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歷史上絕大多數首相都出自牛津和劍橋?


1. 精英教育。

牛津從1096年開始有教學活動,1209年發生GownTown的衝突,一小批學者憤而離開去建立了劍橋。其餘的大部分學校多為18xx年建立的。差了600年。於是全英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大都在牛津劍橋。教育資源非常不平等。再加英國人本來就很注重貴族論,血統論,等級論。有不少英國人對Oxbridge有著一種(有時甚至是盲目的)崇敬。認為Oxbridge在教育里就是Upper class,在大學裡就是the Best。

平時遇到英國人(甚至歐洲人),一旦提起是Oxford的學生,很多時候人家的態度都會變好很多。比如過各種邊檢的時候,提到是Oxford的學生,效率會變快,問的問題也會少很多。

以前和一個開旅館的英國爺爺聊天,提到過首相大都是Oxbridge這個話題,老爺爺沒讀過大學,卻很認真地說「這是理所應當的。他們是Oxbridge畢業的,至少可以證明他們是Well-educated,並且是很聰明的。而且他們做的也不錯。」

2. 校友關係。

別看牛津劍橋成天打的死去活來的學生各種互相看不上對方(比如牛津畢業的人是牛人劍橋畢業的人是劍人XD),但心裡還是依然有些惺惺相惜。

牛劍的生源一大部分都來自於貴族學校,比如伊頓比如哈羅。曾經有調查說英國5所學校(4所私立,1所在劍橋的公立)考入牛津就讀的學生數量多於英國其餘2000所學校學生加起來。外加作為兩所世界級的名校,有很多各國政要的子女、皇室子女等就讀於此。非常有利於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牛津的首相們也大都是PPE (哲學、政治、經濟)專業畢業。傳說那個專業里的學生常常有良好的身家背景。以及牛津會有各種社團,新老校友之間的聯繫也非常緊密。

有了這些人脈,一個打算從政的學生的眼界,平時接觸到的事物,為人處世的方式,比起普通學校來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對從政道路會有較大的幫助。

(牛津這邊的人都傳說不厚不東不去家的兒子加入了牛津的保守黨社團,相當諷刺。)

現在,也有一部分英國人對這個狀況很不滿。2012年牛津劍橋一年一度划船比賽的時候,有人躲在泰晤士河裡,中途冒出頭打斷比賽(害的牛津輸了,喵了個咪的),就是為了抗議精英教育,精英統治。我也在報紙上看到有些學者提出應該多一些真正的工人來加入政治圈來代表工人的聲音。教育資源的不平等也比以前有改善。想來未來非Oxbridge首相的比例會增加不少。


並不是所有的英國首相都出自牛津和劍橋,比如前首相戈登·布朗,畢業於愛丁堡大學。

至於為什麼大多數的英國首相都出自牛劍,希望有能人出來解答。

我覺得牛劍作為英國最好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所掌握的資源,校友的人脈都是其他學校不能相比的。


英國現在實施的是典型的傳統,保守的精英教育。

上流社會基本就是從貴族公學一路上到Oxbridge

上層中產階級大多數集中於LSE,IC和UCL。

下層中產階級基本都是在傳統的紅磚大學。

基本上出身就決定了你大概要讀什麼學校。

當然這是針對英國本地人而言,貴國人能進什麼學校,還是取決於你的考試競賽水平,PS,面試(吹牛逼)水平以及英語水平。


糾正一下問題,有四個首相不是出自牛津和劍橋的。其中三個出自愛丁堡大學,還有一個是伯明翰大學的。

三個來自愛丁堡大學的首相分別是:羅素伯爵(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爺爺),巴麥尊子爵(曾發動鴉片戰爭),戈登·布朗。那個來自伯明翰大學的是:內維爾·張伯倫(綏靖政策代表人)。


多數主流國家的領導人都出自少數幾所大學吧,比如美國的耶魯和哈佛,法國的巴黎綜合理工和巴黎政治學院,日本的東京大學,韓國的首爾大學;可以說不是他們選擇了XX大學,而是XX大學選擇了他們,正因為這些校友才奠定了這些大學的地位。


精英教育和貴族傳統,英國本質上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國家,這種保守並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非常理性、非常務實,還是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


推薦閱讀:

民國政府到底腐敗到什麼程度?
如果某個二流國家擊落了中國戰機,會發生什麼?
追求民主的同時不被認為是美分的正確姿勢應該是什麼樣的?
我們能好好的日常生活,也過得比較幸福,我們為什麼還要追求民主呢?
怎麼看待網易文章《戰後13年,伊拉克真實的經濟狀況到底如何?》

TAG:政治 | 英國 | 大學 | 國際政治 | 英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