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Graphic到底屬於什麼領域,為什麼覺得似乎很小眾?

之前接觸過一些Motion Graphic的作品,感覺是一個很有創造性的領域,但是深入了解以後覺得這個似乎很小眾,國內外的一些設計師會時不時地做一些創意gif,但是目前也沒太搞懂到底是屬於什麼領域,廣告和UI的作品都有看過,廣告領域還好說,但是在UI領域,
Motion Graphic只是起到一種創意理念傳遞的作用么?是否可以真正應用到實際的界面設計當中?


MG是一種呈現設計的表達形式,同時需要站在圖形設計的基礎之上,反過來說,在MG的前期設計過程中,就要為動態可執行性埋下伏筆,也就是上下畫面銜接以及故事內容的連貫性。

MG其實無處不在,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幾乎視頻相關的一切都有MG的涉及。實際上很少有說MG具體是做什麼產品,就好像是平面設計服務群里也有海報、宣傳冊、圖形設計這些。

以平面海報設計為例,它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繪畫、排版、攝影等等各種表現手法。MG也是一樣。更多的來說MG其實是一種表現形式,並不局限於具體的應用範圍,廣義上來講只要圖形動態化了那這就是MG。

在通常的理解中能動的東西必須是具有生命的形象,比如卡通片,不過其中會動的都是角色屬性,而MG的職責是將基於平面基礎的圖形做動態演繹,賦予靈魂。

至於在設計中,圖形和動態的誰來主導所表達的內容,各位按需服務吧。

在MG界有各種不同風格的設計,服務的目的不同,側重也不同。

比如蘋果的一款宣傳片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視頻 ,這條就是以強動態為主,裡面最打動人心的是動態傳達。除了這些強Motion風格的片子以外,其實在很多MG作品中,裡面的動態效果不被人注意,這點有些像影視幕後的剪輯師,一切都為設計/劇情服務。

說到底,MG怎麼用,首先還是得看這個設計產品是否能動,如果能動,那麼就也是MG可以觸及的領域。

一款好的設計總是會讓人愛不釋手,在曾經是以圖形來吸引眼球,現如今硬體計算能力不斷加強,動態體驗也會越來越多的融入各個領域。在蘋果ios7的新系統中,裡面的動態體驗就做的非常不錯,強調動態體驗也是設計領域勢不可擋的大趨勢。


我覺得和電視電影行業比較難進入有關係吧。如果你看一些自媒體做的片頭,tune-in什麼的,那大多是比較簡陋的,更多的應該說是很差


動態圖像設計涉及在:

商標動畫logo animation,

電影片頭片尾動畫title/credit sequence,

廣告commercial,

圖表動畫infographic,

字體動畫typographic animation,

動畫短片animation short film,

電影后期film post production,

電視欄目包裝,大型活動包裝TV/event branding,

用戶界面設計UI animation...

遊戲特效...等等等等。

和動畫電影,電影特效,廣告片,用戶界面設計以及交互設計很多都很重合,並不小眾只是在中國這個英文單詞還算較新的概念。

我做MG,UI和logo被用在了一些遊戲中,motion graphic designer並不能充當ui designer,還是由ui先把架構和概念做出來。mg相當於動畫師,把整個ui的動畫縷出來,做得更美觀更有設計感。然後程序員們做最後的實現。


舉個例子,假設有一天你和外國人介紹你的工作,你和他們說如下三個詞:

Motion Graphic Design,Special Effects,Graphic Design。

我保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沒有聽過Mograph這個詞,特效和平設,似乎才是設計的正道。

如果MG是一個界定清晰,用途廣泛的領域。那麼我相信知乎上關於MG的話題,會隨著技術不斷地運用而逐漸豐富起來。

就現在而言,MG的藝術感更強,外在條件限制有:首先運用的場合有一定的局限:首先運用場合大都比較高端,其次運用場合多是政府/科技/教育/NGO的宣傳,如果場景使用不對,會相當的違和。做個類比的話,我覺得MG如今像設計界的國畫一樣,放上檯面(如科技產品的發布會,高端極客聚會),既可以和流行的簡潔化,平面化的視覺風格相得益彰,也可以鎮的住場子,讓人產生對產品和宣傳」高端「的印象。

使用場合的問題,其實是由MG視頻內在的特性所局限的,大抵MG局限有二:一則,MG的敘事能力,

用MG敘事的確需要設計師大費周章來思考。舉例來說以下這個片子:The invention of loneliness

【AE特效教程MG】Stern的Motion Graphic基礎教程【全26P】(4)_演示

作品獲得過2年前某個電影節的獎項:仔細分析這個片子,你會覺得這種感覺並不陌生。冷峻的旁白,炫酷的音效,講究的配色加上流暢的運動感。是這個片子最大的特點。這種風格,我們在政府的宣傳里都是能夠看到的。

所以我所說的MG的敘事能力,恰巧就能回答題主所謂理念傳遞的能力。圖形的變換,恰恰能夠說明清楚一件事情。可是,要說清楚,很難。在UI設計中,我認為MG的存在,說傳遞理念非常牽強,因為在UI中MG並不怎麼敘事。然而要是說取悅用戶,吸引用戶,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其次,MG的內在局限還在於,傳播載體不好找:產品發布之類的又不是天天有,電視台也未必需要天天變著法兒做創新的動畫,很多情況下就是模版。所以其實相對於題主說的界面設計,MG並沒有在日常中對受眾產生那麼大的影響。

MG當然可以用於界面設計,就大趨勢來看,大家都喜歡喜歡炫麗的效果,流暢的動畫。MG做的好,當然能達到」賞心悅目「的程度,讓人感到審美愉悅的效果,為何不能應用呢?


動態圖形曾經是以信息圖表為業,發展為電影片頭字幕的創意。所以有動畫和字體設計兩方面。字體以英語為主,英文的形式感也塑造了配合的圖形往往以流體平麵條幅為主。當下的節目包裝也必用。


推薦閱讀:

UI 設計是如何讓受到法律保護的?關於征途網站的這種 UI copy 的行為,在中國可以告他嗎?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黑魅族?
針對一款產品(任何產品,以APP為例)的UI設計一個用戶研究方案,請問如何設計?從哪幾個方面考慮?
如何對美工進行績效考核?
在進行響應式設計過程中,Ui設計師是怎麼展開設計的?具體和平常的設計有哪些區別?

TAG:用戶界面設計 | 動態圖形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