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字是否確實有利於提升識字率?
01-22
我們都知道推行簡化字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高文盲率的背景,那麼是否有證據證明這一舉措確實有利於教育的普及,降低文盲率呢?
PS. 雖然我知道缺少對照,要論證這個問題是很困難的。如果拿港澳台來對比的話,國情相差太大。PPS. 請就事論事,勿涉及簡繁之爭。
我覺得,簡體字對識字率的提升就算有也是十分有限。不過簡體字對於書寫方便倒是很有助益。不過鍵盤輸入時代,這些助益好像又被抵消了。
我覺得簡體字推行是建國以來做得最正確的一件政策之一。
所有說簡體不如繁體的人 都是以他們的文化和教育水平為基礎作出的結論。
如果要判斷簡體字是否有利於識字率的提升,我們應該從不識字的人的角度去想這個問題。
我小時候剛剛學寫字的時候,總是寫不出我名字裡面的豪字。因為它太複雜了對我當時來說。每一次寫不出我就寫成了 一個錯別字 寶蓋頭 低下一個口 然後低下一個於字, 因為我的第二個字 宇字 寶蓋頭下面是這樣寫的。
我還有個同學 她名字裡面有個紫字。但是也太複雜了 她就把這個紫字簡寫成了 子 字。 直到初中才改回來。
我認為很多名字中有複雜字(超過12個筆畫) 都會讓初學者覺得複雜,然後需要幾倍的時間去真正記住。我認為很多擁有複雜名字的同學應該在小學的時候和我有相同感受。名字寫不出。。。
其實簡體字的作用就像 我那個用子代替紫的同學一樣。用簡單 容易理解的東西 去代替複雜難辨的東西。當然你學好了簡體字可以用去使用繁體字 就像她初中的時候改回來了。但是你要一個初學者使用很多12筆畫以上的字去學習。估計得話幾倍的時間才可以入門。而使用簡體字的同學早就開始上其他科目的課了。不一定,對民族文化沒興趣的人,即便是簡化字,也照樣不會寫。
比如「噴嚏」、「贏家」、「骨髓」什麼的。
那肯定簡體好啦。。繁體字難寫難認難記鬧。。二簡字更爽。。。木卡卡~~~
起碼從心理上有利識字率。
簡化是歷史潮流,減少溝通成本,增加效率。古文到現在的簡體字,就是一個簡化的過程。
最終極的好語言和文字應該是「最簡單的書寫或輸入、 易記、 少產生歧義」
文字是用來傳達信息,用最容易的文字,表達我要表達的意思,不會產生歧義,就是最好的文字
參考韓國日本——有了拼音符號後文字飛速被推廣(雖然沒有系統研究,但為什麼表音文字適合推廣應顯而易見吧~)簡化字的形聲字據說佔到90%,你說能不適合推廣嗎(☆^ー^☆)
有吧,學起來比較方便吧。不過鍵盤時代連簡體字都快忘記怎麼寫了,更別說繁體字了。。。
想到魯迅那個,貼一貼,沒有觀點
我們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種難到可怕的一塊一塊的文字;但我還並不十分怨恨,因為我覺得他們倒並不是故意的。然而,許多人卻不能藉此說話了,加以古訓所築成的高牆,更使他們連想也不敢想。現在我們所能聽到的不過是幾個聖人之徒的意見和道理,為了他們自己;至於百姓,卻就默默的生長,萎黃,枯死了,像壓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樣,已經有四千年! ——魯迅 《阿Q正傳》推薦閱讀:
※系統化、層級化的獲取知識有什麼弊端?
※你是如何選擇你的大學?
※知識和想像力矛盾嗎?
※古語說:「窮文富武」。那就現在來說,文和武的都包括什麼類別?和以前相比都有什麼區別?
※弟弟狂熱信仰基督教,要拋妻棄子去台灣念神學。爸媽要跟他斷絕關係,我該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