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就技術而言, 香港的山地可以建房屋嗎?

再有關香港土地問題的討論上, 不少人會指責小清新環保主義者, 推高樓價。 同時指出技術上在香港的山地上建屋是有可能的

同時透過重慶作為例子,指出在山上建房子是可行

===

同時也會有其他人指出技術上這樣是不可能,香港和重慶的山是不同的

請問技術上, 香港的山地適宜開發房地產嗎?


看如何定義山,以及打算修多少房子了。

山城重慶,是真正切切建在山上的城市。但是實際上,哪怕是重慶市區的山也只是山丘而已。重慶老城區建成區最陡的地方大概有如下幾處。

洪崖洞附近,其實也就上下共11層約30米高差:

菜園壩到枇杷山一帶:

一號橋上臨江門:

可以看到都是幾十米的小山丘,而不是上百米的「山」。

而市中心最高峰鵝嶺(海拔389米,江面海拔167米)兩側山坡上,是沒有大片房子的:

分割市區的中梁山南山(平均海拔約500米,同市區海拔相差300米到400米)山坡上,也是沒有大片房子的。南山的高度之於重慶,和太平山之於香港差不多:

對於香港而言,除開極少部分較平的地還未開發當然也遲早要開發,剩下的目前沒有建房子的山,不論太平山,獅子山還是什麼山,都是海拔超過400米的高山。這些山坡上要建建築,可以是可以,你看貴州那些基礎設施建設哪個不是在山上。但是投資太大,不論工程成本還是行政成本都太高。

另外重慶的這些高一點的山有一點不同,就是山頂相對較平,所以山頂上通常延綿成了建成區。

附上重慶和香港地形對比:重慶的南山,香港的太平山獅子山,與市區的高度差、坡度等都相仿,山坡上都沒有大面積建成區(南山由於山頂較寬闊平坦,所以山頂上是聯排別墅)。


香港能修的山已經修房子了。

除了上文里提到的港中大港科大兩所大學還有中環-半山-山頂這一片以外,我再列一些經典的:

Tsing Yi(除了機鐵站北邊基本都算)

Hong Kong Gold Coast - Siu Lam San Tsuen - Sham Tseing - Ting Kau一條線

Tsz Wan Shan

Repulse Bay(不過不是很多,理由從圖上也能看出來,這片山很快就變的很陡了)

Lei Tung (Aberdeen)

剩下的沒修房子的山,除了北邊那一帶的,基本上要麼是農業土地(香港農產品競爭力這幾年還挺高的,農業土地估計是敲不動了),要麼真是坡太陡修不動的,要麼就是修了會泥石流的——泥石流在香港的確是個問題,畢竟暴雨太多。沒有一個在那幾大自然環保區範圍內。

btw,香港政府有publish過全港地圖等高線,可惜不是免費的,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一本拿來研究一下:

Topographic Maps

當然,只知道無腦黑的鍵盤俠們買不起就是了。

而且我倒覺得啊,精走們一個個那麼喜歡指點說香港小清新為了環保不開發保護區,你們可得小心點別把自己人給咬了啊,別當塘朗山郊野公園,馬巒山郊野公園,羊台山森林公園和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不是自然保護區!


、我說實話知乎上年輕人多,而且其中不少工作於一線城市,因結婚,生子等原因處於適齡購房階段。所以一談到房價的問題,就夾雜著太多個人情緒在回答裡面,戾氣太重。

再有關香港土地問題的討論上, 不少人會指責小清新環保主義者, 推高樓價

你這也太看得起小清新了吧,把規劃局的大爺置於何地!車停路邊被划了,不能找旁邊廣告牌發氣。

至於技術問題,十六國時期前秦就在敦煌附近岩壁上修建了莫高窟。至於造價的問題,不是你們想像中的那麼高,就地基持力層而言,山地的中風化微風化的泥岩砂岩比衝擊平原很難地區的土質地基好太多。在重慶這邊的高層超高層可以做淺基礎,這在平原地區是不可想的。再者香港地區是不考慮抗震的,當然風荷載較大。

重慶的問題和香港類似。下圖中紅線圈出來的是南山。

面朝城市這一面,是不能動的,這是城市的臉面,陪都時期國民黨以蔣先生為首的眾多高層要員在此修築別墅官邸躲避日軍轟炸。

上面算是城市的邊緣了,那我們看城市的中心。

下圖圈出來的是鵝嶺,這塊地是連接老渝中區和大坪的咽喉要道,可以說是重慶的河西走廊。如果只考慮技術問題完全可以剷平了開發修住宅,同時也解決了交通問題。

在大街上或者茶館裡隨便找兩個重慶人,問他們「可不可在南山和鵝嶺上搞大開發」,回答多半都是帶MMP、仙人板板之類的。任城市都有她不能動的「龍脈」,我們一邊替梁思成惋惜北京城的老城區,另一邊卻勸港農在太平山上立滿公租屋。香港房價高自有多種因素困擾,但粗暴的譴責於環抱主義者確有失公允。

最後給大家講個小八卦,上面南山的截圖中有個礙眼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

就是位於長江索道南岸一側的「加勒比」別墅區。大家從渝中區,尤其是是城市道眺望,感覺就像一塊翠綠屏風補丁。

你問是哪家開發商有這個能量能讓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韙批這塊地,請百度大連海昌地產。


單論技術肯定是可以的。

但是房地產商做地產開發肯定逃不開的是考慮到成本和盈利的問題。

建在山上的房屋,尤其是一些高山上,且不說建築過程額外的材料運輸成本,還可能會需要另外挖山來穩固地基等。

建成以後也還需要為將來的住戶解決好衣食住行的問題,可能最麻煩的就是行的問題了。這些問題解決想要解決本身不困難,困難的主要就是逃不開「成本」的問題。成本過高導致的定價過高又會影響到資金回籠和盈利的周期問題等。

畢竟總不能讓商人們虧本造福社會吧?


可以參考一下重慶


我不是建築師,我只能告訴你,香港有半山區,山頂區,渣甸山,寶馬山,九肚山,xx山。這些上面都是有房子的!


不是不可以

50年代初,下了幾天雨,半山倒過一棟樓,第二天上海商業銀行的董事會有一半人再也不能參加了


技術上上說,建房子上部不是問題,地基的情況就複雜些,你所謂的技術上,就是地基上的問題。

如果山地土體液化坐落在地震斷裂帶且有很大的泥石流風險,或者是人造堆山,就不行。

但這些情況太極端了,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的,山地地基複雜,則有相對的基礎設計就行。


從技術角度而言,當然是可以的。

香港各個區,都有建在山上的建築物,隨處可見。

然而,開山建房子,除了技術環節之外,其他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這才是根本的限制因素。


香港這一代年輕人確實難,癥結,港北部大量大量平原區都「沒法」建屋(各種奇葩原因)。行政長官官員俸薪1天1萬,房產BOSS一天1000萬,誰影響誰?民主社會百姓可以不投票票給不給百姓廣建屋的議員。問題是所有議員都沒有真正的建屋政策,可以深入探究問題根源。值得深思。

中國上千年來都能在山上建屋,而且數量龐大,錢更不是當今的問題,更別說香港開放學術沒有學習日本建築業的各種道德限制。


香港政府也是深諳土地財政之道啊。


技術上肯定沒問題啊,港科大整個學校就建在山上。


這個問題看來還沒什麼人關注,結果幾個高贊的回答都極其荒謬。

先貼幾張圖,回頭有空來寫詳細點的回答

這是香港半山,也是香港普通打工族一生奮鬥能達到的頂點。這裡的地形從上往下看是這樣的:

但是換個角度,從下往上看,地形是這樣的:

這不是什麼獵奇或者特別的影視拍攝點,這裡是(對於中產階級來說)不折不扣的豪宅區。

建築有技術問題?

然後我們說說重慶,居然有人說重慶落差最大的地方就是洪崖洞了?

隨便貼張十年前我去重慶看房時拍的照片

這種地形在重慶隨處可見。回頭我找找還能不能翻出來從小區里抬頭看,幾十層的高樓懸空在頭頂上的照片。

至於鵝嶺,我們從南岸看過去,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右上角可以看到鵝嶺上最高的重慶電視台。

仔細看看,可以看見,鵝嶺以西的高樓,其實大多都是修在山脊上的,而不是在江邊。稍微熟悉重慶的人都知道,重慶分上半城,下半城;從朝天門出發,經解放碑/七星崗/觀音岩/兩路口的主軸線,其實都是修在上半城的山脊上;洪崖洞?連半山腰都不到。

同樣,從兩路口經大坪到沙坪壩,主軸線也同樣是修在山脊上,反而是香港開發商來得晚了,才不得不在山下下半城原來的廠區修重慶新天地。

那麼,回到香港,在香港的時候,我經常沒事就去爬爬山,從港大或者中環或者銅鑼灣一路爬到山頂。

太平山的山脊上是什麼情況,修的是什麼類型的房子,密度如何呢?呵呵呵。。。

我只能說,很佩服上面幾個作者的勇氣,既不了解香港,也不了解重慶,還能百度那麼多。


山地建樓算啥,你要想住山裡都沒問題。土木技術都是應用技術,沒啥神秘的。關鍵是同不同意,給不給批。


技術角度喜馬拉雅山也能建房子,只要有投資,香港的山石可以建房的,至於為什麼香港房價高肯定不是土地不夠


房子在哪都可以造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