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有哪些沒有把握好「度」(玩脫了)而遭遇慘敗的人或事?

當然是1931年前的日本。

一戰時,日本加入協約國,站對了隊,成了戰勝國,戰後取得大量利益。而且一戰主戰場在歐洲,遠東幾乎沒有戰事,日本悶聲發了大財,發展迅速。

如果1931年關東軍不下克上搞個9.18事變,而是繼續挑動中國國內軍閥混戰,就可以避免深陷十幾年的戰爭泥潭。

等到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君主立憲的民主日本選擇加入盟軍,打擊和元首勾勾搭搭的法西斯獨裁者常凱申,就算不佔領中國大陸,也可以把中國打成廢墟,一百年不得翻身,這就可以讓日本繼續做亞洲之光幾百年。

二戰勝利後,日本和美帝共管太平洋,在中國大陸建立幾個傀儡政權,分而治之,強力壓榨。以常任理事國身份加入聯合國,和美,蘇,英三國共稱四大佬。

在國內全力同化朝鮮和台灣,拓殖南樺太和千島群島。

這樣的日本肯定比現在到處都是老頭子老奶奶和平成宅豚的日本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幸好,天佑中華,關東軍搞了個大新聞,接著十年後聯合艦隊也搞了個更大的新聞!

亦可賽艇。


上一個投鞭斷流的人。


文種,要是早聽范蠡的話,一塊兒跑了得了;

白起,假如不跟秦王范睢鬥氣,審時度勢;

曹植,如果不太恃才傲物,不單純些;

韓信,要是早點放棄兵權,跟劉邦呂后搞好關係;

林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能再隱忍幾年;

熙來,要是沒有那麼大的政治算盤和野心;

這些人都會有所善終吧,可歷史沒有假如,如果,要是~~~真的這樣的話,也就不再是他們了,也許會默默無聞,沒有絲毫名氣。

可歷史就是歷史,無法更改。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史官寫這麼多,不少東西後人可以借鑒的。

要是我提前清倉,要是我提前買房,要是我~~~~~~~


隋煬帝楊廣徵高句麗,過度殘暴征斂,導致隋朝百姓農民開始起義並愈演愈烈,最終是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楊廣第三次征討高句麗時,隋朝國內的農民起義已經發展壯大,楊廣為了征高句麗而征的兵多數未能按期到達。

這次退兵之後,楊廣徵高句麗王入朝,但是高句麗王沒來。 楊廣竟然下令將帥嚴裝,準備發動第四次征討高句麗。最終這第四次征討沒有成行。

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楊廣到江都醉生夢死去了。

---------------------------------------------------------------------------------------------------------------------------------

討論一下 @劍魔岳不群 的回答。

楊廣與李世民征高句麗,區別還是很大的。

楊廣徵高句麗,損失遠大於戰果。楊廣接手北周、隋朝文帝幾代人留下的豐厚人力物力,人口達到890萬戶,楊廣三征高句麗,結果隋朝損失慘重,損失了數十萬軍隊,還損失了大量民夫與物資,國內還出現大亂,最終隋朝大亂,人口銳減到200餘萬戶。

楊廣徵第三次時,高句麗王雖然表面請降,但是卻不放還俘獲的大量隋人。(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隋煬帝為了征高句麗而過度殘暴征斂,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隋朝統治崩潰,而高句麗還在。

《資治通鑒》:往往見中國人,自雲「家在某郡,隋末從軍,沒於高麗……」因問親戚存沒,大德紿之曰:「皆無恙。」咸涕泣相告。數日後,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上:「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李世民協助李淵處理隋末大亂的爛攤子(隋末大亂,人口銳減的200餘萬戶,內外眾多強敵,內部分裂內戰嚴重削弱華夏,外敵突厥崛起強大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 等到李世民征高句麗時,動用的人力物力遠少於楊廣動用的。

但是李世民征高句麗,用較小損失取得較大戰果,因為「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而班師返回。

《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乙巳,公元六四五年……凡征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乙巳,公元六四五年……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相比而言,李世民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沒有輸。

「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應該是李世民因為沒有成功滅掉高句麗而深悔之。「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說的不是魏徵若在就不會有此一戰,而應該是魏徵若在就不會讓李世民親征高句麗,而是派其他將領去征高句麗。

李世民也沒認輸。隨後李世民還出兵向北攻滅了薛延陀汗國、控制漠北,向西南擊敗了松外諸蠻,向西吞併西域諸國,而對高句麗,李世民派李勣(李世勣)、牛進達等人攻打高句麗,都取得了勝利。

《資治通鑒》:貞觀二十一年丁未,公元六四七年……李世勣軍既渡遼,歷南蘇等數城,高麗多背城拒戰,世勣擊破其兵,焚其羅郭而還。秋,七月,牛進達、李海岸入高麗境,凡百餘戰,無不捷。攻石城,拔之。進至積利城下,高麗兵萬餘人出戰,海岸擊破之,斬首二千級。

四川百姓因為造船之役而苦,有人請求拿出財物雇潭州人造船,李世民許之。四川百姓因為出財物給潭州人造船而生活困難,李世民下令官府代替百姓出財物。

《資治通鑒》:蜀人苦造船之役,或乞輸直雇潭州人造船;上許之。

《資治通鑒》:知人奏稱:「蜀人脆弱,不耐勞劇。大船一艘,庸絹二千二百三十六匹。山谷已伐之木,挽曳未畢,復征船庸,二事並集,民不能堪,宜加存養。」上乃敕潭州船庸皆從官給。

邛、眉、雅三州獠人造反,唐朝出兵平定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邛、眉、雅三州獠皆反,發隴西、峽內兵二萬擊定之。

李世民晚年還知道反思自己,在其所作的《帝范》中反思了自己的過失。


冰與火之歌,紅毒蛇大戰魔山。

紅毒蛇a殘魔山,最後一刀,遲遲不下手,只為嘲諷。魔山抓住機會,捏爆他的頭。


第一次國共合作。

毛澤東說,矯枉必須過正。

要斗,要斗出白漿。

然後,然後就被清黨了。

後來被深深控訴的還鄉團,也正是對這滑稽的矯枉過正的清算。


文革……



為什麼我突然想到了廈大辦20塊自助餐兩天被吃垮的故事


果斷陳老師啊


說一個近代的吧。

小日本,鬼子在九一八佔領東北之後,如果守著東三省這一畝三分地,一心一意的悶聲發大財,等到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之後,絕對聯合國大流氓之一。這也是小日本一千多年來,第一次對中國取得完完全全的戰略優勢,可惜,被軍部毀了。

天佑中華!


總決賽的遼籃。


信不信我誅你九族?

你有本事誅我十族!

結果。。。


秦武王嬴盪

秦武王天生有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有關力氣方面的遊戲。烏獲、任鄙二將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因為作戰英勇而倍受寵愛,秦武王即位後,對二人更是寵愛有加。

他爭強好勝,喜好與人比拼力氣。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

這是名副其實的玩脫(力)了。


我大英帝國

18世紀中葉,老對手法蘭西經過一段國力上升期之後,達到了巔峰。大不列顛為了牽製法國,與俄國建立了同盟關係,再加上老盟友奧地利,歐陸上的兩個大國都倒向了大英。 然而,作死的一幕出現了,英國為了更好的牽製法國,又去與普魯士結盟。 普魯士經過幾代才能過人的君主的統治,已經可以躋身於強國之力,而現在腓特列大帝的統治又讓它的地位再度上升。與普魯士有著矛盾的奧地利感到自己被背叛了,當時奧地利女王特蕾西亞也不是省油的燈,她深知養肥普魯士的壞處。更關鍵的是,她手底下有一個不世出的外交天才——考尼茨,他馬上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行動。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奧地利與法俄成為了盟友,英國則因為自己玩脫了而失去了奧俄,外交體系被顛覆。


前趙皇帝劉曜,能喝酒也愛喝酒,公元328年,前趙皇帝劉曜與後趙皇帝石勒在洛陽兩軍對圓,上陣前劉曜先生飲酒數斗,小風一吹,戰馬是上不去了,只能乘小馬,老人家又飲數斗。最後,久歷戰陣的大哥居然醉了……逃跑的時候馬也翻了,人也倒了。結果在冰上被後趙大將石生抓個正著。不久關中大亂,前趙完。

感謝 @唐未嘗 同學提醒哈


北宋與蒙古人聯合抗金。


彼得大帝

少時遊歷歐洲,在俄國推展改革,國家迅速發展,但改革措施太過嚴厲,民眾苦不堪言。

遷都聖彼得堡,意為創建新的歷史。

太子不贊成嚴刑厲法出逃被抓回,彼得大帝親自賜死太子。

彼得大帝去世後,首都被重新遷回莫斯科,改革措施被完全廢除,俄國歷史倒退。


荒淫無度、殘暴無度、縱慾過度。。這幾個詞在歷史上出現頻率還是挺高的


你說的這種狀況,文藝點就是指亢龍有悔吧。(通俗點兒就是玩脫了)

大商帝辛,後秦富奸,啊呸,苻堅,大隋楊廣都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了。


如果拿破崙沒有作死地去遠攻沙俄。。。

補充一個,不知道王安石變法算不算。 這個我不是特別了解。


「你覺得我們還會在一起嗎?」

「你覺得呢?」

「我覺得應該不會了吧。」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緣分從此走到盡頭


前一陣子的股票


來找高考作文素材了……?


楊廣

他若是不心急修運河,三征高麗 結果每次的結局都伏屍百萬??甚至第三次時都已經逼反了楊素之子等功勛階層 還欲一意孤行再爭。

他要是不那麼著急 把握好度,大隋江山最起碼也不會短命而亡。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北宋,重文輕武,以至靖康之恥

烽火戲諸侯


推薦閱讀:

最早中國人的姓氏以封地命名,那麼後來的朝代為什麼不以自己的姓氏作為國名?如李唐王朝以「李」為國名?
明朝內閣制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為什麼標誌著專制主義的腐朽?
契丹人的後代現在生活在哪裡?
匈奴(突厥、契丹,金等)人是否有自己的鐵礦?
胡人的胡,是如何得來的?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知識 | 世界歷史 | 與人交往 |

分頁阅读: 1 2