,二戰結束後,日本的水崎秀子滯留中國陝西,取中國名叫「王玉蘭」。1993年,一名中國老太太拿著「水崎秀子」的個人資料,向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殘留孤兒」資格認定。厚生勞動省根據這位老太太遞交的資料和所作的經歷陳述,認定了她就是戰爭結束後遺留在中國的「水崎秀子」。1995年,這名假冒的「水崎秀子」帶著兒子孫子一家6人進入日本,並領取了日本政府的殘留孤兒生活補助和住宅,全家還獲得了日本國籍。 2002年,住在秦嶺深山的水崎得知日本人可以回國了,於是千里迢迢趕到北京,向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提出了回國申請。但是,日本大使館向厚生勞動省查詢後,發現「水崎秀子」早已經回到日本。於是認定這位名叫「王玉蘭」的女人是假冒,並多次拒絕了水崎秀子的身份認定申請。雖然離開日本這麼多年,讀過初中的水崎畢竟還有點文化,於是她開始往老家學校寫信,引起了學校和諸多老同學的關注。在日本市民團體的幫助下,日本警方開始調查「水崎秀子真假案」,結果發現,已經在日本生活了9年的「水崎秀子」,原來是她和她的老公通過蛇頭組織花錢買到了「水崎秀子」的個人資料,繼而搞定了當地的官員,最後冒充「水崎秀子」攜全家進入日本。

水崎秀子的案例相信屬於個案,但印度政府面臨的問題遠比這個個案要棘手得多。印度政府面臨無法定奪的難題,萬一權利界定錯誤,未來的麻煩可能會更大,因此政府將定紛止爭的權力轉給了印度法院。霎時間在印度的法院系統有數千件類似的財產聲索案件,而考慮到印度「聲名狼藉」的法院審判效率,絕大部分的此類案件花了很長時間都未能走完司法程序。

而故事的轉機發生在2005年。當年「有幸」進入印度最高法院的一起財產申索案件獲得了勝訴判決,這使得其他的權利聲索方歡欣鼓舞,其中當然包含冒名頂替的聲索方。因為印度是判例法國家,而最高法院的判例對所有的下級法院都有約束力,在最高法院得到了支持則代表了當時尚未走完司法程序的大量權利聲索案件將會明朗。而印度政府不甘於敗訴,這個時候其見招拆招,唯一破解最高法院判例的辦法就是讓議會介入,通過修法的方式推翻法院判決。

需要中國讀者注意的是,雖然印度的民主被大量的人批判,說其低效和腐敗,但是就三權分立而言,這個案例無疑將印度的國家運行體制展現的非常清楚,作為被訴方的印度政府(行政權力)沒有得到印度最高法院(司法權力)的支持,最終只能去尋找印度議會(立法權力)的支持。

從2005年印度最高法院做出支持權利聲索方判決開始,印度政府就在不斷努力,希望可以藉助議會的力量通過立法或者修法的方式,使得權利聲索方無權獲得這些財產。即使到了2014年莫迪總理以絕對多數上台之後,其也無法快速在議會獲得足夠的支持通過這部法的修正,而一直到了2017年,最終的修正案才得以通過。印度五十年來因為財產聲索而引發的愛恨情仇故事終於可以告一段落。

當然,有些人肯定會覺得印度政府這樣做不妥,即使有一些人是渾水摸魚,想來騙取財產,但是「一刀切」的方式拒絕聲索方的權利要求,對於那些真正的是受害人繼承人的人來說,豈不是不公平?作為法律人,我深刻地理解「無恆產者無恆心」,我也支持印度政府不得踐踏合法的產權。但如果諸位看官看我們的法理分析,看完就知道為何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對於印度這個國家而言是最現實且公平不過的方式了。

法的安全分可以劃分為靜的安全與動的安全,前者主要是所有權,而後者著眼於交易的安全。當然,因為市場上每一分鐘都在發生著產權權屬交易,所以動態的交易安全也需要得到保護。比如大陸法繫上有所謂的「取得時效」制度,即對於無權利人如果以所有的意思公然、和平、繼續地佔有他人的所有物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後,人們常信其與真實的權利關係相符,從而在該物上建立各種法律關係,否定取得時效制度勢必造成社會經濟與法律秩序的混亂,違背法律旨在維持人類共同生活的和平秩序這一目的。取得時效制度就是通過保護靜的安全達到維護動的安全目的的,即通過對佔有人所有權或其他權利的承認從而達到維護與佔有人發生交易或其他關係的第三人的利益,以達到維護交易安全的目的。這裡有點類似於英美法系財產法上的「Adverse Possession」即逆權佔有制度。即如果權利的法律所有人在自己的權利上「睡著了」比如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則無權佔有方通過持續地佔用和佔有行為並超過一定的法定時限後,原權利所有人的興訟時限即終止,該佔用者可以成為該財產的合法佔有者,不必付出任何代價。如果有讀者看過香港的律政劇《法政先鋒》,這裡面就講了這樣的一個案例:業主在把房屋出租給3位租客以後,便消失了20幾年,在這20年中租客代業主交管理費、維修房屋,之後3位租客向法院提起「逆權侵佔」之訴,如果成功,3位租客便可以代替舊業主成為新的房屋所有權人。

試想,五十年之前印度基於1968年《敵國財產法》凍結的那些財產,在這幾十年當中權屬發生了多次流轉,後續的流轉人是支付了相應的對價從而取得了產權,如果幾十年之後原所有人的繼承人跑過來說,我不管,財產要歸還於我。試問,白崇禧的曾孫如果從台灣跑回大陸說,這裡的白公館是我太爺爺的,我是他的合法繼承人,所以你要退給我,國家或者現在的所有人是否會答應?

回到《敵國財產法》項下中國投資者關心的幾個問題,第一就是該法案和中國今日在印度之投資有關聯嗎?

答案很明顯是沒有關聯。中國對印度今日之投資受到1999年印度《外匯管理法》以及後續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政策的規制,其待遇與其他國家投資於印度的外國資本一樣,沒有受到所謂的「立法歧視」。

問題2:印度政府是否可以援引《敵國財產法》獲取今日中國在印度之投資?

答案很明顯不能。印度在之前的一系列立法當中已經明確了何者為「敵國財產」,並且如筆者所述,《敵國財產法》是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也就是之前尚未解決的財產聲索而立法,怎麼可能會被套在當今的中國投資者頭上?

問題3:是否存在可能將《敵國財產法》中「敵國財產」的定義進行擴大化,從而適用到中國在印度的投資上?

答案很明顯不能。因為該法對於適用範圍有非常嚴格的限定,要想進行擴大適用,除非修法或者通過新法。而很明顯,印度不是某拉美流氓國家,說國有化就國有化,說不還主權債務就立即賴賬。在高成長預期的印度,如果其膽敢對任何外資進行染指,無非是飲鴆止渴,自毀長城。今天印度和中國關係不好,那印度國有化中資在印度財產,那美國也會擔心,未來哪一天印度和美國產生爭端,印度是否會做相同行為?其他國家更會擔心,畢竟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這樣的短視行為,相信印度這樣的民主國家,不說沒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但如果真的有這一天,估計整個南亞乃至世界大亂也不遠了。

問題4:印度是否有動機通過新法來徵收今日中國投資者在印度的投資?

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近日的印度吸引的外資佔到了全球諸國的前五。印度為了發展,也會繼續不遺餘力地加大吸引外資的力度。印度的政府需要外資來創造就業、提升科技和人民福祉。如之前筆者所說的,如果印度政府膽敢對任何一國的在印度財產進行徵收、沒收或者國有化,那對投資者的信心打擊和對印度國際聲譽的打擊是無法逆轉的。而印度獨立的司法體系雖然如大象一般緩慢,但其無時無刻不看守者政府,防止其權力越界。

最後,筆者希望讀者仔細考慮一下近一段時間由這些不負責任的、號稱「印度通」的造謠者所製造的輿論,也考慮是否這個事件能帶來如下教訓:

a) 因為社交媒體的巨大力量,越是諸如「人咬狗「的光怪陸離的新聞越是能夠吸引公眾關注,而喧囂之後,無人關心這些新聞是否客觀真實。社交媒體上的文章,也並不因為有幾千幾萬的閱讀和點贊量就證明其可以從謊言搖身一變成為真理。

b) 印度的法律市場不對外國人開放。包括中國律師在內的外國律師不得在印度工作、也不得提供任何印度法律建議,與中國不同,外國律師事務所不得在印度設立代表處。如果有任何中國律師打著「駐印律師「或者說印度法權威的旗號,請遠離這些流竄詐騙犯。中國投資者可以出於方便聽一聽他們的發言,看一看他們的發文,但是,如果涉及到出具真正可靠的法律意見,不要考慮這群山寨貨,請前往印度律師公會查詢正牌的律所和律師。

c) 筆者深知中國有句老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人在異鄉相信本國人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在印度抱有這樣的觀念所付出的成本、交的」學費「可能高出你想像。對於美國歐洲這種有著大量中國移民、華人華僑的地方,信息通暢,但印度,不幸的是因為中印之間各種交流甚少,能稱得上真正是」印度通「的人和機構鳳毛麟角。這也提醒中國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別被所謂的民族感情沖昏頭腦,畢竟你從事的是商業行為。

d) 即使是對那些聲稱看過印度法的中國律師,請必須要明白,印度是普通法系國家,中國是大陸法系國家。受到19世紀普通法國家法典化運動的影響,雖然印度有諸多的各種成文立法,但本質上印度的司法運行離不開對判例和習慣法的遵循,並且印度的法哲學與中國截然不同,印度的法律解釋也不同於中國的法律實踐。而這些,我敢斷言目前沒有一個中國律師可以做到熟捻於心。如果僅僅是某個中國人跑到印度,看到有這麼一部法律,利用其「高超「的英文翻譯技巧進行「炮製」,相信這樣的文章,可讀性可能有,但實用性和真實性值得商榷。

筆者希望本文解答了一些中國投資者因為謠言引起的憂慮。經貿往來是國家之間最好的潤滑劑。也是增強互利互信,避免擦槍走火的重要基石。作為在北京生活過六年,而有著眾多中國朋友的印度人,我希望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的、曾經被殖民主義蹂躪的古老國家,可以「不打不相識「,放下過去,迎接未來。

作者白大山(Santosh Pai),擁有印度和英國雙執業律師資格,畢業於印度國立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及文學學士學位;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於清華大學,獲中國法法學碩士學位。白律師在北京生活學習了六年,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說流利漢語的印度律師之一。作者的郵箱是 santosh.pai@linklegal.in

然而這位印度的律師先生在安利了一番印度民主的先進性及基於民主制度的無奈後依舊認為印度政府最終通過的法案對於印度這個國家來說是公正合理的。而對於那些失去財產並且一直沒有停止追究或者因為徹底失望而不再追究的失主來說還有什麼比強盜毫無理由搶走了財產然後又被告知官方認可強盜掠奪的財產不會歸還本人更絕望的呢?另外請注意2017年印度通過了強盜搶劫財產失主不具備合法追溯權利的條款。

18年新消息,印度政府不要臉到了一定境界了。

據印度報業托拉斯(PTI)1月15日報道,根據印度新修訂的一項法案,對於那些已移民到中國或巴基斯坦並已在當地取得公民身份的印度人,其目前仍滯留在印度的財產被視為「敵方資產」,政府將對這些資產進行拍賣。

這是印度日前修訂已實施49年的《敵方資產法》之後所採取的行動,該修訂案證實,在印巴分治時期及之後移民到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印度人的後裔,將無法再繼承那些被滯留在印度的財產。價值總共人民幣一千億元的這種「敵方資產」共9400多處。目前內政部已開始對這些「敵方財產」展開認定工作。

印度內政部長拉傑納特?辛格稱,那些沒有產權負擔的財產應該被迅速處置掉以轉化為貨幣。

《印度時報》1月15日報道,印度政府計劃拍賣價值達1萬億盧比(約合1000億元人民幣)的敵國資產。這些敵國資產有9400多處,價值1萬億盧比,這些全部是巴基斯坦和中國公民留下的。印度內政部官員說,內政部正在設定招標程序,確認這些資產。

此舉是根據修訂的具有49年的「敵國財產法案」修訂案做出的,該法確保在隔離期間和之後移民的巴基斯坦和中國繼承人不會對印度留下的財產提出要求。印度新修訂的法案規定,「敵方財產」指的是任何屬於敵人、敵方實體或敵方公司或由以上對象管理經營的財產。1965年印巴戰爭之後,印度於1968年開始實施《敵方財產法案》。

在最近一次會議上,內政部部長辛格獲悉,已經完成對6289名敵人財產進行調查,剩下還有2991名屬下託管的財產即將完成。辛格指出,這些沒有產權負擔的財產應該被迅速貨幣化處置。

邦政府被制定來鑒定這些敵國財產、歸屬和估價。這9400多處敵國財產中巴基斯坦佔9280處,中國人留下的佔126處,其中梅加拉亞邦最多,57處,西孟加拉邦27處,阿薩姆邦7處。


印度人民暫時還不需要基建

印度人民需要的是結合印度國情的毛主義理論指導,10000個政委和一些基本的輕武器

然而自從我們的先知死了以後,我們中國就沒興趣出口這種不賺錢的東西了


鄭國渠 ,疲秦之計


偉大的理論家,思想家列寧同志不是說了嗎,「資本家們會賣給我們用來絞死他們的繩索。」 實際上蘇聯能實現工業化,並逐步達到和美國並駕齊驅的實力,和幾次經濟危機時從敵對資本主義國家引進工業技術密切相關。沒有敵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技術輸出,蘇聯很難趕上來。

實際上,我們絕不能高估人類的智慧。當年英國人要不是惦記著中國市場,想賺中國那兩個錢,就不會打鴉片戰爭逼著中國開放,通商,工業革命的也就不會這麼快擴散到東亞,現在倒好了,才過了100多年,中國就成了地球工業之王,英國人早靠邊站了,只能靠搞旅遊立國了,如招徠中國中學生去劍橋旅遊。一個地球只能有一個工業中心,其它地方都得餓殍滿地。英國已經沒有工業了,而且失業率很高,到處是吃福利的窮人。看看《跳出我天地吧》。當年的不可一世的英國人如果知道自己視為座右銘的自由貿易原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還會不會堅持搞自由貿易?拿破崙為什麼說不要招惹中國,讓中國繼續睡覺?拿破崙是明白人。

繼英國人以後,美國人又開始在全世界兜售自由貿易,以為自己天賦秉異,一定會是最後贏家,結果中國還沒出手,美國的工業就已經被日本拆掉了一半。中國一來,美國就全面去工業化,逐步退化到新世界資源出口型國家,糧食出口型國家。殖民地都是這個下場,而且美國國內種族矛盾尖銳,左右派意識形態矛盾尖銳,南北地域矛盾暗濤洶湧,有錢都好說,沒錢,美國分分鐘被分屍。大國其實都是泥足的巨人,不然人類社會這麼多年,早都演化成只有大國倖存了。美國就是典型的引狼入室,就像魚為了吃誘餌那點肉,把自己搭進去了,悔之晚矣!當然,其實明白人肯定有,只不過商人權力太大,民族利益被忽視,視而不見。

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國絲毫沒有總結英美衰落的教訓,現在也學著當年的英國,後來的美國,想要打開亞非拉市場,做著輸出產品,產能,發財的美夢,這跟當年大英帝國,美國做的美夢是一樣的,結果英國,美國從中國賺了幾個錢呢?你向落後地區輸出產品,服務,你賺1分利,落後地區可以借著你的產品和服務,產生10分利,100分利的好處,你很快就會培養出一個更便宜的競爭對手。

共同發展,世界大同?如果這種結果能出現,那為什麼所有已出現的生物物種,人類族群和人類個體99%以上都滅絕了,絕後了呢?在高速公路上同向行駛的兩輛汽車,一小時後還能在彼此視野內的可能性是多少?兩小時後呢?少數贏者通吃,大多數滅絕,而少數贏者的後代發展壯大,佔據所有可佔據的地盤,這才是競爭的本質。研究發現,5%的競爭優勢就會在20代以內取代對手。共同發展只能是短期的障眼法(其實共同富裕也是)。比如,炎黃部落崛起時,中華大地到處是人,如良渚文化,甚至發展出水稻,結果這些人都消失了,Y DNA顯示,現在10多億人都是炎黃小部落的後代,並沒有共同發展。

人類的集體智慧極為可笑。比如,美國白人眼睜睜看著自己從國家的主人變成國家的少數民族,而無能為力。歐洲也一樣,漢人也一樣。人類社會有自己的意志和軌道,不完全,或者完全不,按照理智行動。比如,人類肯定要搞出人工智慧,而人工智慧肯定要有意或者無意間弄死人類,人類知道人工智慧肯定要弄死人類,但人類肯定還是要搞出人工智慧。你想想,爬行類可以說是人類始祖,但人類做事時會不會考慮爬行類的利益?人工智慧看人類,就像人類看爬行類,人工智慧肯定不會永遠考慮人類的利益。這又涉及到熵永遠增加這一宇宙第一奧義了。干成一件事艱難無比;毀滅一個東西,很容易。從長期來看,滅亡才是永恆的主題。


印度政府一定是腦子進了恆河水。

如果有人見過made in india的東西,十有八九會驚艷於那種粗糙之美。對的,我說的就是印度工業的明珠——-採礦。

對於一個製造業競爭力底下的人口大國來說,良好的基礎建設只是為列強拉走資源和傾銷工業產品鋪平道路罷了。

中國和印度的關係大家都懂得。基建交給中國搞,和平時期方便吸血,戰爭時期連帶路黨的成本都省下了。

正確的道路不是引入中國的基建,而是引入中國的數學老師。

———————————

關於數學問題,統一回復大家一下。印度數學確實不算差,但是數學好的印度人絕對不會去當數學老師。所以印度的基礎教育,師資力量非常匱乏


不賠本賺吆喝就行。

有足夠利益當然要做,但是政治挂帥的非經濟行為就很傻了。


如果你給別人做一件事,不收錢,這叫幫。

如果你做事拿錢,這叫做生意。

中國如果能參與一個未來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意,這TMD是一個特別有前景、我們有優勢、而且對我們和印度都有利但是歸根截底對我們特別有利的事情。

因為你不跟印度交易,日本韓國或者歐洲也會和它交易的。

評論區里的聰明人莫非覺得「基礎設施建設」是黑科技?中國不跟印度交易,印度自己就做不了或者沒法和日本人韓國人交易?

中國高鐵如果打入印度市場,結合全球Top2人口市場,中國高鐵產業自然更加無敵於天下。

如果你不進去,日本新幹線進去,人家就能依靠印度市場,彌補日本本土相比中國的巨大市場規模劣勢。

毛主席說過:搞政治就是搞的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

如果中國和印度的生意做到像今天美國和中國一樣大,這兩個國家就會互相滲透,戰爭也就自然避免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起來兩敗俱傷。誰還打呢?

為何美國和鄰國加拿大關係這麼好。

為何德國和英法意都和平友好互助。

為何你們非要中國敵視印度呢?

難道就只有「朝鮮、巴基斯坦、伊朗」這些國家配做中國的好基友嗎?


難以想像!會中文的印度人,台獨,港獨,和反華勢力齊聚這裡!!!讓中國人挖坑埋自己!!!

我把這個問題下的各個回答和下面的評論和回復看了一遍,並且對於在不同答案下反覆不遺餘力鼓吹中國幫印度搞基建和投資的人查看了他們的回答記錄。

這些人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一般情況主動當答主的並不多,大部分是跑到別的答主下發評或回復的。我根據它們回復的特點猜測它們會在什麼議題下回復,果然命中率很高。

這些人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作為答主就是簡單回答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作為它們的馬甲,更多時候是到別的答主下發評論,混淆視聽,迷惑我們有些對歷史國際現狀不夠了解的同胞,讓他們跟著起鬨。我們也會對社會腐敗落後現象吐槽,但是我們的出發點和這些人完全不同,我們字裡行間是恨鐵不成鋼的抨擊,而這些人是唯恐中國不亂的攪屎棍!

我對這些人進行總結,主要有幾股勢力:

1。會中文的印度人,鼓吹我們幫它投資和搞基建,回頭再把我們西藏吞併。我和印度人打過近二十年的交道,大部分印度人視西藏為它們的所有物,特別是平民和平民以上的階級,戰略就是花大量資金培養所謂流亡藏人,並收容達賴,把西藏搞分離後,再像錫金一樣吞併。

2。台獨分子,自從印度入侵中國後,民進黨就開始研究如何利用印度打敗中國大陸,其中一個就是讓中國大陸幫印度搞基建和投資,印度強大,就會更加挑釁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和印度一旦發生武裝衝突,中國大陸就沒有力量和精力統一台灣。

3。港獨分子。現在港獨和台獨明裡暗裡更加合污,所以想法更加統一,和港獨一個意思,就是它們自己沒有能力,就借力中國把中國的難纏敵人印度搞強大,回頭再對付中國,也就是,讓中國搬磚砸中國大陸自己的腳,讓中國大陸自己給自己挖坑。

4。其它畏懼中國崛起的反華勢力,千方百計阻擾中國發展,也是逐漸合污,印度入侵中國後,它們看到了希望,所以拚命鼓吹中國花錢花力強大中國的敵人,讓中印武裝衝突,一箭雙鵰,它們又不費什麼力,就是花最少的錢僱傭一些網上的蝦兵蟹將,迷惑對歷史和國際局勢和現狀不夠了解的國人,讓他們跟著起鬨。

印度入侵中國,而我們對印度的智庫事先一點警示提醒都沒有,反而給我們傳遞的是一片和平友好的假象,並且拚命鼓吹中國對印度投資,導致今年上半年,中國成為印度資金的最大來源國,沒想到印度感覺自己資金充裕,立馬購買大量先進武器,感覺自己有底氣了,就突然入侵中國。

這證明我們對印度的智庫完全失敗,完全無能,但是,這怎麼可能?所以這些所謂的智庫有可能被金錢收買或要挾,明裡是智庫,暗裡做的卻是間諜的事。但願紀委和中國情報部門能夠對這些人進行嚴格審查。

我反對中國和印度直接武裝衝突!!因為除了武裝衝突,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策略。

我們可以賣產品給印度,我們的產品基本上性價比全球最高(同等的性能,價格最便宜)。印度它愛買不買,同樣的產品,它如果從別地購入,花的錢就要更多,這樣它一年下來,成本增加,利潤減少,印度國家稅收也會減少,印度國家留存的可用資金就減少,這對於它資助流亡藏人和購買武器的資金就會減少。這種情況當然是我們樂觀其成的。

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幫印度搞基建和投資。有人可能會說,那別國也可以。印度建國到現在多少年了,日本新幹線技術成熟又已經多少年了,要幫應該早就幫了,為什麼偏偏在印度入侵中國之後才下定決心,以虧本的方式幫印度建?因為從中它們看到了印度對付中國的決心,即便虧本,但是只要能夠有效牽制中國,它也不惜血本。而對於印度來說,能夠讓日本和中國競爭不斷,把價格壓低到虧錢的話,對印度是非常有利的。這種局勢下,誰做誰虧本。

有人說我們的基建已經飽和了?這是彌天大謊,你到中國三北特別是西北還有西南的每個城市看看,不要只看拉薩,烏魯木齊和昆明。三北的土地非常遼闊,很多地方非常遙遠,目前不要說高鐵,鐵路高速路公路都不夠!這些地區經濟不上去,我們的崛起只是空話!

中國和印度經濟基本上不互補,印度沒有什麼資源。印度有大量低技術勞力和中國低技術的勞動力是競爭關係,目前我們有優勢恰恰是因為我們基建好。如果我們幫印度搞基建,我們的低技術勞力的優勢就會減少,他們的生存壓力一旦加大,我們不要說繁榮發展,和平穩定都會有問題!所以我們絕對不能投資印度!

還有人說,美日不也投資中國?這恰恰提問了非常關鍵的又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點,那就是,中國對於真正屬於美日的領土沒有任何企圖,更加不會去入侵他們!我們只需要雙方平等對待,不干涉對方內政。而印度卻已經入侵中國,又對我們的西藏虎視眈眈,每天都想著收入囊中!

印度到中國的留學生這幾年一直在增加,而且是免費的!!!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結果在目前印度把中國當做對手,軍事挑釁,企圖我們的西藏領土的情況下,我們居然幫敵人更加了解我們,更好地打敗我們自己!更有甚者,這些留學生在中國免費受高等教育後,更加堅定它們認為台灣是獨立的國家,西藏應該獨立的想法!這是學渣誤教育部,進而誤國的又一例證!

我們的高鐵基建要不要走出去?當然要。有些人故意混淆視聽,把不幫印度搞基建和我們的基建工業不走出去等同。這非常非常荒謬和可笑!印度的領土才多少?巴西,阿根廷甚至非洲多麼廣大的土地,而且這些國家和我們高度互補!巴西人口和它的可用土地比起來算少,它有極其豐富的資源,非常有潛力的農業前景。阿根廷原來就是個農業大國!我們有性價比很高的工業產品!我們貿易合作幫他們搞基建絕對是雙贏。還有非洲...最重要的是我們合作的國家是不是入侵我們,是不是我們多個層面上的敵人!印度就是這樣一個敵人,它的如蟒蛇一樣,妄圖吞掉比它巨大的獵物的無恥貪婪,它的視西藏為它的所有物是中國和印度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贏得時間非常關鍵,我們要在印度發展起來之前專註於自己的產業升級和大循環經濟的發展和建設,大力降低對原材料的依存度,利用可再生原材料和資源,不懼其他國家對我們的原材料和資源封鎖,當我們產業升級後,當我們國力和軍事高度發展,把印度拉下非常巨大的距離,印度即便挑釁我們,我們也不會擔心和畏懼!

我在海外,為了對這些中國的敵對勢力有所了解,經常看它們的新聞和下面的評論。比如台灣的三立新聞,香港的蘋果日報,印度的印度斯坦時報等等。當然我也看中立的,比如新加坡的早報,還有親中的中時電子報等等。我也看FT中文還有其他英文主流媒體,在全方位看了不同立場言論,結合多年和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打交道(我在國內工作多年,在國外不同地區也工作多年)後,更加擔心中國給自己挖坑,幫助印度搞基建和投資。那我們崛起的希望就會減少!


不請自來。

本人目前駐外做工程,我想有一點點發言權對於這個事情。

首先,什麼是幫助?

工程資金有很多種來源,自有資金,銀行貸款等等,大多數比較落後的國家如果想要貸款,都是經過評估,然後用主權擔保向銀行貸款,比如世行,xx發展銀行等等。

印度既然作為一個沒有多少錢的國家,想要進行基建,必須要貸款,從大銀行貸款所進行的工程是所有總包公司都喜歡的,為什麼,因為付款比較容易,銀行一般是不會拖欠的,只要你完成合同相應的條目,都會給你相應的錢。

還有一件事不得不說,一般銀行在項目開始之前會進行評估,評估中有一項很關鍵,就是這個項目需要花多少錢。銀行會評估出一個最低價格,如果有公司報價如果低於這個最低價格,銀行有權利廢標,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公司不會惡意低價競爭,也就代表有利潤可圖。

既然錢是由主權擔保貸款而來,那麼只要公開招標,滿足資質的任何公司都可以進行競標,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利潤,為什麼不競爭一下?

回到幫助這個問題上,如果公司和印度人說,我自己出錢幫你建,只要你以後得利潤分我多少百分比巴拉巴拉。這才叫幫助,你掏錢我幹活不是幫助,只是互助互利罷了。

第二點,說下國內總包環境。

可以百度一下知名的各方面負責國內基建的國企,肯定有一個子公司叫什麼國際公司,沒錯,這個國際公司就是總包,也就是專門做工程的。

為什麼出國,因為國內做不下去了,為什麼做不下去了,因為第一,國內基礎建設已經很完善了,第二,國企壟斷。

所以逼著小公司必須出國做工程,英語區市場都已經快被國家電網壟斷了(一帶一路),所以小公司都想奔著法語區,西語區發展。

如果印度的項目不做,你讓這些小公司餓死?

最後,不要提什麼民族大義,出國看看,你有錢人家才會高看你一眼,中國人現在敢挺直腰桿不光是因為中國現在各方面發展了,最大的關鍵是,中國人有錢了,能為他們帶來利益了。

你出國旅遊,僅僅說你是中國人,人家只會說個chinese. 你帶錢人家才會說welcome.


轉帖: 幫助印度基建是非常短視的行為

幫助印度基建是非常短視的行為,可以說是現在最愚蠢的行為,比人民幣捆綁美元更甚。文章有道理沒道理其實都在文章的假設前提是否正確。如果前提假設有問題,那文章也就有問題。幫助印度基建一個最基本的假設,就是「中國公司不去建,外國公司也會把生意接過去。」

這個假設不成立。這個假設要成立,那世界上基建早就不是問題了.

應該每個國家基礎設施都一樣好才對。老廣不是說中國公司不去建,外國公司也不會去接生意。他們會去接,事實上印度的大的基建項目沒有一個是他們自己做的,或者總包給外國公司,或者包給塔塔之類的國內公司,然後這些印度公司在分包給外方。在中國之前,印度需要把項目給英美歐洲公司,後來馬來西亞,韓國也來接,現在是中國。印度之前為什麼修高速公路慢,他的設計監理要給英國人,施工要馬來西亞公司來做。為什麼修電站慢,也是一樣。以前是不給中國人,現在給了中國人,嘗到甜頭了,所以以後會越來越多。中國要真的幫印度把基礎設施建立起來了,那就是比蘇聯幫中國建工業體系更傻的事情。倍數,我掐指算了下,大概是9.745倍吧。

那麼既然老廣也說了,中國公司不去建,外國公司也會把生意接過去。那為什麼反對中國公司去接吶。原因是中國公司的效率太高了,太可怕了。首先是成本,中國公司投標價就是橫砍一刀,這個錢就是很大一筆。印度的基建項目的融資沒有什麼自由資金,都是國際市場上搞來的,現在利息低,但印度的債務評級不低,比垃圾股差那麼幾個台階,所以投標價低個1/3,1/2。後面還有工期的節省,那個省的錢老了去了,全壽命費用省個一半算是起碼的。而且西方公司建項目後面還要賺你的服務費。所以服務項目和基建項目是分開的。那個是長期釣魚合同,印度徹底殖民化,對這個很認的。所以項目建完了,保養維護照樣每小時幾百刀供著。中國人估計項目建完後,天天盼著回家,短期徒刑就不錯了,誰願意在哪裡服無期徒刑啊。西方公司就可以,項目要價高高的,雇了僕人,司機,租個別墅,買了發電機,衛星天線在那裡耗著。所以中國項目實在是幫了印度很大。事實上中國去投標本身,就是幫了印度省了很多錢,中國人一去,大家的標價都要往下砍。西方原來100%的利潤,起碼砍掉2/3否則一點戲都沒有。中國華為,中興的進入使得印度可以無中生有建起一個電訊業。這不是說華為,中興拿了多少項目,而是西方公司因為華為中興進入,少要了多少錢。就電訊業本身,中國幫印度省下1000億美元,這個估計我覺得不過分。中國公司不過去,西方公司會慢慢的把印度的油熬出來。西方公司之間可以有默契,競爭會有分寸,中國公司這幫野人(這是西門子的印度裔經理對我說的)進去了,價格全砍下來了。而且華為,中興不是單賣設備,而是安裝調試一攬子交貨。要知道在印度,最要命的最要價的就是安裝調試這些事情,人家是充分尊重服務業,哪像中國,軟體服務都是搭的東西。華為中興就是在給他們送餡餅吶。西方公司幫印度基建要的都是硬通貨,印度債務上多1000億美元,少1000億美元就是經濟垮台不垮台的問題。

其次就是工期,西方公司的項目沒有不誤工期的。因為很簡單在那裡這是常態,中國公司能按工期做下來(不少還是提前),印度人錢就賺的很多。印度國內的商業利率是20%。為什麼西方項目誤工期中國不誤,或者說誤得少。因為施工人員的原因。中國是從中國找工人過去,圈在工棚里,錢是按項目發,早做完項目早回家,天天聞著印度人身上的咖喱味道。你說能不快嗎?西方那沒有那麼多工人,拿了項目後,到處找人湊隊伍。工程師來自全世界,工資按照小時計算。來自英聯邦的還要喝下午茶。加班雙倍工資,印度節假日和西方節假日工作三倍工資。去了印度做個項目就知道印度有多少假日了。而且印度好多項目要分包給印度公司,那就更是沒準的事情了。而且西方公司不能像中國一樣大批的拉民工過去,他的力工要從當地找,凡是這麼乾的,干一個死一個。到時候誤了工期怎麼辦?一個是西方公司簽著合同前,付的大把律師費交際費不就是為了這個。而且項目拖期,對印度人太好理解了。特別是西方人的公司拖期。印度唯一不能容忍拖期的公司就是中國公司。

然後我們說工人。其實我以前說過,在印度很難找到體力工人。大家看印度覺得11億人怎麼會少體力工人。真的是這樣,不做項目,你沒法理解。印度教里種姓其實就是社會分工制度,哪怕在下層的種姓,人家還挺有榮譽感。哪怕你的種姓是淘糞的,給你在當地不錯的工資讓你去挖電纜溝,人不願意去,因為淘糞的看不起力工,人淘糞是神分配的工作,這輩子幹完了,下輩子就轉崗婆羅門,去寶萊塢當影星了,幹了力工,將來到天堂組織部里,這段歷史交代不清楚,被整了風怎麼辦,一段歷史不清楚,每次轉世運動時都要倒霉,卑賤者最聰明,這帳勞動人民算的太清楚了。所以在印度,大量的體力勞動是穆斯林來乾的,特別是孟加拉移民。而且這些移民不知道是偷懶還是營養原因,幹活很不得力。說個例子吧,我在印度的時候,一次那裡電梯壞了,要往樓上抗機箱。我找了個我看上去黑呼呼的力工,覺得應該很有力氣,結果人抬不動,必須多雇兩個人一起抬,還很慢。其實那個我一個人就能扛上去,儘管會累個半死。也是我在印度脾氣大了,覺得不使喚使喚人給中國丟臉,否則我真的不廢這事。而且這類事情多了,我發現他們好像不全是偷懶,是真的不行。在國內,看著精瘦精瘦的漢子,扛沙發一個頂我兩。到哪裡這個結論不成立。這是力工,其次就是工程師。中國因為蘇聯影響和土共的努力,中國是工程師大國,特別是土木類,機械類,電工類。我覺得每年畢業生可能要佔世界一半,甚至更多。印度儘管受蘇聯影響很深,比中國深。印度的計委的工作流程方法都是蘇聯那套,中國不是。但是印度的教育是受西方影響,所謂大學幾乎都是三年的自由藝術,這十年,因為IT紅火,所以有很多IT畢業生。但是工程師很少。西方國家也是。印度要建基建,為什麼要依賴外國公司,因為他找不到那麼多工程人才。中國的公路網是無數土木系畢業生搞起來的,電網是無數電力工程師建起來的。印度沒有這樣的資源。中國電力學院原來有多少,建築學院多少,要鍊鋼我們還有鋼鐵學院,鐵路有鐵道學院。還有無數機械學院。這些印度都沒有,所謂IIT,

一年才收幾個啊,還不是工科。所以中國的經濟實力是無數工程師的血汗結晶。這是中印最大差距。自由藝術畢業生可以去call

center接電話挨罵,你讓他建個立交橋試試。所以印度在基建上就要依賴國外公司。而國外公司的工程師pool就那麼大。數目是一定的,而且印度也不是啥好地方,能在其他地方找到項目的不會去印度。去了印度還會磨洋工。從這個意義看看物廉價美的,到了印度就憋著早點完工早回家的中國工程師,你不覺得印度很幸運嗎?而且中國公司內部層級很開放,你一個工人,做的好能當工頭,能做工程師的工作,工程師做好了,能負責項目。西方不行,層級分明,你是工人,就永遠是工人。這個區別其實也很明顯。每當我遇到這種事情時,就會想,馬克思,毛主席真是很偉大。

最後我說的就是最關鍵的就是因為中國的參與,印度縮短了這個瓶頸的時間。如果中國不參與,印度也能找到國外公司發包。但那裡能力是一定的。打個比方吧,比如不考慮價格,西方公司的人才庫頁就能支持每年10個電廠的裝機,中國進來了,能力簡直無限,只要你印度付的起,100個電廠都能建起來。這個要縮短他多少時間。所以看問題要從這裡看,本來這個要道,只能一個人側身通過,結果你來了,把它搞成四車道了,你覺得你幫了他多大忙?借林總的話,你中國不參合的時候,西方廚子費好大勁,也就能準備一桌菜,要價還好高。問題是印度那十幾億人吶,一桌菜不夠啊,只能餓著。現在中國傻廚子來了,半價管飽,要多少桌辦多少桌,保不齊真能把印度人餵飽了。用女納粹的話說,印度人多吃一頓即是對世界的極大威脅。所以你看土共多邪惡。

本來印度基礎設施升級要10年20年,正好給中國一個從容調整的時間,你幫他把基建時間縮短十年。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本來就一幫人在吹印度,能騙多少外資就騙多少外資,你中國現在幫他們基建,最後人家不會認你的情的,最後是你中國人半價準時的幫人家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樣板。結果就是印度人負責做夢,西媒負責宣傳,中國負責實施,把印度扶起來搶你的飯碗,甚至挑戰你的政治制度,白痴都比這能幹。

幫忙還無所謂,人家要感謝你還可以。問題是人家連個謝字都不會說。中國公司在印度基建,價格最低,工期最快,質量不說最好,也是非常好,印度人對你最反感,對中國公司的合同違約追究最厲害,監管最嚴厲,說三道四不是最多了,而是全部對外國公司的說三道四都集中在中國公司。而且是你幫他建成基礎設施後,人家第一個要搶的飯碗就是你的飯碗,第一個要折騰的國家就是你,第一個要分裂的國家就是你。而且你廢了這麼多代價換來的是什麼?換來的是美元,換來的是你已經有兩萬多億,讓你天天睡不著覺不知道怎麼打發的美元,而其中很多部分還是你給印度的出口貸款什麼的。你說這種行為藝術叫做什麼?怎麼定性?東郭藝術.

中國現在的經濟比印度是高一個層次的,我們的瓶頸是科學技術和資源,你看到那個西方國家會無償也好,有償也好,提供給中國。沒有。為什麼?因為人家知道提供給你中國,你上了這個層次,你將來是要和他競爭要他命的。作為資本主義國家,人家不會為你五斗米折腰的,在缺錢,你想要技術不給。想要資源,沒門。這是什麼覺悟,這是資本主義覺悟。印度經濟比我們低一個層次,現在的瓶頸是基礎設施。我們怎麼做的,為了幾麻袋自己庫房裡存著好幾萬斤的,都已經發霉的老玉米,我們在半價幫著印度玩升級啊。這是什麼覺悟?是資本主義的,還是社會主義的,難道是傳說的共產主義覺悟?

所以說資本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那個思維都不會這麼搞,就怕那沒主義的思維。大棋也好,小棋也好,只要是下棋就行,起碼你要贏你對手啊,怕的是沒棋。很多事情是要算大帳,講政治的。井大的東西就不錯。如果國內的基建企業要找活干,中國有大把的盟友啊,又有大把的錢。印度那個每年100多億美元,其實沒多少錢,也就中國手裡美國國債利息的幾分之一。把那個錢拿到小巴,孟加拉國,柬埔寨,拉美,非洲去以政府貸款方式幫他們建基建項目不挺好。更何況還有朝鮮,古巴這樣的同志國家。朝鮮在操蛋,人家是共產黨,和你貼的標籤的是一樣的,你拿出九牛一毛幫人家一把,這本身即是對你政治制度的鞏固。中國現在掏的起這個錢,何必忍氣吞聲,低三下四去掙垃圾咖喱美元吶。所以我看到大棋兩字就想笑,中國現在領導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戰略思考,走到哪算哪。作為國家領導人,有時候是要看看地球儀的,不能純經濟觀點,而且純經濟觀點長遠看,大棋角度看,最不經濟!

印度事實上的大國,有足夠的大國心態.

印度的未來應該會好,技術的擴散不可避免.

我們可以賣手機,有些東西還是不要著急,比如基建.

太快的促進印度的發展,我們的產業升級可能還沒有實現,印度就成為強勁對手了.

印度情況比較複雜,我在印度呆過三年

看起來或許是個大蛋糕,不過吃起來恐怕很困難。問題太多,僅僅政府的腐敗和效率就能要了投資者的命,還不說民族、宗教、貧富差距、恐怖襲擊等等問題。

中俄中韓都不會真的互相幫助對方,貿易賺錢而已,地緣決定的,怎麼能幫助對方彌補短板。印度現在的孱弱,除去種姓宗教等,很大程度是由於基礎設施的不足+【且無足夠能力自己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使得印度補上基建,是否再去印度開設大批工廠,這種再造一個中國(內心卻完全對立)的【big

picture】,是一種怎樣的情懷?為了1.49億部手機里的那點點錢?印度這種結構,平民負擔的起的一部手機能賺多少錢?可以去查下現有的基建幫助印度省了多少錢。

我的意見是:印度大發展的風險和滿清搞憲政差不多

不發展還能活長點,真大發展了死得更快。

所有說印度的都躲不開種姓制度,種姓制度的來源是印度教,三哥這麼個人種文化博物館,如果沒有印度教維繫,怕是早就碎得不能再碎了。

印度從體量和野心來看,將來會是中國在全球的主要競爭對手或敵人,所以堅決反對以低價進入印度進行基礎建設,認為要把基建留給日本和歐美,增加印度經濟增長的成本。

反對老廣的河友主要認為國內相關企業過於飽和,再不對外輸出自己也會面臨危機。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類似話題我就會想起十九世紀英國曼徹斯特紡織廠野心勃勃的目標:賣給中國人一人一件曼徹斯特製造的襯衣。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那我就給你做雙只有我能修的鞋。


簡直是歷史重演,當初歐美就是上了中國這麼一個惡當,被中國各種特區,各種優惠政策,各種招商引資,各種合資辦場,各種資源換技術給騙了來。

當時他們可能一邊心裡罵著傻波依一邊蜂擁而上要搶佔中國這塊大蛋糕,心裡想著反正給你些過時的都淘汰了的技術我們又沒有什麼損失,還能換來我們急需的資源,何樂而不為。

可是他們卻沒想到,中國缺的就是這些基礎技術,拿到手之後,立刻以人海戰術憑藉著大量的技術人員,在這些基礎及過渡性技術上飛速發展出現代化工業,其速度讓人瞠目結舌。現在你看看,那些西方國家有多少要仰中國鼻息而活。

早知道現在,他們一定很後悔當初的短視吧,原本想著找一個能提供原料和廉價勞動力的孫子,結果最後發現找了個爹。

前車之鑒呀,中國是玩這個的老行家,現在怎麼就失去了警惕心呢?你覺得給他們的都是不好的過時的,但別人缺少的就是這個,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在上面建設更多的東西,你覺得自己賺到錢了,但別人賺到的是未來。

短視呀,這方面比美國真差遠了,整個美洲都是他的原材料基地,不就是因為美國他不給周邊其他國家一點發展機會嗎,多好的教材你不去學,偏要往自己已經探明過的大坑裡跳,傻呀


有誰跟我一樣把題目看成了

如何看待中國幫助印度搞基?(摳鼻)

說正經的:

在商言商,把我國的基建項目推銷出去,利國利民。

至於印度人會不會念好,有人在意嗎?

國家都用上了一帶一路這樣的大招來培養客戶群體了

去印度做做市場也是應該的。

至於政治面,那還是該怎樣怎樣。

反正我不相信印度人有了好的基建就不隨地撒尿,改善衛生條件,以及做人有sense了,然後可以和中國對抗。

龍象斗這個命題我聽了十五年了,至今還未成功,而中國都在GDP上都是僅次於美國的國家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