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頭動,求解答,對我很重,求解?
為什麼說阿難只是頭動,見性沒有懂呢, 見性在我們平常人身上又究竟代表著什麼,我是一個口吃者,有人說讓我理解這個故事,但是我並不會什麼佛學。求助。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 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 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佛言:如是。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給你做個比喻吧。比如你晚上做夢,夢中有個我,還有許多其他人,還能「見」種種山河大地,和許多夢中的人對話,有喜怒哀樂。
- 那麼請問:你夢中能「見」的能「聽」到的,是如何見?如何聽到的?是不是依靠夢中的這個「我」的眼鏡見的?是不是依靠夢中的「我」的這個耳朵聽到的?其實不是啊。。。其實本來就是能做夢的這個「我」自己造出來的夢而已。只不過你做夢的時候,不能分別,不知道夢中的這個「我」不是我,而以為夢中的這個我是我,所以才會以為夢中所見,是夢中的我眼睛所見,是夢中的這個我,耳朵所聽。
- 佛舉的這個例子其實是一樣的道理,你看阿難頭左動,右動的去觀佛光,他以為他能見佛光是依靠他這個色身的眼睛去見的,而不知道本是唯心所現。(這個比喻只是比喻方便理解而已。)
《楞嚴經》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又說: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 所以《楞嚴經》中佛反覆舉例,其實就是告訴你這個道理。見覺無知,因色空有。經中用見性說明也是方便說法,本唯心所現,誰見見誰?
- 哪裡有個見與能見啊?「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你做夢的時候,夢中的種種是需你「見」才能感知的么?本來就是你自己造的,何來見與不見?更何來能見與所見?夢中的種種生滅異動,造夢的你有生滅異動么?(比喻)
性在作用。見的功能(作用)並沒有生滅(變化)。
頭動是外在的境象。見的功能並沒有變化。
猶如一個眼盲之人,雖然眼睛出現毛病,看不見世間事物。但他見的功能並沒有消失(變化),他可以看到一遍漆黑。如果一天眼睛醫好了可以看見外面的事物,見的功能也沒有變化。由此至終,他一直都是能見。變化的只不過是外在的各種事物,這裡就是由黑暗變為世間事物而已。這段經文還有一個意義就是,世間人常常追逐外在生滅的境象,不識自身不生不滅的東西。所以:從始泊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既然不懂經文,就沒必要理解這個。
目的就是解決口吃。現在說個方法,你自己練習看看有沒效果。
找一處靜地,窗檯邊,或者草坪上,視野好的地方,找一個姿勢靜坐。
你低頭看著自己,從鼻子開始、目光往下移動,不斷移動,你看到你的嘴巴、胸膛、肚子。
它們在你之外,再往身外看,大地在你之外,山河在你之外,天空在你之外。
輕輕告訴自己,你的眼睛在你之外,鼻子在你之外,嘴巴在你之外,舌頭在你之外。
能發出聲音的,並非你的舌頭,並非你的嘴巴,因為它們都在你之外。
能發出聲音的是你的思維。你想什麼,你就可以在腦海中說什麼。
不斷地在腦海中說完整的話,因為口吃的是嘴巴,無關你的思維。
在腦海中不斷訓練說完整的話,因為口吃的是嘴巴,無關你的思維。
慢慢增加思維的力度,然後用力說出來。
如果剛開始,你還是被嘴巴掛礙了,
那麼嘗試,發出聲音,毋需發出語言。
在腦海中思索,而後發出聲音,長長的聲音。
就好像長長的尖叫,長長的阿聲 …… ……
然後再發出,哎哎哎哎哎哎哎呀呀呀呀呀呀呀呀呀……
慢慢地增加它們的長度,
奧特曼、奧特曼、奧特曼…… ……
公雞母雞、公雞母雞、公雞母雞……
你這樣訓練自己,反覆訓練……
比如,玩遊戲,遊戲里的人物移動了,是我們發出的指令。而我們沒移動過。啊難,眼睛跟著光移動追逐目標。頭部就跟著眼睛轉動。能見的覺,只是看到了,卻沒有左右擺動。這個覺沒有多一分,也沒有縮水。就是在那裡。閉上眼睛,看不到眼前,這個覺還是在。知道眼睛閉上了。想法沒有,空白期,也知道空白了。而這個覺發出地,非常固定。找到自己身上,就接近了!
謝邀。首先,我並未仔細閱讀筆者的敘述,因為我並不懂筆者所闡述的佛學或者其他學科,先說聲抱歉。對於口吃,無論您是通過信仰的寄託作用,或是所謂科學的治療方案,抑或各種系統的心理治療,但據我所知,這種「病」好像並無絕對的治療措施。關鍵在於自己,心靈必有一扇窗戶,自己的病症彷彿就關在窗戶里。所有的措施都是要幫我們打開那扇窗,但好像總是缺一把力,最後的力,只能是我們自己,那一股力需要很小,但要持久,綿長。
佛經經文要能看懂才行,文言文根本看不懂,那需要你有點耐心看
楞嚴經是偽經集大成者。就從你摘錄的這一段說說吧:
1.原文: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塵是阿賴耶識色法種子起現行而來,大乘五蘊論:根所對境者為塵。怎麼能說是「搖動為塵」呢?楞嚴經客塵說,依楞嚴經的意思,一切有情原本都具足妙明真心(本覺),然而無明妄動,真心始覺,菩提蒙塵(這裡抄的起信論),而後用「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和「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這倆例子從世俗諦上解釋了什麼叫客塵煩惱雜染元清凈體。這種觀點被呂澄先生稱為「性覺說」,與佛教思想完全背離。因為在唯識學裡,法性是寂然不動的無為法,成佛是圓滿無漏種子,而不是去成為法性。2.「見性不動」在佛教里,見性應該指眼識,依根而起,所緣為性境。但眼識是依他起的,怎麼能說「見性不動呢」,不動者是為法性,法性又怎麼能有「能見」的功能呢?所以,「見性」根本就是此經杜撰的詞語。推薦閱讀:
※口吃矯正最簡單的方法?
※照著書本讀書不口吃,但跟別人說話口吃,該怎麼去克服?
※我原本講話口吃,但是現在好了。可是身邊又突然多了一個口吃嚴重的人,結果我又口吃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