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沒有農民你吃什麼」其中的邏輯?
今天下午又有一個人拿這句話反駁我「沒有農民你吃什麼?」
這話早已經在網上看過N遍了,每次看的時候都有一種淡淡的違和感,可能是因為專業不精,感覺不對勁卻又說不出來為什麼,大家覺得這句話其中的邏輯有什麼問題嗎?個人感覺,農民種地所付出的勞動力是底層最為廉價的勞動力,可替代性也最強。如果農民這種職業徹底消失,那必然會出現一種新的職業來替代「農民」這一原始職業,而這種新的職業也必然會更高效(就像實現了機械化耕種的農場主一般),所以討論農民不存在毫無意義,因為假如(事實上中國好幾億農民統一誰都不種地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農民都不種地了,立即會有一批新的職業人員發揮「種地」這個作用……
貌似你舉的例子,那個用機械去種田的人,還是農民啊
回憶一下六十年代,國家掠奪農民的產品換外匯、做工業原料、養活城市人口,農民處於苟延殘喘的境地,餓得像納粹集中營里的猶太人一樣,無力購買工業製成品。這筆債誰來還。農民作為受害者,作為被精英污衊的階級,是否應得到精神補償。
跟蘇聯一樣,無論攤子鋪的多麼大,當初做生意的本錢是從農民嘴裡摳出來的口糧。不可以忘本,這是主要的。
1958-1978
日軍14年從中國掠奪的糧食,價值三千億美元。讓日本還,他根本還不起。可見農民創造的財富總量是巨大的,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再看朝鮮模式,農民被搜刮殆盡,建的那些摩天大樓,對他們有什麼反哺呢。他們餵養的百萬大軍,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么?
日本人的邏輯:我爺爺殺了你三舅姥爺,關我屁事!為什麼要我賠罪,賠個毛,老子還一肚子火沒地撒呢。吃你的糧食早拉完了。先是被問題驚到了,然後被大多數回答嚇到了。這個問題的回答竟然能偏頗到此種地步,想來也只有在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中華了。
誠然,題主有句話說的沒錯,在我們國家,農民這種勞動力絕對可以稱的上是「底層最為廉價的勞動力」的。但是也正因為如此,題主拍拍腦袋想出來的結論就自然不正確了。最為廉價的勞動力非但不是最好取代的,而恰恰是最不好取代的。因為除了農民,顯然不會再有人願意去種地。
其實,題主想表達的意思也可能是:「種地是個最沒技術含量的活兒,是個人就能幹。」但即便是按照這個邏輯推導下去,也無法推導出題主的結論。顯然,如果種地是個最沒技術含量的活兒,那麼現在正在種地的農民顯然已經是最沒有技術的人了,還能找到更合適的替代者么?
又或者,題主的意思大概是:「農民種地的效率太低,應該讓更高效的人來代替農民種地。」但是問題不但又來了,而且更嚴重。就算我們假設替代農民來種地的人不被叫做另一個農民。我們自然可以隨便取個名字,農業工人、農場主。當然,題主也可以腦洞打開的去安排機器人去接管種地的差事。
可問題是,那些被農業工人或者農場主代替下來的農民怎麼辦呢?他們顯然是「最沒有技術且最廉價的勞動力」,連種地這種誰都行的職業都會被取代,是不可能從事其他行業的。如果非要把農民這種職業貼上原始的標籤,刻意的扔到垃圾堆里是可以的。但是那些摘掉農民這個標籤的人怎麼辦?除非,題主的取代還有另一層含義?鑒於這含義太嚇人,題主也沒有具體解釋,我實在是不敢妄猜。
但是由於回答中已經有同學搞出「出動武警」和「強制種地」的這種蛋疼的招數了。我不得不鄭重地告訴題主和某些同學一個重大的軍事秘密:其實「農民」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為恐怖的力量。當你試圖摘掉「農民」這個標籤的時候,就會觸及塵封的魔法。把一個個孤立的「前農民」擰成一股力量,這股力量有個說出來嚇死你的響噹噹的名字—無產者。君不見,陳勝吳廣馬恩列斯所攜之眾家兄弟,千年來,出世即橫掃八荒,席捲六合,何人可當?
有道是:
他們種的了農桑,上得了戰場;無師能通武藝,天生會使刀槍;經驗自動翻倍,技能無限成長;今天修道院里生,明日爆刷黑石廠;干把皇帝拉下馬,換成一個窮和尚;內可隨意改朝換代,外當巴士底獄稱王;憶往昔,吃他娘,喝他娘,走出荒田隨過李闖;想當年,一群襤褸漢,幾根打狗棒,繳過「抗日英雄」湯司令的槍;舉起鐮刀和斧頭,更添無敵力量。千秋功成法力藏,貼回標籤種糧。連日不落帝國和親兄弟美國都被馬克思教育的不圈地養羊,而是把農民當國寶供著了。各種技術、各種設施、各種補貼,要啥給啥。題主還想消除農民?困了就睡吧。我一般都不吃農民的。
如果社會上少一點對農民的歧視 也許這句話出現的頻率會少一點~
正確的廢話啊。這話無法推導出因為我們要尊重農民之類的結論。就好比,沒有太陽我們怎麼活?那麼我們就應該每天對太陽神頂禮膜拜嗎?而且我們想要生活的好,「必要條件」是很多的。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不能沒有工作,不能沒有父母,不能沒有學校教育,不能沒有政府。那麼請問我舉例的這些,在我們心中地位一樣重嗎?PS:我們可以說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生命對吧?那麼父母就一定是偉大的嗎?最高法稱被拐兒童多系父母出賣遺棄
一、從邏輯角度來說,這句話的確是有問題的。
先假設這句話是真命題。
假設A=「有農民」;B=「有吃的」。沒有農民就是沒有吃的就是另外由於沒有農民你吃什麼等價於如果沒有農民就沒有吃的。也就是顯然其逆否命題,即如果有吃的就有農民,也必然成立從上面這兩個命題可以知道這句話的隱藏假設:
1,農民可以生產所有的食物。2,農民是所有食物的唯一提供者。明顯,農民並不可以生產所有的食物,例如蜂蜜就不需要農民的介入。另外,農民也不是唯一的提供者,如果是唯一提供者。在遠古時代我們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二、從農民的定義來說,TZ所說的農場主是農民的替代品有點問題。農民[nóng mín],指長時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語出《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農民,有工民,有商民。即士農工商四民」
農場主指土地擁有者。負責管理農場,計劃、培育、收割活動,僱傭、培訓和監督農場工人,制定成本、生產記錄,維護和修理機械。
來自百度百科。
TZ所提到的農場主並不是農民的替代品,農場裡面的僱工才是農民的替代品。因為農場主和農民所提供的功能並不相同或近似。三、農民這個行業是否會消失。
我認為不會。因為,當剛剛出現其他新興產業時,如果其他產業投入回報率遠大於農業。那麼很自然就會有一部分農民轉而選擇從事另外的行業。正如我國改革開放之後中西部地區人們紛紛湧向東南沿海城市。但是,當其他產業的人員出現飽和同時農業從業人員急劇減少的時間持續較長並且假設在此期間相應的技術並未出現大幅度的跨越。此時,由於農業出現供不應求,同時其他產業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農產品的價格會出現大幅度的提升。從而吸引其他產業的剩餘人員重新返流會農業。最終各個產業的人員以及工資以及福利會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以上所提到的人員考慮的不僅僅是工資,還有其他的能給他帶來效用的東西。四、這個問題背後的東西。正如上面的回答都提到的,這個問題更多程度上是為了讓我們意識到基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給予其相關從業者相對應的尊重和理解。也的確是這樣,我們很容易就會因為眼前的二三產業的高投入產出率以及高利潤率而忽視了第一產業的重要性。說得我們非農人民吃農產品不給錢一樣。
這句話其實根本沒什麼必要去反駁,只當他放屁好了。沒農民吃什麼?一,人類發展到今天,數千年的進程所產生的行業分工本身就意味著,每一個行業都是社會所必須的。只要是社會必須的就自然會有人去做。二,這句話說話者的潛台詞往往是在說,城市居民佔了農民的便宜。理由是那個著名的「剪刀差」理論。其實這個理論完全是外行人說外行話,根本不成立的命題,就是個偽理論。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價格雖然取決於價值,但價格高低還是由市場產生。我們知道中國解放後三十多年時間內是嚴格的計劃經濟模式,根本沒有市場,其後十年是雙規制模式,仍然不是什麼市場,直到今天都不能講是完全的市場經濟模式,既然連市場都沒有,談什麼價格,談不了價格談什麼剪刀差?你怎麼去衡量一斤棉花與一匹棉布之間的價值大小?只要價格不是市場形成,誰佔便宜誰吃虧就是糊塗賬。當然,提出這個論調的人本意是要政府關注到農村情況的嚴重性,本意並不壞,但是不能過份解讀,更不能由此得出城市佔了農村便宜這種結論。不過,這個錯誤論調產生的副作用相當大,把農村的困境原因錯誤歸結到所謂剪刀差上面,結果是看到了病症開錯了藥方。今天沒有人再敢說什麼剪刀差,但農村的根本困境解決了嗎?農業的發展困局解決了嗎?
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造成農村根本困境農業發展困局的根本原因是生產效率低下問題,而不是什麼城市佔了農村便宜的問題。
三,可能有人會拿三年自然災害來說事,也可能話講農村有餓死人的,國家力保城市。但我們首先搞清楚一個基本邏輯,農民種地付出汗水不應該受餓甚至餓死,但城市大部分普通百姓一樣辛勞工作,難道他們就應該受餓甚到餓死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是不是不挨餓,是不是沒被餓死顯然不是評判占沒佔便宜的依據。舉個例來講,幾十年前,農民種地交完公糧之後,可能自己吃飯都困難,工人比農民好一點,但一個月收入也就三十六塊半,工廠的一般幹部再好一點,四十來塊,而部隊連級幹部國家包吃包住包全部之後,每月一百塊。更大的幹部我沒接觸過,不好亂講,但就這麼一點小情況拿出來,請問誰佔了便宜?最搞笑的是,那時候錢多錢少其實差別不大,東西都是計劃供給,想要再多吃多用點,對不起只能買議價商品。議價商品什麼價格,舉例來講吧,小時候曾經見過國營水果店賣香蕉,不是那時候的青皮巴蕉,而是真正的大香蕉,這是我真正第一次看到香蕉長什麼樣子,多少錢呢?2元一斤,貴得嚇死人。城市居民計劃供給夠吃不?一樣不夠吃,我這一代還好點沒趕上三年困難時期,我父母這一代城市居民是吃了苦的,城市裡一樣有因飢餓得浮腫病的,窮得沒鞋穿,大冬天光腳穿木屐,好一點穿草鞋。每個月,我奶奶基本上都要去賣血,還掉饑荒再去買點議價米面。好幾個孩子都沒帶大,當然嚴格來講不能說是餓死的。可見當年城市居民生存條件實在說不上占什麼便宜。說直白一點,不分城市農村,大家都是普通群眾,都是國家打工崽,老闆說好一天一百塊工錢,結果給了我十塊,你一分不給,你來講我佔了你便宜這道理說不通,說這種話的人顯然也是愚不可及之人。四,這句話放在現下來講,更是可笑之極。中國號稱8億農民,而實際上真正從事農業的農民真的是不太多的,現在不是城市戶籍金貴,而是農村戶籍難求。占著承包地不種田外出打工經商,甚至基本在城市買房置業定居的偽農民諸位想來並不少見吧。我放眼看去,家裡樓上樓下就有好幾戶這樣的。這些年來,國家對農民在政策的傾斜力度有目共睹,免糧免稅還反給補貼。有人會講這只是政策上的實際很難拿到國補,但是城市居民可是連政策都沒有的。進城務工的農民有幾個交過個人所得稅的?但他們同樣在享受城市的各種便利。按某些人的邏輯,這些人豈不是在兩頭佔便宜?五,其實答主有一點還是說得很對的,那就是中國當下的農民嚴格來講只是頂著一個名頭,實際上從行業要求來講,絕大多數都是不合格的。工廠的工人想要有份收入高一點的工作,並不是只憑賣力氣就行的,更要有知識懂技術。而農民倒成了世襲,老子是農民兒子天然也就是。理所當然的就能繼承所承包的土地。絲毫不用考慮有沒有這個能力做農民。當然,這也是歷史造就的奇葩邏輯,看樣子還會繼續下去。但是這種人為的扭曲並不代表天然的合理。可以毫不客氣的講,中國農業之所以還如此落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絕大多數農民是不合格的。當然還有政策本身的原因。實際上,就是政策的扭曲固化了這種情況。而要改變這種現狀唯一的出路就是--請這些農民不要再種地。最後總結一句話,都是勞動者,誰也沒占誰便宜,吃了虧也要腦子,別搞不清楚虧吃在那裡。都有手有腳,沒了張屠夫也不會吃帶毛豬。額,題主你的邏輯就有點問題,以當下的科技水平,農民的可替代性幾乎為零,你說的替代,只要是幹了「種地」這件事,那麼他就是農民。
看過《星際穿越》嗎?頂級的工程師去做這件事,他也是農民。
至於你反駁這句話的動機我就不惡意揣度了,你已經知道這是最底層收入最廉價的一個階級。不要和寫手談經濟學,
不要和任何外行談專業課。這是個 人性的自然規律,你學習的別人並不了解,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只能看熱鬧。來到知乎,我知道我學的課程,我知道我沒學過的我不懂,這就是自知之明。這些都忘記了,那就是畜生。當成「你父母把你養這麼大」「國家辛辛苦苦培養你」的廢話無視掉就行了。這類保守群體,腦子裡只有口號,不會自主思考,還學得偽君子滿滿的陰陽怪氣。說服他們基本不可能。不如把功夫用在如何有效宣傳常識上。
怎麼看待都沒用。在一個民粹主義大行其道,而且越演越烈的世界,邏輯是無力的。
這句話沒有問題,沒有農民你的確什麼都吃不了。有問題的是這句話的假設。經濟學十大原理其中一條就是,貿易使雙方受益,農民賣給你吃的是為了他要買其他產品,而這些產品是由非農民生產出來的,非農民生產這些東西也只是為了讓自己能生活下去並且生活的舒服點。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闡述了這一個原理。
每一個人既不打算促進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何種情況下促進那種利益的,他所盤算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
所以農民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消失或者不幹的。
接下來假設農民突然被三體星人抓走了。因為農業的突然中斷,我們在一年或者一個季度之內只能吃庫存糧,糧價上漲,糧價上漲導致用工成本上漲,大批工廠給不了工人可以吃飽飯的工資,然後部分工人失業。另外部分工廠產品價格上漲,買的起的人變少,積壓存貨。政府為了維穩,決定挑出一部分工人培訓後去當農業工人,緩解失業和糧食危機,n久之後生產恢復,也就是說只要地球上還有人去不可能沒有農民,假設不成立接下來假設農民大罷工突然有一天全國農民相應····號召,全國農民大罷工,然後tg派出三千武警,···卒,農民接著干。無論咋說農民都不可能沒有,這個假設不成立,後面自然就不成立。
簡單來說,沒有農民,你就是農民。農民不幹,有的是人干,土地的所有權可是tg的。。。。。。。。。農民家庭出身來回答以下。農業的低附加值是有目共睹的,共和國建成的時候做過很多剝削農業發展工業剝削農民補充工人,剝削農村補充城市的事情。三年自然的時代,餓死的大部分是農民。我曾聽人講述過三年時代的苦難生活。其艱苦程度不亞於紅色長征。農業作為基礎產業,一個要求就是養活全中國至少保證國家可以自給自足,如果靠進口,國家的糧食安全就攥在別國手中,是國家大忌。農業是一個可替代性很強的產業,也就是說誰都可以做,但是現在社會流動性強了,附加值低,工作辛苦的產業大家都不想去做,於是請問讓你去經營農業你願意嗎?這也為什麼國家對農業實施補貼。農業是國家的基礎產業,因此農產品的價格不能過高,這麼說吧,如果你買饅頭髮現饅頭價格蹭蹭漲,麵包蹭蹭漲,豬肉蹭蹭漲(玉米是豬的主食),凡是涉及食品的行業都在成本推動的原因下通脹,你肯定不滿意,生活中的cpi肯定低不了,生活成本增加你肯定不爽。社會的穩定性會受影響。因此農業的地位決定了它的價格無法市場定價,價格限制實際是剝削農民的一種另類表現形式。因此親愛的你不要鄙視受苦的我們,我曾不止一次的對父母說,農村是沒有希望的地方。農業就眼下而言是沒什麼太大利益的(經濟作物除外,經濟作物有土壤氣候多種要求不是想種就可以的)。當然每個人作為社會中一份子沒有權利說誰養活了誰,但是農民,農業作為弱勢群體弱勢行業,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就其所得而言農民沒有獲得他們應得應匹配的東西。他們的社會公共福利以前就低人一等,就像戶口當年還分農業和非農。另外農民群體一般受教育程度低一點,希望題主不要過於計較。農民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其他行業的人也有局限性。我當年學經濟專業看不上學會計的(大家不要吐槽,好久之前的中二病,現在好了)。所以題主可以一笑而過的。
沒有我們,農民吃什麼?利益交換罷了,都現代社會了
無法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但是要糾正你的一個觀點,現在一個現代化的農民替代性不強。變成一個熟練的農民沒幾年功夫是下不來的。農機械的使用和保養,化肥,農藥,灌水,蟲病,天氣規律。。。。你要是想替代下,做好賠錢三年的準備
題主沒說他用這句話反駁你說的什麼?你說的沒有農民,別的人可以去替代,替代後不還是農民么? 另外,機械化的農場主不是農民么? 單純這句話肯定是對的,沒有醫生,沒有教師,沒有黨員,還是可以活的。
看了樓主的回答,真的感覺農民被深深的歧視,解放前中國90%都是農民,難道你祖上全是城裡人?套用一句話「知乎就像古印度,羨慕那些比你聰明比你有錢比你努力的婆羅門,鄙視那些卑賤的首陀羅」
中國早就有能力實現農業機械化了,但是實現之後剩餘的農民去哪,中國有沒有那麼大的城市容量?可以說中國農民在為中國這幾十年來的「低」發展速度買單(一個相當慘例子就是知青下鄉,農民不能進城,農村還得吸納失業人口)。可以說農民之所以農民,很大程度上國家的意志。既然是國家的意志,農民卻沒有退休年齡,沒有退休金。以前收農業稅的時候,有的年份農民可能會賠錢。城裡人不光吃的方面依賴農民,住,穿,用也一樣。建築,裝修,零雜工,生產性工人,不管哪方面,農民工工資低,沒社保,除了是因為中國社會法制化程度低,也是因為農民工要求少——賺多賺少總比閑著好。農民工之所以會有這種心態,也跟無法輕易在城市落戶有很大關係。可以說農民正是用這種心態給城裡人提供了非常廉價的生活服務。當然,現在計劃生育把這些毀了,農民工的勞動力價格已經上漲了很多,很多地區都發生了用工荒。不過城裡人今天也「逆襲」了在當代農村,在那些大平原上,可以說農民已經退化到了「沒了城裡人你哪來的機器、化肥」的程度了。農村裡幾乎完全看不到牛馬驢了,農民都懶得不願給玉米穗脫粒,直接賣棒穗。也沒有人再把秸稈做柴火了,都打碎在地里做綠肥,做飯都用電磁爐,電飯煲。打穀場都種了經濟作物,農民甚至已經沒興趣自己種蔬菜和甜瓜之類的東西了(有專業的大棚種植),都是到集市買。
推薦閱讀:
※我們在做解決農產品滯銷的項目,還處於起步階段,了解到了許多問題,但是還是很困惑,大家可以指點一下嗎?
※小農意識是什麼?
※世界上其他國家現代化過程中是否也面臨過中國這樣三農問題?
※牧民和農民有什麼區別?
※有哪些反映農業狀況的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