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地方語言 潮語歌為什麼沒有粵語歌甚至閩南語歌曲那麼流行 ?
潮汕話也是閩南語的一種 潮汕地理位置與廣州香港相近。使用潮汕話作為交流語言的人口應該不會比閩南語或者粵語的人口少 為什麼潮語歌就是沒那麼流行或者說就是發展不起來?
一個原因應該是港台多明星 除此之外呢還有其他原因嗎
謝邀,這個問題要挖下去,坑會很大,所以我就淺挖輒止了。
這個問題稍微延伸一下,我們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為什麼同樣是方言,有粵語電影電視劇,其他方言的影視作品卻很少呢?說到這裡,題主應該知道我下面想說啥了,沒錯,原因就是香港。不可否認,使用潮汕話,客家話交流的人確實很多,但是,粵語卻是作為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存在的,簡而言之,粵語就是香港的「普通話」。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很多行業都處於起步階段,尤其是封閉已久的娛樂行業,迫切地需要學習,需要改善,這個時候,離大陸最近的港台成為最好的學習對象。香港的電影,香港的歌曲,香港的明星,一切在大陸人民看起來是那樣新鮮著迷。於是,順理成章的,粵語歌曲及影視作品開始風靡大陸。
影視作品和音樂,作為兩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毫無疑問,是為人服務的。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這點我不敢苟同,就是這片文化沙漠,孕育出了一大批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影視作品和音樂作品,港片作為一個時代符號,深深烙印在那個時代的人心中。香港不是一個文化沙漠,更像是中西方文化交互,碰撞,融合的戰場,就像《卧虎藏龍》中表現出的那樣,既有發哥的含蓄內斂,又有章子怡的激情張揚。難道非要書法,茶道,儒家經典,這些才能是文化的符號么?那個年代,香港在影視音樂文化方面是遙遙領先當時的大陸的,於是就有了一邊倒的現象,粵語歌曲電影風靡大陸。
我一個影視行業門外漢都知道,影視行業是一個非常複雜,各方面配合精細的行業。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大陸在這方面慢慢趕了上來,不再是一昧的「放進來」,也開始慢慢「走出去」了,但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港台學習。有人將好萊塢大片視為「洪水猛獸」,覺得這是一種文化侵襲,難道他們沒意識到我們被港片侵襲了個底朝天么,外來文化即使不全是好東西,但至少有其先進之處。香港在近代的發展上,實際上充當了大陸的老師角色,西方文化經由香港傳到大陸,也促進了大陸文化的發展。
好像挖的太深了。。。打住!總結一下,不是港台明星帶來了粵語,閩南語歌曲的繁榮,而是本身當時香港台灣文化的繁榮,促進了粵語,閩南語藝術作品的繁榮。
其實潮汕很多人都還是有在努力的,樂隊方面有五條人和六甲番,獨立的音樂人更多。
當然,做為一個潮州人,我感覺寫潮州歌不難,但要寫出有潮州韻味,潮州人聽起來不突兀,又順耳的歌就真心是難,第一潮州話說的時候本來就帶有旋律在裡面,強行套入其他旋律聽起來極怪,用原來說話的旋律又好像變化不多。第二是情感的表達,潮州話分為白讀音和文讀音,就和粵語差不多,選用哪一種或兩種夾雜在一起是個問題,加上潮州人語言表達比較內斂,不可能直接像普通話一樣說出我愛你之類的話,所以寫詞也是個麻煩的問題。最後強行推一下我的公眾號:潤森的歌,。主要放我自己這幾年寫的潮州歌,聽一聽或許更明白為什麼潮州歌那麼難寫這個問題並不是很必要…
潮州一帶相當保守,對於拋頭露面賣唱賣戲這種事,有一種本能的排斥,現在倒是好很多。
另一個是,潮州歌的作曲填詞水平不行,很多事借鑒閩台的腔調進行創作,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潮州話唱歌不好聽,雖說我覺得白話也不好聽,但起碼白話唱歌好聽。不同於香港,潮州自幾個世紀前就不怎麼關心文化教育(以前還有一州兩書院),加上對外來文化的本能防禦心理,多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而香港,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並不care當地的中國人,加上大規模移民,成就了文化熔爐,台灣亦是如此,台灣在閩南化、日殖化後,又由國民黨帶來大陸的文化,在相當一段時期里誕生了非常優秀的流行文化。而潮州,長期以來就那樣,沒怎麼變過。加上經濟落後,文化上除了過去潮州府時代一貫保留的遺產外,幾乎沒有創新。另一方面就是文化水平。潮州既沒有許冠傑式開宗立派的鼻祖級人物,又沒有黃沾顧嘉輝林夕方文山等等等等傳奇作詞作曲家,本身的體量又小,承載不了一個樂壇。去找幾首潮汕話的歌曲,看看他們的填詞水平,看多了就知道了。
推薦聽黃瀚的《茶語》
潮語歌曲現在停留在唱口水歌和改編別人歌詞成嬌柔造作的歌的階段
提到這個問題,首先自己要反省下
這是在引戰?我很不理解題主問這個問題幹嘛
客觀的來說對比一下其他方言,已經是不錯的了。最根本的經濟基礎決定。
閩南語只能算是方言,在台灣官方語言是國語,但在香港官方語言是廣東話,而且香港娛樂圈挺發達的,所以嘛。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化州話?
※為什麼感覺張國榮說的粵語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粵語中接受和折壽讀音一樣嗎?
主要是接和折這兩個字讀音好像不一樣?
※羅家英的《Only You》粵語歌詞正字是什麼?
※請問粵語來源於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