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一輩子學問卻發現研究的方向錯了,或當前流行的理論錯了,你會有怎樣的感想?你會怎樣做?

在學術領域研究了一輩子卻發現研究的方向錯了(呵呵……),或當前流行的理論錯了(呵呵!!),自己付出的辛苦努力全打水漂了(@#¥#@#!!),人生變成毫無意義,如果是你,你會有怎樣的感想?

歷史上這些實例不在少數,如從前的地心說,重物比輕物下落得更快等。

然而,現今在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你們做好了面對這種級別打擊的心理準備了嗎?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或者現有理論在若干年後被證實是徹底錯誤,是人類學術研究史上走的歪路和歧路,你會有怎樣的感想?如在你的有生之年發生這事,你會怎樣面對這種打擊?


如果很多人研究了很久才發現一個理論是錯誤的,那這個錯誤肯定是很不平凡的,人們在排除掉這個錯誤的過程中一般應該會學會很多新東西,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不平凡的)錯誤的理論並不是沒有價值的。

舉個例子,Georgi和Glashow曾經提出了SU(5)大統一理論(GUT),這個理論統一了自然界所有四種相互作用,並且可以退化成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形式。(具體來說是SU(5)自發破缺到SU(3)*SU(2)*U(1),其中*是直積)

這個理論非常漂亮,被認為很有希望是正確的大統一理論,於是人們迅速開始想辦法對其進行驗證。該理論的一個重要預言是存在質子衰變,為了對此進行探測,人們進行了多項實驗,其中最著名的項目大概是日本的神岡和超級神岡探測器。

超級神岡探測器

最後的結果呢,並不理想,人們沒能探測到理論預測的質子衰變事例。SU(5) GUT也漸漸被排除掉了。

但是Georgi-Glashow理論的研究與發展絕對不是無意義的,一個直接的例子就是,日本的神岡與超級神岡探測器雖然沒能探測到質子衰變,但對中微子的探測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因此獲得了兩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再比如明天大家還要來一起慶祝Georgi對物理學的貢獻(GUT當然不是他唯一的貢獻,但一定是最著名的貢獻之一)。

再比如可以留成作業題禍害後面學量場的同學hhhhh。


普通人:向大家說我會做-&>鼓起勇氣做-&>向朋友們很豪氣地說我做了-&>覺得失敗很痛苦-&>覺得自己儘力了-&>各種傾訴-&>懷疑人生-&>患得患失-&>退縮。

科學家:嘗試-&>失敗-&>總結-&>嘗試-&>失敗-&>總結-&>....-&>好像是對的,但其實還是錯了-&>嘗試-&>失敗-&>總結 ...

我們已經習慣了。說實在的,現在是巴不得流行的理論有錯,那樣不就是巨大的金礦么?還像個文青樣的感慨啥,拍拍屁股直接上啊,誰先挖出來就是誰的。就算是天塌下來明天都能淡定自若地補上,只要誰先指出來哪塊塌了,怎麼塌的,就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你要是不補,自會有人搶著補。

哪裡有什麼象牙塔里的小嫩草,全都是見著血就興奮的狼。


這個事情,我覺著分2x2=4種情況

是你發現錯了,還是別人發現錯了?

這個方向是很熱,還是你一個人坐了十年冷板凳?

第一種情況,這個領域很熱然後你發現錯了。

霧草你厲害了啊,趕緊寫文章趕緊發,趁別人還沒發現搞個大新聞。只要你別在學界混到人人喊打,絕對可以在影響力不低的雜誌發表。被打臉是科學的常態,再學閥的人物也沒法一手遮天,只要你證據足夠好沒有人能攔得住你搞大新聞。

等大家都承認了你就是避免學界再走20年彎路的人物,厲害了我的哥。

第二種情況這個領域很熱別人發現錯了。

趕緊轉方向,別死賴著不走就沒啥大不了。科學又不是政治鬥爭,一時在學術上站錯隊基本不會趕盡殺絕。歷史無數次證明科學是靠人的,一個領域有能力,有經驗,隊伍已經建立起來的實驗室就那麼多,只要這個大領域沒死,轉了方向上面還要給你們這些人飯吃,絕沒可能把你們廢掉再找一批新人,那成本可就海了去了。可以想像的是這個領域中,發現錯了的那個人地位得到極大提升,其他人基本不變。

第三種是就你坐冷板凳然後你發現錯了…

其實這個挺傷心的,因為甘作冷板凳的都是堅信這個方向沒錯的。但我覺著其實也沒什麼,因為大部分搞研究其實真的是日常失望慣了,做的時候真的是沒有特彆強的預設結論的。大多數都是:誒要結果是這樣就吊炸了,那樣也還行,要是那麼樣就好無聊了,不過估計也能水一篇paper。

實際操作上,板凳已經這麼冷了,換個方向說不定還會熱一些?

第四種:你坐了十年的冷板凳然後別人指出來錯了……

找塊豆腐撞死算了你就,你一個內行竟然被外行打臉。就你這覺悟估計方向對也做不出啥。


科研本來就不能保證100%成功。如果是100%成功就說明人們已經知道結果了。已經知道結果了還要你去研究幹嗎?


科學之所以成為科學,就是因為他的自我矯正能力。如果不是故意造假,那麼所謂的「錯誤」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可以被實驗證實的。這個算不上錯誤,只是「不完備」。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理論,比如以太。

錯一段時間是可能的,錯一輩子,在現代科學發展軌道上是不可能的


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問題的標籤里有數學。

你要說自然科學基本上還是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推測理論,然後再進一步的做實驗驗證之前的理論,對於每一步都有可能出錯,導致推倒重來,所以說可能出現題目里說的那種情況我沒意見。

但是數學不是這樣的啊。數學裡所有可以稱之為結論性的東西都是經過嚴格證明了的,雖然有些證明一開始的確是錯的,但是那些東西早晚會被發現的,然後能改正改正,不能改正就承認它還沒解決就是了。

雖然有很多數學家喜歡提一些猜想,猜測之類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也都只是猜測而已啊,不管是證明了還是證偽了還是構造出了反例都是可以發文章的結果啊。而且我覺得證偽或者有意義的反例是更有價值的結果,可以發更好的文章啊。

所以,如果我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那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說明我服從正態分布..嗯,至少數學是對的。


貢獻一則:

宋明理學中《大學》一篇的文本一直飽受爭議,朱熹憑自己的主觀臆斷補了格物致知一章,許多人表示不服,如王陽明就提出恢復《大學》的古本。然而爭論沒有因此罷休,在心學與理學派別之爭近乎白熱化的明末,《大學》文本問題成了誰都要插一嘴的超熱話題,在這種情景下,豐坊偽造了一個石經版的《大學》,而且偽得很像那麼一回事兒,瞬間就讓學者紛紛從中找到了立論根據,挺直了腰桿。

這個坑爹版大學一時甚囂塵上,就此文本的研究也層出不窮,許多名儒大士都對此本情有獨鍾……然而這個本子被證實為偽造的。

……

背景鋪墊完,回答題主的問題:

晚明大儒劉宗周就是這個石經本的支持者,最終石經本證實為偽,他也接受了現實,但他還是惋惜地說,「文理益覺完整,以決格致之未嘗缺傳彰彰矣……雖或出於後人也,何病?況其足為古文羽翼乎!」

就是說,就算是後人偽造的又怎麼樣呢?它的義理很完備啊!

……

不是諷刺,一本正經地說,外行常覺得一門學科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錯了就毫無價值,實則不然。研究方法,功底,見解,都放在那兒,這些比結論的對錯對於學者內行來說,更重要些。倘若不是自己無能,研究一輩子發現錯了,錯了又怎樣呢?錯了不足以否定研究的全部價值。

所以那種研究一輩子最後被打臉的痛苦,大多是外行意淫出來的。沒有正確的方法,沒有足夠的功夫,對了也不過是蒙的而已,有方法走正路,錯了也有錯了的價值。愛迪生之所以為愛迪生,既不在於試錯的材料,也不在於試對了的燈絲,而在於他知道如何嘗試,而且他去試了。

……

另說句題外話,果真義理足用,何必出於聖人?


科學史上這種打臉過程太多了。。

科研中沒經歷過打臉的,科研經歷也不是完整的。。【我就不說我做實驗的經歷中被打臉了多少次了。。】

發現錯了,接受就是了。。

最後要明確地說一下。。

這個問題,以及一大票類似的問題,都是自以為自己站在科學哲學的高度上,批判現有科學理論,然而實際上卻對科學方法論有著本質誤解的。。

這個問題預設了一個條件,即真相。

先假設存在一個「真相」,然後再討論現有科學理論跟所謂「真相」是否一致,回頭看歷史上打臉的例子不在少數,於是想當然地認為現有科學理論在將來的某一天也會發現是跟「真相」不一致的,從而得到現在的科學理論跟「真相」是不一致的這樣的結論。。

然而實際上,科學方法論從來不討論所謂的「真相」。。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沿用之前預設真相的思維方式,來說明科學方法是如何運作的。

不論「真相」可達或不可達,我們總是能夠通過實驗反反覆復地確認一件事情,那就是科學理論總是不斷地靠近「真相」的。。過去的理論如此,現有的理論如此,將來的理論也會是如此。

僅此而已。。


您太高看科研工作了,這種級別的錯誤哪輪得上研農們來犯。

多數人做科研,不過是被專業圈進來糊口,風往哪邊刮咱就跟著往哪邊割草而已。

您也太高看科研工作者的節操了。那種被時代沖刷到潮頭的飛豬,也根本不會有題目中的心理負擔。一旦有了大片處女地亟待開發的跡象,大佬們只會忙著跑馬圈地劃定勢力範圍,先撈個奠基人的身份再說。

意義?這是啥東西?能吃嗎?


「過程即獎勵」

換句話說,如果從科研活動本身獲取的快感不能抵消可能的失敗帶來的低落的話,趁早考慮轉行,把資源釋放給那些更合適的人。


不餵雞湯,現實總是骨感的,畢竟世界上還是凡人多。

1. 如果你是老闆,那就把現在的小弟開掉,趕快招個別的方向的博後水點小論文,然後開始申基金。如果堅持了一兩年還是申不到,徹底沒錢了,那就參照後兩條。

2. 如果正好老了就退休。

3. 如果你不是老闆,或者是老闆但基金斷了,那你就被開掉了,沒機會想怎麼做了。你可以: a. 找工作,到處申實驗室,國外很多博後都不斷在各個城市甚至滿世界搬家,不奇怪 b. 轉科研配套行政人員 c. 轉CS,統計,金融,土木,會計,護理,修空調,修汽車,清潔工,外賣....

以上1, 2, 3結局我都見過


趕緊寫論文發表,迎接人生巔峰!

如果一條路,能被明確證明是錯的,那就是研究的巨大進步啊。研究這條路的所有經驗,都可以為人類總結經驗。為什麼這是錯的,可能比為什麼這是對的更重要。

失敗是成功之母可不是說說的。


這你得問問泊松。。。


對研究來說,發現一個如此難找到的錯誤,也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一個岔路口,你證明了其中一個是不通的,這也是一種進步。而且你在證明的過程中,也可以帶來新的技術和論證,因為以前人都認為這是可能是對的,那麼肯定是有什麼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東西在誤導大家,而你發現了這個東西。

畢竟科學史就是一個糾錯的過程。


請參見普朗克,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好不好,這說明你發現一個新大陸啊!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