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亞城市的飛機場狀設計有哪些優點?後續的城市發展帶來了哪些問題?


巴西利亞的城市布局完全是按照科斯塔的構想完成,是科斯塔個人理念的結晶。科斯塔深受現代主義風格的影響,他巧妙地結合地形,將城市整體布局設計成飛機形狀。

「機頭」為突出於半島尖端的三權廣場,周圍建有總統府、最高法院和議會大廈 。「機身」是城市的中軸線,為一條長8千米、寬250米的東西向大道。主軸線東端是三權廣場廣場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議會大廈、最高法院和總統府三足鼎立。「前艙」是政府各部大廈、廣場和大教堂;「後艙」是文教區、體育城、電視塔等;「機尾」是火車站和向南北伸去的鐵路,是工業區和印刷出版區;再向後是小型工廠。「 機翼 」為住宅區 。「機翼」和「機身」的連接處為中央商業區,設有超級商場、銀行、郵電大廈、國家劇院、大飯店等商業服務設施。

大飛機頭部

生活區之間隔著綠地,或者花圃和叢林,四季常青。主軸線東端主要布置市政機關,西端是城市的鐵路客運站。 城內各行各業均有自己的「安置區」,銀行區、旅館區、商業區、遊樂區、住宅區,甚至修車都有固定的區位。為了保證大飛機的城市布局不被破壞,巴西政府嚴格限制對於主城區的開發利用。城內不準建新住宅區,居民只能盡量分布在城外的衛星城裡居住。

大飛機: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不僅布局精巧獨特,其城市的標誌建築也新穎別緻,寓意豐富。巴西利亞未來主義建築大師奧斯卡·尼邁耶擔綱城中主要建築的設計工作,國會大廈、總統府、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總統官邸、大教堂等,皆是尼邁耶之手筆。

三權廣場上手執鋼釺的銅人塑像,紀念上千萬巴西利亞的建設者們。

巴西利亞大教堂呈傘形,既像羅馬教皇的圓形帽,又似印第安人的茅屋。

聖徒博斯科藍色教堂

「兩碗一筷子」的巴西國會大廈

巴西外交部:伊塔馬拉蒂宮

「凝固的音樂」:庫比契克大橋

城裡沒有古迹遺迹,沒有繁華喧鬧,但充滿現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構思新穎別緻的建築以及寓意豐富的藝術雕塑,使得巴西利亞有"世界建築藝術博物館"的美稱。並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巴西利亞市政府十分重視綠化和環境保護,使得巴西利亞成為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

科斯塔和他的設計團隊以革命性的規劃理念和彷彿來自未來的建築造就了這新都。對飛機般的城市軸對稱城市布局,嚴格的城市功能分布。居住、工作、娛樂嚴格區分,通過四通八達的主要由高速公路和大道構成的交通系統進行銜接。

以多棟公寓樓組成的「superblock」為居住單元,在這裡政府官員和各國大使將和勞動者和低收入人群居住在一起。每四個「superblock」,設有一個教堂、一座中學、一家電影院、一家活動俱樂部以及足夠孩子們玩耍的公共空間。在「superblock」之間有一些低層建築作為商業設施。巴西利亞只有一些小型的工廠,布置在城市的西端。整個城市處處彰顯著理性、平等和刻意構造的秩序。也正因為這種一開始刻意的空間上的宏大設計,為巴西利亞以後出現的種種城市問題埋下了伏筆。

大尺度小區,帝都人民熟悉么?

當時的項目選舉委員會僅用了三天時間就確認了科斯塔「宏大」的設計。當時便有人聲稱,「很明顯,巴西利亞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建築師的城市,而不是一個規劃師的城市。」

嚴格的功能分區

這樣的城市設計並沒有很好的考慮深處其中的人的複雜需求,以及城市未來發展的需要。把整個城市人為分割為行政、文化、居住等區域,甚至會細分汽車修理區、酒吧區、倉庫區等,這給市民造成了極大不便。如果一個市民需要修理他的汽車,他就需要設法把自己的汽車運到專門的汽車修理區,即使他住在城市的另一端。在6、 70年代,由於日常生活上的極其不便,巴西很多政府公務員周末都會驅車逃離巴西利亞,選擇去里約熱內盧度假。

兩名男孩穿過高速公路

科斯塔很早便意識到了汽車將極大的改變改變城市生活,因而在設計中將巴西利亞打造成了一座汽車的城市,高速路網甚至與整個巴西相連。但規劃之中僅僅考慮了機動車輛通行道路和高速公路,大量高速公路散布在城市中,造成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也缺乏能讓公眾聚集的街道,沒有繁忙的街角和道路兩旁充滿生氣的櫥窗商店。甚至這座城市裡沒有合適的會客場所,市民們通常只能約客人們在家中見面。由於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交通擁堵問題也日益嚴重。

巴西利亞的城市規劃中預計2000年人口容量應為60萬人。可事實上到千禧年來臨的時候這座城市已經高達200萬人。設計容量與實際人口總量的巨大差異,日常生活的不便。使得無論是貧民還是高收入者,都不願意住在這座城裡,而寧願住城市邊緣的貧民窟或在郊區建造別墅,產生了嚴重的城市郊區化問題。

巴西利亞規劃城區與周邊龐大的衛星城

巴西利亞周圍形成十數個衛星城,僅超過10萬人口的就有5個。這些區域是實際規劃之外的區域,而巴西利亞規劃區域中的居住人口卻低於設計容量。一方面這座城市2000年時已經擠滿了200萬人。但另一方面,大部分巴西利亞人都居住在規劃之外的區域,而非規劃好的市中心。這種矛盾使得巴西利亞的城市問題愈發嚴重,逐漸走上了里約和聖保羅等城市的老路。

距巴西利亞中心城區不足20公里的棚戶區

巴西利亞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成為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座豐碑,它在規劃史上卻像一顆燦爛的煙火般,光芒四射後迅速黯淡。對於旅遊至此的遊客來說,這是個充滿驚喜的城市。而對於生活於此的居民來說,巴西利亞光鮮外表之下,則是更多的是漫長的通勤時間,擁堵,生活不便的無奈。

究其原因,是巴西利亞設計之初的過於理想化符號化以及對城市的過度規劃和對其未來發展的估計不足。但是需要指出,對於一件事物的評價應將其置身於它所在的時代。這座城市仍然有它成功的地方。首先它代表著巴西人的榮耀和對於未來的憧憬;代表巴西人對平等和秩序的美好社會的追求。其次這座城市作為國家的樞紐,成功地引入了大量的國家資源,把巴西內陸和沿海地區聯繫了起來,加速了巴西內陸地區的發展。在1950年,巴西人進行了對城市建設的偉大實驗,雖然它沒有經受住時間的檢驗,但是它無疑是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歡迎關注我團微信公號

地球觀察團

ID:diqiuguanchatuan


城市規劃是為了讓規劃更好地滿足人的需要,而不是拿規划去生硬地約束人。

分區是對的,但是為什麼非得分出個飛機的形狀呢?


涉及規劃史問題要看時代背景下社會主流價值觀和思想體系。巴西利亞規劃理念沿承柯布西耶形式功能主義,也就是現代主義規劃思想;論缺點是在後現代思潮產生後對現代主義進行的批判。

具體答案參見 張京祥 西方城市規劃思想史綱。


不知道為什麼邀請到我了,說來挺慚愧,以前老師大概花了一堂課講過巴西利亞,但現在實在忘了,於是就拿我現有的知識大概說一下,具體資料還是自己去查吧,說得不好請見諒。

提到巴西利亞,第一要想到的是它是完全按照九十年代中期城市規劃界主流的思想建設的城市,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城市分區,這個思想貌似在中國還很普及,城市分區顧名思義,就是要把城市分成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等等吧。

但這個思想大概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左右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評,最著名的當然就是簡 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還有非常著名的 城市意象,以這些人的思想為基礎,在1980s,出現了一個新的主義-新城市主義(new urbanism )現在這個主義的一些基本原則已經寫進了美國的一些規劃法律。

這時候就有個一個問題,為什麼那個時候的主流規劃思想,規划出的城市也很modern,卻受到批評呢?這個可以聯繫到巴西利亞,也可以聯繫到國內的許多城市。巴西利亞的先,順嘴胡掰沒查資料,這其實也是所有按照這個思想下建設出的城市的共同問題, 就是交通問題,因為分區,各個功能分開,就有了通勤的問題,無形中增加了交通的壓力,在城市小時還好,越大這個問題越明顯,看看北京就好理解了吧,現在推行可持續發展,額用英文吧,sustainable development,這個部分也無形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第二個其實是最主要的問題,叫urban sprawl。 翻譯不知道準不準,就叫城市擴張吧。這個你自己查去吧,因為巴西利亞貌似控制的還不錯。。

額,貌似寫跑題了,我試著往回拽點,巴西利亞後續發展問題,當然就是跟城市分區與生俱來的缺點有關了,交通擁堵問題。早高峰晚高峰,好理解吧,低密度發展問題,城市快速擴張問題,基礎設施跟不上問題,還有就是識別度低問題,legibility ,突出特點,就是城市哪都一樣,沒啥特點,還有就是白天工作時大部分人都在工業區或者商業區,居住區人就少了,容易招賊,但如果是傳統的小鎮就不會(new urbanism 其實與其說new,不如說想要恢復那種傳統的小鎮形式)。總之這個問題還很多。

額,優點忘說了,按我的想法,其實沒啥優點,但是好吧,特別適合快速發展,快速建設。

額,提醒一句,城市分區也是我自己翻譯的,國內有啥專業術語我也不知道,還有缺點你自己查吧,


巴西利亞是由巴西建築師O.尼邁耶規劃設計,他是柯布西耶的強烈追隨者,繼承了柯布的思想,過分追求形勢。當時的背景是頒布了雅典憲章沒幾年,雅典憲章強調了城市的四大職能,分別是居住、遊憩、交通、工作,提倡功能分區。巴西利亞就是很明確的功能分區,優點是各個分區互不影響,缺點是過於考慮功能分區,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說經濟、人文、社會等。和昌迪加爾一樣,過於追求明確的功能分區,雖然城市環境得到了優化但是住在裡面的人並不覺得親切,並且交通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每日過往的車流量不但增加環境壓力,而且造成交通擁堵。


推薦閱讀:

為什麼信奉天主教的巴西賣淫合法化?
巴西航空製造業比中國強嗎?
巴西性開放到什麼程度?
如何看待【巴西總統被彈劾案342票贊同,羅塞夫面臨停職】一事。?
足球比賽中,快速退防時應當如何保持防守陣型?

TAG:城市規劃 | 巴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